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转化论文_曾繁丽,王浩,汪健,汪承刚,陈国户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株转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水稻,转基因,大豆,抗旱性,马蔺,花药。

植株转化论文文献综述

曾繁丽,王浩,汪健,汪承刚,陈国户[1](2019)在《利用农杆菌介导花药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乌塌菜转基因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乌塌菜(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var. rosularis),俗名乌菜、黄心乌、乌青菜等,是白菜亚种的1个变种,主要在江淮流域秋冬季节种植。目前乌塌菜育种仍以常规育种技术为主,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育种技术的应用尚未见报道。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具有高通量、无需组织培养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芸薹属蔬菜中。因此,建立乌塌菜花药遗传转化方法,对其进行遗传改良及功能基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黄心乌’乌塌菜为试材,对影响农杆菌介导花药遗传转化的因素进行优化,包括共培养基中BAP、Acetosyringone和Silwet浓度及pH值、花蕾大小(<2 mm、2~3 mm、3~5 mm、开放的花)与处理方式(未处理、花蕾剥开小口、剥除萼片与花瓣)、侵染方式(涂抹、滴液、浸染),以及共培养天数(0~4 d)等。经过优化后,取3~5 mm未开放的花蕾,完全剥除萼片与花瓣,使其露出花药;农杆菌经共培养基(MS+2.0 mg·L-1 6-BA+40 mg·L-1 As+0.03%Silwet+0.5 g·L-1MES+5%蔗糖,pH 5.8)悬浮后,采用滴液方式进行侵染;侵染后的花蕾经2 d黑暗共培养后,花药GUS瞬时表达率可达到91.59%。取共培养后花蕾开放的花粉,采用人工授粉方式,授于花的柱头上;正常培养获得转基因植株种子。经抗性筛选和分子鉴定,植株转化效率可达到0.59%~1.56%,远高于其它芸薹属蔬菜采用花序浸染法的遗传转化效率。在遗传转化过程中,利用GUS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和显微镜观察农杆菌侵染花药情况,结果表明,在侵染的花蕾中,GUS基因可在雄蕊的绝大部分花粉粒中表达,但在雌蕊中未发现有表达。利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与其可育系植株进行遗传杂交分析,结果表明,该农杆菌介导花药遗传转化系统中,雄性花药为农杆菌侵染的主要靶标。此外,PCR及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外源GUS基因已整合至乌塌菜基因组中。利用PCR和GUS组织化学染色对T2代转基因株系的分离比进行统计分析,3个T2代株系的分离比为3︰1,符合孟德尔单显性基因遗传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1)

华夏,方宇辉,高崇,韩留鹏,胡琳[2](2019)在《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磷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为获得具有磷高效利用特性的转基因小麦植株,以郑麦7698等6个小麦品种(系)为受体,采用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对OsPHR2基因进行了遗传转化,对其阳性转基因后代进行遗传分析,并对高、低肥处理条件下转基因T_1植株的产量等性状进行分析。PCR检测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_0阳性植株有180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_116个株系中有15个株系OsPHR2基因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分离规律;高、低肥处理结果表明,低肥条件下OsPHR2基因可显着提高小麦的单株产量,但高肥条件下增产不显着,转OsPHR2基因郑麦1342、郑麦7698的单株产量在低肥条件下均较野生型对照显着增加,增幅分别为11.06%、9.27%,主要得益于千粒质量和穗粒数的增加。(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袁平平,孙枫,倪海平,朱佳慧,周益军[3](2018)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1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在水稻中过量表达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 virus,RBSDV)P7-1基因,分析RBSDV P7-1是否是导致水稻不育的重要致病因子,并明确过量表达P7-1转基因植株对病毒的抗性。【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感病植物中扩增获得RBSDV P7-1基因,构建p CAMBIA-1300-P7-1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获得转基因水稻,观察水稻是否能够正常结实,并采用人工接种病毒方法分析转基因植株的抗性。【结果】过量表达RBSDV P7-1的转基因水稻生长、结实正常。在接种7 d和14 d时转基因植株中病毒积累量显着低于野生型对照,但在28 d时部分转基因株系中病毒积累量高于对照,接种30 d时转基因植株的发病率与对照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水稻中过量表达RBSDV P7-1不影响水稻的结实;转基因水稻在RBSDV侵染早期可抑制病毒的积累,但在后期对病毒的抗性与对照没有明显差异。(本文来源于《中国水稻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周航,陈福禄,傅永福,宋莉,张晓玫[4](2018)在《过表达GmAP1.2转基因大豆的遗传转化及植株发育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大豆GmAP1.2(Glyma.08G269800)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大豆子叶节遗传转化法将GmAP1.2基因遗传转化至大豆天隆1号,获得过表达GmAP1.2转基因植株;并对转基因大豆的株高、花器官、叶片等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GmAP1.2过表达使转基因大豆比野生型(WT)早花31d,株高明显降低,且与野生型相比,GmAP1.2转基因大豆叶片变小,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了1.43、1.52和1.57倍,但未影响花器官结构。表明GmAP1.2不仅能够影响大豆的株型,还能影响叶片的大小和叶绿素的含量。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大豆AP1基因在大豆中的功能与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核农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吴国栋,修宇,王华芳[5](2018)在《优化子叶节转化法培育大豆MtDREB2A转基因植株》一文中研究指出将正交因素试验与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等技术相结合,优化大豆(Glycine max)品种东农50遗传转化体系,导入抗旱关键基因Mt DREB2A。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表面消毒,NaClO溶液法与Cl_2气熏蒸法的去污染率分别达到98.67%和93.33%。子叶节法转GUS基因组织化学染色率(68.33%)显着高于下胚轴法(14.00%)和胚尖法(0.67%)(P<0.05)。种子萌发5天,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培养温度25°C,OD600=0.9,共培养5天的转GUS基因子叶节最高达72.00%;恢复培养5天,草丁膦(3 mg·L~(–1))、头孢噻肟钠(200 mg·L~(–1))和羧苄青霉素(300 mg·L~(–1))筛选诱导分化的转GUS基因不定芽最多为3.33%;优化的大豆遗传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为1.11%。转Mt DREB2A基因大豆东农50植株根系更加密集,主根长度和侧根数量均显着高于对照(P<0.05),证实Mt DREB2A基因具有促进大豆根系生长的作用,为利用该基因进行大豆抗旱育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吴兴超,陈喜红,杜雪竹,居超明[6](2018)在《碳饥饿和盐胁迫处理过表达OsAtg8a水稻转化植株的基因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Os Atg8a在水稻碳饥饿和盐胁迫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获得了过表达Os Atg8a的水稻转化植株.分别对野生型植株和转基因植株进行碳源饥饿处理0、8、16、24和48 h,发现碳饥饿处理时间为0、8、16、24 h时野生型植株和转基因植株中基因表达量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处理48 h时,过表达Os Atg8a植株的Os Atg1a、Os Atg4a、Os Atg8a、Os Atg13a、Os Atg16a和Os TOR基因表达量均显着高于对照植株.盐胁迫处理组合下,发现250 mmol/L Na Cl处理4 h的过表达Os Atg8a植株中,Os Atg8a和Os Atg16a的表达量较未处理的转基因植株表达量明显增加,Os Atg8a的表达量较野生型增加了36倍.针对过表达Os Atg8a转化植株在无碳源和高盐胁迫过程中相关自噬基因表达量明显升高的结果,推测Os Atg8a基因在水稻抗非生物胁迫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陈九玉[7](2017)在《钴、镍对不同形态汞在水稻植株内蓄积与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汞(Hg)是一种具有强烈毒性的全球性污染物,我国汞污染地区居民甲基汞(MeHg)摄入的重要途径是食用稻米。汞暴露影响水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蓄积,因此,探究微量元素特别是有益元素对水稻吸收与蓄积汞的影响有利于应对汞污染。本论文主要探究了钴(Co)、镍(Ni)两种微量元素对不同形态汞在水稻植株内的蓄积与转化的影响,同时也研究了不同形态汞对水稻蓄积转运钴、镍的影响。1.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近边吸收谱(SR-XANES)、同步辐射-X射线荧光成像(SR-XRF)技术分析了不同形态汞暴露以及添加钴后水稻组织中无机汞(IHg)和甲基汞的转运、转化情况,及Co-MeHg共同暴露下汞在水稻组织中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Co-IHg共同暴露下,钴的添加促进水稻根中汞的蓄积,抑制茎叶对汞的吸收。Co-MeHg共同暴露下,钴的添加促进水稻根和茎叶总汞含量,同时促进汞由水稻根部向茎叶的转运。钴的添加未改变无机汞暴露下水稻组织中汞的形态,但能够促进甲基汞暴露前期(8天)水稻根部甲基汞的去甲基化;随着暴露时间的增加(16天后),钴对水稻根部甲基汞去甲基化产生抑制。SR-XANES结果还表明水稻根中蓄积的甲基汞及无机汞或者是转化生成的无机汞主要以同含巯基的生物分子结合的形式存在,如CH3Hg-SR和SR-Hg-SR。SRXRF结果表明钴的添加使汞更多的分布在水稻根部中柱部位,但汞在茎叶中的分布变化不大。2.利用ICP-MS和HPLC-ICP-MS技术分析了不同形态汞暴露以及添加镍后水稻组织中无机汞和甲基汞的吸收、转运、转化情况。结果表明,镍的添加能够促进各暴露组水稻根和茎叶组织中总汞含量,且随着镍暴露浓度的增加,水稻组织总汞含量增加。Ni-IHg暴露时,镍的添加不改变水稻组织中汞的形态;Ni-MeHg暴露时,水稻根和茎叶中检测到大量的无机汞,各暴露组水稻根中甲基汞含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无机汞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水稻茎叶中无机汞与甲基汞含量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说明Ni-MeHg暴露时水稻植株内发生了甲基汞的去甲基化,并且镍的添加促进水稻植株甲基汞去甲基化。3.利用ICP-MS分析了不同形态汞分别与钴、镍暴露时汞对水稻组织中钴、镍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无机汞时,暴露早期汞增加水稻根部总钴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又会对水稻吸收钴产生抑制作用;汞抑制水稻根部对镍的吸收添加甲基汞时,汞抑制水稻根部对钴、镍的吸收。除0.5MeHg+10Co暴露组茎叶中由于汞的添加钴含量有所降低外,其余各暴露组在添加汞后茎叶中钴、镍含量增加。无论无机汞还是甲基汞,均能促进钴、镍由水稻根部向茎叶部位的转移,且甲基汞促进作用较无机汞强。(本文来源于《安徽工业大学》期刊2017-06-06)

金天云[8](2017)在《枳SnRK2.4和SnRK2.6转化柠檬及转基因植株多胺含量与抗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SnRK2(Sucrose non-fermenting 1-related protein kinase2,蔗糖非酵解型蛋白激酶2)是植物中特有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在ABA信号途径及植物抵御胁迫中起着关键作用。多胺是直接参与调控植物抗逆性的信号分子,其合成受到ABA信号途径的调控。但是SnRK2在调控多胺合成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克隆了枳(Poncirus trifoliata(L.)Raf.)两个SnRK2基因PtrSnRK2.4与PtrSnRK2.6,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柠檬转化获得了转基因植株,并对PtrSnRK2.4柠檬转基因系多胺含量及抗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枳中克隆出PtrSnRK2.4,全长1026 bp,编码341个氨基酸;PtrSnRK2.6,全长1092 bp,编码363个氨基酸。PtrSnRK2.4和PtrSnRK2.6分别属于GroupⅢ和GroupⅡ家族。2、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柠檬上胚轴,共获得PtrSnRK2.4转基因柠檬24株,PtrSnRk2.6转基因柠檬8株。对PtrSnRK2.4转基因系与PtrSnRK2.6转基因系相关基因表达量检测,发现在转基因株系中ABF1、ABF2和ADC表达量均高于野生型,PtrSnRK2.6转基因株系中ABF4也上调表达。并且PtrSnRK2.4转基因植株中腐胺含量均高于野生型。3、对PtrSnRK2.4转基因植株抗性进行分析,脱水处理50 min后,野生型比转基因植株萎蔫更严重,与之一致的是前者相对失水率和电导率也高于后者。表明PtrSnRK2.4转基因植株比野生型表现出更高的抗旱能力。(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应宇翔[9](2017)在《灯盏花R2R3 MYB基因的克隆、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类黄酮含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灯盏花,别名又叫做灯盏细辛或短亭飞蓬,为菊科飞蓬属的一种植物,以灯盏乙素为主的类黄酮化合物为其主要的有效药用化学成分。特殊的生理活性和多元性的生物功能,使得类黄酮这一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研究,成为当下诸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植物体内,生成类黄酮的通路是以苯丙烷代谢途径为主的类黄酮代谢途径及其衍生的代谢通道。本研究基于前期灯盏花转录组测定的基础上,首先从100多条注释为unigene中筛选了一条与可能与类黄酮代谢相关的R2R3 MYB基因,并利用RACE技术对其全长cDNA序列进行了克隆。其次,以质粒pBI121-eGFP为基本骨架,构建了该基因与eGFP融合的表达载体,并以农杆菌GV3101为介导,将其导入灯盏花体,以实现所克隆MYB基因的超表达。最后对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荧光及代谢产物进行了测定。实验所得的具体结论如下:从众多的unigene中筛选了一条疑似类黄酮代谢相关的R2R3基因,命名为EbMYB06。在对EbMYB06编码的蛋白质进行理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蛋白分子质量为63.80KDa,理论等电点为5.18。编码多肽的原子组成为C2377H3976N780O996S129。不稳定系数为35.45,由此说明该蛋白是一个稳定蛋白。脂溶指数(Aliphatic inde)为33.21,总平均亲水性(GRAVY)为0.721,表明该蛋白是一个疏水蛋白。利用ProScale分析和预测蛋白质疏水性,第369位和428位分别为Thr和Pro,疏水性最强,为2.189;第715,717位为Gly,Leu,亲水性最强,为-0.600。利用TMpred分析蛋白质的跨膜性,结果没发现跨膜结构或者膜结合区域。该编码蛋白在1处丝氨酸上,1处苏氨酸以及2处酪氨酸存在潜在磷酸化位点。第30-31位氨基酸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信号肽断裂位点。二级结构分析显示,该蛋白主要是由无规则卷曲(46.15%)和螺旋(43.85%)组成。系统树的构建表明,EbMYB06与拟南芥中的四个转录因子AtMYB4、7、32、6、8离得最近,共同聚为一个组,有着最为接近的进化关系;然后EbMYB06同时又和拟南芥At MYB111、11、12共同构成一个相邻的组,由此推测EbMYB06可能与AtMYB4,7,6,8,32有着相似的功能,和类黄酮的生成有一定关系。对MS培养基中适宜灯盏花生长的激素以及抗生素浓度做了相关实验,发现添加0.3mg/L 6-BA和1.0mg/L NAA的MS培养基最适合用于灯盏花的预培养,而最终卡那霉素和头孢霉素的选择分别为5mg/L和200mg/L。克隆了EbMYB06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入灯盏花体内,以实现相关基因的超表达,实验共获得6株转化灯盏花,并在后续实验对其做叶绿素荧光及代谢产物(类黄酮,总酚)分析。发现其总酚与类黄酮含量较野生型灯盏花有明显升高。而对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分析来看,qP值转基因灯盏花较野生型高,表明转基因灯盏花光系统吸收的能量用于进行光化学反应的比例较野生型高。而转基因灯盏花Fv/Fm值转基因灯盏花较野生型低,Fv/Fm值即光抑制的指标,暗适应下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植物在逆境条件下,往往伴随着强光,容易发生光抑制,光抑制时,Fv/Fm值明显下降,推测该值的下降导致了类黄酮含量的升高。同时叶绿素b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比值的测量结果转化后较普通植株高,而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和光合速率呈负相关性,这与类黄酮升高的现象符合。实验表明EBMYB06的导入导致了转基因灯盏花叶绿素b含量的上升,同时增加了类黄酮的生成,至于是通过何种途径增加了类黄酮的生成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17)

李杉杉,郭静雅,郭强,毛培春,田小霞[10](2016)在《马蔺VP基因转化烟草植株抗旱耐盐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干旱与土壤盐渍化已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液泡膜H~+焦磷酸酶(V-H~+-PPase)具有质子泵功能,在植物抗旱耐盐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将课题组得到的转马蔺IlVP(V-H~+-PPase)基因烟草植株(T3和T18)进行不同浓度NaCl处理和干旱胁迫,并以野生型烟草W38(WT)为对照,通过对其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结果显示,在NaCl或干旱处理下,转基因烟草T3和T18植株干重、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野生型WT植株,其中200mmol·L~(-1) NaCl处理下T18干重、叶面积、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W38的2.46、1.69,1.08和3.84倍,干旱处理下T18的各项指标分别是野生型的1.52,1.17,1.07和1.41倍。转基因和野生型植株的叶片质膜透性均随NaCl浓度增加或干旱处理而有所升高,但转基因植株的增量明显低于野生型。转基因及野生型植株根、茎、叶中的Na~+含量均随NaCl浓度升高或干旱处理而增加,而K+含量呈逐渐降低趋势,但转基因T3和T18烟草根、茎、叶中的Na~+和K~+含量均高于野生型WT。这说明NaCl和干旱胁迫下过量表达IlVP可增强烟草的液泡离子区域的能力,降低Na+对细胞质的毒害,进而保护膜的完整性,提高烟草的抗旱性和耐盐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草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6-12-10)

植株转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磷素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为获得具有磷高效利用特性的转基因小麦植株,以郑麦7698等6个小麦品种(系)为受体,采用基因枪介导转化法对OsPHR2基因进行了遗传转化,对其阳性转基因后代进行遗传分析,并对高、低肥处理条件下转基因T_1植株的产量等性状进行分析。PCR检测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_0阳性植株有180株;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转OsPHR2基因T_116个株系中有15个株系OsPHR2基因分离比符合孟德尔单基因遗传分离规律;高、低肥处理结果表明,低肥条件下OsPHR2基因可显着提高小麦的单株产量,但高肥条件下增产不显着,转OsPHR2基因郑麦1342、郑麦7698的单株产量在低肥条件下均较野生型对照显着增加,增幅分别为11.06%、9.27%,主要得益于千粒质量和穗粒数的增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株转化论文参考文献

[1].曾繁丽,王浩,汪健,汪承刚,陈国户.利用农杆菌介导花药遗传转化方法获得乌塌菜转基因植株[C].中国园艺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暨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摘要集.2019

[2].华夏,方宇辉,高崇,韩留鹏,胡琳.水稻磷高效基因OsPHR2转化小麦及转基因植株的耐低肥能力分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9

[3].袁平平,孙枫,倪海平,朱佳慧,周益军.水稻黑条矮缩病毒P7-1基因对水稻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抗病性分析[J].中国水稻科学.2018

[4].周航,陈福禄,傅永福,宋莉,张晓玫.过表达GmAP1.2转基因大豆的遗传转化及植株发育特性[J].核农学报.2018

[5].吴国栋,修宇,王华芳.优化子叶节转化法培育大豆MtDREB2A转基因植株[J].植物学报.2018

[6].吴兴超,陈喜红,杜雪竹,居超明.碳饥饿和盐胁迫处理过表达OsAtg8a水稻转化植株的基因表达分析[J].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陈九玉.钴、镍对不同形态汞在水稻植株内蓄积与转化的影响[D].安徽工业大学.2017

[8].金天云.枳SnRK2.4和SnRK2.6转化柠檬及转基因植株多胺含量与抗性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7

[9].应宇翔.灯盏花R2R3MYB基因的克隆、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类黄酮含量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17

[10].李杉杉,郭静雅,郭强,毛培春,田小霞.马蔺VP基因转化烟草植株抗旱耐盐性分析[C].中国草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6

论文知识图

部分PCR阳性的转化毛状根的Southern杂...毛状根的RealTimeRT-PCR检测Fig.4...质粒酶切图表达载体pCAMBIA2300-AmGS的表达框示...基因转化农杆菌的PCR检测转pvKll一35讨toGsJl一pA华南8号木薯P...

标签:;  ;  ;  ;  ;  ;  ;  

植株转化论文_曾繁丽,王浩,汪健,汪承刚,陈国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