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

儿童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

一、小儿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论文文献综述)

杨进斌[1](2019)在《小儿心内直视术中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小儿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液体管理一直是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对于婴幼儿围手术期的液体、电解质和输血治疗,由于众多的意见、方案和临床应用,可能会引起混淆,进而产生不切实际甚至是误导的方向。围术期需要晶体、胶体和血液成分来满足持续的体液损失,并维持心血管稳定性以保证足够的组织灌注。最近对按照惯例在围手术期使用含葡萄糖的低渗晶体溶液对小儿进行液体治疗提出争议。由于患者的血容量和个体血制品输注量之间的独特关系,小儿术中输血,尤其是大量输血(失血量≥血容量)的方案相当复杂。

郭浪,覃璐,焦玲[2](2018)在《小剂量镇静剂对提高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小剂量镇静剂对提高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儿500例,根据撤除机械通气时是否选择使用镇静剂将所有纳入病例随机分为镇静剂组和无镇静剂组各250例,两组均通过间接指令过渡撤除机械通气,无镇静剂组待患儿清醒后开始慢慢减指令通气撤除机械通气,镇静剂组在拔管前5min静脉持续泵入咪达唑仑开始慢慢减指令通气撤除机械通气,并加强此期间的护理,统计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心率和收缩压升高过快患儿发生情况,记录撤除机械通气的成功率及重新插管率,观察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患儿烦躁、撤除后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镇静剂组在撤除机械通气时心率和收缩压升高过快及烦躁发生率低于无镇静剂组(P<0.05)。[结论]撤除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施适度镇静有利于减轻患儿的应激反应且不会对患儿的呼吸功能产生抑制效应;针对撤除机械通气的特点,要求护理人员从每个可能的危险因素着手对撤除后的护理安全隐患加以分析,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和措施,保证患儿围术期的安全。

杨进斌[3](2018)在《小儿心内直视术中不同输液方案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目前小儿先心病的诊疗水平有了很大改善,手术成功率大大提高,麻醉技术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围术期医学的发展,患儿的转归也越来越引起重视。研究发现,小儿先心病围术期肺保护对转归有重要影响,而先心病手术中,各种因素(外科操作、体外循环等)对肺损伤特别严重,如何对肺功能有效的保护是关系到患儿预后的关键。本观察通过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各时点的血气分析指标、术中出入量、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等围术期资料,观察应用等渗白蛋白对患儿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影响,探讨不同输液方案对小儿心内直视术患儿的肺保护作用。方法收集天津市胸科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18例行心内直视术患儿。排除标准:同期行其他胸部手术(如肺部手术)。患儿年龄在012岁,按术中是否应用等渗白蛋白分为应用等渗白蛋白治疗组(观察组)和晶体液治疗组(对照组)两组,观察组29例,对照组89例。观察组根据患儿体重以10ml/(kg·h)补充等渗白蛋白,术中根据血红蛋白(H b)、红细胞压积(Hct)、中心静脉压(CVP)以及失血量估计适当调整输液量;对照组依据同样的计算方法补充晶体液。记录两组患儿围术期血气分析指标;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入量即输液量、血制品用量及体外循环期间预冲液量;记录两组患儿术中总出量即失血量和尿量;记录两组患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观察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术中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术中出入量数据比较,观察组输液量低于对照组[(239±178)VS(351.8±222.3),P<0.05];而对照组红细胞输注量高于观察组[(0.7±3.8)VS(0.6±3.2),P<0.05];两组术中输入血浆量和预冲晶体液、血细胞、血浆以及失血量均无差别(P>0.05)。3.两组患儿围术期血气分析指标:两组患儿T1时A-a DO2无显着差异[(117.9±58.3)VS(127.8±92.1),P>0.05],但两组患儿术中2时A-a DO2值,观察组较对照组均低[(80.6±43.3)VS(123.9±62.8),P<0.05];术后2时观察组A-a DO2值较对照组低[(74.3±29)VS(100.1±31.3),P<0.05];两组患儿各时点K+、Na+、Cl-、Ca2+、HCO3-、Lac和B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两组患儿围术期资料:机械通气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短[(16.1±1.6)VS(22.1±1.9),P<0.05],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总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儿心内直视术中应用等渗白蛋白能明显降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值,能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但ICU停留时间及住院时间无明显变化。

陈瑶瑶,黄鹏,肖冬玉,田甫翠[4](2017)在《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先心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对先心病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康复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12月收治的先心病患儿78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 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精细化护理管理, 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围手术期并发症、康复效果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入住ICU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 术后哭闹次数、拒食次数少于对照组(均P<0.05), 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在健康教育、医疗环境、心理护理、服务态度及操作性护理等方面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能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感及减少患儿术后哭闹次数, 有助于降低患儿术后并发症, 促进患儿术后康复, 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周红琴,高佩蓓,陈潇君,王莉洁[5](2015)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文中研究指明心脏直视手术需阻断心脏循环,切开心脏,提供无血手术野进行心内操作。阻断循环期间将人体静脉血引流到体外至替代心肺的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碳,然后再由血泵输回体内,维持周身循环,这种绕道心肺辅助血循环方法即为体外循环。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常存在呼吸系统的并发症,不仅影响治疗进程,而且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本文总结了65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包括术前呼吸道管理、术后呼吸道管理、脱机后护理以及心理护理,认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有助于防止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升治疗效果。

苏圣婴[6](2015)在《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围术期护理》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50例,治疗期间全部患儿均给予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儿的手术均顺利实施,病情保持稳定,有效脱离呼吸机患儿出血量少、疼痛显着缓解,未出现肺部感染,切口愈合情况理想,患儿经检查后完全正常,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加强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郑延玲,邱英,刘菲菲[7](2018)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各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以及住院天数。结果对照组术后疼痛、肺部感染以及肺不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除了呼吸机辅助时间外,胸液引流量与住院天数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心病手术患儿实施系统的围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成功率,能够有效提升围术期的医疗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韩婷雅[8](2016)在《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护理》文中指出总结了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的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主要包括结合患者的心脏病类型、性别、年龄、体重等因素对患者进行诱导插管前,诱导插管中,手术过程中及术后Sp O2监测护理。认为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是衡量呼吸循环的重要生理参数之一,对Sp O2进行连续监测可以准确地反映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从而可以了解到患者的呼吸和血氧是否正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

林玉琴,陈永彤[9](2000)在《小儿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文中提出在 10 0例心内直视手术患儿的围手术期中 ,术前积极防治肺部感染和呼吸功能训练 ,术后加强机械期、康复期的呼吸道管理 ,促进肺功能恢复 ,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手术的疗效。

二、小儿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小儿心内直视术中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小儿外科手术围术期液体的选择
    1.1 晶体液
    1.2 胶体液
2 小儿外科手术围术期液体管理
    2.1 术前容量亏损
    2.2 术中液体管理
    2.3 小儿容量置换
3 小儿心内直视术液体管理与并发症
4 小结

(2)小剂量镇静剂对提高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撤除机械通气方法
    1.3 观察指标[6]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小儿心内直视术中不同输液方案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引言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主要仪器及试剂
    1.1.3 麻醉方法
    1.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1.1.5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基本资料
    1.2.2 术中出入量的比较
    1.2.3 围术期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1.3 讨论
    1.3.1 小儿心内直视术后肺部并发症
    1.3.2 小儿心内直视术中液体管理
    1.3.3 本研究的不足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围术期护理
    2.1 术前呼吸道管理
        2.1.1 预防肺部感染
        2.1.2 呼吸功能训练
    2.2 术后呼吸道管理
        2.2.1 人工气道管理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2.3 脱机后护理
    2.4 加强心理护理
3 讨论

(6)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围术期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7)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1.2.2 观察组主要采取下列措施。
        1.2.2. 1 术前护理
        1.2.2. 2 术后护理[3]
        1.2.2. 3 体位护理
        1.2.2. 4 改良气道湿化
        1.2.2. 5 疼痛护理
        1.2.2. 6 健康宣教
        1.2.2. 7 心理护理
    1.3 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2 两组患儿呼吸机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以及住院天数比较
3 讨论

(8)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护理
    2.1 诱导插管前护理
    2.2 诱导插管中护理
    2.3 手术过程中的护理
    2.4 术后护理
3 小结
    3.1 脉搏血氧饱和度(Sp O2)是衡量人体呼吸循环正常与否的重要生理参数之一,通常正常人动脉血液的血氧饱和度为9 8%,而静脉血液的血氧饱和度为75%。临床上多种疾病都会造成氧的供给缺乏,这会影响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情况严重时还会危急生命,因此,在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中,持续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的监控,对维持患者的生命健康有重要意义。
    3.2 临床上通常认为Sp O2不应该低于94%,低于此数值时,就应当检查患者是否出现了可能的不良症状,例如缺氧的状态下心率、心搏、心排血量都会相应增加,机体的循环系统会超负荷地工作来弥补氧气的不足。缺氧是一种身体供氧和耗氧之间的不平衡状态,缺氧后机体的组织细胞就会处于缺氧的状态,而缺氧会带来一定危害,危害程度通常与患者的缺氧程度、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有关。如果缺氧状况比较严重,则容易导致心脏骤停、脑细胞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缺氧对肝、肾、神经系统均会造成巨大的伤害。临床对Sp O2进行连续监测可以为患者血氧的变化提供可靠的参考指标,Sp O2可以准确地反映肺部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情况,从而可以通过Sp O2数据评估患者的呼吸和血氧是否正常,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监控手段。所以,在围手术期加强脉搏血氧饱和度的观察至关重要。

四、小儿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儿心内直视术中液体管理的研究进展[J]. 杨进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15)
  • [2]小剂量镇静剂对提高小儿心内直视术后撤除机械通气的效果及护理[J]. 郭浪,覃璐,焦玲. 全科护理, 2018(25)
  • [3]小儿心内直视术中不同输液方案对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影响[D]. 杨进斌. 天津医科大学, 2018(02)
  • [4]精细化护理在婴幼儿先心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陈瑶瑶,黄鹏,肖冬玉,田甫翠.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7(06)
  • [5]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术患者的围术期呼吸道管理[J]. 周红琴,高佩蓓,陈潇君,王莉洁. 医疗装备, 2015(13)
  • [6]先天性心脏病右腋下小切口心内直视术围术期护理[J]. 苏圣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23)
  • [7]系统性护理干预在先心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 郑延玲,邱英,刘菲菲.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06)
  • [8]心脏病患者围手术期脉搏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护理[J]. 韩婷雅.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16(07)
  • [9]小儿心内直视术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J]. 林玉琴,陈永彤.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0(06)

标签:;  ;  ;  ;  ;  

儿童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气道管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