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剧论文_李媛媛

导读:本文包含了通俗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通俗,文艺片,苦情,好莱坞,主体性,贺岁片,电视连续剧。

通俗剧论文文献综述

李媛媛[1](2019)在《异域想象与自我建构:《苏丝黄的世界》与《爱的教育》中的通俗剧视域》一文中研究指出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通俗剧电影都是一种流行的类型。曲折离奇的情节走向、强烈(有时近乎夸张)的情感冲突,以及对个人(尤其是女性)与社会之关系这一主题的关注,显示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此类型的共通之处。但是,不同地区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文化消费品的影响同样作用于通俗剧电影,使得东西方的通俗剧影片展示出从属于其(本文来源于《戏剧与影视评论》期刊2019年06期)

张真,应婕晓[2](2019)在《跨国通俗剧,文艺片,以及孤儿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各国的口头表达、文学抒写和戏剧故事里,孤儿的形象十分多见。关于孤儿的文化想象是现代经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工业革命、殖民蔓延、资本主义扩张,以及接踵而至的民族国家创建和反殖民运动的浪潮,这种孤儿的文化想象越发鲜明。孤儿题材的通俗剧具有突出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弘扬了现(本文来源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杨阳[3](2016)在《新时期吉林通俗剧电影的人文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通俗剧电影在中国经过本土化的改造之后也经历了几次起伏,新时期之后走向再次复苏。1980年代的吉林通俗剧电影题材非常多样,内容也很宽泛,可以看成是对整个社会状态的全景观照,其中,既有对"文革"的反思,比如《苦难的心》对"四人帮"罪行的控诉、《残雪》对"四人帮"倒台后余毒的清算,《神奇的土地》对知青生活既痛苦又充满激情的追忆等;又有对社会主义新生活中人和事的赞许,比如《十六号病房》走出"文革"阴霾的知青奔向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心灵转变、《黄山来的姑娘》中年轻小保姆的善良心地、《人到中年》对优秀知识分子崇高品格的赞颂以及知识分子待遇问题的思考。这些影片都无一例外地对大写的"人"进行了关注,人文观念从觉醒走向深化,自我意识的旗帜越来越高地被扬起。(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战线》期刊2016年05期)

杨蓥莹[4](2014)在《探析张爱玲四十年代通俗剧创作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张爱玲与电影张爱玲不单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重要的小说家,她还是一位目光犀利独特的影评家和剧作家。17岁在圣玛利亚女中读书的时候,她已经发表《论卡通画之前途》,并开始用英文在《泰晤士报》和《二十世纪》上撰写了一些影评和剧评。1940年代在《传奇》惊艳文坛的同时,她也陆续发表了多篇影评。(1)对电影美学、伦理、教育等社会问题提出观点。(本文来源于《文艺争鸣》期刊2014年11期)

杨阳[5](2014)在《20世纪8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通俗剧”电影的精神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影"通俗剧"影片一直与国家主流话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它传递了国家意志。其在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所经历的由"奉献的个体"向"高扬的自我"的精神转向,既有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群体本位的传承,也是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分不开的。(本文来源于《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葛颖[6](2010)在《通俗剧、社会良心和本土意识——对中国电影出路的再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年初我和黄式宪老师的对话《娱乐潮涌,中国电影将漂向何方》刊出后,陆续收到各方的一些反馈。其中较为集中的一点是赞同我们在对话中秉持的立场,即对当下中国电影的状况保持一种清醒的问题意识,并富有建设性地积极谋划出路。同时,诸公也对对话中描述的出路依然逗留在粗线条的文化勾勒上表示遗憾,希望我能就此问题详加(本文来源于《红岩》期刊2010年S1期)

岳晓英[7](2010)在《通俗剧的文人化表达——严浩电影对当今电影文艺片创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以来中国内地电影文艺片创作处于困境,严浩电影对"传奇故事"与"离奇情感"的偏爱使它们颇具通俗文艺的风貌,但是,无论严浩讲述怎样的故事都掩藏不住其中所蕴含的导演的个人情怀以及他对人生命运的那份感慨,而客观写实和主观表达兼具的影像风格、主观音乐的大量使用都与严浩电影融故事讲述和个人表达于一体的电影追求息息相关,这为我们今天的电影文艺片创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期刊2010年02期)

离乃岭[8](2009)在《《雷雨》作为通俗剧的表层感知》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从《雷雨》作为通俗剧的表层感知上,就其面世后的轰动效应、人物类型的配置、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安排、戏剧创作技法的运用、创作主旨的探寻等方面作了详细阐释。(本文来源于《沧桑》期刊2009年03期)

马宁[9](2009)在《新时期谢晋通俗剧电影中的空间性与主体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社会文化秩序中重要的象征区分在古典小说、戏剧、批评话语和通俗剧电影叙事中的具体体现以及这些象征区分和表述在社会主体构建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进行探讨,我们可以对谢晋新时期通俗剧电影中观影主体的文本建构所涉及的中国社会结构中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一系列广受观众欢迎的电影文本中的空间置换、价值和意义转变进行深入的分析。通过社会文化和政治空间分析的方法来厘清谢晋新时期通俗剧叙事与中国传统通俗剧叙事范式和特定时代政治化通俗剧叙事范式之间复杂的互文关系,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谢晋新时期通俗剧电影在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转型中所起的作用。论文重点分析了谢晋对以阴阳、虚实、二元对立结构为特点的中国叙事范式的运用,他对敏感的政治话题和个人政治身份问题的通俗剧式的表述和他运用镜头语言和场面调度对男女主人公社会关系和政治身份进行重新界定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文化功能。这种政治身份的重新界定是在两种主导性通俗剧叙事范式之间基于伦理政治的复杂而又有限的话语空间中运作的。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空间符码不仅为女性和其他社会弱势群体与主导性权力机构进行政治协商提供语义参照系和叙事表意模式,而且在调解社会矛盾、化解政治和意识形态危机、促进社会政治文化转型和构建新型观影主体方面均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肖帅[10](2009)在《通俗剧的新突破——浅谈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一文中研究指出据相关收视率统计数据显示,50集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在央视一套播放到第16集时,收视率达到了近年来最高峰值12.94%,创下央视自2000年《大宅门》以来的最高收视率,成为8年来央视电视剧收视率的冠军。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今天,该剧无疑是一部"叫座"的成功之作。在中国电视艺委会(本文来源于《声屏世界》期刊2009年02期)

通俗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世界各国的口头表达、文学抒写和戏剧故事里,孤儿的形象十分多见。关于孤儿的文化想象是现代经验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伴随着工业革命、殖民蔓延、资本主义扩张,以及接踵而至的民族国家创建和反殖民运动的浪潮,这种孤儿的文化想象越发鲜明。孤儿题材的通俗剧具有突出的国际影响力,由此弘扬了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俗剧论文参考文献

[1].李媛媛.异域想象与自我建构:《苏丝黄的世界》与《爱的教育》中的通俗剧视域[J].戏剧与影视评论.2019

[2].张真,应婕晓.跨国通俗剧,文艺片,以及孤儿想象[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

[3].杨阳.新时期吉林通俗剧电影的人文观念[J].社会科学战线.2016

[4].杨蓥莹.探析张爱玲四十年代通俗剧创作价值[J].文艺争鸣.2014

[5].杨阳.20世纪80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通俗剧”电影的精神转向[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4

[6].葛颖.通俗剧、社会良心和本土意识——对中国电影出路的再思考[J].红岩.2010

[7].岳晓英.通俗剧的文人化表达——严浩电影对当今电影文艺片创作的启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0

[8].离乃岭.《雷雨》作为通俗剧的表层感知[J].沧桑.2009

[9].马宁.新时期谢晋通俗剧电影中的空间性与主体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0].肖帅.通俗剧的新突破——浅谈电视连续剧《李小龙传奇》[J].声屏世界.2009

论文知识图

4.故事片《我的父亲母亲》创作谈(2)4.故事片《我的父亲母亲》创作谈(1)文学艺术附录 长沙市1996年度文艺作品获奖...16.台湾电影1991年台湾制片业概况(3)16.台湾电影1991年台湾制片业概况(1)16.台湾电影1991年台湾制片业概况(4)

标签:;  ;  ;  ;  ;  ;  ;  

通俗剧论文_李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