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装设有圆管,所述圆管的端口装设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的上侧装设有圆盖板,所述圆盖板上装设有电机,所述圆盖板内设有圆孔,所述转柱上装设有涡扇。在电机顺转带动涡扇转动下,向外吸风,可将各个方向位置的灰尘快速引入环形网板内壁,灰尘会被涡扇吸力快速向下引入,在涡扇的吹力下,快速沉降到水中,而空气通过水泡的形式通过圆管外围的水排出,以此循环,整体保护装置采用全方向快速吸入的方式捕捉扬起的灰尘,并将灰尘快速沉降,沉降效用高,解决了沉降灰尘效用不高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包括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内壁装设有连接杆(2),连接杆(2)上装设有圆管(3),所述圆管(3)的端口装设有第二漏斗(5),所述第二漏斗(5)的上侧装设有圆盖板(7),所述圆盖板(7)上装设有电机(8),所述圆盖板(7)内设有圆孔(9),所述电机(8)的转子轴穿出圆孔(9)且电机(8)的转子轴端部装设有转柱(10),所述转柱(10)上装设有涡扇(11)。
设计方案
1.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包括圆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1)的内壁装设有连接杆(2),连接杆(2)上装设有圆管(3),所述圆管(3)的端口装设有第二漏斗(5),所述第二漏斗(5)的上侧装设有圆盖板(7),所述圆盖板(7)上装设有电机(8),所述圆盖板(7)内设有圆孔(9),所述电机(8)的转子轴穿出圆孔(9)且电机(8)的转子轴端部装设有转柱(10),所述转柱(10)上装设有涡扇(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圆筒(1)的上端口焊接有第一漏斗(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漏斗(5)的上端口焊接有环形网板(6)的下端,环形网板(6)的上端焊接圆盖板(7)的下端面外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网板(6)的材质为不锈钢,壁厚为2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扇(11)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指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生产活动,是各类建筑物的建造过程,也可以说是把设计图纸上的各种线条,在指定的地点,变成实物的过程,它包括基础工程施工、主体结构施工、屋面工程施工和装饰工程施工,施工作业的场所称为工地。
现有的建筑生产过程中,会使混凝土地面上遗留下很多灰尘,因而需要工人对混凝土地面进行打扫,在打扫过程中,会使灰尘快速向外蔓延,伴随着空气流动,飘散至其他地方,对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常采用一种环境保护装置对灰尘进行吸收沉降,现有的环境保护装置,整体为一个水槽和一个水盒结构,水槽采用支撑杆将水盒固定在其上侧,水盒上安装有水泵,水泵出水端连接水盒内部,而吸水端通过管道放入水槽内,水槽内灌入水,同时在环境保护装置一边放置有智能插座,智能插座为现有智能控制常用的插座,为公知技术,此智能插座内部带有温度感应控制模块和空气湿度感应控制模块,且两个模块皆控制一组电源线,当空气闷热干燥时,智能插座内部模块判定灰尘为干燥状态,易漂浮,因而接通电源,当水泵的电源插头连接该智能插座时,水泵运行,从水槽内吸水进入水盒内,而水盒下端设置多个漏孔,且漏孔下端口对应水槽上端口,因而在水槽和水盒配合空间内形成一道水墙,既可以隔离灰尘,又可将灰尘打入水中而沉降灰尘,存在的不足之处有:水墙隔离灰尘面积受到自身大小而被限制,仅仅因灰尘本身漂浮到水墙上才有效果,因而沉降灰尘的效用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沉降灰尘效用不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内壁装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上装设有圆管,所述圆管的端口装设有第二漏斗,所述第二漏斗的上侧装设有圆盖板,所述圆盖板上装设有电机,所述圆盖板内设有圆孔,所述电机的转子轴穿出圆孔且电机的转子轴端部装设有转柱,所述转柱上装设有涡扇。
优选的,所述圆筒的上端口焊接有第一漏斗。
优选的,所述第二漏斗的上端口焊接有环形网板的下端,环形网板的上端焊接圆盖板的下端面外缘。
优选的,所述环形网板的材质为不锈钢,壁厚为2毫米。
优选的,所述涡扇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环形网板为一个圆环状网板结构,可将带有灰尘的空气导入,而将外部垃圾杂质隔离在其外壁,防止垃圾杂质被吸至涡扇上而对涡扇造成伤害,因而在电机顺转带动涡扇转动下,向外吸风,可将各个方向位置的灰尘快速引入环形网板内壁,灰尘会被涡扇吸力快速向下引入,在涡扇的吹力下,快速沉降到水中,而空气通过水泡的形式通过圆管外围的水排出,以此循环,整体保护装置采用全方向快速吸入的方式捕捉扬起的灰尘,并将灰尘快速沉降,沉降效用高,解决了沉降灰尘效用不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下侧横向剖切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环形网板横向剖切仰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涡扇连接示意图。
图中:1圆筒、2连接杆、3圆管、4第一漏斗、5第二漏斗、6环形网板、7圆盖板、8电机、9圆孔、10转柱、11涡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智能化用环境保护装置,包括圆筒1,圆筒1为圆形筒状结构,且上端口为开口状态,圆筒1的内壁装设有连接杆2,圆筒1的内壁左右侧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连接杆2的外端,连接杆2的内端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圆管3的下部左右侧,因而稳定的圆管3的位置,连接杆2上装设有圆管3,圆筒1的上端口焊接有第一漏斗4,第一漏斗4主视截面为等腰梯形,俯视截面为圆形,且上宽下窄,用以防止圆筒1内的水受到涡扇11吹动而向外喷出,圆管3的端口装设有第二漏斗5,圆管3的上端口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第二漏斗5的下端口,第二漏斗5主视截面为等腰梯形,俯视截面为圆形,且为上宽下窄,由于其内壁的下斜结构,便于将附着在其内壁上的灰尘向下引导,第二漏斗5的上侧装设有圆盖板7,圆盖板7为一个圆形板状结构,圆盖板7上装设有电机8,圆盖板7的上端面中心位置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电机8的下端,圆盖板7内设有圆孔9,电机8的转子轴穿出圆孔9且电机8的转子轴端部装设有转柱10,电机8型号为GH,自身带有20米长电源插头线,将电源插头连接智能插座,当空气闷热干燥时,智能插座内部模块控制电源接通,因而使得电机8运行顺转,电机8的转子轴端部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转柱10的上端面中心位置,转柱10上装设有涡扇11,转柱11采用树脂胶粘接的方式连接涡扇11上端面中心位置,涡扇11中部为一个固定圆板,固定圆板外缘环形分布有逆型扇片,因而当电机8顺转时,涡扇11向上吸风,向下排风,可将外部的灰尘向下引导至圆管3内,涡扇11的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涡扇11强度高,耐热性强,耐腐蚀,耐老化性好,使用寿命高。
参阅图1和图3,第二漏斗5的上端口焊接有环形网板6的下端,环形网板6的上端焊接圆盖板7的下端面外缘,环形网板6为一个圆环状网板结构,内部孔隙直径为2毫米,可将带有灰尘的空气导入,而将外部垃圾杂质隔离在其外壁,防止垃圾杂质被吸至涡扇11上而对涡扇11造成伤害,而环形网板6为360度开放状态,满足对不同方向的灰尘进行导入,因而在电机8顺转带动涡扇11转动下,向外吸风,可将各个方向位置的灰尘快速引入环形网板6内壁,环形网板6的材质为不锈钢,壁厚为2毫米,环形网板6自身强度高为圆盖板7和减速电机8进行支撑,同时长期使用不易生锈。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圆筒1内灌入水,使得水漫过圆管2下端口3厘米左右即可,将电机8的电源插头连接智能插座,当空气闷热干燥时,智能插座内部模块控制电源接通,因而使得电机8运行顺转,涡扇11向上吸风,向下排风,环形网板6为一个圆环状网板结构,可将带有灰尘的空气导入,而将外部垃圾杂质隔离在其外壁,防止垃圾杂质被吸至涡扇11上而对涡扇11造成伤害,而环形网板6为360度开放状态,满足对不同方向的灰尘进行导入,因而在电机8顺转带动涡扇11转动下,向外吸风,可将各个方向位置的灰尘快速引入环形网板6内壁,灰尘会被涡扇11吸力快速向下引入,第二漏斗5主视截面为等腰梯形,俯视截面为圆形,且为上宽下窄,由于其内壁的下斜结构,便于将附着在其内壁上的灰尘向下引导,直至灰尘被圆管3引导至水内,在涡扇11的吹力下,快速沉降到水中,而空气通过水泡的形式通过圆管3外围的水排出,以此循环,第一漏斗4主视截面为等腰梯形,俯视截面为圆形,且上宽下窄,用以防止圆筒1内的水受到涡扇11吹动而向外喷出,整体保护装置采用全方向快速吸入的方式捕捉扬起的灰尘,并将灰尘快速沉降,沉降效用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8844.8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46103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B01D 47/02
专利分类号:B01D47/02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曹贵华
第一申请人:曹贵华
申请人地址: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区青年西路71号
发明人:曹贵华;徐春花;曹奕飞
第一发明人:曹贵华
当前权利人:曹贵华
代理人:张亚玲
代理机构:61247
代理机构编号:西安汇智创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6124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