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体知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际知觉,社会知觉,道德,热情
个体知觉论文文献综述
张靖昊[1](2019)在《道德在人际知觉中的作用:基于动机的个体差异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际知觉反映了个体对他人形成印象的知觉过程。以往大量对于社会知觉的研究都表明了社会知觉具有两个基本维度:热情与能力。然而近年来一些研究对该理论模型产生了质疑,并不只有热情与能力两个维度,道德也是社会知觉的重要维度。此外,多数研究也仅关注了社会知觉在不同人群中的共性,鲜有研究关注社会知觉的个体差异。基于态度动机的个体差异视角,近年来两项研究表明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这两种态度动机可以分别显着预测社会知觉的能力与热情维度的知觉。然而其理论基础正经受着许多挑战,有关社会知觉的个体差异效应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基于这些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将通过叁个子研究探究道德在人际知觉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不同个体差异因素对其的影响。叁个子研究均采用问卷法在网络平台上收集数据,将通过SPSS和AMOS对研究结果进行处理与分析。研究1共收集有效数据164份,探究了个体差异因素对人际特质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对人际特质知觉并无显着预测作用,而道德认同对人际特质知觉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2共收集有效数据172份,探究了个体差异因素对人际对象知觉的影响,结果发现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对人际对象知觉并无显着预测作用,而道德认同对除冷酷对象和无能对象之外的人际对象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3共收集有效数据185份,检验了人际特质知觉在个体差异因素和人际对象知觉之间的关系所起的中介作用,其结果成功重复验证了研究1和研究2的结果,且发现人际特质知觉在道德认同与人际对象知觉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综合叁个子研究的结果,本研究结论表明:(1)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对人际知觉不具有显着的预测作用;(2)道德认同对所有维度的人际特质知觉具有显着预测作用;(3)道德认同对热情对象、能力对象、道德对象与不道德对象的知觉具有显着预测作用;(4)人际特质知觉在道德认同与人际对象知觉之间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李丹,尹华站[2](2019)在《恐惧情绪面孔影响不同年龄个体时距知觉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证实相对中性面孔,恐惧面孔时距知觉会出现延长效应且不受年龄因素调节,本研究采用时距两分任务(400ms短标准时距和1600ms长标准时距)考察5岁组、8岁组及成年组被试的恐惧面孔和中性面孔时距知觉的表现。结果发现,对于所有被试,相比中性面孔,恐惧面孔时距两分任务心理物理函数偏左,两分点显着下降,且不受年龄因素调节。这意味着相对中性面孔,恐惧面孔时距知觉存在延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不受年龄因素调节。(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曹华,李昕光[3](2019)在《迭音会无形影响个体的知觉和行为方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瑶瑶"、"婷婷"、"雯雯"、"豆豆"、"晶晶";"星星"、"落落"、"哥哥"、"娃娃"、"纷纷";"范跑跑"、"躲猫猫";"TATA"、"COCOLULU"、"MIUMIU"、"淘点点"、"香飘飘"。这些名字,词语、网络语和品牌名称有没有让你感觉读起来很顺口,听起来很温柔,更有一种让你趋近的感觉,它或许已经在无形之中影响者人们的知觉和判断,这就是迭音的魅力。(本文来源于《大众心理学》期刊2019年01期)
吴婷,郑涌[4](2018)在《社交网站上的印象管理:基于动态更新的人格判断与个体知觉到的他人的判断》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社交网站(social network sites,SNSs)上的动态更新(statusupdates)普遍流行,这一传达"你在想什么?"的新媒介可提供诸多信息。他人是否可依据个体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动态内容准确判断用户的人格特质(personality judgment),用户又是否可依据自己发布的动态内容准确推测他人如何评价自己(meta-perception),在这些已发布的动态内容中是否存在用户的印象管理策略,以及这些印象管理策略是否会影响观察者对发布者人格特质的判断等问题目前还少有探究。因此,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验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个体可依据用户的动态更新内容准确判断其外倾性,宜人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质,而用户通过观察自己发布的动态只能准确推断他人对自己责任心的判断,同时,研究发现,用户在发布动态时使用了印象管理策略,即他们希望他人在浏览动态后将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具体表现为更高水平的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与开放性,以及更低水平的神经质,但这一印象管理策略并没有对他人的判断产生影响。本研究为网络背景下的人格特质表达,印象管理策略以及人际知觉提供了新证据,同时也为促进人类深刻理解个体在社交网站上的多种行为做出了一定贡献。(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11-02)
陶丹,李朋,宣宾,周晶,李明珠[5](2018)在《临床抑郁症和阈下抑郁个体的时间知觉模式及其神经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抑郁症患者通常自我报告时间感知变慢,但是抑郁水平如何影响其时间知觉的问题并未得到解决.本研究通过行为实验及事件相关电位技术,采用时间等分任务范式,考察临床抑郁症患者和阈下抑郁个体在400~1600 ms范围内时间知觉的行为特点与可能的机制.结果发现:(1)临床和阈下抑郁症组的韦伯比例均高于对照组,主观等分点与对照组无差异,临床和阈下抑郁组均表现出"长时距高估,短时距低估"的趋势.(2)阈下抑郁组的韦伯比例与其抑郁程度正相关,但主观等分点与其状态抑郁和特质抑郁均不相关.(3)阈下抑郁组的P2波幅呈下降趋势,CNV潜伏期延迟,且在400 ms时距上,LPCt的波幅降低,但N1波幅与对照组无差异.上述结果提示,阈下抑郁组与临床抑郁症组的时间知觉表现出类似的改变,并且随着抑郁程度的加深,被试在时间加工中表现出了更多的变异.阈下抑郁个体时间知觉的改变,可能与内部时钟阶段无足够的认知资源参与时间加工有关.此外,阈下抑郁组CNV峰值潜伏期延迟,其后伴随的正向偏转LPCt波幅减小,反应时变慢,提示阈下抑郁组在决策阶段也表现出一定的改变.(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8年20期)
李典典[6](2018)在《有伴侣个体的网络性活动:关系质量与背叛知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性活动(Online Sexual Activity,OSA)是伴随互联网的繁荣而衍生出的一种新兴活动,被定义为:任何包括性的网络活动(文本,音频和图片),包括寻找伴侣;购买性产品;色情聊天;观看色情图片和影片;寻求性支持;进行网络性爱等,后来为了便于研究普遍将其分类为:观看色情材料,寻找性伴侣,网络性爱和网络调情。国外学者率先对网络性活动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网络性活动的性别差异(男性参与网络性活动的比例和频率都显着高于女性);参与情况的影响因素(从人口统计学变量到关系变量等);对现实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其与现实性活动的一致性等。在国内,关于网络性活动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多集中于社会学方向,主要探讨其导致的伦理学问题及应对策略,到2014年才出现了关于网络性活动国内情况的心理学研究,并发现网络性活动目前在国内也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以往研究多选择一般人群作为研究样本,来了解网络性活动的参与情况和参与者的特点;探究其多样的影响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性取向,关系状态,宗教信仰,人格特质,态度等;过度参与带来的危害等,并且提出个体参与到网络性活动中是为了满足自己在现实中无法获得的情感需求或性需求这一观点。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针对关系状态对网络性活动参与情况影响的研究并没有取得统一结论,但是这些研究证实了即使是现实中有伴侣的个体也会进行网络性活动。随后,现实中有稳定伴侣的个体仍继续参与到网络性活动中这一行为被定义为网络不忠。与现实不忠相似,网络不忠同样包括情感成分和性成分,同时女性更在意情感不忠而男性更在意性不忠。然而,很少有研究者将有伴侣的个体视为研究对象探究促使他们参与网络性活动(网络不忠/背叛)的因素。此外,关于网络性活动参与情况存在的显着性别差异这一事实,研究者们大多从传统性脚本理论和进化学理论来进行解释,在已有研究证实个体对网络不忠的态度存在着一些性别差异和态度会影响其网络性活动参与情况的基础上,却几乎没有研究者从态度可以预测行为这一角度出发试着用个体对网络性活动的背叛知觉的性别差异来对行为的性别差异进行解释。因此,在有伴侣个体同样进行网络性活动和网络性活动与现实性活动存在一致性的研究基础上,本文选取现实中有伴侣(恋爱或已婚)的异性恋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探究关系质量(包括关系相关因素)这些影响现实性活动的因素是否同样作用于网络性活动;在态度预测行为这一理论基础上探究背叛(不忠)知觉的性别差异及其对网络性活动产生的影响。具体来说,研究一考察的是关系质量和关系相关因素(包括依恋类型和沟通模式)对有伴侣个体参与网络性活动的影响,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网络性活动问卷中文修订版,婚姻适应性量表修订版(RDAS),沟通模式问卷和亲密关系体验问卷修订版(ECR-R);研究二主要探究有伴侣个体对网络性活动的背叛知觉及这种知觉对网络性活动参与情况的影响,使用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网络性活动问卷中文修订版和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自编题目;研究叁中我们引入变量关系承诺(commitment)和社会性取向(SOI),探究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在承诺和社会性取向对网络性活动的影响机制中起到的作用,使用的测量工具包括网络性活动问卷中文修订版,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自编题目,社会群体内性取向量表修订版(SOI-R)和从投入模型量表(Investment Model scale)中选取出的关系承诺(commitment)分量表。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大部分的有伴侣个体都曾经在过去的12个月内参与到至少一种网络性活动中;男性在网络性活动的参与比例和频率上都显着高于女性;现实关系满意度较低的个体,包括较低的关系质量,不安全型依恋和消极的沟通模式,会更频繁的参与到网络性活动中。研究一的结果表明影响现实不忠行为的因素同样可能作用于网络不忠。(2)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少地将网络性活动视为背叛行为,并且男性在网络性活动的各个分类型上的参与频率都显着高于女性;未将网络性活动视为背叛行为的个体更频繁地参与到网络性活动中;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在性别与网络性活动参与频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研究二的结果表明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作用于网络性活动参与频率,背叛知觉的性别差异解释了网络性活动参与频率的性别差异。(3)女性更倾向于将网络性活动视为背叛行为(包含四种分类型);具有更高非限制性关系意愿(SOI得分高)的个体更频繁地参与到网络性活动中;关系承诺水平较高的女性会更少的参与到寻找性伴侣,网络性爱和网络调情这叁种网络性活动分类型中;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在社会性取向,关系承诺与网络性活动参与频率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综上所述,国内有伴侣的个体进行网络性活动具有广泛性,现实性活动与网络性活动具有一致性——影响现实性活动的关系质量等关系相关变量同样作用于网络性活动;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影响网络性活动参与情况,并且网络性活动背叛知觉的性别差异解释了网络性活动参与频率的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4-02)
崔诣晨,王沛[7](2018)在《他人知觉的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他人知觉的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模型关注在感知他人时不同信息加工水平之间的互动模式,主张低阶加工(如对面孔、声音和肢体运动线索的加工)、类别化加工、刻板印象激活与高阶认知加工之间的交互作用所形成的动态系统对他人知觉起着调控作用。该动态系统包含提示水平、类别水平、刻板印象水平和高阶水平。由于各加工水平之间的交互作用,这一动态系统在神经网络、加工水平以及加工时间维度上形成了一个具有动态建构特征的循环联结网络,该网络对他人知觉产生动态交互效应。正是这种动态交互效应使得他人印象在个体构念中变得有意义、有秩序和可预测。未来研究应从社会文化与情境互动模式出发,利用内隐社会认知测量与认知神经科学方法,进一步探测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效应的认知神经基础和社会动因,为他人知觉个体构念的动态建构提供更为坚实的理论与实证依据。(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4期)
张亭亭[8](2017)在《基于群体多样性和个体知觉成本的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缺乏创新是我国教育系统所面临的一个长期和根本问题。教师在对创新和创造的关系以及创新的条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应努力探索基于群体多样性和个体知觉成本的创新教育模式。在群体层面,应允许和鼓励多样性的存在,为创新行为的出现提供土壤;在个体层面,应努力提高个体对于创造行为的知觉收益/成本比。(本文来源于《学周刊》期刊2017年28期)
蔡海锋[9](2017)在《客观经验之源——反个体主义知觉观评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哲学立场通常默认,知觉的客观性源于其经验材料之外的概念、语言、推理等认知能力在个体可获知的层面所实现的理性表征过程。美国哲学家泰勒·伯吉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知觉系统本身能够获得客观性,这源于个体与环境之间建立的系统性的相互作用与联系,进而提出反个体主义知觉观。伯吉将知觉恒常性视为实现最基础的客观表征的标志,并用反个体主义阐释知觉系统如何解决近端刺激对于刺激来源的不充分决定性问题。尽管反个体主义知觉观面临着有待进一步探讨与解决的问题,但亦不失为知觉哲学与知识论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条新进路。(本文来源于《哲学动态》期刊2017年07期)
马侨阳[10](2017)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阶段的学习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发展,所以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方面具体化的研究能够起到实际的指导意义。而小学四至六年级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阶段,也是研究和改进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的关键时期,所以本研究对象是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和学业情绪作为影响学习的主客观因素,对小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以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为例,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基本研究点,通过探讨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和学业情绪对于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的问卷是《学校心理环境问卷》和《小学生学业情绪问卷》,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在石家庄市、县两所小学分别选取了四、五、六年级共554名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回归分析和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研究,系统地探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学业情绪及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得到以下结果:(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某些维度存在性别和年级显着差异。具体如下:男生和女生在接纳与支持这个维度达到了显着差异。四、六年级学生和五、六年级学生在学校安全与秩序这个维度达到显着差异。(2)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学业情绪在性别上没有显着差异,但是积极低唤醒在年级上存在着显着差异,具体如下:四、六年级学生和五、六年级学生在积极低唤醒这个维度达到了十分显着差异。(3)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叁者之间存在着显着相关。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中的接纳与支持、公平与公正、鼓励自主与合作的叁个维度分别与积极高唤醒、积极低唤醒、学业成绩呈十分显着正相关;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中的接纳与支持、公平与公正、鼓励自主与合作的叁个维度分别与消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呈十分显着负相关;学业成绩分别与学业情绪中的积极情绪呈十分显着正相关,与学业情绪中的消极情绪呈十分显着负相关。(4)学业情绪(积极高唤醒、消极低唤醒)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公平与公正)对学业成绩的回归中起不完全中介作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公平与公正)通过学业情绪中的积极高唤醒和消极低唤醒情绪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2)
个体知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证实相对中性面孔,恐惧面孔时距知觉会出现延长效应且不受年龄因素调节,本研究采用时距两分任务(400ms短标准时距和1600ms长标准时距)考察5岁组、8岁组及成年组被试的恐惧面孔和中性面孔时距知觉的表现。结果发现,对于所有被试,相比中性面孔,恐惧面孔时距两分任务心理物理函数偏左,两分点显着下降,且不受年龄因素调节。这意味着相对中性面孔,恐惧面孔时距知觉存在延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不受年龄因素调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体知觉论文参考文献
[1].张靖昊.道德在人际知觉中的作用:基于动机的个体差异视角[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2].李丹,尹华站.恐惧情绪面孔影响不同年龄个体时距知觉的研究[J].心理科学.2019
[3].曹华,李昕光.迭音会无形影响个体的知觉和行为方式[J].大众心理学.2019
[4].吴婷,郑涌.社交网站上的印象管理:基于动态更新的人格判断与个体知觉到的他人的判断[C].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5].陶丹,李朋,宣宾,周晶,李明珠.临床抑郁症和阈下抑郁个体的时间知觉模式及其神经机制[J].科学通报.2018
[6].李典典.有伴侣个体的网络性活动:关系质量与背叛知觉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8
[7].崔诣晨,王沛.他人知觉的个体构念动态交互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2018
[8].张亭亭.基于群体多样性和个体知觉成本的创新教育模式构建[J].学周刊.2017
[9].蔡海锋.客观经验之源——反个体主义知觉观评析[J].哲学动态.2017
[10].马侨阳.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个体知觉到的学校心理环境、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