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温热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热泵,高温,工质,性能,传质,吸附剂,制冷剂。
高温热泵论文文献综述
孙健,董小波,戈志华,杨勇平[1](2019)在《余热回收型高温热泵非共沸工质循环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节能减排是供热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同时大量40~50℃的工业余热被直接废弃,回收工业余热用于供热可显着的降低供热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该文研究一种余热回收型高温电动热泵系统,可用于回收工业余热用于供热。相比现有电动热泵技术具有"温升高"和"冷凝温度高"的特点。本文通过对多种二元混合工质的理论研究,分析了在工业余热热水进出口温度50/35℃,热网供回水温度90/70℃工况下,混合工质R134a+R245fa(0.5/0.5)的COP(性能系数)、冷凝压力、增压比、排气温度和单位容积制热量的综合性能较佳。在该设计工况下,R134a+R245fa(0.5/0.5)的COP为3.8,冷凝压力1808 kPa,单位容积制热量3540 kJ/m~3,排气温度104℃。最后针对混合工质R134a+R245fa(0.5/0.5)进行变工况分析,得出该混合工质在余热热水进口温度45~60℃和一次网回水温度60~80℃范围相比R245fa具有显着性能优势。(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李浩权,刘军,吴耀森,龚丽,龙成树[2](2019)在《中高温热泵干燥技术在竹笋加工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竹笋热泵单因素干燥试验研究,研制了分时段自动控制竹笋干燥过程参数的热泵干燥设备,干燥温度为35~70℃,相对湿度为10%~90%,除湿能力为50 kg/h (温度50℃,相对湿度50%);实际应用表明,装载量为1 500~1 800 kg时,干燥周期为36~38 h,除湿能力为45~65 kg/h,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干燥能耗与燃料热风干燥相比降低了50%以上,品质良好,设备适用于对干燥品质要求较高的果蔬批量加工生产。(本文来源于《农产品加工》期刊2019年16期)
张林生,刘周明,李光耀,陈婷婷,薛冰[3](2019)在《吸附过程强化对提升高温热泵蒸汽生成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基于直接接触换热法的开式吸附热泵系统中,引入预吸附过程或预设传质通道,考察其对蒸汽生成和系统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吸附蒸汽压力为0.0680 MPa(饱和温度=89.2℃),系统生成高温蒸汽的平均温度为203℃,系统整体温升为98.4℃,相对于无预吸附系统,生成蒸汽的时间和质量分别增加52.2%和27.0%,系统制热系数和制热功率分别提升28.2%和27.2%。预置树枝状传质通道后,生成蒸汽的时间和质量分别增加了17.8%和8.75%,系统制热系数和制热功率分别提升8.16%和9.05%。预吸附过程使吸附床较快达到整体吸附和热力平衡,缩短蒸汽到达床层出口的时间。预吸附压力越高,系统到达整体吸附平衡的用时越短,蒸汽生成时间越早。传质通道促进吸附床局部平衡的达成,减小局部传质阻力,使部分蒸汽可迅速到达出口。整体和局部吸附平衡的快速达成,均强化了蒸汽的动态生成过程,提升系统整体性能。(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杨金文,郭健翔[4](2019)在《R245fa中高温热泵循环性能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高温热泵机组广泛应用臭氧破坏势ODP为0、温室效应GWP较低的R245fa工质,为此,本文对机组的膨胀阀和水系统进行优化改进,并对R245fa过热度实现精确控制,而后在蒸发器侧平均水温为40~60℃的工况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蒸发器侧平均水温60℃时,冷凝器侧出水温度最高可达105.8℃,此工况下的COP为2.701,此时排气温度和冷凝压力均较低,符合机组安全运行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19年04期)
叶松[5](2019)在《沸石/吸湿性盐复合吸附剂用于高温热泵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吸附热泵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回收工业余热的装置,可以为解决能源问题和环境问题提供很大帮助。本文基于直接接触式吸附热泵生成蒸汽系统,从吸附材料和过程强化两个方面提升系统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利用浸渍法制备了沸石-氯化钙和沸石-硫酸镁复合吸附剂,两种无机盐在复合吸附剂中的最高含量分别为22.55%和13.38%。对制备的复合吸附剂进行了多个角度的表征与测试。XRF元素含量测试结果证实了在复合吸附剂中无机盐晶体的存在,SEM微观形貌和BET比表面积分析可以判断复合过程可使无机盐在沸石内部附着,且对其内部孔体积有较大影响。通过测试复合吸附剂的吸附热和平衡吸附量发现,沸石-氯化钙与13X沸石相比分别提高了56.14%和13.14%,沸石-硫酸镁与13X沸石相比分别提高了29.76%和6.13%。(2)将制备的复合吸附剂应用于吸附热泵系统中,探究无机盐复合程度和无机盐类型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系统应用复合吸附剂进行了循环稳定性测试。实验和测试结果表明:(1)在进水温度80°C,进气温度130°C的条件下,应用复合吸附剂系统可以产生200°C以上的高温蒸汽;(2)应用复合吸附剂可以在不增加吸附剂再生成本的情况下延长系统产生蒸汽的时间,提高系统产生蒸汽的质量与系统性能。应用沸石-氯化钙和沸石-硫酸镁复合吸附剂系统产生的最大蒸汽质量比13X型沸石吸附剂分别提高了12.97%和8.85%,系统制热功率最大提升12.46%;(3)经过对两种复合吸附剂进行十次的循环耐久性测试后发现,沸石-硫酸镁复合吸附剂的循环稳定性优于沸石-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沸石-氯化钙复合吸附剂在经过叁次循环实验后,其中的氯化钙含量稳定在初始含量的67.62%左右,而硫酸镁的含量在循环六次后保持稳定,最终剩余量为初始含量的72.38%左右。(3)在沸石-氯化钙复合吸附剂/水为工质对的前提下引入回热回质过程,研究了不同回热回质温度对吸附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对回热回质温度分别为80°C和99°C两种实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分析可知:(1)增加回热回质过程可以有效地延长系统产生蒸汽的时间,提高产生蒸汽的质量。两种条件下系统产生蒸汽的时间相比于无回热回质过程分别延长了5.00%和18.33%,产生蒸汽质量分别提高了6.06%和9.12%;(2)引入回热回质过程可以有效强化系统性能,系统?效率和制热功率最大分别提升7.02%和9.23%;(3)回热回质温度对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提高回热回质温度可有效提高系统性能。(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4-01)
刘锋,丁锦宏[6](2019)在《高温热泵储能供热系统中相变储能材料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实验确定可适用于高温热泵储能供热系统的相变材料为复合八水合氢氧化钡,其相变温度为78℃,导热系数为1.2 W·m-1·K-1,相变潜热值为263.7 k J·kg-1。为相变材料寻找合适的封装容器,对该材料进行了压力测试,在相变材料融化过程中,容器内部的相对压力不会超过0.09 MPa。测试了该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其使用寿命在3 300次以上。(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06期)
吴迪,胡斌,王如竹,江南山,李子亮[7](2018)在《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严重的能源与环境问题,开发节能与环保的新技术一直都是国内外特别重视的研究热点。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结合了高温热泵与自然工质水的优势,不仅可以有效地回收低品位热能,而且绿色环保,是理想的下一代高温热泵技术。从理论计算以及实验验证两方面对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进行了性能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负压条件下蒸发、正压条件下冷凝的水蒸气闭式热泵循环系统是可行的,同时实验结果表明当压缩机吸气温度为80℃,排气饱和温度从117℃提高到133℃,系统压比从3.47升高到5.94时,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COP从5.6下降到3.7。其中压缩机的排气饱和温度为120℃,压比为4.2时,热泵系统的COP接近于5,性能优越,在工业生产中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8年S2期)
于晓慧,张于峰,张彦,贺中禄,董胜明[8](2018)在《不同工质的高温热泵系统性能智能预测(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开发了两种新型高温近共沸混合工质M1和M2。实验研究了不同工况下M1和M2两种工质的性能并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M1和M2作为新型高温工质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此外,本文还应用支持向量机及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高温热泵性能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对于制热量和输入功率的预测,SVM-RBF、SVM-LF和BP叁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对于性能系数的预测,SVM-RBF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最后,本文使用支持向量机模型对M1和M2两种工质的潜力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M1的高温热泵在产热温度为130℃时仍具有良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8年11期)
向璨,常华伟,段晨,文科,舒水明[9](2018)在《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R13I1/R290/R600a替代R134a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普通R134a热泵制取中高温热水过程中存在的冷凝压力过高、系统效率低、不环保及无法直接替代等问题,提出一种新型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R13I1/R290/R600a。建立基于该工质的热力循环模型,计算该循环的热力特性。结合气象数据,对其进行多工况计算并与已有的工质R134a、MIX1和MIX2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混合工质的循环性能与同模型常温热泵工况下R134a的循环性质大致相同,且其环境性能优良:ODP为零,GWP小于20,温度滑移小于4℃。单位容积制热量略低于R134a,分别比MIX1和MIX2平均高16.7%、1.3%;COP分别比R134a、MIX1和MIX2平均高9.2%、4.1%和0.7%。综合循环性能较对比工质更优越,适用于冷凝温度为70~90℃,循环温升低于75℃的热泵工况。(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吴国珊,陈洪杰,苏文博[10](2018)在《太阳能高温热泵系统在桂林地区应用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编制Matlab程序推算了太阳能集热系统的水温,模拟计算了R134a太阳能高温热泵系统在广西桂林最低太阳日辐射强度月份的运行性能,该系统的制热量月平均值比采用空气源时提高了15%,COP月平均值比采用空气源时的提高了22.7%。(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8年10期)
高温热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根据竹笋热泵单因素干燥试验研究,研制了分时段自动控制竹笋干燥过程参数的热泵干燥设备,干燥温度为35~70℃,相对湿度为10%~90%,除湿能力为50 kg/h (温度50℃,相对湿度50%);实际应用表明,装载量为1 500~1 800 kg时,干燥周期为36~38 h,除湿能力为45~65 kg/h,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干燥能耗与燃料热风干燥相比降低了50%以上,品质良好,设备适用于对干燥品质要求较高的果蔬批量加工生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温热泵论文参考文献
[1].孙健,董小波,戈志华,杨勇平.余热回收型高温热泵非共沸工质循环性能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9
[2].李浩权,刘军,吴耀森,龚丽,龙成树.中高温热泵干燥技术在竹笋加工中的应用[J].农产品加工.2019
[3].张林生,刘周明,李光耀,陈婷婷,薛冰.吸附过程强化对提升高温热泵蒸汽生成性能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9
[4].杨金文,郭健翔.R245fa中高温热泵循环性能实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19
[5].叶松.沸石/吸湿性盐复合吸附剂用于高温热泵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9
[6].刘锋,丁锦宏.高温热泵储能供热系统中相变储能材料性能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9
[7].吴迪,胡斌,王如竹,江南山,李子亮.采用自然工质水的高温热泵系统性能分析[J].化工学报.2018
[8].于晓慧,张于峰,张彦,贺中禄,董胜明.不同工质的高温热泵系统性能智能预测(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8
[9].向璨,常华伟,段晨,文科,舒水明.中高温热泵混合工质R13I1/R290/R600a替代R134a的理论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8
[10].吴国珊,陈洪杰,苏文博.太阳能高温热泵系统在桂林地区应用模拟研究[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