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凸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形,硬件,逐次,定理,几何,颗粒,高阶。
非凸体论文文献综述
穆龙,张晨,张祺,韩志军[1](2019)在《非凸体颗粒材料缓冲性能的离散元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离散元方法对冲击载荷作用下E形、U形和dolos形(扭转H形)等非凸体颗粒材料的缓冲性能进行数值分析。计算结果表明:与球形颗粒相比,非凸体颗粒材料具有良好的缓冲特性。同时,不同颗粒形状都存在一个临界长宽比R_c,当长宽比R<R_c时,底板的压力峰值随长宽比R的增加而减小;当长宽比R>R_c时,底板的压力峰值变化不再显着并趋于稳定。通过设定不同材料参数分析非凸体颗粒材料能耗散的主要方式,发现非凸体颗粒材料能量耗机制以摩擦耗散为主要方式,非弹性碰撞为次要方式,基本不存在飞溅颗粒耗散能量现象。最后,对颗粒系统在冲击过程中的平均配位数变化进行了讨论,以揭示非凸体颗粒形状对颗粒介质摩擦耗能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长宽比的非凸体颗粒在冲击作用下颗粒单元接触更稳定,有利于摩擦力通过滑移诱导能量耗散,这导致非凸体颗粒具有更好的缓冲性能。(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雪飞,刘书桂,刘新凯[2](2007)在《基于GPU流计算模式的非凸体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虚拟坐标测量系统中非凸物体间的碰撞检测问题,将非凸体分解为叁角形面片,利用可编程图形处理单元(GPU)的流计算优势,将分离轴检测算法映射到图形硬件的片断着色器中,以计算叁角形间的相交情况。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流数据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计量技术》期刊2007年04期)
万朝燕,兆文忠,曹家琏,刘晖[3](2005)在《非凸体分步逐次高阶磨光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KS函数的包络特性和内点极径扫描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凸体高阶磨光方法———分步逐次高阶磨光方法此方法将磨光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对每一局部非凸部位依次进行高阶磨光,第二步对剩余的局部凸域以及经第一步磨光后所得的非凸域进行整体包络高阶磨光典型实例表明,这种新的磨光方法对解决某些非凸体高阶磨光问题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期刊2005年05期)
刘新凯[4](2004)在《基于GPU流计算模式的非凸体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器人、虚拟现实及CAD/CAM等领域中,物体之间的碰撞检测是一个关键问题,其基本任务是确定两个或多个物体彼此是否发生接触或穿透。本论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各种碰撞检测算法的基础上,利用图形硬件的流计算优势,把非凸体转为叁角形面片结构,映射到GPU的Fragment shader中进行碰撞检测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GPU图形硬件通用计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同时还针对NURBS曲面的细分和修剪进行了分析应用,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本课题是四川绵阳异形工件检测项目的一部分,围绕着对孔、槽、腔、涡轮等非凸异形工件的碰撞检测问题,主要进行了以下研究工作:1.设计解析多种数据文件的框架,并实现了针对3DS格式文件的数据读取和场景绘制。2.在介绍GPU图形硬件及开发语言的基础上,把分离轴检测算法映射到Fragment shader中,实现了基于GPU流计算模式的非凸体碰撞检测算法。3.针对NURBS曲面的细分和修剪问题,分析比较了叁种实现方法,并在tNURBS库的基础上进行扩充修改,初步实现了NURBS曲面的细分修剪要求。(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04-12-01)
万朝燕[5](2004)在《基于KS函数的凸与非凸体可控高阶磨光新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光滑的凸体(域)、非凸体(域)的磨光,属于近几十年来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新兴学科——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CAGD)领域,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背景及理论研究价值,如:在航空、宇航、汽车、船舶、模具等设计制造行业都有重要的应用。 本文讨论了国内外对曲面造型及叁维几何外型磨光技术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各类磨光方法的特点。基于KS函数(又称最大熵函数、凝聚函数)的特性,提出了一种新的磨光方法——内点极径扫描法,对此方法的数学理论基础、特点及应用等进行了研究,并给出了一些实例。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有: 1.基于KS函数的凝聚特性,在极坐标系下,建立了一个通用性强、鲁棒性好、高阶可微的新磨光函数——KS_r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磨光方法——内点极径扫描法。 2.应用内点极径扫描法,对多个函数定义的空间凸体进行高阶磨光,实现了仅用一个拟合函数表达、拟合精度仅由一个参数控制的空间凸体磨光拟合图形的绘制。 3.借鉴有限元法中的多级子结构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凸体高阶磨光方法——分步逐次高阶磨光方法。 4.定义了一种以“虚拟控制函数”形式表达的磨光控制平面,实现了除已利用KS函数内部参数ρ对磨光过程的控制外的另一项主动控制策略。 5.将内点极径扫描法进行推广,并采用布尔运算的方式,研究了复连通域的磨光问题。 6.通过创建相应的分片函数,研究了基于离散点描写的凸体、非凸体的磨光问题。 上述工作得出重要结论:本文提出的KS_r函数,除了具有直角坐标系下的KS函数所具有的适用范围广、高阶可微、拟合精度易于控制等特性外,还具有独特的性质:将极坐标系的极点确定在凸体内部时,KS_r函数对其集合中的最小函数具有明确的选择性,因而可以实现域内扫描拟合,达到对凸体磨光的目的。论文中完成的相关理论研究及应用实例,证明了KS_r函数在磨光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的创新点: 1.建立了一个通用性强、鲁棒性好、高阶可微的新磨光函数——KS_r函数,提出了一种新的磨光方法——内点极径扫描法,并从理论上分析研究了磨光函数KS_r的特性。 2.对于非凸体磨光,提出了分步逐次高阶磨光技术,从而解决了一类复杂非凸体的磨光问题。 3.通过添加“虚拟控制函数”,改变被磨光函数集导数的概率分布,从而实现了高阶可控磨光策略。 本课题得到国家“八六叁”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基于协同设计与并行工程的复杂产品虚拟样机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2AA411320)的资助。(本文来源于《大连交通大学》期刊2004-11-25)
非凸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虚拟坐标测量系统中非凸物体间的碰撞检测问题,将非凸体分解为叁角形面片,利用可编程图形处理单元(GPU)的流计算优势,将分离轴检测算法映射到图形硬件的片断着色器中,以计算叁角形间的相交情况。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流数据时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凸体论文参考文献
[1].穆龙,张晨,张祺,韩志军.非凸体颗粒材料缓冲性能的离散元模拟[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9
[2].张雪飞,刘书桂,刘新凯.基于GPU流计算模式的非凸体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J].计量技术.2007
[3].万朝燕,兆文忠,曹家琏,刘晖.非凸体分步逐次高阶磨光方法研究[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
[4].刘新凯.基于GPU流计算模式的非凸体碰撞检测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
[5].万朝燕.基于KS函数的凸与非凸体可控高阶磨光新方法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