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水农业技术论文-杨红军,陈忠洋,郑天赋,寥妍妮

集水农业技术论文-杨红军,陈忠洋,郑天赋,寥妍妮

导读:本文包含了集水农业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集水农业技术,农业增产,干旱

集水农业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军,陈忠洋,郑天赋,寥妍妮[1](2011)在《发挥集水农业技术体系优势实现干旱区农业稳步增产》一文中研究指出粮食不但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牵涉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以及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算是一个农业大国,在整个国民经济结构中,农业生产占据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农业以世界9%的耕地以及6%的可利用水资源,解决了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支持着经济的发展,为全球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达到贡献。然而,由于全球性用水危机,我国农业的现状遇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压力以及严重的水资源难题。文章论述了开展集水农业技术实现干旱区农业增产的必要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期刊2011年06期)

马全祯,王慧英[2](2008)在《发挥集水农业技术体系优势 实现干旱区农业稳步增产》一文中研究指出80年代末"集水农业"命题提出之后,甘肃、宁夏、陕西、四川等省经过10多年的研究、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干旱地区集水农业技术体系,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从思想上、技术上认识干旱地区集水农业技术体系,发挥旱地集水农业技术在大田生产中的效益,进一步将集水农业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这必将对21世纪我国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大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时代》期刊2008年05期)

丁圣彦,梁国付,曹新向[3](2003)在《集水农业技术地区适宜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依据集水农业技术的特点和要求 ,提出了集水农业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并且总结了河南省卫辉市集水农业技术体系实施中的 5种模式 ,运用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对 5种技术模式进行了综合评价 ,结果得出“山坡、道路、庭院集水和地膜覆盖集水区 +水窖 +低压管道滴灌 +地膜覆盖冬小麦、玉米田免耕秸秆覆盖和玉米、麦田秸秆还田”技术模式效果最好 ,可以认为是同类地区发展集水农业的最佳模式。(本文来源于《资源科学》期刊2003年02期)

谢小玉,王龙昌[4](1999)在《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及技术途经》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分析黄土高原水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对本区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并系统论述了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技术途径(本文来源于《耕作与栽培》期刊1999年05期)

李锋瑞[5](1998)在《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一文中研究指出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李锋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干旱农业生态经济研究中心兰州,730070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半干旱地区相继开展了利用人工雨水集流技术发展有限补灌农业———集水农业的试验研究。经过近十年的探索与实践,已初步形成...(本文来源于《开发研究》期刊1998年02期)

集水农业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80年代末"集水农业"命题提出之后,甘肃、宁夏、陕西、四川等省经过10多年的研究、探索、实践,已初步形成了一套干旱地区集水农业技术体系,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何从思想上、技术上认识干旱地区集水农业技术体系,发挥旱地集水农业技术在大田生产中的效益,进一步将集水农业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这必将对21世纪我国干旱地区旱作农业大发展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集水农业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杨红军,陈忠洋,郑天赋,寥妍妮.发挥集水农业技术体系优势实现干旱区农业稳步增产[J].吉林农业.2011

[2].马全祯,王慧英.发挥集水农业技术体系优势实现干旱区农业稳步增产[J].科学时代.2008

[3].丁圣彦,梁国付,曹新向.集水农业技术地区适宜性评价[J].资源科学.2003

[4].谢小玉,王龙昌.黄土高原发展集水农业的意义及技术途经[J].耕作与栽培.1999

[5].李锋瑞.论半干旱区集水农业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开发研究.1998

标签:;  ;  ;  

集水农业技术论文-杨红军,陈忠洋,郑天赋,寥妍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