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击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芽孢,杆菌,效率,质体,草菇,枯草,霉素。
电击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刘雪娇,贾田惠,高同国,郭晓军,李术娜[1](2019)在《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电击转化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贝莱斯芽孢杆菌电击转化条件进行优化,以期建立其高效转化体系。采用pIC333质粒电击转化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野生型菌株,考察细胞生长阶段、电压、电阻和质粒DNA加入量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当细胞培养物D_(600 nm)为0.9,电压为1.75 kV,电阻为400Ω,质粒DNA加入量为50 ng时,其转化率最高达7.92×10~4 CFU/μg。该研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菌株的基因和分子水平操作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刘建雨,张美彦,张丹,徐珍,宋春艳[2](2018)在《电击法转化金针菇菌丝碎片表达报告基因eGFP及GUS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完全酶解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碎片作为转化受体,通过电击转化法将载体pYN6981导入金针菇单核体Dan3基因组中。结果显示:在复筛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转化子,其基因组中可扩增出潮霉素基因片段,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绿色荧光,GUS组织染色显示为蓝色,说明目的载体已经成功插入金针菇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转化效率达16个转化子每10~6个菌丝碎片。有丝分裂稳定性分析显示80%的转化子可以稳定遗传。(本文来源于《食用菌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宋程飞,郝敬云,程蔚兰,史飞飞,季春丽[3](2018)在《杜氏盐藻电击转化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盐藻高效遗传转化体系,以利于在细胞内组装靶标代谢途径,进而以盐藻为生物反应器规模化生产类胡萝卜素、生物燃油等高值产品。[方法]以杜氏盐藻(Dunaliella salina)为受体,以来源于高油植物斑鸠菊(Vernonia galamensis)编码DGAT酶的基因VgDGAT1a为靶基因,以pCAMBIA3301为表达载体,利用电击法进行遗传转化,优化转化条件和相关参数,并对转化体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杜氏盐藻对除草剂草铵膦敏感,固体和液体培养筛选阳性转化体的草铵膦浓度分别为20mg·L~(-1)和40mg·L~(-1)。优化的盐藻电转化技术条件包括:培养7d的藻细胞为受体,质粒浓度6mg·L~(-1),电击参数为0.4kV和4ms。盐藻转化率达2.63‰,比现有转化效率提高约1.14倍。分子检测显示靶基因VgDGAT1a基因成功转入杜氏盐藻并高效表达。[结论]建立的优化电击转化方法显着提高了盐藻转化效率,在高等植物遗传转化中,常用的抗除草剂草铵膦Bar基因可用作盐藻基因转化的选择标记,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1亦可用于盐藻遗传转化。(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吕贝贝,于海龙,蒋玮,吴潇,武国干[4](2017)在《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草菇电击遗传转化体系,遗传转化的最优条件为:用1.5%溶壁酶,32℃酶解草菇48 h菌龄菌丝体3 h,将20μL 50 ng/μL质粒融入100μL草菇酶解液中,在外加电压1 000 V的条件下电击;电击后的草菇菌丝体涂布于再生培养基中,32℃培养2 d后在含有20μg/mL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分子检测正常生长的单克隆是否为阳性克隆。(本文来源于《上海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赵春云,杨颂,欧阳立明,王永红[5](2016)在《高渗提高凝结芽孢杆菌P4-102B菌株的电击转化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是一种非常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微生物,但遗传转化的困难是限制对其进行代谢工程改造的关键因素。本研究主要考察生长培养基、电击缓冲液、复苏培养基中添加高渗剂如山梨醇、甘露醇等对凝结芽孢杆菌转化效率稳定性的影响,并对凝结芽孢杆菌电击转化条件进行优化。【方法】用穿梭质粒p NW33N电转化凝结芽孢杆菌P4-102B,系统地考察高渗条件下细胞生长阶段、感受态菌体浓度、电击缓冲液组分和复苏培养基组成等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同一电场压力下高渗体系转化效率较低渗体系明显提高且稳定性较好,菌体在含有0.5 mol/L山梨醇的LB培养基中生长到OD600为0.8时收集,用SMG[0.5 mol/L山梨醇,0.5 mol/L甘露醇,10%(质量体积比)甘油]电击缓冲液洗涤菌体4次制备感受态,在固定电场强度14 k V/cm、脉冲时间5 ms、1 mm规格的电转杯进行电击转化,电转化后立即加入含有0.5 mol/L山梨醇和0.38 mol/L甘露醇的LB复苏培养基培养,能够获得最佳的转化效率2.7×102 CFU/μg DNA。【结论】使用高渗电击转化法能够提高电击转化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并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转化效率。(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6年06期)
朱文静,马飞,孙春玉,蒋世翠,李珊珊[6](2015)在《电击法介导的人参大片段DNA转化灵芝原生质体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灵芝原生质体电击转化的最佳条件,以人参大片段DNA(80kb)为材料,通过电击转化法,将其转入6d菌龄的灵芝原生质体中。使用2mm电击杯的最佳转化条件为平均外加电场861.34V、大片段DNA∶原生质体为1∶4;PCR检测结果显示,载体左区699bp处和右区397bp处电泳检测结果均显示有目的条带,初步判断人参大片段DNA已经转入灵芝原生质体中;镜检发现,转化子的菌丝分枝少,仍然存在锁状联合,菌丝体边缘更致密、整齐且生长速度更快,灵芝酸含量增高。(本文来源于《特产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张爽,薛正莲,陈环,苏燕南,王洲[7](2014)在《一种电击转化枯草芽孢杆菌方法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电击转化枯草芽孢杆菌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调节细胞培养和电击转化过程中培养基和溶液成分来调节细胞渗透压,提高细胞在高电场强度电击后的存活率而达到提高转化效率的目的。优化前的转化率为5.0×105cfu/μg,经优化后转化效率可达8×106cfu/μg,比优化前提高了15倍。(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4年08期)
邓艳芳[8](2014)在《小麦花粉细胞电击法转化体系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分子育种可缩短育种年限,弥补常规育种的不足,加快遗传育种的进程。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技术的不断改进,小麦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研究探索更加简单、方便、高效的遗传转化技术对促进小麦基因工程育种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细胞以其单倍体、单细胞的特点是植物遗传转化的理想受体。而花粉电击转化法是将外源DNA通过电击法导入成熟花粉中,再利用常规杂交授粉的方式实现遗传转化的,是电击法和杂交授粉相结合的一种转化方法。与农杆菌转化法和基因枪转化法等目前主要转基因方法相比,花粉电击转化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较低、省去了组织培养的过程、避免了再生性不强和容易产生嵌合体的问题,而且受体也没有种属限制等优点。目前利用花粉电击法进行遗传转化已成功应用于多种植物。本实验以小麦成熟花粉细胞为转化受体,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对电击液、萌发液等电击条件的筛选和优化,以提高小麦成熟花粉细胞的活力和体外萌发率,从而优化其电击转化体系,提高其结实率和小麦花粉细胞电穿孔转化的遗传转化效率,为建立稳定实用的小麦花粉电穿孔转化技术奠定基础;并利用电击转化法对GUS基因及与干旱、低温诱导表达相关的转录因子基因DREB4A、W17进行转化,以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本实验的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通过电击法转化小麦的花粉细胞,然后经过FDA染色和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统计并分析得到小麦花粉细胞电击转化时最适的电击缓冲液为P1,即(20%蔗糖+7%PEG6000)这一组合,此时花粉活力最高,为74.30%,而且显着高于其它处理,比对照高出20.26%。(2)比较了不同成份配比的花粉萌发液对电击后小麦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花粉细胞在进行体外萌发时最适的萌发液为C3,即(475mg/L Ca(NO3)2+10 mg/L VB1)这一组合,此时萌发率最高,为43.22%,而且也是显着高于其它处理,比对照高出27.33%。(3)利用经过优化后的电击缓冲液P1组合和优化后的体外萌发液C3组合进行电击操作和电击之后的授粉操作,以济麦22为受体分别转化了报告基因GUS和两个转录因子基因DREB4A和W17,平均结实率为3.37%,比对照的结实率0.88%高出2.49%;对获得的种子经萌发后取叶片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得到了 2株转DREB4A基因的转基因植株,转化率为0.59%。(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5-01)
王红日,陈雪燕,程敦公,李青,曹新有[9](2014)在《酵母电击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酵母EGY48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培养时间(12、16、20、24、30 h)、细胞状态(OD600)、电击电压(600、800、1 000、1 200、1 400 V)及不同质粒DNA用量(1、2、5、10、15、20μg)对酵母电击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时间为20 h、OD600=1.4、电击电压为1 000 V、质粒用量为5μg时,该系统转化效率最高,为后续高效文库的筛选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01期)
魏东,王敏,庄文超,史吉平,郝健[10](2012)在《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电击转化条件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克雷伯氏肺炎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TUAC01的电击转化方法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培养基EDTA的浓度、细胞的生长状态、感受态细胞的密度、电击电压、质粒浓度等参数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建立了一种适合K.pneumoniae TUAC01的电击转化方法。结果:K.pneumoniae TUAC01培养基中添加EDTA至终浓度0.7mmol/L;当细胞生长至OD600为0.7时收集菌体,制作感受态细胞;制作的感受态细胞浓度OD600大于30时,使用2mm的电转杯在2kV的电压下转化,转化效率达到最大值,达到8.58×105cfu/μg DNA。(本文来源于《中国酿造》期刊2012年04期)
电击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不完全酶解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丝碎片作为转化受体,通过电击转化法将载体pYN6981导入金针菇单核体Dan3基因组中。结果显示:在复筛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转化子,其基因组中可扩增出潮霉素基因片段,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可观察到绿色荧光,GUS组织染色显示为蓝色,说明目的载体已经成功插入金针菇基因组中并获得表达。转化效率达16个转化子每10~6个菌丝碎片。有丝分裂稳定性分析显示80%的转化子可以稳定遗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击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刘雪娇,贾田惠,高同国,郭晓军,李术娜.贝莱斯芽孢杆菌3A3-15电击转化条件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刘建雨,张美彦,张丹,徐珍,宋春艳.电击法转化金针菇菌丝碎片表达报告基因eGFP及GUS的研究[J].食用菌学报.2018
[3].宋程飞,郝敬云,程蔚兰,史飞飞,季春丽.杜氏盐藻电击转化体系的优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吕贝贝,于海龙,蒋玮,吴潇,武国干.草菇电击法遗传转化的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7
[5].赵春云,杨颂,欧阳立明,王永红.高渗提高凝结芽孢杆菌P4-102B菌株的电击转化效率[J].微生物学通报.2016
[6].朱文静,马飞,孙春玉,蒋世翠,李珊珊.电击法介导的人参大片段DNA转化灵芝原生质体的研究[J].特产研究.2015
[7].张爽,薛正莲,陈环,苏燕南,王洲.一种电击转化枯草芽孢杆菌方法的优化[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4
[8].邓艳芳.小麦花粉细胞电击法转化体系的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9].王红日,陈雪燕,程敦公,李青,曹新有.酵母电击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4
[10].魏东,王敏,庄文超,史吉平,郝健.克雷伯氏肺炎杆菌电击转化条件的优化[J].中国酿造.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