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覆花属论文-刘义梅,喻珊,罗焜,姚辉,陈科力

旋覆花属论文-刘义梅,喻珊,罗焜,姚辉,陈科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旋覆花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旋覆花属,变异位点,ITS2序列,遗传距离

旋覆花属论文文献综述

刘义梅,喻珊,罗焜,姚辉,陈科力[1](2014)在《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ITS2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进行ITS2序列分析,为其分子鉴定提供依据。方法对4种旋覆花属药用植物的8个样本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从GenBank下载13个样本。用MEGA5.0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及各序列变异位点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ITS2的长度为210~212 bp,变异位点为60个;旋覆花药材2种不同来源药用植物有3个变异位点,与其他同属6种植物有13~43个变异位点;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旋覆花药材的不同基原样本各聚为一支,能很好与其他6种植物区分;旋覆花Inula japonica、欧亚旋覆花I.britannica、总状土木香I.racemosa、土木香I.helenium 4个物种的遗传距离值远小于其与羊耳菊I.cappa、赤茎羊耳菊I.rubricaulis、显脉旋覆花I.nervosa、泽兰羊耳菊I.eupatoerioides 4个物种的遗传距离值。结论 ITS2序列能够为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的鉴定和Flora of China对羊耳菊、赤茎羊耳菊、显脉旋覆花、泽兰羊耳菊分类修订提供一定的分子证据。(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2014年03期)

郭伟琳,冷红琼,邓亮,郭亚东,沈志强[2](2012)在《UPLC法同时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快速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的含量.方法仪器为Waters ACQUITY Ultra Performance LCTM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带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05 nm,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25℃.结果 2种倍半萜内酯在7 min内完成测定.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含量的快速测定.(本文来源于《昆明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12期)

成向荣[3](2012)在《四种旋覆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菊科(Compositae)旋覆花属(Inula L.)植物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地中海地区,在欧洲、非洲及亚洲的其它地区也有分布。本属植物在我国有20余种和多数变种,进一步分为5组11系,其中部分为广布种,部分为特有种。我国过半的旋覆花属植物有药用记载。2010版中国药典收录的3味中药材,土木香、旋覆花及金沸草来源于本属的4种植物。对旋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的综述,以及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表明,本属植物富含的倍半萜类成分具有母核骨架多样、手性中心复杂、取代基团简单的特点;同时,倍半萜类成分显示出广泛的生物活性,特别是具有突出的抗炎和抗肿瘤活性。本课题选取了四种旋覆花属植物,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西藏旋覆花(I. falconeri)、锈毛旋覆花(I. hookeri)、云南特有的绢叶旋覆花(I. sericophylla)和滇南羊耳菊(I. wissmanniana),进行植物化学和生物活性研究。而此前,它们的相关报道寥寥。采用各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和鉴定手段对西藏旋覆花、锈毛旋覆花和滇南羊耳菊植物中富含倍半萜类成分的二氯甲烷部位或乙酸乙酯部位,以及含有少量倍半萜类成分的石油醚部位进行了系统性的化学分离和鉴定。除去共有成分及未鉴定成分,最终分离解析了178个化合物,新化合物43个。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了84个倍半萜、7个倍半萜二聚体、12个单萜、以及包括黄酮(20个)、木脂素(7个)、脱辅基类胡萝卜素(6个)等在内的75个其它类化合物。另外,基于绢叶旋覆花和锈毛旋覆花化学成分的相似性,采用HPLC/DAD/ESI-MSn分析了绢叶旋覆花的化学成分,分析鉴定了36个萜类成分。分离鉴定的倍半萜类化合物包含9种不同的碳骨架,以吉玛烷型、苍耳烷型、愈创木烷型、伪愈创木烷型和桉叶烷型为主。在本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愈创木烷1(2),4(5)双烯体的生源近似化合物(IF-16和IF-17),同时发现了7个罕见的愈创木烷2,4连接型倍半萜二聚体(IF-43IF-49),其中3个为同一Diels-Alder反应的异构体产物,完美体现了DA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我们发现了5,6裂环桉叶烷重排型新骨架倍半萜(IW-26IW-28),以及自然界中首例C17伪愈创木烷衍生型倍半萜内酯(IF-41IF-44)和3,4裂环桉叶烷型倍半萜(IW-25)。另外发现了本属首例桉叶烷型倍半萜六元内酯(IW-19),4,5裂环桉叶烷型倍半萜六元内酯(IW-24),4,5裂环丁香烷型倍半萜(IF-50)和1,10裂环愈创木烷(chromolaevane)型倍半萜内酯(IF-37)。参考前人的理论研究和实验结果,我们分别推测了西藏旋覆花中倍半萜和二聚倍半萜的生源途径(网络),锈毛旋覆花中C17伪愈创木烷衍生型倍半萜可能的生源途径,滇南羊耳菊中桉叶烷型倍半萜的3种裂环方式和环己双烯醇的3种重排方式,并分别进行了初步的IRC反应路径计算和化学反应验证。在阐明化学成分的基础上,结合HPLC/DAD指纹图谱及数据的PCA处理,讨论了旋覆花组7种草本植物的相互亲缘关系。根据分析结果,我们建议重新考量金沸草的入药基源。分析结果也支持了“旋覆花和线叶旋覆花是欧亚旋覆花的变种或亚种”的观点,并提出“湖北旋覆花、水朝阳旋覆花、绢叶旋覆花和锈毛旋覆花可能由欧亚旋覆花进化而来”的观点。在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中,我们发现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IF-17(IC50,0.22M), IF-24(0.11M), IF-26(0.29M), IF-27(0.13M);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IF-28(0.07M), IH-31(0.29M), IH-37(0.28M), IH-40(0.38M);桉叶烷型倍半萜内酯IF-40(0.11M)以及桉叶烷衍生型倍半萜内酯IW-26(0.38M)表现出强于或近似于阳性药的NO代谢抑制活性,并进一步讨论了化合物骨架类型、脂溶性、取代基团、结构刚性等对NO生成抑制活性的影响。采用CCK-8法,体外筛选了倍半萜和二聚倍半萜的肿瘤细胞抑制活性,发现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和愈创木烷2,4连接型倍半萜二聚体,普遍对HepG2, PC-3和MGC-803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对HeLa细胞毒性不明显。二聚倍半萜IF-45和新颖骨架化合物IW-26对HepG2, PC-3和MGC-803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的IC50值分别为0.961.66和1.353.35M。(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2-05-01)

杨茜,刘慧,何雅君,苏娟,张卫东[4](2012)在《HPLC法同时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5种倍半萜内酯成分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5种倍半萜内酯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A相的含量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为0 min 30%、20 min 40%、25 min 55%、40 min 65%、45~55 min95%;流速1.2 mL.min-1;检测波长205 nm;柱温25℃。结果 5种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旋覆花次内酯、1β-羟基-土木香内酯、ivangustin、japonicone A及inulanolide A在55 min内基线分离,其质量浓度分别在13.4~402 mg.L-1、6.53~196 mg.L-1、6.85~206 mg.L-1、10.4~312 mg.L-1、6.65~200 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9 8、0.999 8、0.999 9、0.999 8、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97.6%、99.3%、97.9%、100.8%,RSD分别为1.0%、0.68%、2.1%、0.97%、1.9%。结论该方法可用于旋覆花属植物中5种倍半萜内酯的含量测定;不同种旋覆花属植物倍半萜内酯含量有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2期)

覃江江[5](2011)在《四种旋覆花属药用植物中新型倍半萜的发现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旋覆花属(Inula L.)属于菊科(Asteraceae),在全世界约有100种,主要分布在欧洲、非洲及亚洲,以地中海地区为主,在我国有20余种和多数变种。研究结果表明,旋覆花属植物在抗肿瘤、抗炎、抑菌、预防肝炎和护肝、及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等方面都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而倍半萜类成分作为旋覆花属植物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二次代谢产物,被认为是该属植物的主要药效成分。自1968年开始至2007年,从该属植物中共分离鉴定了165个倍半萜类成分,它们以桉烷型、吉玛烷型、伪愈创木烷型、愈创木烷型、以及苍耳烷型为主,其中还包括7个结构新颖独特的倍半萜二聚体类成分。尽管该属植物的研究报道较多,但在化学成分研究上较为深入的仅有欧亚旋覆花(I. britannica)和旋覆花(I. japonica)等数种。在我国,有10余种旋覆花属植物在民间作药用,大多数种都未进行过系统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基于上述,本课题选取了四种旋覆花属药用植物作为对象研究了它们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其中,研究对象中的旋覆花(I. japonica)和线叶旋覆花(I. lineariifolia)是旋覆花属植物中的两种广布种,而湖北旋覆花(I. hupehensis)和水朝阳旋覆花(I. helianthus-aquatica)则是我国的两种特有种。前期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旋覆花属植物都具有丰富的药理活性和长期的药用历史。1.化学成分研究我们采用了各种现代分离纯化技术和鉴定手段对四种旋覆花属植物中富含倍半萜类成分的氯仿部位或乙酸乙酯部位、以及含有少量倍半萜类成分的石油醚部位进行了系统性的化学成分分离鉴定。除去共有成分及未鉴定成分,我们最终从四种旋覆花属植物中分离解析了209个化合物,新化合物87个。这些化合物主要包括了108个倍半萜、31个倍半萜二聚体、16个单萜、4个贝壳杉烷型二萜、1个叁萜、4个甾醇类化合物、9个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5个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11个黄酮类化合物、6个香豆素、1个苯丙素、2个木脂素、3个生物碱、以及8个其它类化合物。分离得到的108个倍半萜中包括了53个新化合物,分别属于桉烷型、1,10-裂环桉烷型、伪愈创木烷型、愈创木烷型、苍耳烷型、吉玛烷型、卡拉布烷型、榄烷型、及艾里莫芬烷型等9种不同的倍半萜碳骨架类型,基本囊括了目前从该属中发现的所有的倍半萜骨架类型,这一研究结果也从植物化学成分的角度对菊科旋覆花属的植物学分类提供了有力支持,也将对探讨菊科植物的化学成分和类群间的关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分离得到的31个倍半萜二聚体中包括了29个新化合物,远远超过此前报导的倍半萜二聚体的数量。这类倍半萜二聚体成分结构类型多样,分别是桉烷型、1,10-裂环桉烷型、苍耳烷型、愈创木烷型、伪愈创木烷型和吉玛烷型倍半萜内酯与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二聚而成。除化合物IJ-56外,其余二聚体都是两个倍半萜内酯通过Diels-Alder反应缩合形成的降冰片烯片断连接而成(链接方式:C-11-C-3′),它们中的IJ-21是目前从自然界中发现的首例由苍耳烷与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通过Diels-Alder缩合后形成的外型产物,其余均为Diels-Alder缩合反应的内型产物。化合物IJ-56的两个倍半萜片断之间的独特六元内酯环链接方式为首次在自然界中被发现报道,而桉烷型、苍耳烷型、愈创木烷型、和伪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与愈创木烷型倍半萜内酯的二聚体均为首次从旋覆花属植物中被分离报导。这一系列发现也进一步丰富了自然界中倍半萜二聚体的结构类型。在这一系列倍半萜及其二聚体的结构鉴定的过程中,我们共获得了6种不同结构类型倍半萜的单晶X-ray结构,其中包括了两个结构新奇的倍半萜二聚体的单晶X-ray结构。此外,我们还使用了改进的Mosher反应(modified Mosher reaction)、CD谱、以及量子化学计算ECD方法确定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倍半萜及其二聚体类化合物的绝对构型。除倍半萜及其二聚体外,我们还从旋覆花中分离得到了1个新百里香酚类单萜、1个新贝壳杉烷型二萜苷、以及3个新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此外,分离得到的无环类单萜、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类化合物、邻氨基苯甲酸衍生物、香豆素、苯丙素、木脂素、生物碱、酚类等多种类型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旋覆花属植物中分离报道。122个已知化合物中,绝大部分均为首次从旋覆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基于水朝阳旋覆花和湖北旋覆花地上部分95%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相似度非常大的特点,本课题采用了HPLC/DAD/ESI-MS~n技术和追踪分离鉴定相结合的实验思路来研究水朝阳旋覆花的化学成分,最终确定了其中61个化学成分,通过标准品比较,鉴定了其中40个;再通过UV和ESI-MS~n信息推测了剩余21个化学成分的分子式与结构;通过追踪分离鉴定,确认了其中10个特有成分的结构,包括3个新化合物,结果也与UV和ESI-MS~n信息推测结构相符。这一研究思路在同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2.倍半萜二聚体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及其应用我们利用ESI-MS~n技术考察了旋覆花和线叶旋覆花中分离得到的29个倍半萜二聚体(IJ-34-IJ-54, IL-18-IL-25)的质谱裂解规律。本课题研究前,该类成分的质谱裂解规律研究几乎为空白。通过研究,我们首次总结了该类倍半萜二聚体的主要裂解途径,次要裂解途径,以及各途径中的特征碎片,对它们的裂解机制也进行了探讨,并首次建立了应用ESI-MS~n技术快速分离鉴定该类成分的方法。为了进一步确定该方法的可行性,我们还使用HPLC/DAD/ESI-MS~n技术对旋覆花干燥地上部位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进行了考察,并对其中的倍半萜及其二聚体类成分进行了确认和结构推测。最终通过比较保留时间和ESI-MS~n裂解碎片,再结合之前总结的规律,我们从这32个峰中鉴定了其中的25个化合物,包括了21个倍半萜二聚体(IJ-34-IJ-54)和4个1,10-裂环桉烷型倍半萜内酯(IJ-18-IJ-21),其中化合物IJ-47和IJ-48难以分离。同时我们也利用已总结的ESI-MS~n裂解规律和快速鉴定的方法对剩下的8个化合物进行了结构推导,确认它们的结构类型,并通过特征性碎片信息,确认了3个倍半萜二聚体的结构。由此可见,利用ESI-MS~n技术快速高效地鉴定倍半萜二聚体的方法和思路在旋覆花属植物的成分鉴定中都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3.倍半萜内酯及其二聚体类化合物的NMR谱规律探讨基于前期研究中获得的大量倍半萜内酯及其二聚体的NMR数据和文献总结,我们首次对旋覆花属植物中的倍半萜内酯及其二聚体类化合物的NMR波谱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也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倍半萜内酯单双环系统结合甲基NMR信息判断倍半萜碳骨架类型的方法与思路。这一工作对于进一步研究旋覆花属乃至菊科植物中倍半萜及其二聚体类化合物的结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4.倍半萜内酯及其二聚体的生物活性研究本课题研究的四种旋覆花属植物均有很长的民间药用历史,常作为抗炎抗肿瘤药使用。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表明它们的提取物均有显着的抗炎抗肿瘤活性,但有效成分不明确。有鉴于此,我们对分离所得的四种旋覆花属植物中的单体化合物,尤其是倍半萜内酯进行了抗炎抗肿瘤活性的筛选,包括对巨噬细胞RAW264.7的细胞毒性和NO代谢抑制活性、对NF-κB激活的抑制活性、以及对6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抑制活性的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炎抗肿瘤活性,且倍半萜内酯二聚体活性更为突出,其中双旋覆花内酯A (IJ-34)对人肿瘤细胞LOVO和CEM的抑制活性均明显强于阳品对照药阿霉素,IC50值依次为0.478和0.002μM。根据倍半萜类成分的结构特点,我们首次总结了它们的构效关系,这对于开发潜在的抗炎抗肿瘤药物意义重大。TNF-α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具有致炎、引发细胞坏死、以及新血管形成等作用,参与了多种复杂炎症或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和病情进展过程。尽管关于该细胞因子的研究报导非常多,但直接以TNF-α分子为靶标的小分子抑制剂除2005年SCIENCE报道1例外,该方面的研究几乎空白。我们在前期研究中发现双旋覆花内酯A (IJ-34)等倍半萜内酯二聚体具有很强的抑制NF--B信号通路的活性,通过反向分子对接对NF--B通路的重要靶标进行了虚拟靶向筛选,发现TNF-α为IJ-34的潜在结合蛋白。为进一步证明IJ-34确能直接与TNF-α结合并能阻断其生物学活性,我们先后采用了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测试(BIACORE3000),酶联免疫分析,及体内外的活性测试等多种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证明IJ-34可直接与TNF-α结合,也可抑制TNF-α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并能阻断TNF-α生物学活性,同时也证明了IJ-34的整体抗炎效应。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旋覆花属植物提取物活性突出,但作用成分不明的事实,通过对旋覆花属四种药物植物的系统深入的化学成分研究,阐明了这四种旋覆花属药用植物抗炎抗肿瘤的有效部位及药效物质基础,这将为合理开发利用旋覆花属植物资源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并为寻找及发现新的抗炎抗肿瘤药物提供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1-06-01)

张婷,杜冠华,陈若芸[6](2010)在《旋覆花属植物中倍半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综述近十年来旋覆花属植物的研究进展。方法分析和归纳该属植物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的结构特点及其药理活性的文献报道。结果与结论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桉叶烷型、吉马烷型和愈创木烷型为主。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细胞毒活性和抗炎两方面。(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0年24期)

张馨予,王喆星,单俊杰[7](2008)在《旋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从旋覆花属植物中相继又发现许多新化合物,有倍半萜及其内酯、二萜、叁萜类及黄酮苷等,并对其中某些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如抗肿瘤、降血糖、抗菌、抗炎和保肝作用等。本文对此进行详细归纳和综述。(本文来源于《国际药学研究杂志》期刊2008年06期)

耿红梅,张嫡群[8](2008)在《旋覆花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黄酮类化合物在旋覆花属植物中分布广泛,并且具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多种生物活性。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旋覆花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文章对该属植物的黄酮类化合物的化学成分、提取分离和生物活性作系统综述,展示其将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8年09期)

郭启雷,杨峻山[9](2005)在《旋覆花属植物中倍半萜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倍半萜类化学成分是菊科旋覆花属植物的特征性成分,以桉烷型、吉马烷型和愈创木烷型为主。本文综述了该属植物中的倍半萜类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05年06期)

旋覆花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快速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的含量.方法仪器为Waters ACQUITY Ultra Performance LCTM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带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波长205 nm,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L/min,柱温:25℃.结果 2种倍半萜内酯在7 min内完成测定.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含量的快速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覆花属论文参考文献

[1].刘义梅,喻珊,罗焜,姚辉,陈科力.旋覆花属8种药用植物ITS2序列分析[J].中草药.2014

[2].郭伟琳,冷红琼,邓亮,郭亚东,沈志强.UPLC法同时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2种倍半萜内酯成分的含量[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2

[3].成向荣.四种旋覆花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

[4].杨茜,刘慧,何雅君,苏娟,张卫东.HPLC法同时测定旋覆花属植物中5种倍半萜内酯成分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

[5].覃江江.四种旋覆花属药用植物中新型倍半萜的发现及生物活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

[6].张婷,杜冠华,陈若芸.旋覆花属植物中倍半萜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10

[7].张馨予,王喆星,单俊杰.旋覆花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

[8].耿红梅,张嫡群.旋覆花属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8

[9].郭启雷,杨峻山.旋覆花属植物中倍半萜类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5

标签:;  ;  ;  ;  

旋覆花属论文-刘义梅,喻珊,罗焜,姚辉,陈科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