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脑梗死面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脑梗死,面积,甘露醇,血栓,评分,网膜,阿魏。
脑梗死面积论文文献综述
杨静,戴骏,董海蓉,戚志强,周红[1](2019)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共119例,根据头颅MR上脑梗死面积分为小面积组59例,中等面积组32例,大面积组28例,收集基线资料及血液检测指标。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大面积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分别高于小面积、中等面积组(P<0.05);Spearman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NLR与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r=0.276,P=0.002;r=0.351,P=0.000;r=0.366,P=0.000);Logistic回归显示,NLR(OR=1.519,P=0.001)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白细胞水平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94,P=0.002;中性粒细胞AUC为0.711,P=0.001;NLR水平AUC为0.727,P=0.000,NLR最佳诊断值为2.43。结论 NLR为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且对大面积脑梗死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本文来源于《卒中与神经疾病》期刊2019年05期)
陈思阳,王韧,李文姣,樊启猛,张雨恬[2](2019)在《治疗脑梗死类药物结构拓扑指数与脑梗死面积关联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实验用不同分子连接性指数的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对其拓扑指数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寻不同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药物及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13组,每组6只,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次日按照药物t1/2,连续给药5次,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麻醉后进行大鼠取脑切片,对脑梗死面积进行计算。采用非线性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药物组平均脑梗死面积为21. 22%,模型对照组为37. 23%,缩小面积与模空面积比值为42. 99%,其中吡拉西坦组脑缺血面积减少的百分比达到88. 11%,较其他常见药物相比,差异显着,由非线性回归分析得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相关系数最高。结论药物对治疗脑梗死不同程度有效,分子连接性指数对于药物的疗效有显着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孙海滨,包华[3](2019)在《3%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中等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梗死是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是人类叁大死亡原因之一。我国脑卒中流行现状:发病率为120~180/1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大于200万;死亡率为80~130/10万人。全国脑卒中患者为600~700万,幸存者50%~70%遗留残疾,其中中等面积脑梗死致残率较高,也是临床医生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相关指南均有明确证据及推荐,本研究主要讨论中等面积脑梗死患者,脑水肿(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宏涛,吴殿超,王静杰,蔡春晓,王忠清[4](2019)在《急性脑梗死面积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观察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面积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CT或MR结果分成大面积脑梗死组(30例)、中等面积脑梗组(40例)和腔隙性梗死组(35例)叁组,同时测定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经过分析后明确梗死面积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呈正相关性(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梗死面积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有相关性,并且随着梗死面积增大其血清胆红素值越高。(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毛俊存,许西,马利[5](2019)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静脉溶栓1例81岁患者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对1例81岁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效果评价。方法护士积极的配合医生,遵医嘱对该患者实施静脉溶栓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结果患者预后良好。结论静脉溶栓对该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护理工作起了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39期)
林志坚,董姣璇,程欣,王怡平,吴军[6](2019)在《阿魏酸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梗死面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魏酸钠(sodium ferulate,S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梗死面积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SF组、中剂量SF组及高剂量SF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脑缺血Sprague-Dawley(SD)大鼠模型,治疗组予股静脉点滴不同剂量(低剂量20mg/kg,中剂量50 mg/kg,高剂量100 mg/kg)的SF 7天,运用改良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mNSS)观察SD大鼠神经行为学变化情况,并采用2,3,5-氯化叁苯基四氮唑(TTC)染色显示SD大鼠脑梗死范围并计算梗死面积,与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中剂量SF组及高剂量SF组mNSS明显低于模型组及低剂量SF组(P<0.05);中剂量SF及高剂量SF组梗死面积小于模型组及低剂量SF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SF组mNSS评分及脑梗死面积与中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剂量SF及高剂量SF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并具有减小脑梗死面积的作用,可能存在一定的量效果关系。(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徐品丽,李文宝,冯大勇,姚恩生,王宏[7](2019)在《不同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hemerin和Omentin-1水平对比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不同梗死面积、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预后的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趋化素(Chemerin)、网膜素-1(Omentin-1)水平。方法选取108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大面积脑梗死12例(梗死最大直径≥5 cm)、中面积脑梗死37例(梗死最大直径>3~5 cm)、小面积脑梗死40例(梗死最大直径1.5~3 cm)、腔隙性脑梗死19例(梗死最大直径<1.5 cm),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为重度19例(NIHSS评分>15分)、中度45例(15分≥NIHSS评分>5分)、轻度44例(NIHSS评分≤5分)。对ACI患者随访90 d,预后良好(mRS≤2分)83例和预后不良(mRS>2分)25例。另择100例非ACI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观察组发病<48 h、第7天及对照组入院当天血清Chemerin、Omentin-1水平,并对上述不同组间血清Chemerin、Omentin-1水平进行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血清Chemerin、Omentin-1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发病<48 h、第7天血清Chemerin水平均高(P均<0.01),血清Omentin-1水平均低(P均<0.01)。同时间ACI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比较,大面积脑梗死>中面积脑梗死>小面积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均<0.05;同时间ACI患者Omentin-1水平比较:大、中面积脑梗死<小面积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中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P均<0.05。与同组发病<48 h比较,发病第7天不同脑梗死面积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脑梗死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降低、Omentin-1水平升高(P均<0.05)。ACI发病<48 h、第7天血清Chemerin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0.806,P<0.01;r=0.749,P<0.01),血清Omentin-1水平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684,P<0.01;r=-0.588,P<0.01)。与预后良好组比较,ACI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高,Omentin-1水平低(P均<0.05)。结论脑梗死面积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大、预后差的ACI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升高、Omentin-1水平降低。(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姚超峰[8](2018)在《血栓弹力图参数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栓面积及凝血功能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血栓弹力图(TEG)参数评价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脑血栓面积和凝血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112例ACI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程度分为轻度ACI者53例,中度ACI者29例,重度ACI者30例。另选择85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测定各组的TEG参数,包括血细胞凝集块形成速率(α角)、血细胞凝集块形成时间(K)、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综合指数(CI)和血凝块最大硬度或强度(MA);凝血实验参数,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T);脑内血栓面积参数,包括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和斑块面积(Smax)。分析TEG参数与凝血功能和血栓面积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α角、CI、MA值高于对照组,K、R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APTT、PT明显低于对照组,FIB、D-D、IMT、Smax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R、K与PT、APTT呈正相关,与D-D、FIB、IMT、Smax呈负相关;α角、MA、CI与PT、APTT呈负相关,与D-D、FIB、IMT、Smax呈正相关。结论血栓弹力图各项参数与凝血功能和脑血栓面积有明显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21期)
徐从英,沈宇斐,王琰萍,张晓玲,翟丽萍[9](2018)在《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的危险因素,分析AR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选择150例诊断明确的脑梗死患者,本次脑梗死发作前均服用阿司匹林100mg每晚1次,至少1周,入院后每晚继续口服100mg阿司匹林。入院12h内检测血小板聚集率,筛选出AR患者及阿司匹林敏感(AS)患者,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梗死量表(NIHSS)评分评估脑梗死临床严重程度,通过基于弥散加权成像的Al Berta脑梗死早期CT评分(DWI-ASPECTS)评估急性脑梗死面积大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R的危险因素。结果 150例脑梗死患者中AR患者39例(26.0%),AS患者111例(74.0%)。AR组糖尿病患者比例及血LDL-C水平均高于AS组;糖尿病、高LDL-C血症为A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3.098、5.501,95%CI:1.053~9.114、2.739~11.049,均P<0.01)。AR组NIHSS评分为(11.54±4.48)分,高于AS组的(10.07±4.25)分(t=2.03,P<0.05),AR组患者较AS组患者更容易发生严重的脑梗死。AR组DWI-ASPECTS评分为(7.86±1.31)分,低于AS组的(8.45±1.55)分(t=2.34,P=0.02),AR组患者亦更容易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结论 AR可使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梗死严重程度和脑梗死面积明显增加。(本文来源于《浙江医学》期刊2018年20期)
吴泳,梁雁,黄丹丹,黄国敏,韦恒宇[10](2018)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糖和梗死灶面积与预后的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糖水平和梗死灶面积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收集并记录入院时检测空腹血糖,根据血糖情况分为4组,比较4组病人梗死灶面积。使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评价病人的神经功能情况,比较4组治疗前后评分情况及疗效。结果 4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16,P=0.000);4组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5.65,P=0.000);4组治疗后神经系统损伤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 <0.05),且治疗后神经系统损伤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1.48,P=0.000),其中正常血糖组总有效率最高,高血糖Ⅲ组总有效率最低。结论高血糖加剧急性脑梗死病人的神经系统损伤,且预后不佳,积极预防和治疗高血糖,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8年16期)
脑梗死面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实验用不同分子连接性指数的治疗脑梗死的药物,对其拓扑指数与脑梗死面积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探寻不同分子连接性指数的药物及其治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13组,每组6只,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次日按照药物t1/2,连续给药5次,使血药浓度达到稳态,麻醉后进行大鼠取脑切片,对脑梗死面积进行计算。采用非线性回归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药物组平均脑梗死面积为21. 22%,模型对照组为37. 23%,缩小面积与模空面积比值为42. 99%,其中吡拉西坦组脑缺血面积减少的百分比达到88. 11%,较其他常见药物相比,差异显着,由非线性回归分析得一阶分子连接性指数相关系数最高。结论药物对治疗脑梗死不同程度有效,分子连接性指数对于药物的疗效有显着的相关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脑梗死面积论文参考文献
[1].杨静,戴骏,董海蓉,戚志强,周红.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面积的预测研究[J].卒中与神经疾病.2019
[2].陈思阳,王韧,李文姣,樊启猛,张雨恬.治疗脑梗死类药物结构拓扑指数与脑梗死面积关联性的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9
[3].孙海滨,包华.3%高渗盐水联合甘露醇治疗中等面积脑梗死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9
[4].刘宏涛,吴殿超,王静杰,蔡春晓,王忠清.急性脑梗死面积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之间的相关性观察与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
[5].毛俊存,许西,马利.急性大面积脑梗死静脉溶栓1例81岁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6].林志坚,董姣璇,程欣,王怡平,吴军.阿魏酸钠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脑梗死面积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9
[7].徐品丽,李文宝,冯大勇,姚恩生,王宏.不同梗死面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预后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hemerin和Omentin-1水平对比观察[J].山东医药.2019
[8].姚超峰.血栓弹力图参数评价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栓面积及凝血功能的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
[9].徐从英,沈宇斐,王琰萍,张晓玲,翟丽萍.阿司匹林抵抗与脑梗死严重程度及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分析[J].浙江医学.2018
[10].吴泳,梁雁,黄丹丹,黄国敏,韦恒宇.急性脑梗死病人血糖和梗死灶面积与预后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