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崇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自然崇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崇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崇拜,自然,屠格涅夫,日本,纳西族,羌族,彝族。

自然崇拜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范骞[1](2019)在《浅谈自然崇拜对日本美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崇拜是最根本、最古老的宗教信仰,其主要核心内容是"万物有灵",以及自然惠赠与毁灭的对立统一。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日本的众多神祇、妖怪,而多面神、忿怒神,以及与真善美相反的丑陋黑暗变得易于接受。这样的信仰基础对日本美术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重要几点便是对从中国传来的密教美术的接纳,妖怪艺术以及揭露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题材的流行。(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21期)

黄丽萍[2](2019)在《壮族自然崇拜及其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功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壮族先民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意识支配下,自觉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了独特的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这种相处模式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本文深入分析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中蕴含着的生态观念,并对壮族的自然崇拜文化中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功能进行现代审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名》期刊2019年10期)

丁小珊[3](2019)在《希腊神话与自然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希腊宗教的起源赵林教授在《西方宗教文化》一书中指出,灵魂在阴间的生活不是西方宗教关注的事情,它是埃及宗教关系的问题,因此木乃伊和巨大豪华的陵寝(金字塔)才会产生;巴比伦宗教关心的则是现世的繁荣而不是来世的幸福,所以在那里巫术、占卜和占星术格外发达;克里特宗教虽然受到埃及文化的影响,但它的基调仍是欢愉的。在后来进入希腊半岛的征服者来临后,他们将克里特宗教的欢愉的格调与希腊半岛文化相融合产生了奥林匹斯宗教(即希腊宗教)中呈现的积极(本文来源于《侨园》期刊2019年07期)

王禹栋[4](2019)在《从自然崇拜到生态自觉——羌族民间信仰中的“人”与“环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羌族民间信仰是羌人信仰习为的文化表征与羌人民族情怀的精神体现,其中蕴含的生态观是羌人长期与周边环境共生共存、亲和互动的体现,其观念在岁月长河中传承与嬗变,原始的自然崇拜在扬弃中超越,逐渐演变为现在的生态自觉观念,寄托着羌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智慧,对当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赵丑丑[5](2019)在《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自然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晚唐五代敦煌地区民众信仰复杂,除浓厚的佛教信仰外,中国传统的自然崇拜亦占有一席之地。在敦煌地理文书、祭祀文书以及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生活类文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山、泉、风伯、雨师、雷神等自然崇拜现象,与此同时,敦煌壁画中中也保存了一批有关水神、日月神等崇拜的图像,这些内容都是自然崇拜的一部分。研究通过对敦煌文献和图像中自然崇拜的梳理,不仅可以深化对晚唐五代敦煌地区民间信仰构成的认识,也对探讨民众的生活状况有一定意义。(本文来源于《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余丽[6](2018)在《纳西族自然崇拜习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纳西族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崇拜习俗,表现形式有"蜀"神崇拜、水崇拜、天崇拜、神山神树崇拜等,对美丽乡村建设有着积极意义。自然崇拜习俗的形成与原始社会生产力落后及人们思维认识水平的局限性有关,与纳西人初始的世界观或宇宙观有关,也与其生活环境有着莫大的关系。纳西族这些自然崇拜习俗表现了纳西先民朴素的生态观即唯我独尊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也表达了他们根深蒂固的民族心理意识,特别是适应了当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国家建设的要求。(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8年22期)

刘樱[7](2018)在《日本“家纹”中的自然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家纹是一个家族的标志,是自身身份、地位的象征,属于日本特色文化产物。"爱草木,喜自然"是日本的民族特性,起源于平安时代的公卿贵族,明治时代实现庶民化的日本家纹和日本的原始宗教信仰有着一定的联系。日本家纹中和自然相关的家纹数量大、种类多,无不体现出日本民族崇尚自然的民族特性。(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8年11期)

张洪春[8](2018)在《广西各民族的传统自然崇拜文化及其当代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分析了广西各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具有具体性、多样性与民族性等特点的自然崇拜文化;阐述了广西各民族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并从形式上和本质上分析了自然崇拜的内在逻辑即体现着人们对可持续生存的价值追求。该文以此为基点,阐述了在推进广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当代实践中,传统自然崇拜文化可转为对生态建设的文化支持,传统可持续生存观"转化"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价值认同基础。(本文来源于《新西部》期刊2018年30期)

杨杨,杨甫旺[9](2018)在《洁净与异化:彝族自然崇拜中的水与龙——以云南昙华山彝族龙崇拜为个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龙崇拜最初是对水的崇拜。昙华山彝族俚濮对水的崇拜,最早应该是起源于对水的依赖和恐惧,最原始的功利目的是祈求风调雨顺和人类自身的生殖繁衍,核心内容是对水的种种神秘力量的崇拜,并由此引发的对掌管水(包括雨、雪、冰雹、霜等)的神灵的崇拜。龙神是水神的变异。明、清以后随着汉族大量进入彝区,中原汉族龙崇拜的思想观念对彝族的影响,使彝族水崇拜与龙崇拜结合在一起,加之明清以后彝族地区多数逐渐由旱作转变为稻作农耕,水在稻作生产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龙神观念逐渐为彝族民间所接受,转变成为彝族信仰的神灵,产生了各种相关的祭龙求雨的习俗活动,形成了昙华山彝族俚濮复杂多元的水崇拜和龙崇拜民俗体系。(本文来源于《攀枝花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陈雯[10](2018)在《从《初恋》透视屠格涅夫的爱情自然崇拜》一文中研究指出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含蓄、散发着令人陶醉的芬芳的诗意,却无一例外地走向悲剧性的结局,读起来让人陷入沉思和感伤。屠格涅夫的作品《初恋》完成于1860年,主要写了一位四十余岁的中年男人符拉基米尔·彼德罗维奇对自己十六岁时美好却又充满戏剧性的初恋的回忆。《初恋》是一篇自传性的中篇小说,屠格涅夫曾这样说道:"《初恋》也许是我最爱的作品,其他作品或多或少有编造的成分,《初恋》却根据真事写成,不加一点修饰,每当我反复阅读时,人物的形象就在我眼前鲜明地现出来了。"[1](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11期)

自然崇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壮族先民在其独特的自然生态意识支配下,自觉的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形成了独特的人与生物、人与自然的相处模式,这种相处模式有利于生态的良性循环。本文深入分析壮族自然崇拜文化中蕴含着的生态观念,并对壮族的自然崇拜文化中的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功能进行现代审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崇拜论文参考文献

[1].范骞.浅谈自然崇拜对日本美术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9

[2].黄丽萍.壮族自然崇拜及其乡村生态环境治理功能[J].中国地名.2019

[3].丁小珊.希腊神话与自然崇拜[J].侨园.2019

[4].王禹栋.从自然崇拜到生态自觉——羌族民间信仰中的“人”与“环境”[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

[5].赵丑丑.晚唐五代敦煌地区的自然崇拜[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

[6].余丽.纳西族自然崇拜习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意义[J].绿色科技.2018

[7].刘樱.日本“家纹”中的自然崇拜[J].文化学刊.2018

[8].张洪春.广西各民族的传统自然崇拜文化及其当代价值[J].新西部.2018

[9].杨杨,杨甫旺.洁净与异化:彝族自然崇拜中的水与龙——以云南昙华山彝族龙崇拜为个案[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8

[10].陈雯.从《初恋》透视屠格涅夫的爱情自然崇拜[J].青年文学家.2018

标签:;  ;  ;  ;  ;  ;  ;  

自然崇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