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稻系统论文_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龙坚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水稻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土壤,干湿,改良剂,系统,空间,统计分析。

土壤水稻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龙坚[1](2019)在《不同母质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特征及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选取土壤有效态镉(Cd)含量相近、母质不同的水稻土河沙泥(河流冲积物发育)和紫泥田(紫色砂页岩母质发育),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Cd(0,0.5,1,2,5mg/kg)模拟Cd污染稻田土壤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母质稻田土壤Cd胁迫条件下水稻不同生育期对Cd吸收累积的差异,并推算出土壤Cd环境安全临界值。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2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均在分蘖期最高,河沙泥有效态Cd含量平均为0.47mg/kg,紫泥田平均为0.36mg/kg,同一外源Cd水平下,河沙泥土壤有效态Cd含量高于紫泥田。对河沙泥而言,随着外源Cd浓度的增加,水稻总生物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外源Cd浓度为1mg/kg时达到最大生物量,为47.11g/pot;而紫泥田水稻生物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各处理间差异不显着(P>0.05)。2种土壤中水稻糙米、谷壳、茎叶、根Cd含量均随外源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整体分布特征为根>茎叶>谷壳>糙米,且河沙泥高于紫泥田;河沙泥水稻平均Cd累积量为51.71μg/pot,紫泥田平均Cd累积量为42.56μg/pot,2种土壤成熟期水稻Cd累积量对比分蘖期分别增加1.45,1.07倍。回归分析表明,河沙泥和紫泥田稻米Cd超标的土壤Cd安全临界值分别为2.03,3.14mg/kg。水稻对Cd的吸收累积特征及土壤Cd安全临界值因土壤母质不同而存在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杨萌,孙叶芳,闻秀娟,邢海[2](2019)在《不同钝化剂对铅、砷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与再分配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钝化剂材料对浙江某铅锌矿地区农田土壤pH、土壤中有效态As、Pb的含量以及水稻植株对As、Pb的吸收和分配关系的影响。[方法]以甬优538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在试验小区分别添加两种不同浓度的新型土壤调理剂(XX)、石灰(SH)和磷酸氢二铵(LS),并以空白为对照,研究钝化剂的施用对As、Pb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pH、有效态As、Pb)及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施入石灰和磷酸氢二铵后,土壤中有效态As、Pb含量与钝化剂施入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且随着施入量的增加,水稻根、茎、叶和精米中As、Pb的含量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新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中有效态As、Pb含量变化不明显。当施入低浓度的石灰(SH1)和磷酸氢二铵(LS1)时,甬优538精米中的As含量分别为0.13±0.02、0.11±0.01 mg/kg、Pb含量分别为0.12±0.01、0.11±0.02mg/kg,均已低于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指标(GB2762-2017);相比对照,高浓度石灰(SH2)处理后水稻根、茎、叶及精米对As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29.17%、53.99%、56.77%、54.63%,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22.06%、24.17%、28.17%、37.50%,高浓度磷酸氢二铵(LS2)处理后水稻根、茎、叶及精米对As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58.37%、69.71%、70.52%、71.89%,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27.52%、52.43%、74.56%、63.48%。另外,SH2和LS2处理后,茎对根吸收的As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35.12%、27.32%,Pb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2.77%、34.47%,精米对茎转运的As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1.13%、6.95%,Pb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41.70%、45.65%,[结论]在As、Pb复合污染土壤上,石灰和磷酸氢二铵同时对重金属As、Pb在土壤-水稻系统的迁移和再分配具有较好的阻控作用。考虑经济成本,在Pb、As复合污染农田合理施用石灰可实现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杨永强,胡红青,付庆灵,张鑫,刘曼霞[3](2019)在《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砷移动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湿交替(AWD)能够减少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降低稻米中砷的积累。然而不同的水分管理方式对于土壤-土壤溶液-水稻根表-水稻地上部系统中砷的动态变化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探究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包括:长期淹水-CF;7天淹水2天落干-7F2D;2天淹水2天落干-2F2D)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砷移动性的影响。结果发现,与CF处理相比,AWD处理能够降低稻米中砷的含量6-10倍。AWD促进土壤中水溶态砷和盐酸提取态砷向草酸-草酸铵提取态砷和DCB提取态砷转化,导致土壤中砷的溶解系数降低,而砷的溶解系数与稻米中砷的积累呈现显着正相关(R~2=0.83,n=6)。此外,在AWD处理条件下,水稻根表铁膜含量高于CF处理,并且TEM-EDS结果也证实了AWD处理能够促进铁膜在水稻根表形成。与CF处理相比,AWD导致砷从水稻根表向根内的转移系数降低,而砷的转移系数与稻米中砷的含量呈现显着正相关(R~2=0.94,n=6)。因此,在土壤-水稻系统中,一方面AWD促进土壤中水溶态砷和盐酸提取态砷向草酸-草酸铵提取态砷和DCB提取态砷转化,导致土壤中砷的生物有效性降低;另一方面AWD促进水稻根表铁膜含量增加,导致砷从根表向水稻地上部转移下降,进而降低稻米中砷的积累。(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7-21)

吴川,安文慧,薛生国,江星星,崔梦倩[4](2019)在《土壤-水稻系统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综述了具有不同渗氧能力基因型水稻对土壤砷结合形态、水稻根表铁膜、砷吸收的影响以及不同根际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砷形态、水稻砷积累、砷转运载体表达的影响,分析了硅的不同施加量对水稻砷吸收的研究进展及其作用机制,从土壤铁矿物氧化和还原两个方面总结了根际铁循环对砷环境行为的影响以及对砷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在价值,以期为最终降低水稻砷吸收提供理论参考。微生物介导的铁氧化还原对砷的环境行为如砷的溶解释放、吸附沉淀、形态转化等有重要影响,而铁细菌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促进了铁的矿物相转化并耦合砷的钝化,在未来工作中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蒋凯[5](2019)在《石灰、硅钙镁改良剂对不同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改良剂(石灰、硅钙镁肥)对典型稻田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的影响,选取河沙泥(潮土母质发育)和紫泥田(紫色砂页岩母质发育)模拟制备成中度Cd污染土壤,施加不同用量的石灰和硅钙镁肥,进行水稻盆栽试验,分析土壤pH、土壤Cd形态以及水稻各部位Cd含量变化,探讨不同改良剂对不同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石灰和硅钙镁肥能显着提高河沙泥土壤pH值,分别提高0.62—0.79个单位、0.35—0.46个单位,但对紫泥田pH值无显着影响.向河沙泥中施用石灰能降低其土壤酸提取态Cd含量,且在S3.0处理时降幅最大;而紫泥田施用硅钙镁肥能显着降低其酸提取态Cd.施用石灰和硅钙镁均能降低河沙泥水稻糙米Cd含量,分别降低23.5%—35.9%、9.5%—21.9%,且随着施用量的提高,糙米Cd含量降低幅度逐渐增大;施用硅钙镁肥能显着降低紫泥田糙米Cd含量,下降幅度为23.5%—34.1%.同种改良剂对水稻Cd吸收累积的影响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存在差异,向河沙泥中施用石灰和紫泥田中施用硅钙镁能最大程度抑制水稻对Cd的吸收累积,降低糙米Cd含量,提高稻米品质.(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19年06期)

李欣阳[6](2019)在《土壤—水稻系统Cd形态变化、活化特征与Cd迁移阻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水稻系统Cd的迁移能力与其在土壤中的形态、土壤环境条件和水稻生长关系密切。水稻吸收累积土壤中溶解性Cd的同时,其根系分泌物往往造成根际环境酸化,促进了土壤Cd的迁移性与溶解性,影响着土壤中Cd的形态分布。掌握水稻吸收累积Cd的特征与水稻对土壤Cd的活化效应,有利于采取措施调节Cd从土壤到水稻的迁移与转化规律。因此,研究水稻对土壤难溶性Cd的活化及“活化”Cd的环境行为意义重大。为研究水稻对难溶性Cd的活化进行了水稻沙培试验。选择四种湖南省常见水稻(湘晚籼:低Cd累积常规稻、象牙香占:高Cd累积常规稻、Y两优:低Cd累积杂交稻、建两优:高Cd累积杂交稻)及四种难溶性Cd(硫化镉、磷酸镉、碳酸镉及硒化镉)在人工气候室进行了水稻沙培试验,分析测定了根际溶液与水稻体内(根与地上部位)Cd含量,以及水稻体内Cd形态分布与亚细胞分布,明确了水稻与难溶性Cd的相互作用。为研究植稻及不种水稻等处理土壤Cd形态变化进行了水稻盆栽试验Ⅰ。选取湖南省2种成土母质类型的水稻土(板页岩母质发育的黄泥田,花岗岩母质发育的麻砂泥)黄泥田与麻砂泥,通过添加不同浓度外源Cd,研究分析了两种土壤植稻及不种水稻等处理不同形态Cd的分布情况、水稻植株各部位(根、茎、叶、谷壳与糙米)在不同水稻生育期(分蘖盛期、抽穗期与成熟期)Cd累积情况,并分析难溶性Cd活化与水稻可食部位Cd富集的关系。为研究不同母质土壤对于Cd迁移调控措施的响应进行了水稻盆栽试验Ⅱ。通过水稻分蘖盛期施加石灰(SH)与硅钙镁肥(GF),研究了黄泥田与麻砂泥土壤Cd形态变化、水稻植株体内根、茎、叶、谷壳与糙米Cd含量分布、SH与GF作用下的土壤理化性质(pH、CEC与粘粒含量)变化及其对难溶性Cd活化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沙培试验结果表明,四个品种水稻均对难溶性Cd有活化作用,其活化总量范围为29.08 μg·株-1~84.63μg·株-1,且高Cd累积水稻与杂交稻对难溶性Cd的活化能力强于低Cd累积水稻与常规稻。高Cd累积与杂交稻最多可活化~137(?)。的难溶性Cd。“活化”Cd在根与地上部位NaCl与HAc提取态Cd较高,并主要富集于根与地上部位的细胞壁组分中。回归分析表明,水稻根系分泌的铁载体数量与有机酸引起的根系环境酸度变化的交互作用影响着难溶性Cd的活化。(2)水稻盆栽试验Ⅰ结果表明,随外源Cd浓度增加,水稻各部位含量呈上升趋势,两种土壤水稻各部位Cd含量均表现为根>茎>叶>糙米>谷壳,且Cd胁迫较高时,两种土壤间Cd在水稻体内分布的差异明显,即麻砂泥>黄泥田。麻砂泥与黄泥田土壤Cd形态分布在水稻种植与无水稻种植处理间存在差异,无水稻种植处理中土壤Cd形态以残渣态与有机结合态为主,而水稻种植处理中土壤Cd形态以弱酸提取态为主,表明水稻种植影响土壤Cd形态分布,促进其它形态Cd向弱酸提取态的转化。水稻种植促进了土壤残渣态Cd的活化,且活化率随外源Cd浓度增加而增加,最多可达28%。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残渣态Cd活化率与植物铁载体(PS)与水稻Cd总累积量及糙米Cd含量呈极显着与显着正相关,说明水稻通过根系分泌PS活化土壤难溶性Cd,并被水稻利用,进入可食部位。基于黄泥田与麻砂泥土壤与其上生长水稻可食部位Cd含量关系建立回归方程,得出黄泥田与麻砂泥土壤总Cd的安全阈值分别为0.98 mg·kg-1和0.86 mg·kg-1。考虑土壤中难溶性Cd的活化对生物有效态Cd的影响,本研究建议以土壤弱酸提取态Cd为指标,得到的黄泥田与麻砂泥土壤Acid-Cd的安全阈值为0.28 mg·kg-1与0.25 mg·kg-1。(3)施加SH与GF升高了土壤pH与CEC含量,增加和减少了土壤残渣态Cd与弱酸提取态Cd含量,并通过抑制土壤难溶性Cd的活化,进而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其中SH处理最多可使麻砂泥土壤生长水稻Cd累积量减少319μg·盆-1。SH与GF对麻砂泥土壤-水稻系统Cd的迁移阻控效果优于黄泥田土壤-水稻系统。为调控土壤pH为7,建议黄泥田的SH与GF施加量分别为1.546 g·kg-1和1.296 g·kg-1,麻砂泥分别为3.921 g·kg-1和1.246 g·kg-1。综上所述,土壤Cd环境容量与安全阈值因土壤类型差异而有所不同,土壤改良剂阻控Cd迁移效果不一,且存在水稻对难溶性Cd的活化,因此建议环境质量标准制订与污染修复控制手段实施应当针对土壤类型差异与Cd的生物有效性进行。本研究关注水稻对难溶性Cd的活化效应及其对“活化”Cd的响应,不仅为土壤Cd生物有效性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还对土壤环境质量的评价工作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30)

董霞[7](2019)在《河沙泥、紫泥田土壤-水稻系统Cd迁移特征及阻控》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母质土壤理化性状差异影响Cd的赋存状态与环境行为,影响其环境容量。明确不同土壤Cd的环境行为及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土壤Cd控制措施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因此,研究不同母质土壤对外源镉(Cd)胁迫和土壤调理剂的响应与差异,可以为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典型稻田土壤(河沙泥和紫泥田),采用水稻盆栽试验方法,研究Cd胁迫条件下水稻Cd吸收累积,提出其安全临界值;研究2种土壤调理剂(石灰、硅钙镁肥)对Cd污染稻田控制效果及其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Cd胁迫条件下,随着水稻生育期的延长,2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和土壤溶液Cd浓度均随着生育期的延长整体呈下降趋势,河沙泥和紫泥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平均为0.47 mg·kg-1和0.36 mg·kg-1;水稻全生育期河沙泥和紫泥田土壤溶液Cd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08~0.49μg·L-1、0.03~0.44μg·L-1,平均为0.29μg·L-1、0.18μg·L-1。Cd胁迫条件下,2种土壤(河沙泥、紫泥田)上水稻糙米、谷壳、茎叶、根Cd含量均随外源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整体分布特征为根>茎叶>谷壳>糙米,且在同一外源Cd水平下,河沙泥水稻各部位Cd含量均高于紫泥田;高Cd胁迫与不施Cd相比,河沙泥中糙米Cd含量增加了5.91倍,紫泥田Cd含量增加了5.24倍;与分蘖期相比,河沙泥和紫泥田土壤成熟期水稻根系Cd含量分别增加2.1%~13.7%、18.5%~33.1%,茎叶Cd含量分别降低15.0%~24.2%和10.5%~35.3%。(2)施加石灰和硅钙镁均能降低土壤交换态和TCLP提取态Cd含量,河沙泥土壤交换态Cd含量分别降低27.2%~31.2%、21.1%~28.2%,TCLP提取态Cd含量分别降低8.7%~14.4%、13.3%~18.4%;而紫泥田交换态Cd含量分别降低5.9%~12.7%、11.4%~16.5%,土壤TCLP提取态Cd含量分别降低32.2%~37.0%、11.0%~27.4%,降低幅度随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施加2种土壤调理剂(石灰、硅钙镁)显着提高了河沙泥土壤pH值,分别提高0.62~0.79个单位、0.35~0.46个单位。施用土壤调理剂能改变土壤Cd形态,对河沙泥而言,施用石灰能更大程度地降低土壤弱酸提取态Cd含量,且在S3.0处理时降幅最大;而对于紫泥田,施用硅钙镁肥弱酸提取态Cd含量下降幅度更为显着。(3)施用硅钙镁能降低2种土壤(河沙泥、紫泥田)水稻糙米Cd含量,分别降低9.5%~21.9%、23.5%~34.1%;施用石灰能显着降低河沙泥水稻糙米Cd含量,下降幅度为23.5%~35.9%,但对紫泥田效果不显着。对比同种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高施用量对水稻的降Cd效果更好。研究得到河沙泥土壤Cd安全临界值为2.03 mg·kg-1,紫泥田为3.14 mg·kg-1,2种土壤Cd安全临界值有所不同,且2种土壤施加石灰和硅钙镁控制米镉效果有所差别。因此不同母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与治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建议镉污染土壤治理修复按土壤类型实行差别化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陈周伦[8](2019)在《家庭电器电子产品生命周期解析及其典型拆解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休戚相关,然而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作为我国最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品质显得颇为重要。现阶段,土壤污染已然成为影响稻米产量与品质的一大源头因素。重金属因具有非生物降解性、持久性等特点,极易在土壤中累积并阻碍作物正常生长,且会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中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在引起重金属污染的众多污染源中,电子垃圾(WEEE或E-waste)已成为其中一大来源。非正规电子垃圾拆解回收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使得拆解残液、残渣等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大气沉降、污水灌溉等方式进入农田,造成土壤、水体环境重金属污染。因此,急需开展家庭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回收行为调查研究,理清普通家庭对日常电子垃圾的回收处理意愿;基于对电子垃圾回收利用的途径调查,选取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内土壤——水稻系统的重金属污染开展研究,为建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系统提供基础信息,为典型电子垃圾拆解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以提高大众对回收电子垃圾的环保意识,保障产区农产品安全生产。本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学生家庭为主要问卷调查对象,得到有效样本273份,旨在掌握18种家庭电器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明晰废旧电器收集途径,探明消费者对家庭电子垃圾的回收行为;基于实地调查,本研究选取浙江省温岭市电子垃圾拆解集中的区域,共采集土壤、水稻样品90对、地表水样品8个、剖面样品5个(污染组)及远离电子垃圾拆解区的土壤样品5个、地表水样品6个、剖面样品5个(对照组),以Cd、Cu、Pb、Zn、Ni等5种重金属元素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土壤、水稻、地表水中的含量,利用地统计学等多种空间分析方法并结合GIS技术,研究电子垃圾拆解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的污染情况、空间变异特征、对应关系,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调查,家庭电器电子产品保有量大、废弃率高,消费者购买二手产品比例低。小型通讯设备和IT设备比大型家用器具的使用年限短、更新速度快、更具再循环利用空间。电子垃圾仍以非正规回收处理为主,回收成本是影响正规回收企业效益的首要因素,也是消费者选择回收方式时考虑的关键因素。电子垃圾非正规回收处理时,最看重产品的设备运行状况,其次考虑已使用年限。大部分消费者未来更倾向于将电子垃圾实行正规回收。目前,我国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仍有待完善,与此同时可将非正规回收纳入一个更环保、更规范的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系统,减少电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2)以浙江省土壤背景值为参考,重金属Cd、Cu、Pb、Ni、Cu、全量的平均值均超过阈值,分别为0.38 mg·kg~(-1)、35.13 mg·kg~(-1)、35.40 mg·kg~(-1)、28.13 mg·kg~(-1)、121.38 mg·kg~(-1),且有68%样品为轻度污染,24%为中度污染,8%为重污染。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参数E_i平均值均低于40,等级RI均值均小于150,表明研究区总体潜在生态风险较低。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发现研究区局部水稻土壤不同程度地受到该5种重金属污染,浅层地表水也受到Cd污染,但总体上符合农作物安全生产要求。研究区TS层(0~20 cm)和SS层(20~40 cm)中重金属Cd、Cu、Pb、Zn浓度均高于其他土层,且显着高于在对照组中的重金属浓度(P<0.05),而Ni受自然因素影响,含量变化较不明显。局部Morans’I指数结果表明,土壤Cd、Cu、Zn高值集聚区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Pb高值区主要位于西北部,Ni的东北部呈现局部高度集聚。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图显示,土壤Pb和Cd的空间分布格局相似,大体呈西北向东南递减趋势,土壤Zn呈自北向周边递减趋势,土壤Cu则南部和北部含量较高,土壤Ni因自然源因素而空间格局不同,呈东北-西南递减趋势,因此,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能是由研究区内分布的电子垃圾非正规拆解活动及其他工业化发展等人为因素引起的。(3)与国家食品安全限值对比,水稻Cd样品含量最大值为0.434 mg·kg~(-1),是标准值0.2 mg·kg~(-1)的2倍多,水稻Zn的最大值为52.696 mg·kg~(-1),同样超过了食品安全限值50 mg·kg~(-1),可见,研究区部分区域水稻样品存在一定的Cd、Zn污染风险。依据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水稻Zn和Cd超标率分别为1.11%和8.9%,表明研究区存在一定潜在健康风险。水稻重金属都存在一定变异性,重金属Cd、Cu、Zn、Ni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3.16%、18.12%、19.17%、95.71%,其中,水稻重金属Cd、Ni属于高度变异,Cu和Zn属于中等变异。水稻Cd、Cu克里格插值最优模型为指数模型,Ni、Zn分别拟合高斯模型、球状模型,Cd、Cu、Ni块基比分别为41.85%、31.73%、46.34%,为中等程度空间相关,Zn块基比为0.43%,具有强空间相关性。水稻Cd、Zn空间分布格局相近,呈西北分别向东南部和东部递减趋势,Cu含量北部较高,向周围逐步递减,西南部存在一高值区,Ni含量整体呈东部向西北部递减趋势。水稻重金属空间分布与在土壤中相似,总体来看,水稻重金属空间分布格局与土壤中相同重金属分布格局大体一致,尤其是重金属高值区所在区域基本相同,表明土壤重金属浓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稻中重金属的累积。(4)根据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相关性分析,水稻Cd、Zn分别为土壤中全量Cd、Zn存在显着相关关系,对应的Cu、Ni则不相关,而水稻Cd、Zn和Ni与对应土壤重金属有效态均显着相关,表明土壤重金属全量不能全面表征重金属对作物的生物有效性。土壤——水稻系统中重金属富集能力总体上为Cd>Zn>Cu>Ni,表明Cd的迁移能力相对较强,研究区可能存在潜在Cd污染风险。重金属富集系数的空间分布图表明,土壤——水稻系统中Ni、Zn、Cd在研究区西部的有效性最高,迁移能力最强,Cu在东部有效性较高。通过方差分析,杂交稻对Ni、Zn、Cd的富集能力强于常规晚稻品种,通过主成分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状对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迁移累积具有一定影响,表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受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品种影响。(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4-17)

黄栋良,张璐瑶,董佳琦[9](2019)在《浙江温岭土壤-水稻系统铜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系统布设采样点,在浙江温岭典型水稻产区采集92对水稻与土壤样品,基于Moran’s I和地统计学空间分析方法,研究土壤Cu及其各形态和水稻Cu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总Cu及其铁锰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 25、7. 12、8. 73和18. 65 mg·kg-1,与浙江省土壤背景值和国家二级标准相比,研究区土壤已出现Cu累积现象,局部出现Cu污染特征。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p H值和有机质是影响有机结合态Cu分布的主要因子。研究区土壤和水稻Cu含量均具有一定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规律,且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以西北部含量高、西南部含量低。电子垃圾拆解区与水稻和土壤Cu的高浓度分布区吻合,是研究区Cu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义纯,王艳红,唐明灯,巫彬芳,李林峰[10](2019)在《改良剂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稻田镉(Cd)污染治理是我国目前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铁的氧化还原过程对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运移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从铁循环调控入手,研发阻控稻米Cd累积的钝化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农田重金属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研究以自主研发的改良剂为对象,通过野外田间试验,研究改良剂对Cd从根际土壤向根表铁膜迁移及在水稻不同组织器官间转运的影响,探索铁循环影响Cd在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运移的机制.结果表明,改良剂施用促进了根际土壤中铁硫化物的形成,其与Cd共沉淀显着减少了分蘖期、拔节期和灌浆期根际土壤中乙酸铵浸提态Cd(NH4AcCd)的含量;成熟期排水烤田致使铁硫化物被氧化,其对Cd的释放显着增大了根际土壤中NH4Ac-Cd的含量;铁硫化物形成减弱了Fe(Ⅱ)从根际土壤向根表的迁移能力,铁膜中铁(DCB-Fe)的含量随之减小,铁膜对Cd的吸附能力减弱导致分蘖期和灌浆期铁膜中Cd(DCB-Cd)的含量显着减小;改良剂施用有效减弱了根系对Cd的转运能力,增大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根系的分布比例,而减少了拔节期、灌浆期和成熟期Cd在茎叶、以及成熟期Cd在糙米中的分布比例.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改良剂的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对解决稻田Cd污染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土壤水稻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不同钝化剂材料对浙江某铅锌矿地区农田土壤pH、土壤中有效态As、Pb的含量以及水稻植株对As、Pb的吸收和分配关系的影响。[方法]以甬优538水稻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在试验小区分别添加两种不同浓度的新型土壤调理剂(XX)、石灰(SH)和磷酸氢二铵(LS),并以空白为对照,研究钝化剂的施用对As、Pb复合污染农田土壤理化性质(pH、有效态As、Pb)及植株中重金属含量的变化。[结果]施入石灰和磷酸氢二铵后,土壤中有效态As、Pb含量与钝化剂施入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且随着施入量的增加,水稻根、茎、叶和精米中As、Pb的含量皆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新型土壤调理剂对土壤中有效态As、Pb含量变化不明显。当施入低浓度的石灰(SH1)和磷酸氢二铵(LS1)时,甬优538精米中的As含量分别为0.13±0.02、0.11±0.01 mg/kg、Pb含量分别为0.12±0.01、0.11±0.02mg/kg,均已低于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指标(GB2762-2017);相比对照,高浓度石灰(SH2)处理后水稻根、茎、叶及精米对As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29.17%、53.99%、56.77%、54.63%,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22.06%、24.17%、28.17%、37.50%,高浓度磷酸氢二铵(LS2)处理后水稻根、茎、叶及精米对As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58.37%、69.71%、70.52%、71.89%,对Pb的富集系数分别下降了27.52%、52.43%、74.56%、63.48%。另外,SH2和LS2处理后,茎对根吸收的As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35.12%、27.32%,Pb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2.77%、34.47%,精米对茎转运的As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1.13%、6.95%,Pb的转运系数分别下降了41.70%、45.65%,[结论]在As、Pb复合污染土壤上,石灰和磷酸氢二铵同时对重金属As、Pb在土壤-水稻系统的迁移和再分配具有较好的阻控作用。考虑经济成本,在Pb、As复合污染农田合理施用石灰可实现污染农田的安全利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水稻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龙坚.不同母质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特征及差异[J].水土保持学报.2019

[2].杨萌,孙叶芳,闻秀娟,邢海.不同钝化剂对铅、砷在土壤-水稻系统中迁移与再分配的影响[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3].杨永强,胡红青,付庆灵,张鑫,刘曼霞.不同水分管理方式对土壤-水稻系统中砷移动性的影响[C].2019年中国土壤学会土壤环境专业委员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9

[4].吴川,安文慧,薛生国,江星星,崔梦倩.土壤-水稻系统砷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进展[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5].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蒋凯.石灰、硅钙镁改良剂对不同土壤-水稻系统Cd吸收累积的影响[J].环境化学.2019

[6].李欣阳.土壤—水稻系统Cd形态变化、活化特征与Cd迁移阻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7].董霞.河沙泥、紫泥田土壤-水稻系统Cd迁移特征及阻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8].陈周伦.家庭电器电子产品生命周期解析及其典型拆解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空间变异特征[D].浙江农林大学.2019

[9].黄栋良,张璐瑶,董佳琦.浙江温岭土壤-水稻系统铜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分布特征[J].浙江农业科学.2019

[10].李义纯,王艳红,唐明灯,巫彬芳,李林峰.改良剂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同型产乙酸菌可利用的电子供体和电子...研究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富集系...2 PCP 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降解动态研究区土壤-水稻系统重金属富集系数不...研究区地质图(修改于黄春雷等,2016...研究区地理位置

标签:;  ;  ;  ;  ;  ;  ;  

土壤水稻系统论文_董霞,李虹呈,陈齐,李欣阳,龙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