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SMT料架,所述料架包括:框架、料位以及灯板;所述料位和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料位的下方;所述料位包括多个光栅支架和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与所述灯板连接,所述多个凸起间隔布设在所述多个光栅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料位和第二料位,所述第二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中的料架,结构简单,可对多种物料进行收纳,能够减小存储空间,降低物料出入库流程的复杂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包括:框架、料位以及灯板;所述料位和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料位的下方;所述料位包括多个光栅支架和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与所述灯板连接,所述多个凸起间隔布设在所述多个光栅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料位和第二料位,所述第二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
设计方案
1.一种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包括:框架、料位以及灯板;所述料位和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料位的下方;
所述料位包括多个光栅支架和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与所述灯板连接,所述多个凸起间隔布设在所述多个光栅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料位和第二料位,所述第二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灯板上开设有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所述第一小孔在所述灯板上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小孔在所述灯板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小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小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指示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的水平距离大于零小于所述两光栅支架之间距离的2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一料位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二料位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指示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二维码层,所述凸起上设置有第二二维码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的形状为矩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支架的形状为梯形或多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MT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架还包括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用于存储所述料位的物料存储信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存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MT料架。
背景技术
目前,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多采用传统的电子元器件分类管理方法,在之前的普通料架上放置多个箱子,分别将不同的物料放置于不同的箱子内,当需要上料时,需要人工从不同的箱子中取出,待物料使用完毕归还时,需要将物料进行人工分类放回箱子中,由于物料是呈圆盘状,因此物料存放面积大,需要的管理库房的面积大,且库房管理人员多,由于都是人工进行上料和数料。因此存在物料丢料少料等问题,且物料出入库流程复杂,还需做出库备料计划,出库检查等等,同时也造成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MT料架,减小存储空间,降低物料出入库流程的复杂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SMT料架,所述料架包括:框架、料位以及灯板;所述料位和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料位的下方;
所述料位包括多个光栅支架和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与所述灯板连接,所述多个凸起间隔布设在所述多个光栅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料位和第二料位,所述第二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
可选的,所述料架还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所述灯板上开设有第一小孔和第二小孔,所述第一小孔在所述灯板上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小孔在所述灯板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小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二小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的水平距离大于零小于所述两光栅支架之间距离的2倍。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一料位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指示灯位于所述第二料位的正下方。
可选的,所述第一指示灯的下方设置有有第一二维码层,所述凸起上设置有第二二维码层。
可选的,所述凸起的形状为矩形。
可选的,所述光栅支架的形状为梯形或多边形。
可选的,所述料架还包括工控机,所述工控机用于存储所述料位的物料存储信息。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SMT料架,通过设置框架、料位以及灯板;料位和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框架上,所述灯板位于所述料位的下方;所述料位包括多个光栅支架和多个凸起,所述多个凸起与所述灯板连接,所述多个凸起间隔布设在所述多个光栅支架之间,形成第一料位和第二料位,所述第二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料位放置物体的高度。因此,第二料位的物料要高于第一料位的物料,方便拿取,大大减少的存储空间;
另外,料架还包括灯板,灯板上设置有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第一指示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二维码,凸起上设置有第二二维码,由于二维码是上下间隔布设,因此,在进行入库扫描和出库扫描时,避免了错扫和漏扫。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SMT料架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SMT料架,减小存储空间,降低物料出入库流程的复杂度。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SMT料架主视图,如图1所示,所述料架包括:框架1、料位以及灯板3;所述料位和所述灯板3位于所述框架1上,所述灯板3位于所述料位的下方;
具体的,所述料位包括多个光栅支架4和多个凸起5,所述多个凸起5与所述灯板3连接,所述多个凸起5间隔布设在所述多个光栅支架4之间,形成第一料位201和第二料位202,所述第二料位202放置物体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料位201放置物体的高度。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物料呈圆盘状,依次整齐的排放在所述第一料位201和第二料位202上,由于第二料位202上设置有凸起5,因此,放置在第一料位201的圆形物料要低于放置在第二料位202上的物料,这样,大大方便了出入库人员对物料的拿取。
具体的,所述料架还包括第一指示灯601和第二指示灯602,所述灯板上开设有第一小孔(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小孔(图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小孔在所述灯板3上的位置高于所述第二小孔在所述灯板3上的位置,所述第一小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指示灯601,所述第二小孔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指示灯602,所述第一指示灯和所述第二指示灯的水平距离大于零小于所述两光栅支架之间距离的2倍,所述第一指示灯601和第二指示灯602用于指示工作人员对物料进行出入库,例如,当物料进行出库时,待出库的物料所在的料位的指示灯会被点亮,工作人员根据指示灯可对物料进行拿取,当所述物料拿取完毕时,所有被点亮的指示灯熄灭,完成物料出库。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指示灯601位于所述第一料位201的正下方,所述第二指示灯602位于所述第二料位602的正下方,以便于更加准确的显示所在料位的物料。
具体的,所述第一指示灯6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二维码层,所述凸起5上设置有第二二维码层,即所述第一二维码层和所述第二二维码曾是上下交错布设的,所述第一二维码层和所述第二二维码层均粘贴有二维码,所述二维码用于存储当前料位的位置信息,当物料放入料位时,物料的位置则被确定,因此,在进行拿取时,直接查找料位的位置信息,即可实现对物料的查找。
以往的料架,二维码均粘贴在同一水平面上,在进行扫码出库时,很容易造成漏扫或者错扫,从而导致出库信息错误,耽误后续其他流程的进行。
具体的,所述凸起的形状为矩形,在使用过程中,凸起优选为正方形。
具体的,所述光栅支架4的形状为梯形或多边形。
其中,当光栅之间4为梯形时,上底边设置有横架,同时将料架分为正面部分和反面部分。
具体的,所述料架还包括工控机,每个指示灯均与所述工控机连接,所述工控机用于存储所述料位的物料存储信息,本实用新型中的工控机为现有技术,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所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5052.1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442075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5G 1/04
专利分类号:B65G1/04
范畴分类:34C;
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电信科学技术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00 北京市通州区北苑155号
发明人:冯超;余珊;刘汝国;王文慧;李坤
第一发明人:冯超
当前权利人:电信科学技术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杜阳阳
代理机构:1156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