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建新型的医患关系
王丽刘莉娟杜晓红年丽华(哈尔滨市胸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56)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2-0049-02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医保工作的开展,医患关系在时代浪潮冲击下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同时也为医患关系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医务人员的一方应主动建立以患者为中心、充分尊重患者权力的医疗服务体系,用高尚的医德医风去缔结和创建新型的医患关系。
1语言沟通
1.1语言沟通的定义与要求语言沟通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传递信息的一种最直接的方式[1,2]。医患间良好的语言沟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身心状况,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使患者以最佳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促进医患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整体护理要求护士通过语言沟通全面了解患者情况(包括性格特点、家庭状况、对疾病的认识、对治疗护理的要求等)。从入院开始就要向患者介绍情况、收集资料,与患者讨论和评价护理效果,直至出院时作出院指导等。语言沟通过程中,护士要语言简洁、明快、清晰、恰当、可信、富有针对性。
1.2语言沟通的应用
1.2.1面谈沟通前要了解患者概况,如对环境熟悉程度、
个人爱好、饮食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让患者坐卧于舒适的位置或准备适当的饮料等。第一次面谈时,一定要创造出温馨和谐的气氛。要尊重患者,讲礼貌;语言要恰当,注意语言的规范性、逻辑性、深浅度;言词要亲切,语调要柔和,用友善的态度去理解患者;表达要清晰、明确,避免用粗俗语言或过与专业的名词,针对年龄、性别、家庭状况、文化修养等不同,选用不同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反映,觉察患者是否高兴、快乐、焦虑、抑郁等,以免影响谈话的兴致。
1.2.2提问要针对有关护理问题,对患者记性提问和封闭式提问两种。
1.2.2.1开放式提问该方式比较笼统,让对方谈出自己的意见、观点和感受。开始谈话时最好用这种方式,让患者有主动、自由表达自己意愿的可能。
1.2.2.2封闭式提问该方式比较具体,回答可用是或否。
1.2.3倾听倾听始发展护患关系的很重要的一步,遗憾的是常常被繁忙的护士所忽略。倾听不够易导致一些错误,阻碍了交流,也把自己与患者隔开,无法得到患者信任。护士必须尽可
能耐心专心地倾听患者的诉说并有所反应,如变换表情和眼神、点头作“嗯”的表示,或简要插一句我听清楚了等等。饱受各种痛苦折磨的患者,往往担心护士没有专心听其说话。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掀起和不耐烦表情,既无条件的接受患者。有些想法和感受患者不好意思说出来,至少不便说明,但憋在心里却是一种不快,对此护士可以带诉。当然这要求护士有足够的敏感来揣摩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把患者的话用不同的措辞和句子加以复述,但不改变患者说话的意图和目的,这叫重构。重构往往易为患者“肯定”和“需要”始终是护士和患者的共同语言。
2非语言沟通
2.1非语言沟通定义与要求非语言沟通是以人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通过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由于非语言沟通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吸引力,又可跨越语言不同的障碍,所以往往比语言沟通更具有感染力。实际上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所采用的沟通方式约有70%是非语言沟通。有学者认为,非语言沟通比语言沟通更有效,更具有真实性。整体护理要求护士必须掌握非语言沟通的知识,熟悉非语言沟通的特点[2]。
2.2非语言沟通的特点
2.2.1多渠道指非语言沟通可通过反应时间(指发出信息至接受信息所需的时间)、体语(通过身体的仪表、身体的姿势、步态、面部表情、眼睛运动、手势、触摸等传递信息)、声音(语调、语速、音量)和环境(指沟通双方之间的距离)等多种途径与患者沟通。人际交往中主要有三种距离:亲密距离、个人距离
和社会距离。
2.2.2多功能指非语言沟通可达到多种目的。加强语言信息的含义,如疼痛时有痛苦状:能说明语言行为,如手势可表示大小高低等:展示时间,如看表可表示谈话即将结束等。
2.2.3真实性非语言行为比语言行为更真实。它是一个人感情的更准确的流露和表达。有时语言和非语言传递不同甚至矛盾的信息,这时,非语言行为更能准确表达真实情感。
2.3非语言沟通的使用
2.3.1仪表和身体的外观84%的人对另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来自于他的外表。患者的着装和修饰可以为护士提供一些线索,如社会地位、健康状况、婚姻状况、职业、文化及信仰等。护士的仪表对患者产生强烈的知觉效应,整洁的服装、白衣、白帽、白口罩、红色十字易被感受为态度严谨、积极向上。
2.3.2面部表情它是沟通中的一种共同语言。笑在面部表情中最突出、最微妙。以微笑相待,会给患者带去温暖的感觉,消除患者心中的愁云,融洽与患者的关系。幸福欢心时常洋溢与你的面颊时,满足和快乐便会充盈患者的整个内心。
2.3.3目光接触目光是希望交流的信号,护士坐在患者对面保持眼睛和患者眼睛在同一水平,可以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表示,即可以体现护患间的平等关系,也可体现出护士对患者的尊重。
参考文献
[1]马秀丽.中华综合医学杂志2001,2(8):751.
[2]周韧.实用新医学,2001,3(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