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接受与阐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邯郸,文本,青山,先锋,当代文学,文学,唐人。
接受与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钟名诚[1](2019)在《朱光潜对维柯《新科学》的接受与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朱光潜萌发了翻译维柯《新科学》的想法,并在极短时间内翻译且进一步阐释了维柯及其《新科学》的学术思想。朱光潜试图通过阐释维柯的学术思想来确立自身美学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品格。他认为维柯的历史发展观、实践观、人民观、阶级斗争学说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他对维柯学术思想的接受和阐释对我国的维柯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拓展了我国美学研究的视野,探讨了美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朱光潜对维柯学术思想的过度阐释同时也透露出了其美学思想的深层矛盾。(本文来源于《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温竹梅[2](2019)在《接受美学视域下期待视野理论的阐释》一文中研究指出姚斯虽多次提到"期待视野",但其着作中却并未对它做出明确定义,因此学界众说纷纭而难有统一定义。文章梳理了期待视野概念渊源及其发展脉络,并对其做出较为明确的定义。基于此定义,将皮亚杰认识发生论中的认识结构作为理论参照来分析期待视野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最后对姚斯期待视野理论进行反思,发掘其对当今文学创作所具有的价值。(本文来源于《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宏[3](2019)在《试论郭祥正对李白的阐释与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品所蕴含之深刻丰美的内容,滋润影响后代诗人心灵。宋代诗人郭祥正,以李白自诩,将李白视为毕生追求的理想化身,从个人形象和诗歌创作两方面对其进行了模仿。这种模仿给诗人带来了荣耀,也束缚了诗人的个性。可以说,郭祥正既得意于李白,也失意于李白。(本文来源于《长江学术》期刊2019年02期)
周敏,孙雁冰[4](2019)在《文学的公共性:从文学生产到文本接受——兼论公共阐释的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张江在《公共阐释论纲》中提出,文本阐释是一种公共行为。作为对该论点的回应,本文围绕文学批评实践活动,勾勒了从文学生产到文本接受的文学阐释知识社会学发展图景,以此说明,不论是文学的生产、还是文本本身、抑或是文本的接受,无不具备公共特征,它们的公共性决定了文学阐释的公共性。与此同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基于公共理性,文学的阐释必然堕入那种主体之外无参照点的传统主-客体的批评模式的窠臼,导致批评实践沦为主体的自我反思的抽象判断。因此,唯有秉持公共理性的公共阐释行为,才能在解决新问题的同时具有不断生发出新理论的动能,从而赋予文学阐释以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徐凡[5](2019)在《余华先锋小说的“经典化”——从接受美学与阐释学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先锋小说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步入了"经典化"的行列,余华在其中占据了极重要的地位。纵观余华先锋小说一步步"经典化"的历程,其异乎寻常的创新因子以及形式与哲学上独特的超越性,加之时代氛围与人为建构下读者的接受与批评家的阐释成功地将余华的先锋小说推崇为了时代的经典。余华以其极具先锋性的暴力叙事尖锐地书写现实、历史和人性,给整个时代带来一种新奇的力量。时代的多样性伴随着读者理解的差异性,从接受(本文来源于《唐山文学》期刊2019年02期)
张兵圆,吴铮争[6](2019)在《接受理论视域下考古遗址阐释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末以来,伴随着地方性文化觉醒,遗产价值认知体系中专家主导的历史价值逐渐让位于更具当地文化精神关联的文化价值;同一时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陡增,以政府为主导的保护模式难以满足新时期遗产保护需求,这些都表明了遗产保护实践急需公众参与。然而,由于遗产阐释理念的不足,未能认清遗产受众在遗产阐释活动的中心地位,致使遗产价值评估不清、遗产展示内容空洞化、受众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本文借鉴接受理论相关研究方法,对考古遗址阐释特征和现状进行分析,重新将受众放在考古遗址阐释的中心地位,强调考古遗址与受众双重互动是遗址价值的来源,提出考古遗址价值发掘中的作者意识发挥、考古遗址主题阐释构建、受众"前理解"维护等阐释策略。(本文来源于《西部考古》期刊2019年01期)
赵超[7](2019)在《王荆公诗在清末的接受与阐释——以新见梁启超评点《王荆文公诗》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王荆公诗重新焕发生机,与当时的时局和诗学思潮密切相关,梁启超是荆公诗学热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除了《王荆公》中的相关论述,国家图书馆藏有梁启超评点本《王荆文公诗》,是难得一见的梁启超论诗史料。通过对评语的完整梳理可以看出,梁启超评点重在阐发荆公诗与韩愈、杜甫之渊源关系,对荆公诗的用字、用韵、句法、章法、气格等方面予以全面评价,对荆公诗境之美和其中的人生况味亦多有索解。总体来说,梁启超高度肯定王安石对宋诗的开创之功,对其整体诗歌成就评价很高。由此也可见梁启超与王安石有相似的诗学主张与风格追求。(本文来源于《江淮论坛》期刊2019年01期)
戴健[8](2018)在《从幻到实:《邯郸梦》的阐释接受》一文中研究指出汤显祖的《邯郸梦》剧作以唐人传奇《枕中记》为本事,叙写邯郸儒士卢生因吕洞宾之枕而梦中经历六十年人生祸福,梦醒才知不过是黄粱一炊事,因而顿然了悟,随即出家修道。此剧是“临川四梦”中的最后一“梦”,凝聚了汤显祖对儒士人生出路的思考,在文人中影响深远。《邯郸梦(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12-03)
贾莹[9](2018)在《文本阐释的边界及有效性——以赫希《为作者辩护》和费什《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当代学者E.D.赫希和斯坦利·费什从各不相同的角度出发,试图重新划定文本阐释的边界,规约其有效性,以纠英美新批评文本中心主义的理论偏颇。赫希从作者入手,坚持作者意图是文本意义的唯一来源,将阅读看作对作者本旨的还原;费什从读者切入,聚焦读者的阅读经验,以"阐释共同体"等概念赋予阐释活动以新意,进一步开辟了阐释学的读者维度。二人的理论思想集中体现在《为作者辩护》和《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两篇文章中,他们对阐释边界和有效性的探讨,拓展了文本阐释的多种可能,有助于遏制当下阐释空间过度膨胀的趋势。但二人的论说都是在文学内部进行,且只强调文本意义的单一来源,没有充分地将文学活动看成各因素相互联动的过程,其理论未免走向片面化。(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3期)
张楚楚,李淑岩[10](2018)在《文学接受史视角下的公共阐释论略议——以东晋陶渊明的诗文接受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阐释论"致力于对阐释学的元理论做出理性的分析,找出阐释行为本身所包含的公共理性本质,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开辟可共享的精神场域,以在面对疏异性文本时给予清晰且有说服力的解释和说明,给确当的阐释以合法身份。纵观东晋隐士陶渊明的诗文接受史,可以发现公共阐释得以构建的历程和基石,即以公共语境的边界约束为存在前提,以杰出个体的理性洞见为原生动力,以公共理性的审阅修正为选择机制,以研究方法的积淀提升为构建支点,对此的梳理和重视可对文本阐释的理性原则、实证原则和确当性原则加以重申,捍卫人类的公共理性和认知的真理性。(本文来源于《求是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接受与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姚斯虽多次提到"期待视野",但其着作中却并未对它做出明确定义,因此学界众说纷纭而难有统一定义。文章梳理了期待视野概念渊源及其发展脉络,并对其做出较为明确的定义。基于此定义,将皮亚杰认识发生论中的认识结构作为理论参照来分析期待视野理论的形成及其发展过程。最后对姚斯期待视野理论进行反思,发掘其对当今文学创作所具有的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接受与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1].钟名诚.朱光潜对维柯《新科学》的接受与阐释[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9
[2].温竹梅.接受美学视域下期待视野理论的阐释[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杨宏.试论郭祥正对李白的阐释与接受[J].长江学术.2019
[4].周敏,孙雁冰.文学的公共性:从文学生产到文本接受——兼论公共阐释的有效性[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徐凡.余华先锋小说的“经典化”——从接受美学与阐释学出发[J].唐山文学.2019
[6].张兵圆,吴铮争.接受理论视域下考古遗址阐释研究——以汉长安城遗址为例[J].西部考古.2019
[7].赵超.王荆公诗在清末的接受与阐释——以新见梁启超评点《王荆文公诗》为中心[J].江淮论坛.2019
[8].戴健.从幻到实:《邯郸梦》的阐释接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
[9].贾莹.文本阐释的边界及有效性——以赫希《为作者辩护》和费什《什么使阐释可被接受?》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0].张楚楚,李淑岩.文学接受史视角下的公共阐释论略议——以东晋陶渊明的诗文接受史为例[J].求是学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