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搅拌操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沥青,搅拌站,操作,混凝土,放热反应,化学能,流体力学。
搅拌操作论文文献综述
曾涛[1](2018)在《基于反应量热的半间歇搅拌釜放大、优化和安全操作条件判定》一文中研究指出搅拌釜操作灵活、结构简单、传质传热效果好,是一种有着广泛应用的反应器。在精细化工和医药行业中,搅拌釜常被用于强放热反应过程,如果操作不当,将引发反应器的失控,因此确定安全的操作条件十分重要。在搅拌釜中进行强放热时,一般采用半间歇模式来减缓热量的释放来避免失控。本文以反应量热研究结果为基础,建立了一种基于边界图法的半间歇搅拌釜的放大策略,放大时需要适当增加进料时间并增加盘管强化换热能力。以边界图为约束条件,对强放热反应的进料函数和操作温度进行了模拟优化。发现分段恒速进料的方式能在保证反应器不失控的前提下,缩短进料时间,同时在进料结束时能保持较高的转化率。在分段进料操作时,反应初始阶段增加进料速率并缩短进料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进料温度和预先放置物料温度对半间歇搅拌釜的反应过程影响较小,提高换热介质的温度可以明显的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最后,依据不同操作状态与积累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一种新的安全操作条件的判断方法,有效地判定了未引发、失控和QFS叁个操作区域。同时研究了不同模型参数对临界判据的影响,发现反应级数n对临界判据的影响较大。将RC1的实验结果和判定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新方法具有很好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华东理工大学》期刊2018-05-14)
李雅丽,孟婷婷,张小利,付春华,余龙江[2](2015)在《甘草细胞放大培养中搅拌式反应器操作策略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甘草细胞在反应器中放大培养的最佳条件,在建立稳定的甘草细胞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以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的数据为样本,以细胞净增长生物量为考察指标,运用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对反应器操作策略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6.4%、摇床转速89r/min、通气速率0.1vvm是甘草细胞进行反应器培养的最优条件;与传统的正交实验方法相比,这种基于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使反应器中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了6.9%。(本文来源于《植物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张冬巍[3](2014)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检查、搅拌操作与运输》一文中研究指出主要阐述了混凝土配合比的质量检查、混凝土搅拌操作程序、混凝土运输等问题。(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4年17期)
刘兴芳[4](2014)在《沥青搅拌站称重控制系统操作要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公司使用多年的1台爱斯太克(ASTEC)3000型沥青搅拌站,其称重控制系统精度和可靠性出现明显下降。为了使面临淘汰的设备恢复其利用价值,我们将该搅拌站的称重控制系统更新为西门子称重控制系统。本人根据该搅拌站称重控制系统使用经验,总结了一些操作要点,供同行参考。1.接通电源(本文来源于《工程机械与维修》期刊2014年05期)
柴义,朱延伍[5](2013)在《沥青搅拌站布袋除尘器的操作与维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常用的布袋除尘器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易受潮、腐蚀、老化等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可为同类设备的生产与维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期刊2013年08期)
Karim,Badr,Marcus,Kirschen,Jürgen,Cappel,靳庆峰[6](2012)在《化学能和底吹搅拌系统——电炉操作的低成本解决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技术指标的不断改进对于提高电炉产能、降低成本以及环境友好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基于上述目标,奥镁公司可提供多元化的耐材和工艺解决方案。实际生产中,通过喷吹气体介质,如氧气、天然气以及固体物料如碳粉等获得化学能,这是目前技术进步的主流工艺。为了解化学能带来的相关益处,奥镁公司研发了一套质量和能量平衡模型。该模型着重研究了化学能对电能的替代效率。文中论述了能量替代对于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对电炉成本方面的影响。降低电耗及二氧化碳排放的另一重要手段是电炉底吹技术。通过DPP(定向底吹透气系统)可实现该技术。炉内搅拌带来诸多好处,包括增加渣/钢界面积、钢水成分更加均匀等,其结果是改善了生产技术指标,如更低的电耗和更短的通电时间,同时还可以带来成本效益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本文来源于《世界钢铁》期刊2012年03期)
宋海生[7](2009)在《操作条件对搅拌罐内液固混合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搅拌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建筑等领域,液固混合的搅拌操作是比较常见的操作技术。目前,许多工作主要集中在气-固两相流、单相流的研究上,而对于液固混合过程以及颗粒的均匀悬浮研究较少。本文采用CFD技术对搅拌罐内液固两相混合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进而对液固悬浮及搅拌罐内两相流场进行研究。首先根据流体力学、湍流理论建立起能够描述液固两相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流体相的湍流特性进行描述,利用多重参考系法对搅拌罐内液固两相流体动力学特性进行叁维全流场数值模拟。其次利用已有的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提出更符合实际的颗粒均匀悬浮判据。最后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着重研究搅拌桨转速、颗粒浓度和颗粒直径等操作条件对液固混合过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9-05-01)
段道华[8](2009)在《浅谈沥青搅拌站操作管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沥青拌和站起着关键性作用,沥青拌和站的性能以及沥青拌和站的工作状况,直接影响到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这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当前的沥青拌和站控制技术日益先进,科技含量日益增加,这就要求机械操作人员不断提高操作技能,才能满足施工需要,才能保证机械(本文来源于《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期刊2009年01期)
赵瑞淼[9](2008)在《浅谈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计算机控制及操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沥青搅拌站计算机的控制及操作,实现了机电一体化,提高了施工质量和生产效率(本文来源于《科协论坛(下半月)》期刊2008年11期)
赵新凯[10](2007)在《40tLF钢包吹氩搅拌及出钢操作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针对40tLF钢包底吹氩精炼过程中钢液的流动和混合及出钢过程进行了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水模型实验以相似原理为基础,主要考虑几何相似和动力相似。实验中用有机玻璃制成钢包,用水模拟铁水,模型与原型尺寸比例为1∶4。在几何相似的前提下,同时保证模型与原型的修正佛罗德准数相等,以保证它们的动力相似。水模型实验,一方面可得到数值模拟中所需的一些参数,另一方面可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数值模拟中,对建立在正交网格上的40tLF钢包吹氩及出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中探讨了吹氩参数对熔池流场和混匀效果的影响,同时模拟了钢包静置状态时的流场和钢包出钢过程的流场,以确定临界出钢高度,最大限度地防止下渣量。通过研究确定了合理的操作参数,以优化现场操作。 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的结果表明:对于钢包偏心底吹体系,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RKE)和Reynolds应力方程模型(RSM)能给出较好的预示结果,但是从计算过程方面考虑,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RKE)比较适宜;底吹氩气搅拌时,会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循环流,小循环流流动比较剧烈,随着吹气量的增加,熔池搅拌会越来越剧烈,经研究发现存在吹氩最佳吹气量和卷渣临界吹气量;吹氩最佳吹气量为140~160L/min,在这一吹气量下,熔池搅拌比较剧烈,死区较小,有利于反应的快速进行和成分、温度的迅速混匀;卷渣临界吹气量为100L/min,在此临界吹气量下可以避免卷渣现象的发生,在精炼后期喷吹350s左右就可以达到混匀和驱除夹杂的效果;钢包静置过程中,温度梯度会逐渐变大,钢液呈自上而下的循环流,流速会逐渐变小,在出钢前可在卷渣临界吹气量下喷吹惰性气体3分钟以消除温度梯度;出钢过程中,钢液呈自下而上的循环流,根据临界高度的模拟结果可拟合得到一条直线,这一线性关系对实际生产中临界高度的确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中水模型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符合较好,研究结果对优化现场操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07-03-15)
搅拌操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获得甘草细胞在反应器中放大培养的最佳条件,在建立稳定的甘草细胞搅拌式生物反应器放大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分别以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获得的数据为样本,以细胞净增长生物量为考察指标,运用BP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对反应器操作策略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接种量6.4%、摇床转速89r/min、通气速率0.1vvm是甘草细胞进行反应器培养的最优条件;与传统的正交实验方法相比,这种基于神经网络耦合遗传算法的优化方法使反应器中细胞生物量的积累提高了6.9%。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搅拌操作论文参考文献
[1].曾涛.基于反应量热的半间歇搅拌釜放大、优化和安全操作条件判定[D].华东理工大学.2018
[2].李雅丽,孟婷婷,张小利,付春华,余龙江.甘草细胞放大培养中搅拌式反应器操作策略优化[J].植物科学学报.2015
[3].张冬巍.混凝土的配合比质量检查、搅拌操作与运输[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
[4].刘兴芳.沥青搅拌站称重控制系统操作要点[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4
[5].柴义,朱延伍.沥青搅拌站布袋除尘器的操作与维护[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13
[6].Karim,Badr,Marcus,Kirschen,Jürgen,Cappel,靳庆峰.化学能和底吹搅拌系统——电炉操作的低成本解决方案[J].世界钢铁.2012
[7].宋海生.操作条件对搅拌罐内液固混合过程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9
[8].段道华.浅谈沥青搅拌站操作管理[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9
[9].赵瑞淼.浅谈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计算机控制及操作[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
[10].赵新凯.40tLF钢包吹氩搅拌及出钢操作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