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分析

赵妮

(广西民族医院内分泌科530001)

【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6例,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和二甲双胍治疗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再此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30mg/d)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0±2.9和8.6±2.8,治疗后为6.7±1.4和7.8±2.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2±3.0和8.5±3.1,治疗后为6.2±1.5和7.4±2.7,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吡格列酮FBGHbA1c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043-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疾病的发生率也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并逐渐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了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前后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本文主要选择106例在本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和二甲双胍治疗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再此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治疗,3个月疗程完成后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和HbA1c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和比较,下面为本次研究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50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53.2±5.6)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5.1±2.4)年。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WHO1999年诊断标准[1],排除心、肝、脑、肾等重大器官有严重疾病者,以及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和近期有感染史或者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药物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各53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门冬胰岛素30和二甲双胍治疗以控制血糖,观察组再此基础上给予吡格列酮(由四川绿叶宝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治疗,用量为30mg/d,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其中,FBG检测采用强生公司生产的血糖仪,HbA1c检测采用美国伯乐公司生产的测定仪。

1.3统计学方法

对本次的研究结果,我们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2.0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的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表中数据可知,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0±2.9和8.6±2.8,治疗后为6.7±1.4和7.8±2.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342,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2±3.0和8.5±3.1,治疗后为6.2±1.5和7.4±2.7,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01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2.122,P<0.05)。

表1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比较(x-±s)

组别FBG(mmol/L)HbA1c(%)

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

对照组(n=53)9.0±2.96.7±1.48.6±2.87.8±2.5

观察组(n=53)9.2±3.06.2±1.58.5±3.17.4±2.7

3结论

糖尿病作为现在社会的常见病,逐渐开始成为临床医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研究表明,高热量饮食、肥胖以及体力活动不足都是2型糖尿病产生的主要环境因素,另外血脂和高血压等疾病因素也会增加糖尿病的发生几率,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的可能性也不断的升高[1]。现阶段,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还并不是很明确,不过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血清FBG和HbA1c水平的变化与糖尿病以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研究表明,抗氧化治疗对于改善氧化对人体造成的损害,甚至是延缓或者组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2]。但是随着他汀类药物、第二代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等在临床上的应用,我们发现其临床治疗效果却并不令人满意,失败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这些药物在清除过氧化产物效果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能清除已形成的过氧化产物,临床上我们称之为症状学治疗,而糖尿病的抗氧化治疗应该从病因学入手[3]。吡格列酮属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种新型胰岛素增敏剂,它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激活抗转录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Y(PPAR-Y)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从而减轻胰岛素抵抗,产生抗高血糖效应,进而达到降血糖的目的[4-5]。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一般较明显,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在胰岛素抵抗明显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这在大多数临床研究中已经得到证实。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0±2.9和8.6±2.8,治疗后为6.7±1.4和7.8±2.5,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FBG和HbA1c分别为9.2±3.0和8.5±3.1,治疗后为6.2±1.5和7.4±2.7,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所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下降程度更大,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国内的研究报道具有一致性[6]。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患者在应用吡格列酮治疗后,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国洪.吡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新发2型糖尿病[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7(01):84-85

[2].陈文华,郭欣,邢燕,郭美宜,许风娟,常东,潘洪志.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8(11):1173-1175

[3].吴玉洁,邢学农,陈若平,陈超,陈燕,任安,叶山东.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护骨素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9,13(03):258-260

[4].袁全东.吡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格列喹酮治疗2型糖尿病36例[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11(05):788-789

[5].韦汐,贺平,周英,余佩玲,谭洁玲,韦秀英.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22(37):27-28

[6].陈文华,郭欣,邢燕,郭美宜,许风娟,常东,潘洪志.糖尿病及其视网膜病变患者氧化应激状态的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0,6(11):1173-1175

标签:;  ;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吡格列酮治疗的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