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宋为真郑文超襄樊市机电工程学校,湖北襄樊441021

摘要:在教学改革创新的大背景下,通过实践发现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字电路;任务驱动教学法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在科研和实际应用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数字电路作为数字电子技术的基础,是电子、通信、电气和计算机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通过实践发现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是以“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以教定学的被动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学习模式。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个人或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任务需要,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任务。在教学中,人人都参与了完成任务的实践活动,注重的也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的过程,在任务的驱动下,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立足于学生的学。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完成任务活动过程中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经过积极的探索和发现、亲身的体验与实践,以自己的方式将知识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并尝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

由于数字电路的学科特点,引入任务驱动教学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比较容易做到,效果也比较突出。整个课程以若干个“任务”为纲,以目标任务引导理论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应用

1.“任务”的建立

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确立合适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但任务的确立不是一件轻松随便的事。

首先,教师要有总体规划。在数字电路总体学习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即学习模块),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其次,根据数字电路的学科特点,可以将“任务”的形式分为理论问题任务、实验任务及项目任务三大形式。具体到每个小“任务”时,教师应因地制宜,因专业制宜,因课制宜,因生制宜,坚持“兴趣原则”,充分发挥学科特点,适时地根据课程进度和课程内容,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任务内容和相匹配的任务形式。

最后,在确立任务时应注意对症下药,进行分层施教。“任务”的难易度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不同的“任务”,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字电路基础、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提出恰当的具有一定容量、一定梯度的“任务”,要求所有学生完成基础目标对应的小任务,对学有所创的学生提出更深层的,需要努力才能完成的发展目标对应的任务。

2.“任务”的实施

(1)构建和谐教学环境,为实施提供软环境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一个动态过程,主动、积极的教学氛围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和谐教学环境构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课堂产生安全感和愉悦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敢于和善于在教师面前提出问题和发表看法,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环境,为"任务"的实施提供软环境。

(2)注重师生角色,创造实施平台

“任务”并非都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在任务履行中的角色,但“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来看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核心,不再是把教师掌握的现成的知识技能传递给学生作为追求的目标,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寻找结果的途径,重点在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既可以是任务的参与者,也可以是任务的监控者和指导者。所以,当学生在实施的过程中若遇到实际困难时,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通过查阅书籍、计算机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信息,及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某些计算机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什么途径寻找相关任务的解决方法等。

(3)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团队精神

由于数字电路的学科特点,同一“任务”的提出,往往具有多种解决方案。同时在任务驱动法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目标任务的实施也需要多人合作。故在教学实施中首先需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在形式上,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进行教学。在小组合作活动中,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争论、互教互学、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思路,展示所搜集的信息资料,提出所思考的解决方案。当学生们在一起讨论时,他们不仅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料,获得更多的解决思路,还可以从更多的解决方案中进行优选,以获取最佳方案,学到的也会更多。当学生们在融洽合作、和谐工作时,有利于培养良好的人际技能和良好的团队精神。

(4)完善评价体系,创设成功情景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基本环节,通过评价促进学生探究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从评价的内容来看,任务驱动法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对学生实施任务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二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评价的重心从结果转向过程,强调形成性评价,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非智力因素的评价。考核内容也不仅仅只是技能考核,还包括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我管理、沟通合作、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时的设计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等等。

从评价的形式来看,应采用多元智能评价方式,坚持阶段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小组评价和个体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方位评定学生。使评价完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成为促进学生改善学习的手段。

总之,任务驱动教学法丰富了教学的内涵,在目标任务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运用、对问题的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学习,达到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2]白静数字电路逻辑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

标签:;  ;  ;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数字电路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