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通缝拼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盾构,隧道,管片,纵向,现场,承载力,刚度。
通缝拼装论文文献综述
梁坤,封坤,肖明清,何川,谢俊[1](2019)在《水压作用对通缝拼装管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为背景开展了通缝拼装方式下的原型试验,从水压对管片环的受力、形变及抗裂性方面着手,对通缝拼装条件下水压力对管片结构力学性能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通缝拼装管片结构在拱顶位置出现较大的位移,水压力的增大对管片结构拱顶形变和整体椭圆变形的控制有良好的效果,但管片最大单点位移相比椭圆度更易达到限值;②通缝拼装管片结构建议取单点最大形变率2‰~2.5‰作为形变控制标准;③在高水压作用下通缝拼装管片结构的纵缝张开主要发生在封顶块附近,由于该处纵缝密集、结构刚度最小、变形最大所致,水压力的增大对该处纵缝张开有明显的限制作用,且可减小相应连接螺栓的受力;④水压力的增大会较大幅度地提升管片的抗裂性能,并减小管片主筋的拉应力,但也会使主筋的压应力和箍筋应力有较大幅度的升高;⑤水压力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片结构的受力性能,但高水压使管片结构处于高轴压受力状态,易发生纵缝处的压剪破坏,该破坏具突发性。研究成果对水下盾构隧道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岩土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柳献,黄晓冬[2](2015)在《通缝拼装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周边卸载工况下通缝拼装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失效机制,提出拟静力试验方法,并完成衬砌结构抗倒塌性能足尺试验。基于试验成果与现象,对衬砌结构受力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对衬砌结构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和整体安全度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结论:意外事件下衬砌结构的破坏属梁铰机制,当结构体系出现足够多塑性铰时,利用虚功原理可预估衬砌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采用结构的荷载储备比作为安全指标,周边卸载工况下衬砌结构整体安全系数可达到1.62。(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李成强,郭冰,李明宇,王志良[3](2015)在《考虑收敛变形的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纵向等效抗弯刚度计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运营地铁通缝拼装盾构隧道长期沉降过程中衬砌结构横向变形对其纵向变形和受力的影响,基于上海轨道交通8号线西藏北路站—中兴路站运营盾构隧道现场试验监测数据,对等效连续化模型进行修正,考虑隧道收敛变形对结构纵向变形的影响,并将该计算方法与现有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弯曲状态下,环缝位置不考虑剪切作用时,随着隧道收敛变形的增加,拱底环缝张开量最大值、管片拉压应力和螺栓拉应力均略有减小。2)结构纵向变形曲率半径越小,隧道收敛变形对其影响越显着。3)在大曲率半径隧道结构纵向变形状态下,隧道收敛变形对结构纵向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考虑轴向拉伸导致结构纵向变形条件下,结构弯曲导致的拱底环缝张开量较小。(本文来源于《隧道建设》期刊2015年02期)
毕湘利,柳献,王秀志,鲁亮,杨志豪[4](2014)在《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足尺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轨道交通通缝拼装的盾构隧道结构的承载性能,进行结构的足尺静载试验。具体介绍试验方案和加载方案的设计,提供结构变形、管片裂缝、接缝变形和连接螺栓受力的发展情况以及破坏过程等试验结果;对结构的承载性能和破坏机理进行分析。足尺试验研究表明:试验结构的破坏由不同部位接缝混凝土先后受压破坏形成,属梁铰机制;管片接缝是隧道极限承载力的关键断面;周边卸载工况下结构的承载力安全系数比顶部超载工况小,对盾构隧道结构的承载更为不利。(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10期)
柳献,张浩立,王秀志,杨志豪[5](2013)在《超载工况下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盾构隧道运营过程中,隧道顶部出现的大量堆载会对隧道结构的变形产生重大影响,进而影响隧道的正常运营。为解决此问题,需对超载工况下的盾构隧道的极限承载能力以及管片结构的受力状况进行研究,而首选方法就是足尺试验研究与有限元模拟分析。本文进行了超载工况下盾构隧道结构承载能力的足尺试验研究,记录了试验现象及相关破坏形式,提出了盾构隧道结构数值分析模型,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成果对比,得到了盾构隧道结构在超载工况下的受力机理及关键性能点,对工程实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水下隧道建设与管理技术论文集》期刊2013-11-28)
李翔宇,李明宇,冯雷[6](2012)在《软土地区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进一步探求上海地区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结构的纵向变形机理,得到各纵向变形特征时环缝张开量或环间错台的分布特征.方法根据上海地铁典型盾构隧道环缝接头处的详细构造,利用解析方法分别对隧道处于环间张角、错台和张角错台并存叁种变形特征时的纵向变形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环间仅出现张角时,衬砌结构的环缝张开量与环宽和外径成正比,与纵向弯曲变形曲率半径成反比;若隧道纵向变形为高斯曲线形式,反弯点i处,环间张角方向发生改变,最大环间张角出现在纵向变形曲线x=槡3i处的拱顶环缝位置.环间仅出现错台时,若隧道纵向变形为高斯曲线形式,环间错台量的峰值出现在反弯点i处,较大的环间错台量出现在隧道纵向变形曲线直线区段.相对只发生环间张角或错台,张角和错台的同时发展,将加剧衬砌结构的破坏程度,使密封垫更快失去防水作用.结论提出了隧道衬砌结构环间变形的各阶段环缝张开量的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可为运营地铁盾构隧道的结构安全评判提供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李翔宇,王志良,刘铭,李明宇[7](2011)在《基于管片错台的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安全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上海软土地区通缝拼装地铁盾构隧道为研究对象,根据隧道管片环缝接头处的详细构造,对管片错台模式下的隧道纵向变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隧道纵向结构变形安全评估方法,确定了相应的控制准则和评估流程,形成了一套隧道结构纵向变形的安全评估体系。(本文来源于《现代隧道技术》期刊2011年06期)
张强,杜守继,路明鉴[8](2008)在《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错台的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盾构法隧道施工技术的发展和众多问题的解决,管片错台引起的管片开裂、拼装困难和防水隐患等问题对施工和运营的影响日益凸显。以上海轨道交通二号线西延段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对盾构推进过程中管片错台进行现场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了计算、作图和比较分析,进而得到错台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错台和顶力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消除盾构隧道管片在推进过程中的错台,确保施工精度,提高工程质量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1期)
赵永明,杜守继,张强[9](2007)在《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上浮的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隧道管片上浮引起的拼装困难和防水隐患等问题对施工和运营的影响日益凸显,并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文章对盾构推进过程中管片上浮进行了现场监测及其结果分析,进而得到上浮发生和发展规律,进一步从盾构工法特性、衬背注浆、盾构姿态及线路走向等影响因素着手,对盾构掘进过程中管片产生上浮的现象、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S1期)
职洪涛,路明鉴,杜守继[10](2007)在《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上浮的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盾构隧道在施工阶段拼装管片的上浮问题一直是困扰地铁隧道施工的技术问题。应用有限元数值方法,模拟分析盾构管片结构设置和衬砌背后注浆造成管片结构和周围地层的位移变化特征,探讨盾构隧道上浮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盾构隧道管片在壁后浆液的浮力作用和土体应力的共同影响下,应力相对集中的区域出现在与X轴夹角约45°的位置,模拟管片的上浮量约38mm,与现场实测结果比较接近。(本文来源于《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07年S2期)
通缝拼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周边卸载工况下通缝拼装盾构隧道衬砌结构的失效机制,提出拟静力试验方法,并完成衬砌结构抗倒塌性能足尺试验。基于试验成果与现象,对衬砌结构受力全过程进行分析,并对衬砌结构的破坏模式、极限承载力和整体安全度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试验和计算得出结论:意外事件下衬砌结构的破坏属梁铰机制,当结构体系出现足够多塑性铰时,利用虚功原理可预估衬砌结构的极限承载力。采用结构的荷载储备比作为安全指标,周边卸载工况下衬砌结构整体安全系数可达到1.62。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通缝拼装论文参考文献
[1].梁坤,封坤,肖明清,何川,谢俊.水压作用对通缝拼装管片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9
[2].柳献,黄晓冬.通缝拼装盾构隧道衬砌结构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
[3].李成强,郭冰,李明宇,王志良.考虑收敛变形的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纵向等效抗弯刚度计算分析[J].隧道建设.2015
[4].毕湘利,柳献,王秀志,鲁亮,杨志豪.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结构极限承载力的足尺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14
[5].柳献,张浩立,王秀志,杨志豪.超载工况下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结构极限承载能力研究[C].水下隧道建设与管理技术论文集.2013
[6].李翔宇,李明宇,冯雷.软土地区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纵向变形特征[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7].李翔宇,王志良,刘铭,李明宇.基于管片错台的通缝拼装盾构隧道纵向变形安全评估[J].现代隧道技术.2011
[8].张强,杜守继,路明鉴.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错台的监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8
[9].赵永明,杜守继,张强.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上浮的监测研究[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
[10].职洪涛,路明鉴,杜守继.盾构隧道通缝拼装管片上浮的数值模拟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