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卵期出血论文_张震宇

导读:本文包含了排卵期出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排卵期,雌激素,疗效,药疗法,间期,黄体酮,黄汤。

排卵期出血论文文献综述

张震宇[1](2019)在《如何应对排卵期出血》一文中研究指出排卵期出血是指在有规律的两次月经中期,由于排卵所致的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导致子宫内膜脱落并引起阴道出血,偶尔会伴有下腹部疼痛或腰酸等不适的症状。对于大多数偶尔发生的排卵期出血,如果出血量少且能在2~3天自行停止,即可只做观察不予干预。对于育龄期的女性来说,持续性排卵期出血(超过4~5个月经周期)或出血较多者,有干扰受孕的(本文来源于《农村百事通》期刊2019年15期)

翟瑞军[2](2019)在《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出血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围排卵期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安络血、维生素C、维生素E、戊酸雌二醇治疗,治疗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及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从月经第8天开始连续服用7~10天;共治疗3~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6%,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出血临床疗效较好。(本文来源于《山西中医》期刊2019年07期)

张震宇[3](2019)在《排卵期出血 治还是不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说排卵期出血前,先明确排卵期的概念,即在有规律的两次月经中期,对于月经不规则者,即下次月经前14天及前后2~3天的时间段。在此期间,由于排卵所致的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会使部分女性的子宫内膜失去雌激素的支持,出现子宫内膜脱落并引起阴道出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排卵期出血"。(本文来源于《江苏卫生保健》期刊2019年03期)

夏庆昌,孙振高,宋景艳,乔岩,牟珍妮[4](2018)在《脐疗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排卵期出血28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脐疗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排卵期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8例排卵期出血患者采取脐疗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每周于脐部隔药灸1次,相隔两周进行1次穴位埋线,月经期不予治疗,穴位埋线取脾俞、肾俞、气海、关元、中极、子宫、血海、足叁里、叁阴交、地机、太冲穴。每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当月排卵期进行疗效观察,连续3个月经周期治疗结束后,进行最终疗效评定。结果:治愈19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2.9%。停止治疗后3~6个月随诊复查,治愈的19例患者中,复发患者仅1例,复发率为5.26%。结论:脐疗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排卵期出血疗效显着,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中国针灸》期刊2018年10期)

高丽春[5](2016)在《应用八正散治疗排卵期出血50例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八正散治疗排卵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排卵期出血患者50例。结果:临床总有效率为98%。结论:八正散排卵期出血疗效确切。(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6年45期)

刘秀[6](2016)在《自拟滋肾固冲汤治疗围排卵期出血肾阴虚型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自拟方滋肾固冲汤治疗围排卵期出血肾阴虚型的临床疗效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血雌激素(E_2)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门诊共收集60例围排卵期出血肾阴虚型的病例,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予月经周期第10天内服中药滋肾固冲汤,连服10帖;对照组予月经周期第10天口服补佳乐1mg Bid,连续10天,两组均连用3个月经周期。停药3个月经周期后统计疗效并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个月经周期的第14天测血清E_2水平及彩超测子宫内膜厚度,治疗前和第4个月经周期第3天测血清FSH、LH水平,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FSH、LH、E_2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治疗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80.00%,愈显率63.33%,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55.67%,愈显率30.00%。两组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都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86.67%,愈显率70.00%,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60.00%,愈显率33.33%。两组中医症候疗效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都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主症疗效的总有效率83.33%,愈显率63.33%,对照组主症疗效的总有效率56.67%,愈显率30.00%。两组主症疗效的总有效率及愈显率比较都有显着性差异(P<0.01)。2.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及中医主症积分的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和停药3个月经周期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虽然停药3个月经周期较治疗3个月经周期的平均积分有所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停药3个月经周期的症候平均积分回升明显,同治疗前相比无差异。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和停药3个月经周期的中医症候平均积分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治疗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和停药3个月经周期的3个中医主症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的3个中医主症平均积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停药3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相比仅出血天数下降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主症积分在停药3个月经周期后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围排卵期出血平均天数比较治疗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和停药3个月经周期的围排卵期出血平均天数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停药3个月经周期平均出血天数与治疗3个月经周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与治疗前和停药3个月经周期相比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停药3个月经周期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1)。4.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E_2、FSH、LH平均值及子宫内膜平均厚度比较两组治疗后围排卵期血清E_2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有所增加,与治疗前比差异显着(P<0.01),对照组则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差异显着(P<0.01)。两组治疗后在卵泡期血清FSH、LH水平均无显着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滋肾固冲汤治疗围排卵期出血肾阴虚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显着改善中医证候,有提高围排卵期血清E_2水平,增加围排卵期子宫内膜厚度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HPOA)的功能,促进卵巢功能,使围排卵期雌激素水平相对充足、稳定,维持子宫内膜厚度从而达到临床治疗目的。(本文来源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3-01)

刘秀,李大剑[7](2015)在《围排卵期出血治疗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围排卵期出血是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常见类型[1],相当于中医的经间期出血[2],一般阴道出血是在月经周期的第11~16天。本病为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难治愈,易反复的特点,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的影响[3],对社会也造成的经济损失和负担。近年来本病的治疗方法有了突破的进展,对本病的治疗也日渐完善。现对围排卵期出血的治疗的研究进展做如(本文来源于《中医药临床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顾仁艳,张秋梅,宋占营[8](2015)在《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43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符合排卵期出血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口服逐瘀止血汤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中总有效率95.75%,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率81.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有较好的疗效。(本文来源于《辽宁中医杂志》期刊2015年04期)

张华军,甄侦[9](2014)在《清经止淋汤治疗排卵期出血90例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清经止淋汤治疗排卵期出血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我科门诊治疗排卵期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使用中药清经止淋汤治疗,对照组服用西药黄体酮胶丸治疗,比较治疗后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和女性性激素水平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和血清性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的总有效率(P<0.05);研究组症状体征积分优于对照组症状体征积分情况(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E2和P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经止淋汤治疗排卵期出血临床疗效显着,有效率高,与服用黄体酮胶丸的雌激素疗法相比,不良反应更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四川中医》期刊2014年12期)

张艳梅[10](2014)在《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6例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二至地黄汤加减方对排卵期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排卵期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二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疗效。结果:36例确诊排卵期出血患者采取二至地黄汤加减方治疗之后,痊愈3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3.33%。结论:二至地黄汤治疗排卵期出血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期刊2014年11期)

排卵期出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围排卵期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安络血、维生素C、维生素E、戊酸雌二醇治疗,治疗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E及中药内服治疗。两组均从月经第8天开始连续服用7~10天;共治疗3~6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好转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16%,对照组治愈10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出血临床疗效较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排卵期出血论文参考文献

[1].张震宇.如何应对排卵期出血[J].农村百事通.2019

[2].翟瑞军.中药治疗围排卵期出血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9

[3].张震宇.排卵期出血治还是不治[J].江苏卫生保健.2019

[4].夏庆昌,孙振高,宋景艳,乔岩,牟珍妮.脐疗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排卵期出血28例[J].中国针灸.2018

[5].高丽春.应用八正散治疗排卵期出血50例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

[6].刘秀.自拟滋肾固冲汤治疗围排卵期出血肾阴虚型的临床观察[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6

[7].刘秀,李大剑.围排卵期出血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5

[8].顾仁艳,张秋梅,宋占营.逐瘀止血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43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5

[9].张华军,甄侦.清经止淋汤治疗排卵期出血90例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4

[10].张艳梅.二至地黄汤加减治疗排卵期出血36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

论文知识图

宫腔镜下排卵期出血内膜表现—子...宫腔镜下排卵期出血内膜表现—粘...宫腔镜下排卵期出血内膜表现—子...宫腔镜下排卵期出血内膜表现—宫...在排卵期出血患者分泌期内膜组...β1在排卵期出血分泌期内膜...

标签:;  ;  ;  ;  ;  ;  ;  

排卵期出血论文_张震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