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原型模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原型,模式,范畴,莎士比亚,悲剧,汉语,鸡头。
原型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何国威[1](2019)在《论西德尼·吕美特《十二怒汉》的“原型—模式”与“法”的内涵》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二怒汉"这个电影群像最早出现于美国导演西德尼·吕美特1957年执导的电影《十二怒汉》,60年以来已演变出不同语言的多部影视作品,在多个国家上映,影响深远。本文以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为例,通过文艺学与电影学理论所嫁接而成的"原型-模式"理论,找到《十二怒汉》的通用"密码"。所谓的"原型-模式"理论,实际上是从庞杂的影像文本背后,去寻找到它内核里简单的、可供复制的操作模式。以此,通过"原型-模式"理论去考察西德尼·吕美特的《十二怒汉》的起源、发展、主题、叙事风格以及"法"的内涵等,可以发现,这是一部警世寓言的作品,能为其他国家的导演改编提供一个可以复制的"经典范式",成为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代言"。(本文来源于《电影新作》期刊2019年04期)
周亦慈,赵丹玮[2](2019)在《土楼再创,隐旧于新——浅析城中村住宅设计中土楼原型的应用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城市化的急剧变革,城中村住宅中本土文化丢失、城市肌理断裂、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步显现。土楼是客家移民在漫长历史中演化出的民居建筑形式,蕴含着浓厚充盈的土楼文化,成为城中村住宅值得参考借鉴的典范。本文选取土楼为研究原型,挖掘了传统民居土楼特征,进而从城市关系布局和单体设计理念方面,探索城中村住宅中土楼原型的应用模式。(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9年23期)
王姝[3](2019)在《历史叙事的转换与原型模式的开启——重评凌力的历史小说《少年天子》》一文中研究指出1988年,凌力的《少年天子》获得了第叁届茅盾文学奖。作为当代历史小说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标志着从农民起义到帝王将相的历史叙事转换,也应和着改革时代的巨变,通过文化冲突的多重反思与深刻的历史理性思辨传达了"盛世"期待。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在长篇史诗的架构中,以充满历史感的民间小历史开启了诸多历史原型模式,影响了当代历史小说的发展。(本文来源于《长江文艺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徐璟[4](2019)在《原型范畴理论中的原型在语境和文化模式中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要认知世界,就必须选择有效的方式对世界进行加工、处理、构建和储存。从认知角度来看,人类是认知主体,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必须对认知对象进行分类和范畴化。在此基础上人类才有了概念能力,才有了语言符号的能力。然而范畴化又是一个非常复杂、模糊的认知过程,其内部结构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认知和文化模式,并随着语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语境和文化模式的角度出发,阐述其对原型范畴理论中原型变化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兰州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世维[5](2018)在《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复乐园模式——原型视域下的“流浪”与“还乡”》一文中研究指出长诗《复乐园》无疑是中外文学史上的力作,在笔者看来,除却诗人的身份,弥尔顿还具备了考古工作者的潜质。在叙事长诗的波澜壮阔之下,他拭去创作本身的迷人华彩,凝练《圣经》中的集体无意识,使晚辈后学得以窥见文本之下的思维勾勒。《复乐园》讲述了神子耶稣为人类赎罪于旷野,"克服诱惑,复得失去的乐园",故事深层隐藏了一条"复乐园式"的叙事链,即"灾变/诱惑——流浪——还乡",值得注意的是,灾变与诱惑在智慧果上产生了交集,智慧既是自由的诱惑,也是人类失去乐园的灾变之源,这与道家所倡的"绝圣弃(本文来源于《长城》期刊2018年06期)
张懂[6](2018)在《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双及物构式原型语义模式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已有对汉语双及物构式原型语义的研究以理论探讨为主,实证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BCC语料库,采用构式搭配分析法,对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原型语义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汉语双及物构式的原型语义为"给予"和"获取";基于原型语义,通过概念转喻和概念隐喻,引申出扩展语义,概念转喻是其中最主要的认知机制;汉英双及物构式原型语义差异的深层原因源于汉英民族不同的概念化方式和策略。(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8年05期)
童玥[7](2018)在《圣经原型模式及其在《麦克白》中的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圣经》对莎士比亚的影响超过了其他任何经典对他的影响,而莎剧《麦克白》具有较为特殊的圣经原型模式,被视作莎剧结构内容比较简单的作品,其特殊的圣经原型模式表现为意象原型与叙述原型的相互渗透,也表现为主要人物处于"高模仿"与"低模仿"模式之间,这对剧作主题具有一定的强化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戏剧》期刊2018年06期)
苗萌[8](2018)在《原型范畴模式下的中外茶文化交流词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原型范畴模式的具体内涵,关于茶和茶文化的词汇内容在具体交流过程中,也赋予了新的更多内涵,所以在整个中外茶文化交流过程中,词汇有着重要价值,只有真正有效的理解词汇中所具体表达和诠释的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实现茶文化交流发展的理想效果。本文拟从原型范畴模式的具体内涵分析入手,结合中外茶文化交流活动的实际开展状况分析,通过分析中外茶文化交流词汇的应用价值,从而分析原型范畴模式下的中外茶文化交流词汇应用机制。(本文来源于《福建茶叶》期刊2018年07期)
李星璇[9](2018)在《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一个女人》和《边城》中几种不同的宿命轮回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最初意指人身上的上帝形象。荣格在其《原型与集体无意识》作品集中,对"原型"的指向予以更细致、更具体的重新阐释甚至再造。本文主要借用其中的"轮回"这一概念,对沈从文描写湘西世界的部分作品进行原型批评。轮回又称流转、轮转、生死轮回,(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8年15期)
贾甜,梁一鸣,黄威[10](2018)在《基于Kano模型的原型模式系统需求排序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当前国内很多小规模的互联网公司仍然采用加性加权法进行需求排序难以保证用户的满意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Kano模型的原型模式系统需求排序方法。有别于传统的加性加权法,该方法将F相似关系聚类方法和粗数分析引入到Kano模型定量分析中,以便对需求研发优先级进行排序。它可以实现需求工程师识别并确定用户对原型相应实现程度的满意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保证需求完整,以达到需求排序符合用户期望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工业工程》期刊2018年02期)
原型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急剧变革,城中村住宅中本土文化丢失、城市肌理断裂、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逐步显现。土楼是客家移民在漫长历史中演化出的民居建筑形式,蕴含着浓厚充盈的土楼文化,成为城中村住宅值得参考借鉴的典范。本文选取土楼为研究原型,挖掘了传统民居土楼特征,进而从城市关系布局和单体设计理念方面,探索城中村住宅中土楼原型的应用模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原型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1].何国威.论西德尼·吕美特《十二怒汉》的“原型—模式”与“法”的内涵[J].电影新作.2019
[2].周亦慈,赵丹玮.土楼再创,隐旧于新——浅析城中村住宅设计中土楼原型的应用模式[J].城市建筑.2019
[3].王姝.历史叙事的转换与原型模式的开启——重评凌力的历史小说《少年天子》[J].长江文艺评论.2019
[4].徐璟.原型范畴理论中的原型在语境和文化模式中的动态变化[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
[5].张世维.中国当代小说中的复乐园模式——原型视域下的“流浪”与“还乡”[J].长城.2018
[6].张懂.基于语料库的汉语双及物构式原型语义模式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8
[7].童玥.圣经原型模式及其在《麦克白》中的体现[J].四川戏剧.2018
[8].苗萌.原型范畴模式下的中外茶文化交流词汇分析[J].福建茶叶.2018
[9].李星璇.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一个女人》和《边城》中几种不同的宿命轮回模式[J].牡丹.2018
[10].贾甜,梁一鸣,黄威.基于Kano模型的原型模式系统需求排序方法研究[J].工业工程.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