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斜拉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抖振位移响应概率描述(论文文献综述)
沈正峰[1](2021)在《喇叭形山口下Π型主梁斜拉桥抖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山区环境下的大跨度桥梁建设越来越迫切。山区桥梁一般具有高墩大跨的特性,因而对风荷载非常敏感。由于山区气象和地形的复杂,人们对山区风场特性的了解还处于相对滞后的阶段。本文选择某典型喇叭形山口下的Π型叠合梁斜拉桥为对象,对此“一山一桥”的风特性和风致抖振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和科学贡献点如下:(1)在某喇叭形山口下建立5座风观测塔和一个多普勒声雷达观测站,对山口下两座大跨度桥梁进行长期风观测。实测表明此喇叭形山口的强风主要为西北来流,风向和风速剖面扭曲明显。连续47年气象站实测极值风速满足Loglogistic分布,广义极值分布会低估重现期风速。风参数存在空间不均匀性,表现为越靠近高山峭壁处的紊流强度越大,紊流积分尺度越小,顺风向功率谱密度在低频能量越小,阵风因子和紊流强度越表现出非线性关系。30 m以下测点的顺风向脉动风功率谱密度会出现高频子区的现象,引入的钝体-点功率谱模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采用Davenport模型描述相距765 m两个测点的脉动风相关性会出现参数拟合值限幅波动现象。湍流风参数Au,w的条件概率密度满足Weibull分布,σu,w的条件概率密度满足Lognormal分布。地形风洞试验表明风参数与局部地形和来流方向密切相关,建立不同来流方向风参数沿桥轴线变化方程,给出喇叭形地形现场实测选点建议。(2)归纳已建Π型主梁断面设计参数,制作了典型Π型梁断面并进行风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格栅紊流能够基本满足各向同性假定,攻角会改变断面上的静压力系数、脉动压力系数和分离点。在0°攻角下,抖振阻力相关性在低频要小于顺风向脉动风相关性,抖振升力相关性在全部频率区间都大于竖向脉动风相关性,抖振升力和抖振力矩的相干函数在低频存在波动,格栅和断面形态会改变抖振力谱和抖振力相干函数。识别出断面在不同攻角下气动导纳函数,并拟合成目标函数。(3)基于喇叭形地形实测风参数,对Π型主梁斜拉桥进行以下4个方面抖振研究:1对比研究实测风参数和规范风参数下主梁抖振响应差异,评价不同气动导纳函数下Π型主梁抖振响应结果。2建立风参数概率模型,采用环境等值法和一阶可靠度法对主梁抖振响应极值进行估算。3基于实测扭曲风速和风向剖面,建立扭曲风剖面下变截面桥塔抖振响应计算方法,对比不同类型风剖面对抖振响应的影响。4采用虚功原理建立多自由度控制的模态耦合抖振控制方程,改进传统DTMD,提出衡量TMD冲程大小的抖振控制效果评判标准,讨论了多模态控制和单模态控制优劣、对比了不同优化参数解析解和频率间距下的减振效果。(4)建立平均风速与风偏角展向变化、平均风速与风攻角展向变化和平均风速与风向展向变化的主梁抖振计算模型,讨论了平均风参数展向变化对抖振响应的影响;提出考虑展向变化的平均风参数、湍流风参数和气动导纳函数的抖振计算理论,对比研究了非均匀风参数对抖振响应的影响。
高宇琦[2](2020)在《强/台风作用下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抖振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建盐城至南通铁路某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结合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分析软件FLUENT,紧密围绕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风致抖振及其控制两个研究热点开展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涉及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气动力特性研究、桥梁有限元建模及动力特性分析、强/台风脉动风场数值模拟、桥梁抖振时域分析及控制方法研究等四个方面。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CFD的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气动力特性研究。采用CFD方法,首先对二维薄平板断面进行了三分力系数和颤振导数识别,以验证模拟过程中所采用的湍流模型、网格及计算边界条件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采用SST k-ω湍流模型模拟了-3°、0°及+3°风攻角下大跨高铁桥梁主梁断面的二维流场,并获得了典型主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和颤振导数。结合流场特征,进一步分析了不同风攻角下各截面处的风压和速度分布。基于上述工作得到了面向桥梁抖振分析的主梁气动力参数。(2)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有限元建模及动力特性分析。根据该高铁桥的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将整体结构离散为主梁系统、桥墩系统和支座系统分别建模。基于ANSYS分别建立了该桥成桥和最大悬臂状态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Block Lanczos法获得了该桥的前200阶模态参数,并对前20阶模态与频率开展了较为深入的分析。选取典型模态参数与MIDAS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桥梁实际动力特性,可服务于后续桥梁抖振及控制研究。(3)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最大悬臂状态抖振时域分析。根据该桥结构形式及动力特征,结合桥址区自然风的相关特性开展了桥梁三维脉动风场模拟。在此基础上,基于大跨度桥梁时域抖振分析框架,实现了静风力和抖振力的时域表达,进而开展了最大悬臂状态下桥梁时域抖振响应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主梁的抖振响应特征,并探讨了不同设计风速和风攻角对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悬臂状态抖振性能的影响。(4)强/台风下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最大悬臂状态抖振控制研究。采用抗风索、临时墩两种控制措施,开展了该桥长悬臂状态的抖振控制研究。以位移、加速度、舒适度为控制目标,详细探讨了不同抗风索布置方案(改变其截面大小、布置形式、初始应力、与水平方向夹角等)与不同临时墩布置位置对主梁悬臂端抖振控制效果的影响,据此提出了强/台风下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抖振控制的合理方案。
施炯玮[3](2020)在《基于全过程的矮塔斜拉桥动力响应与耦合振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矮塔斜拉桥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型桥型,由于其力学性能好、美观度高、跨径布置灵活、经济性好等优点,被广大的桥梁设计师们用于枢纽的连接、江河的跨越或山路的架接等。由于矮塔斜拉桥自身结构比较柔的原因,在悬臂施工过程以及成桥运营阶段,桥梁自身的振动特性以及动力响应一直是现阶段专家学者们所关注的重点,尤其是当汽车车辆行驶于桥面时,由于路面不平度等内在因素以及风荷载等外力干扰所可能造成的汽车-桥梁耦合振动是成桥运营阶段的一大安全隐患。所以,开展关于矮塔斜拉桥施工至成桥全过程的动力特性分析以及汽车-桥梁耦合振动的动力响应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实际的工程也存在一定的实用价值。以有限元法和结构动力学为研究基础,沿用传统的弹簧-质量体系,建立了桥梁和三轴九自由度车辆模型的振动方程,并依据力的平衡和位移协调条件将两者进行耦合。通过将模态综合叠加法和隐式Newmark-β数值计算方法相结合,在MATLAB中自编程序对汽车-桥梁耦合振动方程进行求解。以京杭运河桥为研究对象,在Midas/Civil中依据剪力-柔性梁格理论,建立京杭运河桥从悬臂浇筑阶段到成桥运营阶段的全过程梁格模型,并分别对成桥运营阶段主梁和索塔的前十阶自振特性,悬臂浇筑阶段主梁前三阶自振频率随悬臂长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施工过程中挂篮质量、可能出现的横向不对称荷载和竖向冲击荷载对主梁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京杭运河桥的基本振型为主梁的正对称竖弯,主梁的抗水平侧移刚度较大,但模态比较密集,在一定的频率宽度范围内,一个动荷载的激励可能会引起多个振型的强烈振动;施工过程中挂篮质量和可能出现的横向不对称荷载对主梁振动特性的影响有限,但主梁在最大双悬臂状态时,悬臂端竖向位移和索塔底部的弯矩对可能出现的竖向冲击荷载非常敏感,在该作用下两项数值被分别放大了1.75倍和2.05倍。根据中国标准GB/T 7031-2005中给出的路面功率谱密度函数的拟合公式,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了车速在36km/h144km/h范围内A、B、C三个等级道路的路面不平度曲线。通过自编程序在MATLAB中求解考虑路面不平度后京杭运河桥的最大静力效应值和最大动效应值,并计算分析了36km/h、54km/h、72km/h、90km/h、108km/h、126km/h和144km/h七种车速和A级、B级、C级三种道路等级分别对京杭运河桥动力放大系数和冲击系数的影响,与现行规范《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中通过给定公式计算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动力放大系数和冲击系数与车速之间不存在线性变化,关系比较复杂,而与路面不平度之间则呈现出单调递增关系,即路面状况越差,道路等级越低,动力放大系数和冲击系数越大。道路等级为A级和B级时,动力放大系数和冲击系数的计算值与规范值基本吻合,但当道路等级降为C级时,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规范值均普遍偏低。由此说明,我国规范中给出的相关冲击系数的计算公式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全部涵盖可能出现的情况,未来还需要作出进一步的优化和改善。
李强[4](2020)在《山区大跨斜拉桥施工过程非平稳抖振响应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越来越多大跨度斜拉桥的修建,人们认识到其结构刚度变得愈来愈小,在自然条件风场作用下,越大跨度的斜拉桥其敏感性也会愈发明显。由于山区地形和地貌的特点,山区峡谷的风场往往表现为阵风强烈,非平稳特性特别突出,一般传统的抖振分析是把脉动风看作零均值平稳随机过程,如果依旧把山区风速视为平稳随机过程显然是不合理的。目前,桥梁领域学者们主要是针对成桥阶段下的大跨度桥梁进行抖振响应研究。相比于成桥阶段,施工过程的结构柔度更大,在自然风作用下,大跨度桥梁结构容易发生很大抖振响应使得桥梁结构产生破坏。在非平稳风速场作用下,处于施工过程的大跨度桥梁气动稳定性问题有必要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借助于数值模拟方法和桥位的现场实测数据,研究了施工过程斜拉桥结构在山区风作用下的非平稳抖振响应。将来更加精细化的桥梁抖振分析将为超大跨度的桥梁建造提供更多的建设性意见。本文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根据依托工程斜拉桥结构组成及施工过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该斜拉桥的有限元模型,同时进行了关键施工过程以及成桥阶段桥梁结构动力特性的计算和分析。(2)使用小波分析理论,提取了实测风速的时变平均风,实测数据表明山区风由时变平均风和非平稳脉动风组成。在依托工程斜拉桥桥位处的风速场情况和实测风速基础上,对该斜拉桥主梁等结构使用谐波合成法进行了脉动风场的模拟,然后对模拟的脉动风场进行了风速功率谱检验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风速场简化方法和编写的脉动风模拟算法是可行的,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研究了对静风荷载、自激力和抖振力进行时域化的方法。利用模拟的非平稳脉动风,在将其时域化后加载到ANSYS模型中,进行非平稳抖振响应分析。(3)依托工程斜拉桥非平稳抖振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实测脉动风作用下的斜拉桥主梁位移响应均方值,非平稳脉动风作用下斜拉桥主梁位移响应均方值更大。非平稳风场和实测情况相比更加保守,更偏于安全。悬臂施工过程中,悬臂端的主梁抖振位移是最大的,为减小悬臂端的抖振响应,可以在施工过程中设置抗风索、辅助支撑等方式。中跨合龙后,中跨1/2点抖振扭转位移有较大减小;解除塔梁临时固结体系转换后,中跨响应较体系转换前有所减小;最大单悬臂挂索后,中跨响应较挂索前有所减小。
辛亚兵[5](2019)在《大跨度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击暴流是雷暴云中局部性的强下沉气流俯冲地面后产生的直线型强风,具有非平稳性、突发性和强破坏性特点。我国是雷暴下击暴流(Thunderstorm Down-burst)和类似下击暴流风(Downburst-like Wind)多发区。我国现行《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3360-01-2018)和欧洲规范“Eurocode 1:Actions on structures(BS EN 1991-1-4:2005)”均仅考虑良态气候及台风等作用效应,而对于雷暴(下击暴流)、龙卷风等极端风作用效应则没有考虑。与大气边界层风场相比,下击暴流风场具有不同的风速剖面和风速时程特性。下击暴流风特性及其对工程结构影响引起许多学者关注。目前,下击暴流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现场实测研究方面,由于下击暴流具有突发性且空间尺度较小的特点,因此现场实测获得下击暴流风速样本比较困难,关于下击暴流现场实测研究文献偏少;在试验研究方面,现有试验研究主要集中在建筑结构和输电线塔,而关于下击暴流对桥梁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尚未开展;在下击暴流风荷载模拟方面,采用下击暴流混合随机模型计算风荷载尚应结合实测资料继续进行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主要从实测下击暴流风特性、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结构风洞试验和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风荷载计算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工作阐述如下:(1)对现有下击暴流风特性经验模型和风荷载理论计算方法进行了系统综述。采用现有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理论,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了下击暴流模拟风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并将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现有方法模拟的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高层建筑结构顶端响应结果与已有文献计算结果接近,验证了下击暴流风荷载理论计算正确性。(2)研究了赤石特大桥和苏通大桥桥位实测下击暴流风特性。以赤石特大桥和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依托,进行了桥位处下击暴流风速、风向实测研究。针对下击暴流实测数据,利用滑动平均法研究了下击暴流平均风特性和脉动风特性。基于实测下击暴流风速时程,采用小波变化法(Wavelet Transform,WT)提取实测风速时程时变平均风速,得到时间调制函数,采用谐波叠加法模拟桥址区脉动风并加以调制,从而模拟得到桥址区下击暴流风时程。以赤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大桥有限元模型,分别进行了下击暴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桥梁结构最大双悬臂状态静风荷载响应和非线性时域抖振响应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桥面高度处下击暴流风速与大气边界层风风速相同时,考虑下击暴流时变平均风效应计算得到桥梁主梁梁端静风响应的最大值约为采用10min常值平均风计算的桥梁主梁梁端静风响应最大值的1.20倍左右;下击暴流风作用下桥梁主梁梁端、桥塔塔顶抖振响应均方根值分别比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桥梁主梁梁端、桥塔塔顶抖振位移响应均方根值大,最大比值约为2.8。(3)开发了基于大气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模拟试验装置。下击暴流水平风速剖面通过调节置于风洞中的斜板竖向位置与倾角来模拟,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时间特性通过控制两侧水平开合板运动的速度和角度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开发的下击暴流模拟试验装置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模拟的水平风速剖面与下击暴流水平风速经验风剖面总体吻合较好;采用下击暴流模拟试验装置实现了下击暴流风速时间特性的模拟。(4)设计并制作了几何缩尺比为1:200的(Commonwealth Advisory Aer onautical Research Council,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分别进行了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击暴流稳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作用下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来流风速、风偏角对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结构响应的影响。将模型顶部x方向位移理论计算值、按试验测试水平风速计算位移值与下击暴流瞬态风场试验位移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风洞试验测试风速计算的CAARC标准高层建筑模型顶部x方向(沿短边方向)位移响应最大值与下击暴流瞬态风场测试x方向位移最大值的相对误差为3.0%;模型顶部x方向位移响应最大值的计算值与下击暴流瞬态风场试验最大值的相对误差为-14.8%。(5)参考广东虎门大桥辅航道桥,设计并制作几何缩尺比为1:200的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气弹模型,分别进行了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击暴流稳态风场和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下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模型风洞试验,对不同风场下桥梁模型风致振动位移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跨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模型在下击暴流瞬态风场下模型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RMS最大值约为在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下梁端横桥向位移响应RMS值的2.29.0倍。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模型在下击暴流水平风速作用下的风致响应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赵柯绚[6](2019)在《斜拉桥施工状态静风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现代桥梁建筑中,随着斜拉桥的广泛采用,以及跨度的不断增加,静风荷载作用下的桥梁位移也会随之显着增加。由于斜拉桥整体结构刚度较小,特别是施工状态,对风的作用更加敏感;桥塔作为斜拉桥的重要组成结构,会对斜拉桥施工态的静风响应产生影响。过大的静风响应不仅可能会使得结构发生静风失稳,还会改变结构的刚度特性,从而使得桥梁的固有动力特性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抖振响应。本文以某斜拉桥为工程实例,研究该斜拉桥施工状态静风响应的影响因素。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该斜拉桥施工态主梁断面进行了节段模型风洞试验,分别测定了该斜拉桥主梁节段模型在不同风攻角以及不同风向角下的三分力系数,并将斜风下的实测结果与斜风分解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2、对该斜拉桥最大双悬臂施工态气弹模型进行风洞试验,在紊流场中分别对该结构有桥塔气动干扰和无桥塔气动干扰的静风响应进行测定,研究了在不同风速以及风向角下,斜拉桥施工状态静风响应的影响因素。3、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该斜拉桥最大双悬臂施工态进行建模,分别采用线性和非线性的计算方法得到主梁的静力三分力并对模型进行加载,输出静风响应的模拟计算结果,对不同计算工况的结果以及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风作用于桥塔表面的静风荷载会增大主梁的静风响应;在流场中,桥塔会对来流产生遮挡效应,这会引起靠近桥塔区域的流场发生改变,进而影响主梁的静力三分力系数,使得其静风响应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发生改变;传统的斜风分解法与节段模型试验实测结果相比存在误差;在有限元模拟计算中使用非线性静风荷载的计算方法会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杨帅[7](2018)在《山区特大钢桁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及其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和山区交通运输对基础设施的新要求,山区大跨度桥梁的修建规模与日俱增。钢桁梁斜拉桥不仅顺应国内钢结构桥梁发展趋势,而且适应山区运输安装条件,具有跨越能力大、结构轻盈美观、经济性高、耐久性好、绿色环保等特点。基于此,本文以湖北恩来恩黔高速公路忠建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分析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山区特大钢桁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及其稳定性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旨在为大桥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为同类桥梁设计、施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从结构施工安全性、大型临时结构用量、施工工期、施工可行性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全面详细的比选研究,最终得出最适宜忠建河大桥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案。(2)基于数值分析方法,对施工过程中最不利工况下结构静风稳定性和风致振动响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忠建河桥施工期不会发生静风扭转失稳,主梁没有发生驰振的危险;在-5°到+5°风攻角范围内,施工阶段主梁的颤振临界风速均高于相应的颤振检验风速,其颤振稳定性满足设计要求。(3)施工阶段设计风速下,设置抗风索与大地相连后,主梁风致抖振位移有所减小。在抗风索保持张拉伸长率不变的情况下,抗风索其截面积越大,对抖振位移的抑制作用越明显。(4)结合结构稳定性计算理论,对施工期最大双悬臂、最大单悬臂、成桥阶段等关键工况下结构的第一类稳定性和第二类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分析表明施工阶段的稳定性是安全的,同时运营阶段车道荷载对结构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不大,即运营阶段结构稳定性也是安全的。(5)结构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结构的非线性稳定性安全系数(第二类)比弹性稳定性安全系数(第一类)要小得多,说明在大跨度钢桁梁斜拉桥稳定性计算中,非线性因素对结构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影响较大。
张宏亮[8](2018)在《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的抖振控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其他各种条件的制约,桥梁结构也不断向大跨度方向发展。桥梁为了加大跨径,往往采用减轻主梁自重的方法,因此大跨径桥梁的柔度将会很大,刚度和阻尼也不断减小,导致结构对风荷载的影响越来越敏感。1940年Tacoma桥被风摧毁的事故,震惊了桥梁工程师,从此工程师们开始关注风的动力作用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大跨度斜拉桥在一般采用悬臂拼装施工的方法。紊流风会诱发桥梁结构抖振响应,在施工阶段的最大双悬臂状态下,结构的刚度和阻尼都较小,对风的作用更为敏感,因而施工阶段由紊流风引发的抖振响应要比成桥阶段大得多,过大的抖振势必对施工和结构安全造成影响,过大的抖振响应可能损害施工机械以及施工人员,也可能导致结果局部疲劳。本文就以下方面进行系统研究:1、本文以南京第五长江大桥主桥为工程背景,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并用频域方法计算分析该桥在施工阶段结构的抖振响应,利用西南交通大学工业风洞实验室,测试了桥梁断面的三分力系数;初始位移激励下,结合利用最小二乘复指数方法(简称LSCE法)识别出桥梁断面的颤振导数;结合识别出的颤振导数,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分析在脉动风作用下的抖振响应,并分析其在各种参数作用下的影响。2、采用调谐质量阻尼器的减振措施来对桥梁进行减振分析。以单自由度简谐激励荷载作用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质量比m、频率比f以及TMD阻尼比xT对桥梁—TMD系统的动力放大系数DAF的影响,从而将优化后的参数应用到实际桥梁中,来观察其减振效果。研究表明,TMD的安装位置、频率、质量以及阻尼比都对桥梁结构减振都有影响,一般将TMD安装在发生最大抖振响应的位置处,将其频率设置为该点响应频率谱功率最大点所对应的频率,来对桥梁结构抖振进行控制。TMD参数的改变对抑制桥梁结构抖振由重要影响,质量越大,制振效果越好。
卢平[9](2017)在《大跨度连续刚构双幅桥抖振响应气动干扰效应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我国交通建设事业迎来了极大发展。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高等级公路常常以上、下并列分离式双幅桥的形式出现,高墩大跨度连续刚构双幅桥成为跨越崇山峻岭的首选桥型。与单幅桥不同,高墩大跨双幅桥在强风作用下,上游桥梁可能产生较大的尾流振动,对下游桥梁的动力响应既可能增强也可能抑制,因此研究双幅桥风致振动干扰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本文以某特大桥为工程背景,首先针对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分别以主梁悬臂端横向位移响应根方差和均值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工阶段最大双悬臂状态下的气弹模型风洞试验,得到单双幅桥在C类地貌紊流场下的位移响应数据,并分析了主梁净间距、风偏角、风攻角、顺桥向错位及高差5个因素对风致振动干扰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幅桥的下游桥梁比上游桥梁受到气动干扰效应的影响更大;当受扰模型位于上游时,主梁左悬臂端横向位移根方差干扰因子为0.7118.8,右悬臂端横向位移均值干扰因子为-4.31.45;当受扰模型位于下游时,主梁左悬臂端横向位移根方差干扰因子为0.725.8,右悬臂端横向位移均值干扰因子为-2.463.22。然后根据抖振理论,结合桥梁动力特性,利用Midas Civil计算得到单双幅桥在施工最大双悬臂状态主梁根部和墩底截面上的抖振力,并获得抖振内力气动干扰效应的定量规律。结果表明,当下游受扰桥梁距离上游施扰桥梁较近时,下游净间距2m时的主梁根部、顺桥向错位4m时的墩底截面、高差1.2m时的主梁根部截面上抖振力均普遍减小,干扰因子远小于1;但是在局部位置,3°攻角时的主梁根部和墩底抖振内力被干扰效应放大,其干扰因子分别最高可达6.72、2.68。本文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大跨度双幅桥抗风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双幅桥气动干扰效应的放大作用而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的试验结果和分析结论能够为大跨度连续刚构双幅桥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
何锦章[10](2017)在《忠建河大桥(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风致抖振响应控制措施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桥梁跨径的不断加大和新材料、新结构的大量应用,以及制造工艺的日渐优化,桥梁结构体系刚度和阻尼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桥梁结构对大气风作用的敏感性也越来越突出。剧烈的桥梁风致振动将不可避免的影响到桥梁结构安全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桥梁施工期风致抖振响应的控制措施进行专门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本文依托湖北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上的忠建河大桥,针对钢桁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主要对大桥钢桁主梁施工期风致抖振响应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阐述了国内外大跨径斜拉桥的发展历史,介绍了桥梁风致抖振的理论基础和研究现状,以及钢桁梁斜拉桥施工风振控制的研究进展。随后介绍了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的常见措施,简要介绍了背景工程忠建河钢桁梁斜拉桥的相关设计参数,明确了以设置抗风索的机械措施作为该桥施工期风致抖振控制研究的重点。在此基础上,论文参考规范要求,确定了该桥施工阶段的主梁设计基本风速,利用大型通用流体分析软件FLUENT,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获取了忠建河特大桥施工阶段钢桁主梁的静力三分力系数;同时,在通用结构软件ANSYS中建立了忠建河特大桥的结构有限元模型,使用MATLAB模拟程序生成了满足条件的脉动风场和桥梁抖振力荷载时程样本,并导入到ANSYS模型中进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论文对钢桁梁斜拉桥施工阶段钢桁主梁在最大单悬臂和最大双悬臂两种典型状态下的风致静风响应和风致抖振响应进行了计算和分析,重点研究了抗风索对钢桁梁斜拉桥钢桁主梁典型施工状态的静风变形和振动抑制效果。得到了如下结论:(1)不设置抗风索时,钢桁主梁最大单悬臂状态的最大静风位移发生在悬臂端;最大双悬臂状态的最大静风位移发生在河侧悬臂端。(2)不设置抗风索时,最大双悬臂状态具有更大的悬臂端主梁抖振位移,更大的抖振位移相应导致了更大的主梁抖振内力响应。(3)设置抗风索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钢桁主梁的静风位移得到抑制。且随抗风索截面积的不同,抑制效果也不同;抗风索截面积越大,抑制效果越好。抗风索截面积相同条件下,拉结于地面的方案A比拉结于塔底承台的方案B能更好的抑制钢桁主梁在静风作用下的变形。(4)设置抗风索后,能够有效抑制施工阶段钢桁主梁的风致抖振响应;且抗风索截面积越大,抗风索对主梁的抖振位移和抖振内力抑制效果越显着。抗风索截面积相同条件下,对主梁的抖振位移和抖振内力抑制效果方面,拉结于地面的方案A整体上明显优于拉结于塔底承台的方案B。
二、斜拉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抖振位移响应概率描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斜拉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抖振位移响应概率描述(论文提纲范文)
(1)喇叭形山口下Π型主梁斜拉桥抖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山区风场研究现状 |
1.3 Π型主梁斜拉桥风致振动问题 |
1.4 风致抖振的研究现状 |
1.5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喇叭形山口的风场特性 |
2.1 风观测系统 |
2.1.1 平均风空间特性 |
2.1.2 脉动风的空间特性 |
2.1.3 风参数的概率分析 |
2.2 地形风洞试验分析 |
2.2.1 平均风特性 |
2.2.2 脉动风的空间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Π型主梁抖振力特性 |
3.1 试验原理 |
3.2 试验方法 |
3.3 压力测量试验结果 |
3.3.1 抖振力谱特性 |
3.3.2 抖振力展向特性 |
3.3.3 气动导纳函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均匀风参数下Π型主梁斜拉桥抖振响应及控制 |
4.1 Π型主梁多模态耦合抖振响应 |
4.1.1 工程概况 |
4.1.2 多模态耦合抖振计算理论 |
4.1.3 计算结果 |
4.2 基于概率风特性的抖振响应分析 |
4.3 扭曲风剖面下变截面桥塔抖振响应 |
4.3.1 扭曲风剖面下变截面桥塔抖振计算理论 |
4.3.2 桥塔参数 |
4.3.3 不同风特性抖振响应 |
4.3.4 不同风偏角抖振响应 |
4.3.5 不同风剖面抖振响应 |
4.4 抖振响应的TMD控制分析 |
4.4.1 多自由度多模态耦合抖振控制理论 |
4.4.2 TMD最优参数 |
4.4.3 抖振响应谱特性 |
4.4.4 DTMD模型优化及评价标准 |
4.4.5 SDTMD优化解对比 |
4.4.6 MDTMD多模态控制 |
4.4.7 多模态MDTMD优化解对比 |
4.4.8 DTMD频率间距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非均匀风参数下Π型主梁斜拉桥抖振响应 |
5.1 平均风的影响 |
5.1.1 平均风速和风偏角的影响 |
5.1.2 平均风速和风攻角的影响 |
5.1.3 平均风速和任意风向的影响 |
5.2 脉动风的影响 |
5.2.1 脉动风风谱的影响 |
5.2.2 相干函数的影响 |
5.3 气动导纳的影响 |
5.4 非均匀风场特性下抖振响应计算理论 |
5.5 计算结果 |
5.5.1 单因素影响 |
5.5.2 多因素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主要创新点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强/台风作用下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抖振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桥梁风致振动及其研究方法 |
1.2.1 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 |
1.2.2 桥梁风工程的研究方法 |
1.2.3 桥梁结构风致抖振 |
1.3 CFD数值模拟技术及发展 |
1.3.1 CFD数值模拟技术简介 |
1.3.2 CFD数值模拟技术发展 |
1.4 桥梁风致振动控制研究 |
1.4.1 桥梁风致振动控制措施 |
1.4.2 桥梁风致抖振控制发展现状 |
1.5 本文依托工程背景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基于CFD的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气动力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桥梁三分力系数识别 |
2.2.1 三分力系数 |
2.2.2 平板断面三分力系数识别 |
2.2.3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箱梁断面三分力系数识别 |
2.3 均匀流颤振导数识别 |
2.3.1 颤振导数识别方法 |
2.3.2 平板断面颤振导数识别 |
2.3.3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闭口箱梁颤振导数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动力特性分析 |
3.1 引言 |
3.2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有限元建模 |
3.2.1 最大悬臂状态下的有限元模型 |
3.2.2 全桥有限元模型 |
3.3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全桥动力特性分析 |
3.3.1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最大悬臂状态动力特性分析 |
3.3.2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全桥动力特性分析 |
3.4 动力特性对比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最大悬臂状态抖振时域分析 |
4.1 引言 |
4.2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三维风场模拟 |
4.2.1 风场的简化 |
4.2.2 目标谱的选取 |
4.2.3 主梁风场模拟 |
4.2.4 桥墩风场模拟 |
4.3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最大悬臂状态抖振时域分析 |
4.3.1 桥梁抖振时域分析方法 |
4.3.2 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最大悬臂状态抖振时域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强/台风下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长悬臂状态抖振控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基于临时抗风索的抖振控制 |
5.2.1 临时抗风索布置形式 |
5.2.2 抗风索对抖振响应的控制效果 |
5.3 基于临时支墩的抖振控制 |
5.3.1 临时墩的布置形式 |
5.3.2 临时墩对抖振响应的控制效果 |
5.4 主梁舒适度评价及控制效果 |
5.4.1 Diekemann舒适度指标K |
5.4.2 斯佩林指标W_z |
5.4.3 加速度评价指标 |
5.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工作与结论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全过程的矮塔斜拉桥动力响应与耦合振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矮塔斜拉桥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
1.2 矮塔斜拉桥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矮塔斜拉桥构造特点及受力特性 |
1.2.2 矮塔斜拉桥静力特性研究 |
1.2.3 矮塔斜拉桥动力特性研究 |
1.3 公路桥梁耦合振动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风—汽车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2 汽车—桥梁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1.3.3 桥梁抖振研究现状 |
1.3.4 风—汽车—桥梁耦合振动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汽车—桥梁耦合振动模型及数值计算方法 |
2.1 结构动力学基本原理 |
2.1.1 D’Alembert原理 |
2.1.2 虚功原理 |
2.1.3 Hamilton原理 |
2.1.4 Lagrange方程 |
2.2 桥梁模型及动力学方程 |
2.3 车辆模型及动力学方程 |
2.3.1 车辆模型及运动方程 |
2.3.2 车辆振动方程的矩阵化 |
2.4 汽车—桥梁耦合振动方程 |
2.5 动力反应数值分析方法及流程 |
2.5.1 分析方法 |
2.5.2 计算流程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施工及成桥阶段动力响应分析 |
3.1 工程背景 |
3.2 空间有限元模型 |
3.3 成桥阶段动力响应分析 |
3.4 施工阶段动力响应分析 |
3.4.1 悬臂浇筑全过程 |
3.4.2 施工挂篮质量的影响 |
3.4.3 横桥向不对称荷载的影响 |
3.4.4 竖向冲击荷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成桥阶段矮塔斜拉桥耦合振动分析 |
4.1 路面不平度的模拟分析 |
4.1.1 路面不平度的数学模型 |
4.1.2 路面不平度的激励函数 |
4.1.3 路面不平度的数值模拟 |
4.2 汽车—桥梁耦合振动响应分析 |
4.2.1 车速的影响 |
4.2.2 路面不平度的影响 |
4.3 动力冲击系数的计算与分析 |
4.3.1 车速的影响 |
4.3.2 路面不平度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对本文分析的总结 |
5.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4)山区大跨斜拉桥施工过程非平稳抖振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斜拉桥的发展现状 |
1.1.2 抗风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非平稳风速模拟 |
1.2.2 桥梁抖振分析理论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依托工程斜拉桥概况及其有限元建模 |
2.1 有限元法理论 |
2.2 依托工程斜拉桥概况与动力特性分析 |
2.2.1 依托工程斜拉桥概况 |
2.2.2 成桥阶段动力特性 |
2.2.3 关键施工过程动力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某斜拉桥实测风速分析及其非平稳风场模拟 |
3.1 基于小波分析理论的实测风速分析 |
3.1.1 小波分析理论 |
3.1.2 现场测量仪器布置 |
3.1.3 风速数据的预处理 |
3.1.4 提取时变平均风速 |
3.2 风速场简化 |
3.3 谐波合成法理论 |
3.4 依托工程斜拉桥风场模拟 |
3.4.1 风场模拟基本参数 |
3.4.2 斜拉桥平稳脉动风速模拟 |
3.4.3 非平稳脉动风速模拟方法 |
3.4.4 斜拉桥非平稳脉动风速模拟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斜拉桥施工过程非平稳抖振时域响应分析 |
4.1 风荷载时域化方法 |
4.1.1 静风荷载 |
4.1.2 非平稳抖振力 |
4.1.3 气动自激力 |
4.2 抖振时域分析 |
4.2.1 三分力系数及曲线拟合 |
4.2.2 施工过程 |
4.2.3 成桥过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
(5)大跨度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下击暴流概述 |
1.2.1 下击暴流定义 |
1.2.2 下击暴流气象学形成机理 |
1.2.3 下击暴流时空分布 |
1.3 下击暴流研究现状 |
1.3.1 下击暴流现场实测研究现状 |
1.3.2 下击暴流试验模拟研究现状 |
1.3.3 下击暴流风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3.4 下击暴流风荷载研究现状 |
1.3.5 结构下击暴流抗风设计规范和指南现状 |
1.3.6 下击暴流研究目前存在不足 |
1.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2章 下击暴流风特性经验模型与风荷载计算理论 |
2.1 引言 |
2.2 下击暴流风特性经验模型 |
2.2.1 下击暴流经验风剖面 |
2.2.2 下击暴流风速时程特性 |
2.2.3 下击暴流时空特性 |
2.2.4 下击暴流随机特性 |
2.3 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理论 |
2.3.1 下击暴流平均风荷载模拟方法 |
2.3.2 下击暴流脉动风荷载模拟方法 |
2.4 下击暴流风荷载算例 |
2.4.1 下击暴流风荷载计算 |
2.4.2 高层建筑结构动力响应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下击暴流风特性实测及桥梁抖振响应计算 |
3.1 引言 |
3.2 实测下击暴流风特性分析 |
3.2.1 赤石特大桥风观测系统 |
3.2.2 苏通大桥风观测系统 |
3.2.3 桥位实测突变风数据 |
3.2.4 时变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分析 |
3.2.5 湍流度和脉动风调制参数分析 |
3.2.6 功率谱密度分析 |
3.3 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风荷载模型 |
3.3.1 下击暴流平均风荷载模型 |
3.3.2 下击暴流作用下桥梁抖振荷载模型 |
3.4 基于实测下击暴流桥梁结构抖振响应分析 |
3.4.1 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模拟 |
3.4.2 桥梁在下击暴流和大气边界层风场作用下响应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场模拟 |
4.1 引言 |
4.2 基于边界层风洞的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场模拟装置 |
4.2.1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场试验模拟装置 |
4.2.2 风速数据采集系统 |
4.2.3 风场模拟缩尺比确定 |
4.3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剖面试验结果分析 |
4.3.1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风剖面模拟结果 |
4.3.2 不同测试位置下水平风速风剖面模拟结果分析 |
4.3.3 不同来流风速下水平风速风剖面模拟结果分析 |
4.3.4 不同来流风速下风攻角测试结果分析 |
4.3.5 大气边界层B类风场试验结果 |
4.4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时程试验结果分析 |
4.4.1 静压梯度 |
4.4.2 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时程测试结果 |
4.4.3 时变平均风速和脉动风速 |
4.4.4 下击暴流试验风场湍流度 |
4.4.5 脉动风功率谱密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下击暴流作用下CAARC标准模型风致响应试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模拟装置和结果分析方法 |
5.2.1 基于大气边界层风洞下击暴流试验模拟装置 |
5.2.2 CAARC标准模型 |
5.2.3 试验数据采集及结果处理方法 |
5.3 下击暴流作用下CAARC标准模型位移响应分析 |
5.3.1 CAARC标准模型位移响应时程 |
5.3.2 时变平均风位移 |
5.3.3 脉动风位移响应 |
5.3.4 脉动风位移响应与来流风速关系分析 |
5.4 CAARC标准模型下击暴流水平风速作用下响应计算分析 |
5.4.1 沿高度分布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模拟 |
5.4.2 位移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下击暴流作用下大跨度桥梁风致响应试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试验模拟装置和结果分析方法 |
6.2.1 基于大气边界层风洞下击暴流试验模拟装置 |
6.2.2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气弹模型 |
6.2.3 试验数据采集及结果处理方法 |
6.3 下击暴流作用下大跨连续刚构桥响应分析 |
6.3.1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位移响应时程 |
6.3.2 时变平均风位移 |
6.3.3 脉动风位移 |
6.3.4 脉动风位移时变功率谱密度 |
6.3.5 脉动风位移响应与来流风速关系分析 |
6.3.6 脉动风位移响应与风偏角关系分析 |
6.4 桥梁结构在下击暴流风场与B类风场响应比较 |
6.5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下击暴流水平风作用下响应计算分析 |
6.5.1 沿主梁轴向分布下击暴流水平风速模拟 |
6.5.2 响应计算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斜拉桥施工状态静风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斜拉桥的介绍及发展 |
1.2.1 斜拉桥的简介 |
1.2.2 斜拉桥的发展介绍 |
1.3 风对斜拉桥桥塔的作用 |
1.3.1 桥塔结构的基本特性 |
1.3.2 风对桥塔的静力作用 |
1.3.3 风对桥塔的动力作用 |
1.4 桥梁静风响应的研究 |
1.5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1 理论分析 |
1.5.2 风洞试验 |
1.5.3 数值计算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静力三分力系数与静风荷载 |
2.1 主梁断面静力三分力系数 |
2.1.1 风荷载的三分力 |
2.1.2 体轴坐标系和风轴坐标系 |
2.1.3 影响静力三分力系数的因素 |
2.1.4 测定静力三分力系数的方法和意义 |
2.2 静力三分力系数的测定 |
2.3 斜风分解法 |
2.4 静风荷载的计算 |
2.4.1 静风荷载计算方法介绍 |
2.4.2 非线性静风响应的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某斜拉桥最大双悬臂施工态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
3.1 工程概况 |
3.2 试验概述 |
3.2.1 风洞设备 |
3.2.2 测量系统 |
3.3 气动弹性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3.3.1 设计总原则 |
3.3.2 加劲梁 |
3.3.3 桥塔 |
3.3.4 斜拉索 |
3.3.5 辅助墩和过渡墩 |
3.4 试验内容 |
3.4.1 该斜拉桥址处梯度风速 |
3.4.2 试验工况 |
3.4.3 测点布置 |
3.4.4 动力特性测试结果 |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6 试验结论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有限元的静风响应计算分析 |
4.1 最大双悬臂施工态有限元模型 |
4.1.1 模型建立 |
4.1.2 模型动力特性 |
4.2 计算工况及加载方式 |
4.3 线性静风荷载的计算 |
4.3.1 主梁风荷载 |
4.3.2 桥塔风荷载 |
4.3.3 斜拉索风荷载 |
4.4 静风响应结果及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山区特大钢桁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及其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钢桁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研究现状 |
1.2.2 施工期间桥梁抗风稳定性研究现状 |
1.2.3 施工期间桥梁结构稳定性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山区特大钢桁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总体施工方案比选 |
2.1 工程背景 |
2.1.1 工程概况 |
2.1.2 上部结构概况 |
2.1.3 自然条件 |
2.2 上部结构主要施工方案 |
2.2.1 双悬臂拼装 |
2.2.2 单悬臂拼装(临时墩) |
2.2.3 单悬臂拼装(扣索) |
2.2.4 边跨顶推中跨悬臂 |
2.3 上部结构施工方案比选 |
2.3.1 结构受力比较 |
2.3.2 临时结构用量比较 |
2.3.3 工期比较 |
2.3.4 施工可行性比较 |
2.4 既定施工方案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施工期间特大钢桁梁斜拉桥主梁抗风稳定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施工阶段设计的风速确定 |
3.3 结构三维自振特性分析 |
3.3.1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 |
3.3.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4 主梁三分力系数的确定 |
3.4.1 主梁三分力系数的定义 |
3.4.2 忠建河大桥主梁数值模型概况 |
3.4.3 三分力系数数值确定结果 |
3.5 主梁静风稳定分析 |
3.6 主梁颤振分析 |
3.6.1 桥梁颤振基本理论 |
3.6.2 主梁颤振导数的确定 |
3.6.3 模态质量的求解 |
3.6.4 主梁颤振临界风速的确定 |
3.7 主梁抖振响应分析 |
3.7.1 抖振力 |
3.7.2 脉动风场 |
3.7.3 桥梁结构抖振时域分析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山区大跨度钢桁梁桥施工期结构稳定性数值分析 |
4.1 引言 |
4.2 桥梁结构稳定性计算理论及评价标准 |
4.2.1 结构稳定性计算理论 |
4.2.2 桥梁结构整体静力稳定性评价标准 |
4.3 桥梁结构稳定性计算模型及参数 |
4.3.1 桥梁结构稳定性分析有限元模型 |
4.3.2 稳定性分析计算参数 |
4.4 最大双悬臂阶段结构稳定性分析 |
4.4.1 第一类稳定性计算结果 |
4.4.2 第二类稳定性计算结果 |
4.5 最大单悬臂阶段结构稳定性分析 |
4.5.1 第一类稳定性计算结果 |
4.5.2 第二类稳定性计算结果 |
4.6 成桥阶段结构稳定性分析 |
4.6.1 第一类稳定性计算结果 |
4.6.2 第二类稳定性计算结果 |
4.7 山区大跨度钢桁梁桥施工期稳定性评价与建议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的抖振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 |
1.2.1 桥梁结构的风致振动类型 |
1.3 桥梁结构风致振动的控制 |
1.3.1 索塔减振 |
1.3.2 斜拉索减振 |
1.3.3 主梁减振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大跨桥梁风荷载研究 |
2.1 近地风特性 |
2.1.1 平均风速 |
2.1.2 脉动风特性 |
2.2 桥梁风荷载 |
2.2.1 桥梁静风荷载 |
2.2.2 桥梁抖振荷载及分析理论 |
第3章 大跨斜拉桥施工状态抖振分析 |
3.1 动力微分方程的建立 |
3.2 方程求解 |
3.2.1 气动导数的选取 |
3.2.2 气动导纳 |
3.2.3 脉动风谱的选取 |
3.3 大跨度斜拉桥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抖振响应简化计算 |
第4章 工程实例及参数分析 |
4.1 南京五桥结构简介及主要数据计算 |
4.1.1 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4.1.2 静力三分力系数 |
4.2 主梁颤振导数识别 |
4.2.1 节段模型颤振导数试验参数 |
4.2.2 试验方法与结果 |
4.3 斜拉桥最大双悬臂施工状态抖振响应分析 |
4.3.1 不同气动导纳的比较 |
4.3.2 抖振位移响应谱特性 |
4.4 全桥气弹模型试验 |
4.4.1 模型设计与制作 |
4.4.2 风洞试验 |
4.4.3 紊流场试验结果 |
第5章 大跨度斜拉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抖振的TMD控制 |
5.1 结构振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
5.2 阻尼器简介 |
5.2.1 调谐质量阻尼器 |
5.2.2 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 |
5.3 TMD阻尼器的有限元模拟 |
5.4 简谐荷载激励下TMD参数优化 |
5.5 TMD参数设计及对结构振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9)大跨度连续刚构双幅桥抖振响应气动干扰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气动干扰效应研究现状 |
1.3.1 高层建筑气动干扰研究现状 |
1.3.2 双幅桥气动干扰研究现状 |
1.4 风的基本干扰原理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2 连续刚构桥风致振动响应研究 |
2.1 工程概况 |
2.1.1 桥梁简介 |
2.1.2 基本风速 |
2.1.3 设计基准风速 |
2.1.4 颤振检验风速 |
2.1.5 驰振检验风速 |
2.2 施工阶段气弹模型风洞试验 |
2.2.1 动力特性计算 |
2.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2.3 模型设计与制作 |
2.2.4 风洞试验工况 |
2.2.5 边界层流场模拟 |
2.2.6 试验测点布置 |
2.2.7 气弹模型试验 |
2.3 本章小结 |
3 抖振位移根方差气动干扰效应 |
3.1 净间距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3.1.1 0°风向角时的结果 |
3.1.2 15°风向角时的结果 |
3.1.3 30°风向角时的结果 |
3.1.4 45°风向角时的结果 |
3.1.5 60°风向角时的结果 |
3.2 风向角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3.2.1 净间距2m时的结果 |
3.2.2 净间距10m时的结果 |
3.2.3 净间距20m时的结果 |
3.2.4 净间距60m时的结果 |
3.3 攻角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3.3.1 净间距2m时不同攻角的结果 |
3.3.2 净间距10m时不同攻角的结果 |
3.3.3 净间距20m时不同攻角的结果 |
3.3.4 有攻角时不同净间距的结果 |
3.4 顺桥向错位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3.4.1 净间距2m时的结果 |
3.4.2 净间距10m时的结果 |
3.4.3 净间距20m时的结果 |
3.4.4 净间距60m时的结果 |
3.4.5 有顺桥向错位时不同净间距的结果 |
3.4.6 有顺桥向错位时不同风向角的结果 |
3.5 高差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3.5.1 净间距2m时的结果 |
3.5.2 有高差时不同风向角的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4 抖振位移均值气动干扰效应 |
4.1 净间距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4.1.1 0°风向角时的结果 |
4.1.2 15°风向角时的结果 |
4.1.3 30°风向角时的结果 |
4.1.4 45°风向角时的结果 |
4.1.5 60°风向角时的结果 |
4.2 风向角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4.2.1 净间距2m时的结果 |
4.2.2 净间距10m时的结果 |
4.2.3 净间距20m时的结果 |
4.2.4 净间距60m时的结果 |
4.3攻角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4.3.1 净间距2m时的结果 |
4.3.2 净间距10m时的结果 |
4.3.3 净间距20m时的结果 |
4.3.4 有攻角时不同净间距的结果 |
4.4顺桥向错位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4.4.1 净间距2m时顺桥向错位的结果 |
4.4.2 净间距10m时顺桥向错位的结果 |
4.4.3 净间距20m时顺桥向错位的结果 |
4.4.4 净间距60m时顺桥向错位的结果 |
4.4.5 有顺桥向错位时不同净间距的结果 |
4.4.6 有顺桥向错位时不同风向角的结果 |
4.5 高差对干扰效应的影响 |
4.5.1 净间距2m时的结果 |
4.5.2 有高差时不同风向角的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施工最大双悬臂抖振内力气动干扰效应 |
5.1 抖振惯性力计算 |
5.2 计算模型的选取 |
5.3 抖振内力气动干扰效应 |
5.3.1 单幅桥抖振内力计算 |
5.3.2 双幅桥抖振内力计算 |
5.3.3 抖振内力气动干扰效应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忠建河大桥(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风致抖振响应控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斜拉桥发展概述 |
1.2 钢桁梁斜拉桥的结构特点 |
1.3 桥梁风致抖振控制基础理论与研究现状 |
1.3.1 桥梁风致抖振控制基础理论 |
1.3.2 桥梁风致抖振控制研究现状 |
1.4 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抗风控制研究现状 |
1.5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桥梁风振控制措施与背景工程 |
2.1 桥梁风振控制措施 |
2.1.1 气动措施 |
2.1.2 机械措施 |
2.2 背景工程介绍 |
2.3 忠建河大桥施工抖振控制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忠建河大桥主梁静力三分力数值识别 |
3.1 主梁静力三分力系数的定义 |
3.2 忠建河大桥桥址区设计风速的确定 |
3.3 主梁静力三分力系数的数值识别 |
3.3.1 识别软件介绍 |
3.3.2 数值识别的CFD计算模型 |
3.3.3 主梁静力三分力系数的数值识别结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抗风索对大桥主梁静风响应的影响分析 |
4.1 大桥有限元模型 |
4.2 大桥结构动力特性 |
4.3 静风荷载计算公式 |
4.4 抗风索设置形式 |
4.4.1 拉结锚固于地面的方案A |
4.4.2 拉结锚固于地面的方案B |
4.5 最大单悬臂状态下主梁静风位移响应分析 |
4.6 最大双悬臂状态下主梁静风位移响应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忠建河大桥抖振时域分析与抑振措施研究 |
5.1 抖振力的数学表达式 |
5.2 脉动风场的数学表达 |
5.3 大桥钢桁主梁动力计算模型 |
5.4 无抗风索时主梁抖振响应分析 |
5.4.1 最大单悬臂状态下主梁抖振响应分析 |
5.4.2 最大双悬臂状态下主梁抖振响应分析 |
5.4.3 无抗风索时主梁抖振响应统计分析 |
5.5 设置抗风索后主梁抖振响应分析 |
5.5.1 设置抗风索后主梁抖振位移响应分析 |
5.5.2 设置抗风索后主梁抖振轴力响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在职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四、斜拉桥最大双悬臂状态抖振位移响应概率描述(论文参考文献)
- [1]喇叭形山口下Π型主梁斜拉桥抖振研究[D]. 沈正峰. 长安大学, 2021(02)
- [2]强/台风作用下大跨度高铁连续梁桥施工期抖振及控制研究[D]. 高宇琦. 东南大学, 2020
- [3]基于全过程的矮塔斜拉桥动力响应与耦合振动分析[D]. 施炯玮.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4]山区大跨斜拉桥施工过程非平稳抖振响应研究[D]. 李强.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5]大跨度桥梁下击暴流风荷载效应研究[D]. 辛亚兵. 湖南大学, 2019(01)
- [6]斜拉桥施工状态静风响应的影响因素研究[D]. 赵柯绚.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7]山区特大钢桁梁斜拉桥上部结构施工方案及其稳定性研究[D]. 杨帅.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6)
- [8]大跨度斜拉桥施工阶段的抖振控制措施研究[D]. 张宏亮.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9)
- [9]大跨度连续刚构双幅桥抖振响应气动干扰效应研究[D]. 卢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10]忠建河大桥(钢桁梁斜拉桥)施工期风致抖振响应控制措施研究[D]. 何锦章. 广西大学, 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