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包括设有出音孔的琴体,安装在琴体顶面上的一体枕件,一排琴键,以及调音匙;所述的一体枕件前部安装枕针,其中部安装琴键固定件,其后部开设有供调音匙插入的安插孔;所述的琴键穿插在琴键固定件中,其前部压在枕针上,其尾部一侧设有齿条,且该齿条位于对应的安插孔的一侧;所述的调音匙包括圆柱,圆柱顶面的手柄,沿圆柱周向其侧面的调节齿轮,以及圆柱底面的插针,且该调节齿轮能够与齿条配合;当调音匙插入一安插孔中时,通过旋转调音匙能够带动对应的琴键前后移动,方便了安装与调试。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出音孔的琴体,安装在琴体顶面上的一体枕件,一排琴键,以及调音匙;所述的一体枕件前部安装枕针,其中部安装琴键固定件,其后部开设有供调音匙插入的安插孔;所述的琴键穿插在琴键固定件中,其前部压在枕针上,其尾部一侧设有齿条,且该齿条位于对应的安插孔的一侧;所述的调音匙包括圆柱,圆柱顶面的手柄,沿圆柱周向其侧面的调节齿轮,以及圆柱底面的插针,且该调节齿轮能够与齿条配合;当调音匙插入一安插孔中时,通过旋转调音匙能够带动对应的琴键前后移动。
设计方案
1.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出音孔的琴体,安装在琴体顶面上的一体枕件,一排琴键,以及调音匙;
所述的一体枕件前部安装枕针,其中部安装琴键固定件,其后部开设有供调音匙插入的安插孔;
所述的琴键穿插在琴键固定件中,其前部压在枕针上,其尾部一侧设有齿条,且该齿条位于对应的安插孔的一侧;
所述的调音匙包括圆柱,圆柱顶面的手柄,沿圆柱周向其侧面的调节齿轮,以及圆柱底面的插针,且该调节齿轮能够与齿条配合;
当调音匙插入一安插孔中时,通过旋转调音匙能够带动对应的琴键前后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键有2N+1个,安插孔有N+1个,N为正整数;每两个琴键为一组,齿条相对而设,共用一个设于两齿条间的安插孔,余下一个琴键的齿条侧单独设一个安插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枕件的后部设有凸起台阶,用于分隔开每组琴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枕件的前部开设有枕针定位槽,前部两端各开设一枕针安装孔,所述的枕针为“倒U形”,安放在枕针定位槽内,且枕针两端安装在枕针安装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键固定件为“倒T形”,其横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其竖板上开设有安插琴键的方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枕件的中部凹槽内设有琴键固定件安装孔,用于安装琴键固定件的横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枕件的后部末端设有调音匙旋转平台,且安插孔设于该平台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琴体底部安装有存放调音匙的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节齿轮沿圆柱周向设有半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拇指琴,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属于民族乐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拇指琴(或称“姆比拉”,英语名称:mbira)是一种起源于非洲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因用拇指拨动琴体上的薄片(主要有木制的、竹制的,在现代的发展中也有金属做的)而得名。
现有拇指琴的结构和调试方法如图1所示,存在以下技术缺陷:1、前后枕木是独立分开的,中间的固定件采用金属折弯件,如此便容易松动;2、调试音色时是采用调音锤前后敲击琴键来完成,在敲击的时候不容易掌握所需要调整的位置,需要反复多次敲击才能完成调整,而且敲击的动作极不雅观;3、在调整的过程中多次敲击琴键两端,会损坏琴键两端,使两端变得不再规则,呈现变形现象;4、反复敲击时会影响到旁边不需要调整的琴键,容易造成音不准,同时琴键的位置也容易被敲击变得左右不均匀。
故而亟待设计一种新型拇指琴来解决安装和调试方面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拇指琴,以方便安装与调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调试的拇指琴,包括设有出音孔的琴体,安装在琴体顶面上的一体枕件,一排琴键,以及调音匙;所述的一体枕件前部安装枕针,其中部安装琴键固定件,其后部开设有供调音匙插入的安插孔;所述的琴键穿插在琴键固定件中,其前部压在枕针上,其尾部一侧设有齿条,且该齿条位于对应的安插孔的一侧;所述的调音匙包括圆柱,圆柱顶面的手柄,沿圆柱周向其侧面的调节齿轮,以及圆柱底面的插针,且该调节齿轮能够与齿条配合;当调音匙插入一安插孔中时,通过旋转调音匙能够带动对应的琴键前后移动。
上述技术方案中,琴键尾部一侧为齿条状,调音匙圆柱上设有调节齿轮,当调音匙的插针插入安插孔中时,调音匙的的调节齿轮能够与琴键尾部的齿条状配合,并能够在调音匙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琴键前后移动。
进一步,所述的琴键有2N+1个,安插孔有N+1个,N为正整数;每两个琴键为一组,齿条相对而设,共用一个设于两齿条间的安插孔,余下一个琴键的齿条侧单独设一个安插孔。
更进一步,所述一体枕件的后部设有凸起台阶,用于分隔开每组琴键。当调音匙与琴键配合调节音色时,旋转调音匙带动琴键前后移动,凸起台阶挡住琴键齿条部位的背侧,防止琴键受力往背侧方向移动,避免造成齿轮、齿条配合不上或挤压到相邻的琴键。
进一步,所述一体枕件的前部开设有枕针定位槽,前部两端各开设一枕针安装孔,所述的枕针为“倒U形”,安放在枕针定位槽内,且枕针两端安装在枕针安装孔中。
进一步,所述的琴键固定件为“倒T形”,其横板上开设有安装孔,其竖板上开设有安插琴键的方孔。
更进一步,所述一体枕件的中部凹槽内设有琴键固定件安装孔,用于安装琴键固定件的横板。
进一步,所述一体枕件的后部末端设有调音匙旋转平台,且安插孔设于该平台上。
进一步,所述的琴体底部安装有存放调音匙的卡扣。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齿轮沿圆柱周向设有半圈,以防止调节琴键的时候影响的相邻的琴键。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采用一体枕件,使得安装结构不容易松动;
2、采用调音匙对拇指琴的音色进行调节,由于调音匙的调节齿轮与琴键尾部的齿条是啮合运动,通过转动调音匙即可带动琴键前后移动,且通过转动齿轮的距离能够实现琴键位置的精细微调,无需反复多次敲击就能完成整体的音色调整;
3、每个琴键尾部均设有齿条,可对每个琴键进行单独调节,而不会损坏琴键两端,更不会影响到旁边不需要调整的琴键。
本实用新型用齿轮、齿条结构调试音色,并采用标准化工业模块化制造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优势:
1、取代调音锤调试音色,避免调音锤的敲击对琴键造成的伤害;
2、每根琴键均可单独、随意的调试音色,且不会影响到相邻的琴键;
3、精确度高,音准效果好,大大简化了调试工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拇指琴采用锤子敲击琴键两端来调节琴键前后位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体枕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枕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琴键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琴体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调音匙安放在卡扣中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将调音匙插入定位孔的操作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一体枕件、调音匙和琴键的配合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调音匙调整琴键前后位置的示意图;
图中:1、琴体,11、卡扣,2、琴键,3、枕针,4、一体枕件,41、一体枕件前部,411、枕针安装孔,412、枕针定位槽,42、中部凹槽,421、琴键固定件安装孔,43、一体枕件后部,431、调音匙旋转平台,432、安插孔,433、凸起台阶,5、琴键固定件,51、安装孔,52、方孔,6、调音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开设有出音孔的琴体1,一体枕件4,琴键固定件5,枕针3,琴键2,以及调音匙6。
如图3所示,一体枕件4为一体结构件,通过底部设有的安装孔安装在琴体1顶面。一体枕件前部41开设有枕针定位槽412,前部两端各开设一枕针安装孔411,中部凹槽42开设有琴键固定件安装孔421,一体枕件后部43设有凸起台阶433,一体枕件后部43末端为调音匙旋转平台431,且该调音匙旋转平台431上开设有安插孔432。
如图4所示,枕针3为“倒U形”,安放在枕针定位槽412内,且枕针3两端安装在枕针安装孔411中。
如图5所示,琴键固定件5为“倒T形”,其横板上开设有安装孔51,其竖板上开设有安插琴键2的方孔52。琴键2穿插在琴键固定件2的方孔中,其前部覆盖在枕针3上。
如图2、3、10所示,琴键有2N+1个,安插孔有N+1个,N为正整数。每两个琴键为一组,齿条相对而设,共用一个设于两齿条间的安插孔,余下一个琴键的齿条侧单独设一个安插孔。或者,更改琴键2的排列方式,每两个琴键为一组,齿条相背而设,即每个琴键2放置的左右方向与图2、11、12所示的相反,每组琴键2仍共用一个设于两齿条间的安插孔,余下一个琴键的齿条侧单独设一个安插孔,同时一体枕件4的形状做相应的变化。
并且,一体枕件后部43设有的凸起台阶433用于分隔开每组琴键2,凸起台阶433挡住琴键2齿条部位的背侧,防止琴键2受力往背侧方向移动,避免造成齿轮、齿条配合不上或挤压到相邻的琴键2。
如图6、7、8所示,所述的琴体1底部安装有存放调音匙6的金属卡扣11。
如图2和图3所示,调音匙6包括圆柱,圆柱顶面的手柄,沿圆柱周向其侧面的调节齿轮,以及圆柱底面的插针,且该调节齿轮能够与齿条配合,该插针能够与安插孔配合。如图9、10所示,调节齿轮沿圆柱周向设有半圈,以防止调节琴键的时候影响的相邻的琴键。
如图10、11、12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齿轮沿圆柱周向设有半圈,齿轮齿数为4个,齿条齿数为5个(个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定),齿轮与齿条是啮合运动。调节齿轮与齿条的具体参数设计以两者能够相互作用、不影响相邻琴键2为前提,不限齿轮与齿条的类型,也不一定是要具体到多少参数。
使用时,如图9、10所示,预调某个琴键2时,只需将调音匙6的插针插入对应的安插孔中,使得调节齿轮与预调琴键2的齿条相互配合;然后转动调音匙6,在调节齿轮与齿条的相互作用下带动琴键2进行前后移动,且调节齿轮每转动一个齿的距离,即可将琴键2移动一个齿的距离,从而实现琴键2前后位置的精准调节。图11、12所示调音匙6调节琴键2分别向后、向前移动的状态。按此法可相继调节其他琴键2的前后位置。整个拇指琴调音完成后,可将调音匙6收纳于琴体1底部的金属卡扣中。
综上,本实用新型可单独调节每根琴键的前后位置,并随意的调试音色,而不会影响到相邻的琴键,精确度高,音准效果好,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9646.1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515176U
授权时间:20191018
主分类号:G10C 1/00
专利分类号:G10C1/00
范畴分类:15K;
申请人:尼凯乐器(深圳)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尼凯乐器(深圳)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公明街道将石新围第一工业区1栋
发明人:宋燕刚
第一发明人:宋燕刚
当前权利人:尼凯乐器(深圳)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