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循环论文-程虎,奚正稳,孙登科

二氧化碳循环论文-程虎,奚正稳,孙登科

导读:本文包含了二氧化碳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塔式光热发电

二氧化碳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程虎,奚正稳,孙登科[1](2019)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熔盐吸热技术与超临界二氧化碳再压缩循环耦合的系统为例,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掌握和应用该技术尚需研究和解决的技术问题,最后根据国内外的主要研究进展给出了发展建议。文中的介绍可为超临界二氧化碳塔式光热发电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技术与市场》期刊2019年04期)

沈阳,朱岩,韩梁[2](2019)在《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中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概念设计,完成了CiADS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的设计分析。主要分析了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关键参数对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透平入口温度、系统循环压比、冷凝器热端出口温度、高低温回热器端差等循环参数对循环热效率有显着影响。利用模式搜索算法优化计算CiADS与S-CO_2结合最高效率为35.97%,与其它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核电站相比,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热效率不是最高的,但其热效率随着反应堆出口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证明了CiADS与S-CO_2结合进行发电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08期)

董爱华[3](2018)在《燃机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超临界二氧化碳物性分析、工质在主设备工作过程,讨论了主设备中工质的基本状态。根据燃机余热烟气特点,建立了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计算程序,分析了简单循环、再压缩循环、复合简单循环、复合再压缩-简单循环4种循环布置下的系统稳态参数、效率以及净输出功。研究表明:透平入口工质压力越高,透平出口工质的温度越低,工质携带热量的利用越充分;压缩机入口温度应尽量接近临界点(31.1℃)、压力需稍高于临界点(7.4 MPa),可保证压缩机出口温度较低、工作状态稳定、单位工质流量的功耗小。随热源最低温度的下降,系统所获得净功以及实际效率均能得到一定的提升,通过迭加方式实现的烟气分级利用可以显着提高燃机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效率和净功。(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芦树平,刘怡雯,林原胜,柯志武,赵振兴[4](2018)在《基于CEFR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基于中国实验快堆CEFR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再压缩循环模型,研究各运行参数对循环效率的影响规律及各参数间的关联机制。经分析,循环最高温度恒定的假设无法反映反应堆参数特性,对布雷顿系统进行针对性优化。研究表明,全程超临界和跨临界循环对分流率和循环温度等运行参数具有不同的需求,布雷顿循环的回热性能直接决定了系统的效率,且循环系统中存在最优运行工质流量,经对比分析给出了系统循环的优化循环方案。(本文来源于《节能》期刊2018年07期)

张宇[5](2018)在《中法携手光热发电合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张宇报道 6月15日,法国电力公司(简称“法国电力”)与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首航节能”)在京举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光热发电技术研发项目”的启动仪式。这是光热发电领域的一次国际合作,双方将凭借各自在光热领域的技术积累,共同开(本文来源于《中国改革报》期刊2018-06-19)

晋文超,葛宋[6](2018)在《国外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由于效率高、结构紧凑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本文分析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关键技术及难点,综述了美国海军和工业部门在这一领域的主要研制项目和进展现状,并阐述了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在舰船及民用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张含[7](2018)在《大气二氧化碳、全球变暖、海洋酸化与海洋碳循环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工业革命以来,大气CO2从~280 ppm增加到~405 ppm。一方面,大气CO2增加通过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另一方面,海洋吸收CO2,降低海水pH值,造成海洋酸化。本研究使用维多利亚大学地球系统模式(UVicESCM)进行一系列模拟试验,研究大气CO2、全球变暖、海洋酸化与海洋碳循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机制。大气CO2增加引起的温度变化会通过作用于一系列海洋物理和生物化学过程,影响海洋吸收大气CO2能力。海水增温降低CO2溶解度,抑制海洋吸收大气CO2。海水增温还将减缓表层与深层海水的垂直输送,减缓北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进一步抑制海洋吸收CO2。同时,海水增温通过改变海洋生物过程速率(浮游植物生长和死亡、生物碎屑再矿化等),影响海洋吸收CO2。在RCP8.5CO2浓度情景下,1800-2100年,在仅考虑大气CO2增加作用的模拟中,海洋累积CO2吸收量为586 PgC。海水增暖引起的CO2溶解度降低和海洋层结性增强分别使CO2吸收量减少了 34和13 PgC。变暖引起的海洋生物过程变化则使CO2吸收量增加了4PgC。本研究表明,大气CO2增加和全球变暖会通过影响不同海洋关键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海洋吸收CO2产生重要作用。大气C02增加将导致海洋酸化。在模拟中设定大气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以每年1%的速率增加,达到初始水平的四倍后以相同速率降回至初始水平。模拟结果表明,大气CO2从工业革命前水平增加至初始水平的四倍时,海表pH从工业革命前的8.2减小至7.7([H+]增加了 2.2倍),全球平均文石饱和面(文石是CaCO3的一种存在形式,文石饱和面所在深度以下的海水相对文石未饱和,即文石将溶解)从1288 m抬升至143 m。CO2渐减至初始水平时,海表pH恢复至8.1,而文石饱和面仅恢复至630m,即对于大气CO2变化,海表化学环境响应迅速,而深海的响应则明显滞后。本研究表明,即使未来能通过人工措施减少大气CO2(CO2移除地球工程),CO2增加阶段造成的深海海洋酸化还将持续很长时间,继续威胁深海生态系统。海洋酸化将进一步通过海洋碳循环中的相关过程影响海洋吸收大气CO2能力。例如,海洋酸化会抑制海洋生物的钙化作用,增加海表碱度,促进海洋吸收CO2(钙化反馈)。同时,钙化作用的抑制将减少CaCO3向深海的输送,从而减少与CaCO3 一起沉降的有机碳,减弱海洋生物泵,从而抑制海洋吸收CO2(压重反馈)。将海洋酸化、钙化作用与生物泵的关系,通过不同参数化方案加入模式。在SRESA2CO2排放情景下,1800-2100年,在不包括钙化和压重反馈的模拟中,海洋累积CO2吸收量为530 PgC,钙化反馈使吸收量约增加4%,压重反馈使吸收量约减少3%。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钙化与压重反馈对海洋吸收CO2的影响加强。模拟结果还表明,压重反馈造成的有机碳在上层海洋的累积和分解,将导致上层海洋溶解氧减少。溶解氧浓度对海洋生物过程有着重要影响,溶解氧浓度的减少将影响海洋生物过程。本论文利用地球系统模式,研究了海洋碳循环与海洋酸化对大气CO2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了其中的关键物理、化学与生物机制和反馈作用,这对更好地预估未来大气CO2、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06-01)

孙嘉[8](2018)在《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由于透平机械、紧凑式热交换器制造技术的成熟,S-CO2循环的研究再度兴起,并为许多发达国家所关注。超临界二氧化碳(S-CO2)动力循环系统具有结构紧凑、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新兴能源领域最具应用前景的能量转换系统之一。同时,S-CO2循环具有良好的适用性,热原选取灵活,包括化石能源、核能、太阳能、余热、地热等。我国在S-CO2循环的研究正处于初期阶段,为了更加深入的研究S-CO2循环系统以及未来进行试验台的建设,获取循环系统动态特性至关重要。本文在Simulink平台上建立了面向于系统动态特性的带分流的再压缩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首先分析了循环系统的特点对动态运行特性的影响,并通过运行模型获得到了验证。其次对循环系统变工况过程、变负荷过程、变转速过程及典型扰动下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了特性仿真,并依据仿真结果进行了影响分析。同时,为了保证循环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本文对系统的参数限值进行了机理分析及仿真研究,获得了循环系统的最低参数限值,并提出了预防危险点的措施。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运行参数通常会偏离设计参数,导致循环效率下降,甚至工质退出超临界状态,对循环系统的效率及安全稳定性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本文分别针对主工质回路流量恒定的稳态运行方案和主工质回路出口温度恒定的稳态运行方案进行了控制策略的分析研究,设计了控制系统并进行仿真,最后对仿真控制效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本文提出了在干旱地区S-CO2布雷顿循环发电系统的应用,对循环系统进行了冷、热端分析,以塔式熔盐太阳能作为热源,空气作为冷源,在原有结构上进行替换。根据不同条件对循环系统进行冷、热端分析,分别针对白天和夜晚设计了空气换热模型与熔盐换热模型,并进行了稳态校验,确定了系统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改进建议。(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范镇,陈良勇,刘方,刘坤磊[9](2015)在《氧化钙-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脱碳的分析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燃料氧燃烧直接供热的氧化钙-二氧化碳双床循环系统已经被研究开发,用于从电厂尾气中脱碳。本研究基于实验和化学反应工程原理建立了分析模型,用于系统地研究循环特征,氧化钙活性衰减,燃料及其炉内热利用率的影响。基于模型推导获得了重要参数:最小循环热损失和最小热需求量,以及对应的固体循环比。它们都受供热燃料灰分和含硫量的影响,也受脱碳率的影响。显然最佳固体循环比介于二者之间。另一个重要参数是燃料在炉内的热利用率。高的热利用率不仅降低燃料需求量,降低其灰分和含硫的影响,降低氧的需求量及其辅助功,而且提高蒸汽循环的发电效率。一个发现是热需求量在临界固体循环比接近无穷大,这就限制了固体循环比的可操作范围,以及燃料的灰分和含硫量。建立的分析模型和推导直接提供了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和范围。(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张园园[10](2015)在《辽河油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增产增效》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特约张园园)1月4日,辽河油田公司石化总厂制氢车间的脱碳尾气经过叁级压缩后,产生的二氧化碳已经达到40吨。这些原本被当作废气排放的二氧化碳经过回收、提纯和压缩后,将成为油田开发试验项目的驱油剂。 近年来,低碳发展和循环经济渐成趋势。(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报》期刊2015-01-06)

二氧化碳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根据中国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概念设计,完成了CiADS与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循环的设计分析。主要分析了再压缩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关键参数对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透平入口温度、系统循环压比、冷凝器热端出口温度、高低温回热器端差等循环参数对循环热效率有显着影响。利用模式搜索算法优化计算CiADS与S-CO_2结合最高效率为35.97%,与其它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的核电站相比,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热效率不是最高的,但其热效率随着反应堆出口温度的升高而提高。证明了CiADS与S-CO_2结合进行发电是一种可行的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二氧化碳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程虎,奚正稳,孙登科.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在塔式太阳能热发电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9

[2].沈阳,朱岩,韩梁.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特性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3].董爱华.燃机余热利用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J].汽轮机技术.2018

[4].芦树平,刘怡雯,林原胜,柯志武,赵振兴.基于CEFR的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系统特性分析[J].节能.2018

[5].张宇.中法携手光热发电合作[N].中国改革报.2018

[6].晋文超,葛宋.国外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J].舰船科学技术.2018

[7].张含.大气二氧化碳、全球变暖、海洋酸化与海洋碳循环相互作用的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18

[8].孙嘉.超临界二氧化碳循环发电系统动态特性及控制应用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

[9].范镇,陈良勇,刘方,刘坤磊.氧化钙-二氧化碳循环系统脱碳的分析研究(英文)[J].化工学报.2015

[10].张园园.辽河油田:二氧化碳循环利用增产增效[N].中国石油报.2015

标签:;  ;  ;  

二氧化碳循环论文-程虎,奚正稳,孙登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