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评价理论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理论,评价,教学改革,安全评价,课程,烟花爆竹,对等。
评价理论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1](2019)在《动态评价理论下五年制高职英语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在动态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借助蓝墨云班课、批改网等信息化学习平台,结合五年制高职英语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建构了高职英语课程的动态评价模式。该模式融合干预式的程序化理念和互动式的交互思想,将高职英语各单元教学过程分解为课前预习、课堂内化、课后评价、小结反馈四大环节,其评价结果通过平台汇入为高职学生量身定制的"课程学习档案袋"中。高职英语课程的动态评价模式将评价贯穿始终,让教学评价实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价值。(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11期)
马旭丹[2](2019)在《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过程类试题中的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过程类试题是地理综合试题的一种题型,注重测量学生思维的呈现过程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SOLO分类评价理论以等级描述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在过程类试题中进行运用。文章分析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过程类试题的指导意义及其在四类过程类试题中的应用,并提出教学与复习策略。(本文来源于《地理教学》期刊2019年21期)
邢翠霞[3](2019)在《评价理论视角学术论文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论文翻译是不同国家学术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翻译文本可以传播最新的研究成果。为此,本文选择了关于评价理论的两篇学术论文做为翻译实践文本。两篇论文由着名的英国籍翻译理论家杰里米·芒迪教授撰写,并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发表在Targets和Perspectives杂志上,推动了评价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评价理论最初是由马丁教授为代表的澳大利亚语言学家们提出的,被视为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延伸。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描述上述两篇文本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期待为语言学的学术论文翻译提供参考。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第二部分从源语文本和目标读者两个角度分析了文本特征;第叁部分从译前准备以及译后的多种质控措施描述了翻译过程;第四部分,案例分析结合学术文本和翻译理论的特点,从以下叁个层面探讨了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实现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词汇层面,分析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学术术语及相关多义词的翻译;句法层面,通过拆句法(如:将一个长句拆分成多个句子)翻译了复杂的长句以及将部分英语被动句翻译成汉语主动句;语篇层面,分为衔接和连贯两个分析角度——衔接层面,重点讨论了连接词和指示代词的翻译;连贯层面(语篇的无形网络),着重分析了重组句子的翻译。同时,文中还提供了两个译文文本(文本1和文本2),以向读者展示采用奈达翻译理论前后的译文变化。最后一部分是对本次翻译实践任务的总结。本篇英汉翻译实践报告的意义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上,本翻译实践报告有望为读者将评价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提供参考;实践上,通过本报告的写作,译者的学术翻译能力在多方面得到了提高。同时,译者的翻译技能和百科知识方面仍需继续学习,不断提高。(本文来源于《曲阜师范大学》期刊2019-06-12)
张茂省,王尧,薛强[4](2019)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叁区叁线划定的基础,评价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各界的关注,但尚未形成完备的理论框架。本研究引入短板理论、风险理论和边际理论,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理论框架与技术方法,并以陕北黄土高原绥德县为研究区开展实证研究。基于短板理论,识别区域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遴选1~3个制约性因素;基于边际理论,以资源开发利用利润最大化或无利润作为资源承载力评价标准,开展资源承载力评价;基于风险理论,以人类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或灾害引发的生命和财产风险的容许标准作为环境承载力评价标准,开展环境承载力评价;基于单因素承载力评价结果,开展综合承载力评价,评价结果为安全承载、容许超载或不可接受超载;将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区域国土空间开发现状或规划结果做迭加分析,划定区域发展叁区叁线。通过对绥德县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该理论框架与技术方法简便易推广,评价结果可信,可以为国土空间优化、科学划定"叁条红线"提供支撑。(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9年02期)
王双[5](2019)在《评价理论介入视角下的航空口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务院及各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民用航空和通用航空的利好政策,因而航空领域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与此同时,巨大的飞行及维修人才缺口亟待填补。在此背景下,中国的飞行员及机务人员需向国外资历较深的同行借鉴经验,这同时刺激了国内外航空翻译人员的需求。实践离不开理论的指导,该报告离不开评价理论中介入视角的支撑。Martin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基础上发展出评价理论,对人际意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语义划分,评价理论包含“态度”、“介入”和“级差”叁种评价性资源,其中“介入”对于航空口译员辨别发言人态度与主张具有指导作用。本报告共分为四个部分,旨在从评价理论的介入视角分析作者的航空口译实践。第一章描述了口译任务以及译员角色、译前准备和所面临的翻译挑战。第二章介绍了分析此报告所用的理论,即评价理论,其中“介入理论”为核心支撑理论。第叁章就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归类分析。第四章则回归受众及译员本身,分别从受众与译员的角度反思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译员同行提供借鉴意义。最后一部分则为本篇报告的结论,即在评价理论介入指导下的航空口译中,译员应根据发言人的声音来源,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9)
李薇[6](2019)在《“安全评价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教学中,共享课程常常是使用同一本教材、同一教学内容、同一教学载体进行教学,未能达到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安全生产专业群共享课程"安全评价理论与技术"为例,探讨高职安全类专业群共享课程的教学改革,体现各专业教学中的差异性,实现各类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来源于《湖南教育(D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新创[7](2019)在《中国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全生命周期评价的基本原理和内涵,分析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在国内外钢铁行业的应用现状、差距及研究进展情况,论述了钢铁企业开展全生命周期评价的重要意义,研究了中国政府、行业协会、钢铁企业、咨询机构等在推进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系列标准等方面开展的相关工作。提出钢铁行业全生命周期评价推广与应用的具体建议,探讨了发展方向,对钢铁企业开展生命周期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冶金》期刊2019年04期)
吕明凯[8](2019)在《质量评价助推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春节期间,笔者认真阅读了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文明教授主编的《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以下简称《评价》),深感这是一本助推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的好书。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一定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这一论述(本文来源于《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李薇[9](2019)在《高职安全类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安全评价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学质量对专业群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分析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安全生产群组建的特点,群共享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的教学资源库、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团队、课程考核五个方面进行服务专业群、提升课程教学效果的改革,旨在为安全类专业群共享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湖南安全与防灾》期刊2019年02期)
张璇[10](2018)在《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外开展绩效评价工作较早,对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主要从制度背景、评价目标、评价原则、评价方法、评价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本文梳理了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外部分国家先进、典型的绩效评价经验和方法,希望有助于我国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中)》期刊2018年32期)
评价理论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过程类试题是地理综合试题的一种题型,注重测量学生思维的呈现过程以及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综合思维。SOLO分类评价理论以等级描述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够在过程类试题中进行运用。文章分析了SOLO分类评价理论对过程类试题的指导意义及其在四类过程类试题中的应用,并提出教学与复习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评价理论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动态评价理论下五年制高职英语课程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
[2].马旭丹.SOLO分类评价理论在过程类试题中的实践研究[J].地理教学.2019
[3].邢翠霞.评价理论视角学术论文的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曲阜师范大学.2019
[4].张茂省,王尧,薛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践[J].西北地质.2019
[5].王双.评价理论介入视角下的航空口译实践报告[D].山东大学.2019
[6].李薇.“安全评价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南教育(D版).2019
[7].李新创.中国钢铁产品全生命周期评价理论与实践[J].中国冶金.2019
[8].吕明凯.质量评价助推我国学前教育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学前教育质量评价理论与实践》评析[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
[9].李薇.高职安全类专业群共享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安全评价理论与技术》课程为例[J].湖南安全与防灾.2019
[10].张璇.国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理论发展与实践探索[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