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状的铣刀论文和设计-何香

全文摘要

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包括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述刀头的顶部为刀尖,所述刀尖呈圆锥形,所述刀尖上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包括两个左右垂直连接的第一修磨面,所述刀柄的尾部设置一圈第三修磨面,所述刀柄的外部设置一圈凸起颗粒,所述刀头包括刀轴和沿所述刀轴开设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每个螺旋槽设有两条螺旋边,其中相邻两个螺旋槽相连接的位置共用一条边,使得在所述刀头上形成螺旋形阶梯状的周刃,所述周刃包括主刃、第一副刃和第二副刃,所述主刃和所述刀轴之间设有过渡螺旋弧面,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的槽口和槽尾均设有导流面。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述刀头的顶部为刀尖,所述刀尖呈圆锥形,所述刀尖的角度为65°±5°,所述刀尖上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包括两个左右垂直连接的第一修磨面,所述刀柄的尾部设置一圈第三修磨面,所述刀柄的外部设置一圈凸起颗粒,所述刀头包括刀轴和沿所述刀轴开设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每个螺旋槽设有两条螺旋边,其中相邻两个螺旋槽相连接的位置共用一条边,使得在所述刀头上形成螺旋形阶梯状的周刃,所述周刃包括主刃、第一副刃和第二副刃,所述主刃和所述刀轴之间设有过渡螺旋弧面,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的槽口和槽尾均设有导流面。

设计方案

1.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头包括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述刀头的顶部为刀尖,所述刀尖呈圆锥形,所述刀尖的角度为65°±5°,所述刀尖上有一缺口,所述缺口包括两个左右垂直连接的第一修磨面,所述刀柄的尾部设置一圈第三修磨面,所述刀柄的外部设置一圈凸起颗粒,所述刀头包括刀轴和沿所述刀轴开设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每个螺旋槽设有两条螺旋边,其中相邻两个螺旋槽相连接的位置共用一条边,使得在所述刀头上形成螺旋形阶梯状的周刃,所述周刃包括主刃、第一副刃和第二副刃,所述主刃和所述刀轴之间设有过渡螺旋弧面,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的槽口和槽尾均设有导流面。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的宽度依次变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深度相同,第三螺旋槽的深度最小,第一螺旋槽槽口和第二螺旋槽槽口高度相同,第三螺旋槽的槽口高度最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槽口的A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正面,槽尾的B导流面落在所述刀头的后面,所述第二螺旋槽槽口的C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右面,槽尾的D导流面落在所述刀头的后面,与所述D导流面右侧相连的为E导流面,所述第三螺旋槽槽口的F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左面,槽尾的G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右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的导流面为导流平面,所述槽尾的导流面为导流凹槽,所述B导流面的槽尾位置最低,所述F导流面为半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槽尾窄于槽口,所述第三螺旋槽的槽尾宽于槽口。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槽尾收口处均为一条竖直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下边缘形成所述A导流面的上边缘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刃的螺旋角为 35°±5°。

9.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刃的尾部与所述第二副刃的尾部连接同一条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所述主刃的尾部与所述直线形成钩状尖头,所述第二副刃的尾部与所述直线和所述过渡螺旋弧面形成A导流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螺旋状的铣刀。

背景技术

铣刀是用于铣削加工的、具有一个或多个刀齿的旋转刀具,工作时各刀齿依次间歇地切去工件的余量,然而,有些工件同时包括塑胶部与钢件部,若采用传统的铣刀,铣刀的侧刃在插铣钢件部时,铣刀容易缠屑,在加工塑胶部时,铣刀不够锋利,从而导致钢件部与塑胶部均存在严重的毛刺,且工件表面容易出现刀纹,影响了加工的品质,并且加工效率较低。因此,上述问题是在对铣刀结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不易产生毛刺和刀纹的螺旋状铣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包括刀柄和刀头,所述刀头包括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述刀头的顶部为刀尖,所述刀尖呈圆锥形,所述刀尖的角度为65°±5°,所述刀尖上有一缺口,所述刀柄的尾部设置一圈第三修磨面,所述刀柄的外部设置一圈凸起颗粒,所述缺口包括两个左右垂直连接的第一修磨面,所述刀头包括刀轴和沿所述刀轴开设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每个螺旋槽设有两条螺旋边,其中相邻两个螺旋槽相连接的位置共用一条边,使得在所述刀头上形成螺旋形阶梯状的周刃,所述周刃包括主刃、第一副刃和第二副刃,所述主刃和所述刀轴之间设有过渡螺旋弧面,所述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的槽口和槽尾均设有导流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槽、第一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的宽度依次变窄,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深度相同,第三螺旋槽的深度最小,第一螺旋槽槽口和第二螺旋槽槽口高度相同,第三螺旋槽的槽口高度最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槽口的A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正面,槽尾的B导流面落在所述刀头的后面,所述第二螺旋槽槽口的C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右面,槽尾的D导流面落在所述刀头的后面,与所述D导流面右侧相连的为E导流面,所述第三螺旋槽槽口的F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左面,槽尾的G导流面开设在刀头的右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槽口的导流面为导流平面,所述槽尾的导流面为导流凹槽,所述B导流面的槽尾位置最低,所述F导流面为半椭圆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和第二螺旋槽的槽尾窄于槽口,所述第三螺旋槽的槽尾宽于槽口。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所述槽尾收口处均为一条竖直线。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缺口下边缘形成所述A导流面的上边缘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周刃的螺旋角为 35°±5°。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C导流面上边缘为第一副刃,距离所述C导流面上边缘右侧2mm~3mm的位置设置一面积为2~3mm²的不规则形状的第二修磨面。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主刃的尾部与所述第二副刃的尾部连接同一条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所述主刃的尾部与所述直线形成钩状尖头,所述第二副刃的尾部与所述直线和所述过渡螺旋弧面形成A导流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上述铣刀包括第一螺旋槽、第二螺旋槽和第三螺旋槽,每个螺旋槽的底部设置导流槽,在铣削过程中,在铣刀径向方向的分力减小,切削较为锋利,同时,切削产生的碎屑可以及时通过螺旋槽和导流槽排出,使得工件表面光整,同时保证了切削的平稳性,进而有效改善工件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降低了零件加工面的粗糙度,避免了毛刺和刀纹的产生,尤其在加工的修边过程中可以将木板边缘上的毛刺全部去除干净,提高木板边缘的平整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螺旋槽槽尾展开示意图;

其中: 1-刀柄、2-刀头、3-刀尖、4-缺口、5-第一修磨面、6-刀轴、7-第一螺旋槽、8-第二螺旋槽、9-第三螺旋槽、10-主刃、11-第一副刃、12-第二副刃、13-过渡螺旋弧面、14-A导流面、15-B导流面、16-C导流面、17-D导流面、18-E导流面、19-F导流面、20-G导流面、21-第二修磨面、22-直线、23-钩状尖头、24-第三修磨面、25-凸起颗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

如图,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螺旋状的铣刀,包括刀柄1和刀头2,所述刀头2包括正面、后面、左面和右面,所述刀头2的顶部为刀尖3,所述刀尖3呈圆锥形,所述刀尖3的角度为70°,所述刀尖3上有一缺口4,所述缺口4包括两个左右垂直连接的第一修磨面5,所述刀柄的尾部设置一圈第三修磨面24,所述刀柄的外部设置一圈凸起颗粒25,铣刀在加工的时候可以将产生的碎屑和流质液体通过所述缺口引入螺旋槽,所述刀头2包括刀轴6和沿所述刀轴6开设的螺旋槽,所述螺旋槽包括第一螺旋槽7、第二螺旋槽8和第三螺旋槽9,每个螺旋槽设有两条螺旋边,其中相邻两个螺旋槽相连接的位置共用一条边,使得在所述刀头2上形成螺旋形阶梯状的周刃,所述周刃包括主刃10、第一副刃11和第二副刃12,所述主刃10和所述刀轴6之间设有过渡螺旋弧面13,所述第一螺旋槽7、第二螺旋槽8和第三螺旋槽9的槽口和槽尾均设有导流面。

所述第二螺旋槽8、第一螺旋槽7和第三螺旋槽9的宽度依次变窄,所述第一螺旋槽8和所述第二螺旋槽7的深度相同,所述第三螺旋槽9的深度最小,所述第一螺旋槽8的槽口和所述第二螺旋槽8的槽口高度相同,所述第三螺旋槽9的槽口高度最低。

所述第一螺旋槽8槽口的A导流面14开设在所述刀头2的正面,槽尾的B导流面15落在所述刀头2的后面,所述第二螺旋槽7槽口的C导流面16开设在所述刀头2的右面,槽尾的D导流面17落在所述刀头2的后面,与所述D导流面17右侧相连的为E导流面18,所述第三螺旋槽9槽口的F导流面19开设在所述刀头2的左面,槽尾的G导流面20开设在所述刀头2的右面。

所述槽口的导流面为导流平面,所述槽尾的导流面为导流凹槽,所述B导流面15的槽尾位置最低,所述F导流面19为半椭圆形。

所述第一螺旋槽8和第二螺旋槽7的槽尾窄于槽口,所述第三螺旋槽9的槽尾宽于槽口,每个所述槽尾收口处均为一条竖直线,所述缺口4的下边缘形成所述A导流面14的上边缘部分,所述周刃的螺旋角为 35°±5°,所述C导流面16的上边缘为第一副刃,距离所述C导流面16的上边缘右侧2mm~3mm的位置设置一面积为2~3mm²的不规则形状的第二修磨面21,所述第二修磨面可以起到在铣刀工作中旋转时候增加缓冲的效果,防止打滑导致切削位置的偏移,所述主刃10的尾部与所述第二副刃12的尾部连接同一条垂直于水平面的直线22,所述主刃10的尾部与所述直线22形成钩状尖头23,所述第二副刃12的尾部与所述直线22和所述过渡螺旋弧面13形成A导流面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上述铣刀包括第一螺旋槽8、第二螺旋槽7和第三螺旋槽9,每个螺旋槽的底部设置导流槽,在铣削过程中,在铣刀径向方向的分力减小,切削较为锋利,同时,切削产生的碎屑可以及时通过螺旋槽和导流槽排出,使得工件表面光整,同时保证了切削的平稳性,进而有效改善工件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降低了零件加工面的粗糙度,避免了毛刺和刀纹的产生,尤其在加工的修边过程中可以将木板边缘上的毛刺全部去除干净,提高木板边缘的平整度。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一种螺旋状的铣刀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7266.6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424612U

授权时间:20190924

主分类号:B23C 5/02

专利分类号:B23C5/02;B23C5/10

范畴分类:26E;

申请人:丹阳丹之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丹阳丹之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2300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丹北镇后巷飞达村飞达商业街4-107

发明人:何香

第一发明人:何香

当前权利人:丹阳丹之印五金工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螺旋状的铣刀论文和设计-何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