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论文和设计-李平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前端框架总成包括:上横梁;下横梁;第一左纵梁和第一左斜梁;第一右纵梁和第一右斜梁;第二左纵梁和第二左斜梁,第二左纵梁设置在下横梁的左侧且朝向上方延伸,第二左斜梁的一端与第二左纵梁的自由端相连,第二左斜梁的另一端与上横梁的左侧相连;第二右纵梁和第二右斜梁,第二右纵梁设置在下横梁的右侧且朝向上方延伸,第二右斜梁的一端与第二右纵梁的自由端相连,第二右斜梁的另一端与上横梁的右侧相连;左加强梁和右加强梁,左加强梁的一端与第二左斜梁的下端相连,左加强梁的另一端与上横梁相连,右加强梁的一端与第二右斜梁的下端相连,右加强梁的另一端与上横梁相连。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横梁(11);下横梁(12),所述下横梁(12)与所述上横梁(11)间隔开;第一左纵梁(13)和第一左斜梁(14),所述第一左纵梁(13)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左端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左斜梁(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左纵梁(13)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一左斜梁(14)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左端相连;第一右纵梁(15)和第一右斜梁(16),所述第一右纵梁(15)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右端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右斜梁(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右纵梁(15)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一右斜梁(16)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右端相连;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左斜梁(18),所述第二左纵梁(17)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左侧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左斜梁(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纵梁(17)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二左斜梁(18)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左纵梁(17)与所述第一左纵梁(13)间隔开,所述第二左斜梁(18)与所述第一左斜梁(14)间隔开;第二右纵梁(19)和第二右斜梁(20),所述第二右纵梁(19)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右侧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右斜梁(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纵梁(19)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二右斜梁(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二右纵梁(19)与所述第一右纵梁(15)间隔开,所述第二右斜梁(20)与所述第一右斜梁(16)间隔开;左加强梁(21)和右加强梁(22),所述左加强梁(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斜梁(18)的下端相连,所述左加强梁(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相连,所述右加强梁(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斜梁(20)的下端相连,所述右加强梁(22)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相连。

设计方案

1.一种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横梁(11);

下横梁(12),所述下横梁(12)与所述上横梁(11)间隔开;

第一左纵梁(13)和第一左斜梁(14),所述第一左纵梁(13)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左端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左斜梁(14)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左纵梁(13)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一左斜梁(14)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左端相连;

第一右纵梁(15)和第一右斜梁(16),所述第一右纵梁(15)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右端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右斜梁(16)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右纵梁(15)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一右斜梁(16)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右端相连;

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左斜梁(18),所述第二左纵梁(17)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左侧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左斜梁(18)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纵梁(17)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二左斜梁(18)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左纵梁(17)与所述第一左纵梁(13)间隔开,所述第二左斜梁(18)与所述第一左斜梁(14)间隔开;

第二右纵梁(19)和第二右斜梁(20),所述第二右纵梁(19)设置在所述下横梁(12)的右侧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右斜梁(2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纵梁(19)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二右斜梁(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二右纵梁(19)与所述第一右纵梁(15)间隔开,所述第二右斜梁(20)与所述第一右斜梁(16)间隔开;

左加强梁(21)和右加强梁(22),所述左加强梁(2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斜梁(18)的下端相连,所述左加强梁(21)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相连,所述右加强梁(2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斜梁(20)的下端相连,所述右加强梁(22)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11)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强梁(21)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左斜梁(14)和所述第二左斜梁(18)之间,所述右加强梁(22)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右斜梁(16)和所述第二右斜梁(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加强梁(21)的下端设置有左加强梁延伸部(21a),所述左加强梁延伸部(21a)沿所述第二左斜梁(18)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右加强梁(22)的下端设置有右加强梁延伸部(22a),所述右加强梁延伸部(22a)沿所述第二右斜梁(20)的长度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纵梁(17)和所述第二右纵梁(19)的边沿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梁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纵梁(17)上设置有第一过孔(101),所述第二右纵梁(19)上设置有第二过孔(102),所述第一过孔(101)的边沿和所述第二过孔(102)的边沿均设置有第二加强梁翻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纵梁(13)和所述第二左纵梁(17)之间连接有第一左连接横梁(23),所述第一右纵梁(15)和所述第二右纵梁(19)之间连接有第一右连接横梁(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斜梁(14)和所述第二左斜梁(18)之间连接有第二左连接横梁(25),所述第一右斜梁(16)与所述第二右斜梁(20)之间连接有第二右连接横梁(2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左连接横梁(25)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左纵梁(13)和所述第一左斜梁(14)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左连接横梁(25)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左纵梁(17)和所述第二左斜梁(18)之间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右连接横梁(26)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右纵梁(15)和所述第一右斜梁(16)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右连接横梁(26)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右纵梁(19)和所述第二右斜梁(20)之间的连接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梁(12)的底侧面设置有下横梁加强筋。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前端框架总成(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前端模块化及整车轻量化、平台化的快速发展,迫切需要将散热系统、进气系统、前组合灯系统、发动机罩锁系统、前保险杠系统进行模块化装配,缩小总装线体所需生产和存储空间,降低整车厂生产管理复杂度,扩大产能并提到生产线灵活度。而前端框架为此做出了重要贡献,它是前端模块的核心和组装平台,其结构和材料取决于车身结构和各主机厂对其性能的要求,通过专业化达到优化集成并减少重量和尺寸误差。

目前在前端模块领域应用的前端框架主要有三种:钣金框架、金属模塑复合前端框架、全塑前端框架。其中钣金框架重量最重,模块化程度最低;金属模塑复合前端框架重量较低,可实现部分模块化组装功能,但因其需要镶嵌钣金件进行加强,工艺复杂,开发成本较高;全塑前端框架重量轻,并且一次注塑成型无需嵌件,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模块化程度,但目前全塑前端框架通常有加强支架进行加强,影响装配效率及发动机舱总布置,无法有效平台化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前端框架总成,以有效提高前机舱的空间,为散热模块以及机舱布置提供有效空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前端框架总成,包括:上横梁;下横梁,所述下横梁与所述上横梁间隔开;第一左纵梁和第一左斜梁,所述第一左纵梁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左端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左斜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左纵梁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一左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的左端相连;第一右纵梁和第一右斜梁,所述第一右纵梁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右端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一右斜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右纵梁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一右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的右端相连;第二左纵梁和第二左斜梁,所述第二左纵梁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左侧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左斜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纵梁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二左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的左侧相连,所述第二左纵梁与所述第一左纵梁间隔开,所述第二左斜梁与所述第一左斜梁间隔开;第二右纵梁和第二右斜梁,所述第二右纵梁设置在所述下横梁的右侧且朝向上方延伸,所述第二右斜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纵梁的自由端相连,所述第二右斜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的右侧相连,所述第二右纵梁与所述第一右纵梁间隔开,所述第二右斜梁与所述第一右斜梁间隔开;左加强梁和右加强梁,所述左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左斜梁的下端相连,所述左加强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相连,所述右加强梁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右斜梁的下端相连,所述右加强梁的另一端与所述上横梁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左加强梁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所述第一左斜梁和所述第二左斜梁之间,所述右加强梁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右斜梁和所述第二右斜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左加强梁的下端设置有左加强梁延伸部,所述左加强梁延伸部沿所述第二左斜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所述右加强梁的下端设置有右加强梁延伸部,所述右加强梁延伸部沿所述第二右斜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纵梁和所述第二右纵梁的边沿上均设置有第一加强梁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纵梁上设置有第一过孔,所述第二右纵梁上设置有第二过孔,所述第一过孔的边沿和所述第二过孔的边沿均设置有第二加强梁翻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纵梁和所述第二左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一左连接横梁,所述第一右纵梁和所述第二右纵梁之间连接有第一右连接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左斜梁和所述第二左斜梁之间连接有第二左连接横梁,所述第一右斜梁与所述第二右斜梁之间连接有第二右连接横梁。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左连接横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左纵梁和所述第一左斜梁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左连接横梁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左纵梁和所述第二左斜梁之间的连接处;

所述第二右连接横梁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右纵梁和所述第一右斜梁之间的连接处,所述第二右连接横梁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二右纵梁和所述第二右斜梁之间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下横梁的底侧面设置有下横梁加强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前端框架总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端框架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设置在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加强支架取消掉,同时通过将各个横梁和纵梁以及斜梁进行合理布置和连接,使得整体的前端框架总成即使在去掉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加强支架后,仍能满足整体的强度要求。同时,将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的加强支架取消掉后,可以有效提高前机舱的空间,为散热模块以及机舱布置提供有效空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前端框架总成,前机舱中的散热模块和其他的零部件可以得到合理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总成的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总成的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前端框架总成1,上横梁11,下横梁12,第一左纵梁13,第一左斜梁14,第一右纵梁15,第一右斜梁16,第二左纵梁17,第一过孔101,第二左斜梁18,第二右纵梁19,第二过孔102,第二右斜梁20,左加强梁21,左加强梁延伸部21a,右加强梁22,右加强梁延伸部22a,第一左连接横梁23,第一右连接横梁24,第二左连接横梁25,第二右连接横梁2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总成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前端框架总成1可以包括上横梁11、下横梁12、第一左纵梁13和第一左斜梁14、第一右纵梁15和第一右斜梁16、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左斜梁18、第二右纵梁19和第二右斜梁20、左加强梁21和右加强梁22。

其中,下横梁12设置在上横梁11的下方且与上横梁11间隔开,下横梁12的长度大于上横梁11的长度,且下横梁12的左端在左右方向上超出上横梁11的左端,下横梁12的右端在左右方向上超出上横梁11的右端。

第一左纵梁13设置在下横梁12的左端且朝向上方延伸,第一左斜梁14的一端与第一左纵梁13的自由端相连,第一左斜梁14的另一端与上横梁11的左端相连;第一右纵梁15设置在下横梁12的右端且朝向上方延伸,第一右斜梁16的一端与第一右纵梁15的自由端相连,第一右斜梁16的另一端与上横梁11的右端相连。

由此,第一左纵梁13、第一左斜梁14、上横梁11、第一右斜梁16、第一右纵梁15和下横梁12构成了前端框架总成1的一个整体框架。剩余的横梁和纵梁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在该总体框架上。

第二左纵梁17设置在下横梁12的左侧且朝向上方延伸,第二左斜梁18的一端与第二左纵梁17的自由端相连,第二左斜梁18的另一端与上横梁11的左侧相连,第二左纵梁17与第一左纵梁13间隔开,第二左斜梁18与第一左斜梁14间隔开。其中,第二左纵梁17与第一左纵梁13大体平行,第二左斜梁18与第一左斜梁14大体平行。

第二右纵梁19设置在下横梁12的右侧且朝向上方延伸,第二右斜梁20的一端与第二右纵梁19的自由端相连,第二右斜梁20的另一端与上横梁11的右侧相连,第二右纵梁19与第一右纵梁15间隔开,第二右斜梁20与第一右斜梁16间隔开。其中,第二右纵梁19与第一右纵梁15大体平行,第二右斜梁20与第二右斜梁20大体平行。

左加强梁21的一端与第二左斜梁18的下端相连,左加强梁21的另一端与上横梁11相连,右加强梁22的一端与第二右斜梁20的下端相连,右加强梁22的另一端与上横梁11相连。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传统的设置在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之间的加强支架取消掉,同时通过将各个横梁和纵梁以及斜梁进行合理布置和连接,使得整体的前端框架总成1即使在去掉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之间的加强支架后,仍能满足整体的强度要求。同时,将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之间的加强支架取消掉后,可以有效提高前机舱的空间,为散热模块以及机舱布置提供有效空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左加强梁21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左斜梁14和第二左斜梁18之间,右加强梁22在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第一右斜梁16与第二右斜梁20之间。也就是说,第二左斜梁18的上端位于第一左斜梁14的上端的右侧,第二右斜梁20的上端位于第一右斜梁16的上端的左侧。由此,使得前端框架总成1的布置更加合理,进一步提升了前端框架总成1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左加强梁21的下端设置有左加强梁延伸部21a,左加强梁延伸部21a沿第二左斜梁18的长度方向延伸;右加强梁22的下端设置有右加强梁延伸部22a,右加强梁延伸部22a沿第二右斜梁20的长度方向延伸。

由此,左加强梁21的下端与第二左斜梁18为面面接触,右加强梁22的下端与第二右斜梁20为面面接触,进一步提升了左加强梁21与第二左斜梁18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右加强梁22与第二右斜梁20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从整体上提升了前端框架总成1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右纵梁19的边沿上设置有第一加强梁翻边。由此,进一步提升了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右纵梁19的结构强度,使得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右纵梁19更好地支撑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右纵梁19结构强度的增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传统的上横梁11和下横梁12之间的加强支架。

进一步地,第二左纵梁17上设置有第一过孔101,第二右纵梁19上设置有第二过孔102,第一过孔101的边沿和第二过孔102的边沿均设置有第二加强梁翻边。由此,可以将传统的板状结构的纵梁构造为相邻的间隔开的两个纵梁结构,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左纵梁13和第二左纵梁17之间连接有第一左连接横梁23,第一右纵梁15与第二右纵梁19之间有第一右连接横梁24。由此,使得前端框架总成1的结构强度进一步得到提升。

进一步地,第一左斜梁14和第二左斜梁18之间连接有第二左连接横梁25,第一右斜梁16与第二右斜梁20之间连接有第二右连接横梁26。由此,第一左连接横梁23和第二左连接横梁25可以提升前端框架总成1左侧的结构强度,第一右连接横梁24和第二右连接横梁26可以提升前端框架总成1右侧的结构强度。

优选地,第二左连接横梁25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左纵梁13和第一左斜梁14的连接处,第二左连接横梁25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左纵梁17和第二左斜梁18之间的连接处;第二右连接横梁26的一端设置在第一右纵梁15和第一右斜梁16的连接处,第二右连接横梁26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二右纵梁19和第二右斜梁20之间的连接处。由此,第二左连接横梁25和第二右连接横梁26显著提升了连接点处的结构强度,保证了力的传递与分解连贯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横梁12的底侧面设置有下横梁加强筋。由于前端框架的负荷大多是在垂直方向上。由此,将下横梁12的底侧面设置下横梁加强筋有效保证了下横梁12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左纵梁13、第一左斜梁14、第二左纵梁17、第二左斜梁18、上横梁11、第二右斜梁20、第二右纵梁19、第一右斜梁16、第一右纵梁15和下横梁12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或至少部分构造为多个彼此相连的加强板。由此,进一步提高了前端框架总成1的整体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前端框架总成1,前机舱中的散热模块和其他的零部件可以得到合理布置。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8702.4

申请日:2018-12-2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739166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62D25/08

专利分类号:B62D25/08

范畴分类:32B;27C;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71000 河北省保定市朝阳南大街2266号

发明人:李平征;孙刚;韩二红;肖静杰;刘申祥;董思元;任万里;吴力勇;姚庆伟

第一发明人:李平征

当前权利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黄德海

代理机构:1120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前端框架总成和车辆论文和设计-李平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