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血管减压治疗童年发病的三叉神经痛(论文文献综述)
李锐[1](2021)在《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探讨》文中提出[目 的]本文通过收集经皮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病例,分析疗效情况、相关并发症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该手术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方 法]以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一科2018年9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21 1例作为为临床数据,分析患者手术中、术后疗效情况及相关并发症情况,并根据患者术后疗效,对患者年龄、性别、疼痛分布区域、病程长短、既往手术史、困难穿刺及球囊形状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 果]1.本次统计共有21 1名PTN患者行经皮球囊压迫治疗,治疗有效为202例,有效率为95.7%,其中186例患者术后疼痛即刻得以缓解。16例患者疼痛未立即缓解,其中10例患者发生疼痛的延迟缓解,均在2周内自行缓解,后期随访均未发作,6例患者术后仍感患侧疼痛,次日疼痛完全消失,考虑术后伤口疼痛或疼痛延迟缓解。球囊形状为梨形者198例,其中1例患者术后仍感疼痛,其余患者术后感疼痛消失。球囊形状为类梨形者9例,其中,4例患者术后仍感疼痛。球囊形状为非梨形患者4例,术后疼痛均未见明显缓解。7例患者穿刺进针过程非常困难,反复调整得不到满意形态,其中3例患者曾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本次研究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出现疼痛复发的情况,均发生在一年内,一年复发率为2.4%。统计学分析,患者年龄、性别、疼痛侧别、疼痛分布区域、病程长短对PTN患者术后疗效无明显影响(P>0.05),球囊的形态对PTN患者术后疗效影响较大(X2=132.2,P<0.001),典型梨形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类梨形及非梨形的患者。困难穿刺难以形成满意的球囊形状,对术后疗效有影响(X2=37.09,P<0.001)。2.PBC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术后患者患侧面部麻木,21 1例患者中,共计有202例(95.7%)患者出现了患侧面部麻木,其中感觉减退伴感觉异常患者2例,2例患者感觉异常均于1周内消失。患者面部麻木感会逐渐恢复,术后半年麻木感逐渐改善或耐受良好,重度麻木患者麻木感明显减轻。132例(62.5%)患者在穿刺及球囊压迫过程中出现三叉神经抑制反射。有115例(54.5%)患者在PBC术后出现患侧咀嚼肌无力,随访观察,术后2至3月该症状逐渐恢复,半年后患者咀嚼肌肌力基本恢复正常。口角疱疹共有69例(32.7%),多发生于术后1至3天,约1-2周好转。PBC术后观察到有4例暂时性复视,未予特殊处置,均在3周内症状消失。术后头痛、患侧面部肿胀疼等症状,在给予对症治疗后,多在1至3周内逐渐恢复正常。本组患者病例中未见任何如脑脊液漏、角膜反射减弱、消失,颅内出血、颅内感染、颈内动脉瘘等严重的并发症,也均无致死、致残等严重并发症。[结 论]经皮球囊压迫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特点。手术创伤小,适合临床应用。球囊形状对球囊压迫术疗效影响较大,术中球囊呈梨形时,术后疗效好,疗效明显优于类梨形的患者,球囊非梨形时,效果较差。困难穿刺易致球囊形状不满意。
刘振波[2](2021)在《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在山西新推广的C臂及神经导航辅助下经皮球囊压迫术(percutaneous balloon compression,PBC)与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的疼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回顾性随访了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的微血管压迫术的67名病人与C臂及神经导航辅助下微球囊压迫三叉神经的77名病人,详细了解患者术前,术中、住院时间、手术时长等各种信息,并通过统计学分析探究其中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即刻,6个月和1年的疼痛缓解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且患者术后的疼痛缓解率可能与是否是第二支及病程大于5年无关,与患者的年龄是否大于60岁相关。微球囊压迫术有较高不良反应率,有较多的面部麻木效果(52.6%)及咀嚼肌障碍的不良反应,微血管减压术虽然有较少的不良反应但可能有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而且微球囊压迫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较短。结论:两组1年随访治愈率相当,说明三叉神经痛的病人根据短期疗效可以自由选择术式。PBC尽管有C臂及神经导航辅助,但还是出现了较高的面部麻木效果,但微血管减压术可能有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等严重后果,且听力下降的可能性较高,PBC操作简单,周转较快,并从短期疗效看更适用于老年人。
米重阳[3](2021)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观察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TN)的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行MVD的TN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9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选取139例。其中疼痛范围累及三叉神经眼支(V1)支配区域者13例,上颌支(V2)支配区域者17例,下颌支(V3)支配区域者28例,V1-V2支配区域者为17例,V2-V3支配区域者为34例,V1-V3支配区域者为30例。采用联合疼痛缓解程度与并发症严重程度的方法来综合评估术后疗效,统计分析影响MVD后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纳入研究的多个因素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疼痛侧别、病程与术后疗效无显着相关性(P>0.05)。139例患者中,动脉组(SCA 76例、AIVA 6例、PICA 2例、VA 2例、SCA+AICA 5例、SCA+PICA 2例)共计93例,静脉组17例,动静脉(SCA+V 22例、AIVA+V 3例、PICA+V 1例)组26例,无责任血管组(蛛网膜增厚组)3例;动脉压迫组人数最多,术后效果最好,不同责任血管与术后效果有显着差异(P<0.001)。139例患者中疼痛累及V1支13例,累及V2支17例,累及V3支28例,累及V1+V2支17例,累及V2+V3支34例,累及V1+V2+V3支30例;根据疼痛是否累及V2将139例患者分为两组,疼痛累及V2支共计98例,未累及V2支共计41例。疼痛累及不同分支与MVD术后效果有显着差异(P=0.0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累及V2支是PTN患者术后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96,95%CI 0.059-0.625,P=0.008)。结论:单纯动脉压迫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压迫血管,责任血管为单纯动脉压迫时的术后效果较好;疼痛累及V2支支配范围的患者术后效果不如未累及V2支的患者。
朱冬冬[4](2021)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文中提出目的:对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与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的临床疗效进行探究,为临床上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的个体化手术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2018年10月~2020年3月收治的6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PBC组),另31例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治疗(MVD组),对两种手术方案的两组患者术后行BNI评分、观察它们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将手术持续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及所花费用进行比较,并对二者术后不同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微血管减压术组患者中:术后立即无明显疼痛患者27例,2例患者术后有比较轻微的疼痛感,1例患者术前疼痛感剧烈、术后比术前痛感明显减轻,且这30例患者术后均不需要其他缓解疼痛的辅助治疗。即有效例数30例,1例无效。术后发生暂时性听力障碍1例,听力减退2例,耳鸣2例,1例暂时性听力障碍的患者术后第2天听力即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听力下降术后第3个月听力恢复至术前水平,1例耳鸣症状在术后第3个月消失,另2例无变化。1例患者出现患侧三叉神经分布区的感觉迟钝伴麻木,术后10天后麻木感缓解。未出现颅内血肿及感染病例,但几乎大部分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痛及恶心呕吐,住院对症治疗后症状均消失。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组患者中:术后疼痛感完全消失者26例,6例有效,其中4例患者术后不需药物治疗,2例需口服药物辅助治疗。即有效例数32例,1例无效。其中15例出现较为明显的面部麻木,多在术后半年至1年内恢复。1例患者出现患侧咬肌无力,在术后2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出现口角疱疹,术后1周后治愈。也未出现颅内血肿及感染病例。PBC组和MVD组的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6.97%和96.7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住院费用高于PBC组[(31171.6±3356.4)元vs(20319.5±1741.4)元]、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长于PBC组[(182.6±22.2)分钟vs(37.6±8.0)分钟]、[(17.4±2.7)天vs(7.0±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C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高于MVD组(51.5%vs 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和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均显着,球囊压迫术有着低风险、微创伤、短疗程、更经济的优点,而微血管减压术的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相对较低。对影像学提示有责任血管压迫、无开颅手术手术禁忌症且不排斥开颅手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优先选用微血管减压术。而对于身体条件差、不愿接受或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以及MVD手术后复发者,选用手术及住院时间短、创伤小、可避免开颅风险的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更为合适。
曾广明[5](2021)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VD术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术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省立金山医院神经外科接受三叉神经MVD的112例患者,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起病年龄、患侧、病程、临床类型(典型三叉神经痛、非典型三叉神经痛)、责任血管(动脉、静脉、动静脉混合)、手术的近期疗效及术后3年的远期疗效。统计学分析性别、起病年龄、患侧、病程、临床类型、责任血管与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统计学分析性别、起病年龄、患侧、病程、临床类型、责任血管、手术的近期疗效与术后3年的远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98例患者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33岁,平均年龄59.74±9.87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10天,平均病程5.23±1.89年。术后近期有效86例(86/98),术后近期有效率87.8%;术后3年有效70(70/98),术后3年远期疗效达71.4%。本组研究中43例年龄<60岁患者术后近期有效36例(36/43),55例年龄≥60岁患者术后近期有效50例(50/55),术后近期疗效与年龄无统计学意义(χ2=1.16,P=0.281);23例病程>5年患者术后近期有效18例(18/23),75例病程≤5年患者术后近期有效68例(68/75),术后近期疗效与病程无统计学意义(χ2=1.499,P=0.221);37例男性术后近期有效34例(34/37),61例女性术后近期有效52例(52/61),术后近期疗效与性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429,P=0.512);35例疼痛在左侧的患者术后近期有效30例(30/35),63例右侧术后近期有效56例(56/63),术后近期疗效与患侧无统计学意义(χ2=0.019,P=0.890);62例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近期有效60例(60/62),36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近期有效26例(26/36),术后近期疗效与临床类型有统计学意义(χ2=10.594,P=0.001);9例静脉(包括动静脉混合)压迫的患者术后近期有效5例(5/9),89例动脉压迫患者术后近期有效81例(81/89),术后近期疗效与责任血管有统计学意义(χ2=6.574,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责任血管、临床类型与MVD术后近期疗效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其是影响MVD术后近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43例年龄<60岁患者术后远期有效25例(25/43),55例年龄≥60岁患者术后远期有效45例(45/55),术后远期疗效与年龄有统计学意义(χ2=6.630,P=0.010);23例病程>5年患者术后远期有效11例(11/23),75例病程≤5年患者术后远期有效59例(59/75),术后远期疗效与病程有统计学意义(χ2=8.204,P=0.004);37例男性术后远期有效25例(25/37),61例女性术后远期有效45例(45/61),术后远期疗效与性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434,P=0.510);35例疼痛在左侧的患者术后远期有效23例(23/35),63例疼痛在右侧术后远期有效47例(47/63),术后远期疗效与患侧无统计学意义(χ2=0.871,P=0.351);62例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远期有效52例(52/62),36例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远期有效18例(18/36),术后远期疗效与临床类型有统计学意义(χ2=12.80,P=0.000);9例静脉(包括动静脉混合)压迫的患者术后远期有效1例(1/9),89例动脉压迫患者术后远期有效69例(69/89),术后远期疗效与责任血管有统计学意义(χ2=14.562,P=0.000);78例术后近期疗有效的患者远期有效68例(68/78),12例术后近期疗无效的患者远期有效2例(2/12),术后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有统计学意义(χ2=20.094,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起病年龄、病程、临床类型、责任血管、近期疗效与MVD术后远期疗效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认为其是影响三叉神经痛MVD术后远期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1.MVD是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治疗方式;2.性别、起病年龄、患侧、病程对近期疗效无影响,责任血管、临床类型与MVD术后近期疗效密切相关,其中存在静脉(包含动静脉混合)压迫及非典型三叉神经痛是MVD术后近期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3.性别、患侧对远期疗效无影响,起病年龄、病程、责任血管、临床类型、近期疗效与MVD术后远期疗效密切相关,其中年轻患者、病程长、非典型性三叉神经痛、静脉(包含动静脉混合)压迫、近期疗效不佳是MVD术后远期疗效不佳的相关因素。
钱一涛[6](2020)在《157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收集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decompression,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primary trigeminalneuralgia,PTN)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术中确定的责任血管、显微镜下操作时间等,探索这些指标与预后是否存在差异,研究MVD治疗PTN预后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经验,指导临床工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采取严格入组和排除标准,共纳入200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收治且由同一术者主刀行微血管减压术的157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Barrow神经研究所疼痛评分(the Barrow Neurological Institute Pain Score,BNI score)对患者术前、术后、随访时间点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记录;收集整理患者性别、年龄(手术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疼痛侧、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分支、病程、术前BNI得分(Ⅴ)、术前外科手术治疗干预、术中确定的责任血管、显微镜下操作时间、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等资料,术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术后44.2个月。预后定义:术后BNI得分Ⅰ定义为治愈(疼痛消失);BNI得分Ⅱ为有效;Ⅲ-Ⅴ为MVD治疗无效。随访时间点BNI得分Ⅰ定义为治愈(疼痛消失);BNI得分Ⅱ为有效;BNI得分Ⅰ、Ⅱ均认为疼痛缓解;BNI得分Ⅰ、Ⅱ变为Ⅲ-Ⅴ(随访时间点)为复发。近远期定义:近期为术后即刻,远期为术后不少于一个月。根据近期疗效将所有病例分为近期治愈组和近期未治愈组,对上述指标采用单因素分析。根据远期疗效分为远期疼痛缓解组和远期疼痛未缓解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对P<0.15的指标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根据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非复发组,采用同样的统计分析方法,得出疼痛复发的危险因素。使用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探索影响复发时间的因素,绘制了影响因素的Kaplan-Meier曲线。使用SPSS21.0及RStudio(Version 1.2.50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认为P<0.05具有显着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一般资料结果:157例患者中女性患者98例(62.4%),男性患者59例(37.6%);手术时平均年龄61.61±10.26岁;病程平均56.62±47.93个月;左侧疼痛的有65例(41.4%),右侧疼痛的有92例(58.6%);合并高血压病的有71例(45.2%);合并糖尿病的有8例(5.1%);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分支方面,V1有4例(2.5%),V2有22例(14.0%),V3 有 49 例(31.2%),V1+V2 有 15 例(9.6%),V1+V3 有 2 例(1.3%),V2+V3 有 54 例(34.4%),V1+V2+V3 有 1 1 例(7.0%);术前 BNI 得分为Ⅲ、Ⅳ和Ⅴ分别有2例(1.3%)、56例(35.7%)和99例(63.0%);术前有外科治疗干预有25例(15.9%);责任血管为单纯动脉有110例(70.1%),责任血管为动脉和静脉有41例(26.1%),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有6例(3.8%);显微镜下操作时间平均为93.94±41.65分钟。近期治愈率为84.7%,近期缓解率为95.5%,无效率为4.5%,远期治愈率为59.9%,远期缓解率为67.5%,复发率为28.7%。2.统计学结果:近期治愈组(n=133)和近期未治愈组(n=24),单因素分析结果: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的P值为0.016<0.05,其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远期疼痛缓解组(n=106)和远期疼痛未缓解组(n=51),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70岁、术前BNI得分(V)、责任血管为单纯动脉、SCA+PV、SCA+AICA的P值<0.15,将这些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这些指标和远期疼痛缓解无明显差异(P>0.05)。复发组(n=45)和非复发组(n=112),单因素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70岁、责任血管为单纯动脉、岩静脉、SCA+PV的P值<0.1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手术时)≥70岁的P值=0.012<0.05。复发时间影响因素的Kaplan-Meier曲线显示女性较男性更早复发(P=0.048<0.05),中位复发时间为360天。结论:1.微血管减压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短期的治愈率和缓解率均较高。2.责任血管为单纯静脉是影响MVD术后近期治愈率差异的因素,责任血管数目不是影响近期治愈率差异的因素。3.责任血管类型和数目不是影响MVD治疗PTN远期疼痛缓解率差异的因素。4.责任血管的类型和数目不是影响MVD术后疼痛复发率差异的因素。5.疼痛复发大部分在5年内出现,女性较男性更早复发。6.年龄(手术时)≥70岁为疼痛复发的危险因素。
朱纯平[7](2020)在《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40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患者在接受了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进行随访的临床资料。通过ITK-SNAP 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脑脊液(CSF)体积,从而来测量后颅窝大小。患者术前、术后状态主要根据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Cohen评估量表来评估。结果:术前视觉模拟量表疼痛评分为:30例得10分,8例得9分,2例得8分。术前科恩量表得分为:14例得4分,26例得3分。术中,我们发现18例患者(45%)有环形椎基底动脉,这被认为是直接的责任血管。术后,有30例患者(75%)的巴罗神经病学会评分极好(T=2)。术后有28名患者(70%)的面肌痉挛症状完全解除。在随访期间(术后12-110个月),没有发现复发和新发脑神经功能障碍。患者按照责任血管分组,发现椎基底动脉组患者的后颅窝体积比非椎基底动脉组平均值明显要小。在椎基底动脉分组中,18例患者(100%)的首发症状均表现为面肌痉挛;而在非椎基底动脉分组22名患者中,仅有6名患者的首发症状表现为面肌痉挛(p<0.05)。椎基底动脉分组中的4名患者和非椎基底动脉分组中的所有22名患者的术前Cohen评估量表得分为3(p<0.05)。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通常具有较窄和较小的后颅窝,并且有环形椎基底动脉作为责任动脉;此外,椎基底动脉受累的患者往往会首先出现面肌痉挛症状,并且症状比非椎基底动脉受累患者更为严重;显微血管减压术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手术方法。
黄宽[8](2020)在《多模态影融合技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武汉同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1月份至2019年11月份行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共30例,术前均行面神经或三叉神经3D-FIESTA序列(磁共振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及3D-TOF MRA序列(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应用3D slicer软件分别重建出患者的三叉神经或面神经、脑干、后循环血管,并且融合成三维立体可旋转的虚拟现实图像,将运用3D slicer重建的责任血管和术中实际的责任血管进行一致性对比分析。结果:利用本研究30例患者的MR序列重建,28例重建显示责任血管压迫神经,其中27例中所见一致,1例显示不全面,术中证实为多根血管压迫。2例未显示责任血管压迫神经,其中一例术中证实为岩静脉压迫,一例为小脑前下动脉压迫。经统计学分析,重建是否存在血管神经压迫的真阳性率为96.55%,真阴性率为100%,Kappa值为0.651,P<0.001。对运用3D slicer软件重建的责任血管与术中所见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Kappa值为0.880,P=0.000<0.001。结论:运用3D slicer软件重建的责任血管和术中所见的责任血管具有极好的一致性,因此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评估血管神经压迫中有临床应用价值。
尚毓淳[9](2020)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微血管减压术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的疗效对比》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比目前常用的两种外科治疗疗效,包括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的回顾性分析,以期寻找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可以更好的为患者选择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有40例行MVD术(MVD组),36例行PBC治疗(PBC组)。评价标准:通过统计患者的术后即刻疼痛缓解率及长期缓解率和复发率;两者治疗方法所出现的相应并发症以及产生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的统计。结果:MVD组中37例患者术后即无疼痛(92.50%),34例PBC组患者术后即无疼痛(94.44%),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MVD组中35例术后长期疼痛有效缓解(87.50%),PBC组为26例(72.2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VD组中复发2例(5.00%),PBC组8例(22.22%),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麻木(MVD组12.50%vsPBC组52.78%,P<0.05),咬肌无力(MVD组5%vsPBC组33.33%,P<0.05),口角疱疹(MVD组2.5%vsPBC组13.89%,P>0.05)。PBC组平均住院时间(4.9?0.7)d,MVD组平均住院时间(12.4?1.6),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001;PBC组住院花费(14933?794.6)¥,MVD组(25306?3638.2)¥,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001。结论:1.MVD和PBC均能有效缓解原发性三叉神经痛2.PBC较MVD复发率较高,总体来说MV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BC,可作为大多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3.PBC组在住院时长和住院费用上明显优于MVD组
齐明[10](2020)在《三叉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微血管减压术(MVD)以及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是当前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主要方式。本文通过对以上两种手术方式所涉及到的解剖结构进行研究,为提高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1.将三叉神经脑池段按照部位不同分为五区,以五区的视角对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周围重要血管、神经、骨性标志等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为确保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2.对经皮穿刺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穿刺路径所涉及的重要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为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穿刺相关并发症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将三叉神经脑池段按照接触或受压部位不同分为5区,经脑干腹侧面对头颅标本进行逐层解剖,充分显露双侧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周围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走行及重要脑神经以及骨性标志与其存在的位置关系。对三叉神经脑池段的长度、宽度,三叉神经脑池段不同分区周围血管的分布情况,三叉神经根部至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前庭窝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根部最近点距离以及其至内听道、舌下神经管、颈静脉孔距离进行测量并统计。2.取1例完整颅骨标本及3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完整男性头颅标本。上方去除颅盖骨及脑组织,显露卵圆孔。模拟Hartel前入路,从标本唇联合外侧2 cm处进针,另2个参考点为患者瞳孔下方1 cm处及颧弓水平外耳道前3 cm处,直视卵圆孔调整穿刺针位置,将穿刺针进入卵圆孔,根据穿刺针穿刺路径逐层分离组织,记录穿刺路径周围的相关组织结构。结果:1.三叉神经脑池段长度为(10.90±1.90)mm,宽度为(4.58±0.85)mm。血管与三叉神经脑池段接触的有50%,接触区域位于I区有33.33%、III区13.33%、IV区60%,主要责任血管分别为小脑上动脉(SCA)86.67%、小脑下前动脉(AICA)13.33%、椎动脉(VA)6.67%,其中6.67%同一侧存在小脑上动脉(SCA)和椎动脉(VA)分别与IV区、III区接触;三叉神经根部至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前庭窝神经、舌咽神经、舌下神经根部最近点距离分别为:(20.79±2.15)mm、(14.55±2.82)mm、(8.45±2.05)mm、(14.34±1.88)mm、(18.37±3.03)mm;至内听道、舌下神经管、颈静脉孔距离分别为:(9.61±2.17)mm、(22.62±2.70)mm、(15.43±1.85)mm。2.穿刺路径上经过的肌肉结构主要为颊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可能经过的主要血管结构有面动静脉、面横动静脉、上颌动脉及其分支如咬肌支、颊肌支;涉及的主要神经为面神经的分支入颊神经;以及皮肤、腮腺、副腮腺、腮腺管、颊脂体等结构。结论:1.在行MVD术式治疗三叉神经痛时,术中充分分离责任血管,防止形成新的压迫以及避免术后血管的弹性回位是确保手术成功率的关键;术中不应对岩静脉盲目切断,实行岩静脉切断的患者,术后应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情况。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主要是神经被过分牵拉或其滋养动脉的损伤或者痉挛。术中注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及其周围血管的保护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2.在行PBC术式治疗三叉神经痛时,使用内含针芯的钝头穿刺针以及不完全退针可显着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影像学技术的运用可大幅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相关损伤。
二、微血管减压治疗童年发病的三叉神经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血管减压治疗童年发病的三叉神经痛(论文提纲范文)
(1)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变量及疗效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术前因素 |
2.2 两手术术后疼痛缓解效果 |
2.3 MVD三叉神经压迫情况 |
2.4 两组手术术后并发症情况 |
2.5 大于60 岁时MVD及 PBC手术的治愈率 |
2.6 对于MVD及 BPC手术组第二支的治愈率 |
2.7 对于 MVD及 BPC手术的大于 5 年的治愈率 |
2.8 两组患者住院及手术时间 |
3 讨论 |
3.1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3.2 显微镜下微血管减压术 |
3.3 微球囊减压治术 |
3.4 各因素影响三叉神经微球囊减压术 |
3.5 微球囊减压术的不良反应对比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三叉神经痛最新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术后随访及评估标准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手术结果 |
2.2 统计学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4)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本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VD术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1.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手术方法 |
1.2.1 术前评估 |
1.2.2 术前准备 |
1.2.3 手术方式 |
1.2.4 术中情况处理 |
1.3 术后随访 |
1.4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一般情况 |
2.2 手术疗效 |
2.2.1 近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2.2.1.1 影响MVD术后近期疗效的单因素分析 |
2.2.1.2 影响MVD术后近期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
2.2.2 远期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2.2.2.1 影响MVD术后3 年远期疗效的单因素分析 |
2.2.2.2 影响MVD术后3 年远期疗效的多因素分析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和诊疗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157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方法 |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疼痛累及三叉神经分支 |
3. 术中责任血管情况 |
4. 术中显微镜下操作时间情况 |
5. 并发症 |
6. 手术疗效 |
7. 术后复发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1. MVD治疗PTN的疗效 |
2. MVD术后疼痛复发 |
3. 显微镜下操作时间 |
4. 责任血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词汇表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观察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和排除标准 |
2.4 核磁共振以及颅后窝体积测量 |
2.5 手术方法 |
2.6 数据采集 |
2.6.1 面肌痉挛分级标准及术后缓解评价标准 |
2.6.2 疼痛评分 |
2.6.3 术后随访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病例资料 |
3.2 治疗后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及并发症 |
3.3 颅后窝体积 |
3.4 VBA相关组和非VBA相关组数据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附图和表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8)多模态影融合技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对照表 |
1.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患者术前的MR资料 |
1.3 多模态影像融合重建简要原理 |
1.4 多模态影像的的重建过程 |
1.5 微血管减压手术大致过程 |
1.6 融合图像与术中探查对比 |
1.7 统计学分析 |
2、结果 |
2.1 利用3D slicer重建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血管神经压迫的三维图像可靠性 |
2.2 典型病例 |
2.3 本研究所有患者一般信息 |
3.讨论 |
3.1 运用3D slicer软件进行多模态影像重建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
3.2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的临床特征、发病机制、相关解剖及治疗 |
3.3 单纯三叉神经和面神经的面神经二维成像在术前指导方面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
3.4 运用3D slicer软件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多模态影像重建的优越性 |
3.5 运用3D slicer软件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多模态影像重建的局限性.. |
4.结论 |
5.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 |
一.原发性TN和HF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二.CPA区解剖及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的常见责任血管 |
三.微血管减压术的要点、手术效果欠佳及复发的原因分析 |
五.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对微血管减压术的应用 |
六.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在微血管减压术应用的优缺点 |
七.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微血管减压术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的疗效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中英文术语缩略对照表 |
附录 B:个人简历及发表论文 |
附录 C:附图 |
附录 D: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0)三叉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叉神经 |
1.2 疼痛 |
1.3 三叉神经痛 |
1.4 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
第二章 三叉神经脑池段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解剖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材料与器械 |
2.1.2 三叉神经脑池段分区 |
2.1.3 解剖步骤及方法 |
2.2 结果 |
2.2.1 三叉神经脑池段形态、走行及其与重要脑神经及骨性标志的关系 |
2.2.2 三叉神经脑池段及其与周围血管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基于解剖关系的微血管减压术的减压策略 |
2.3.2 手术并发症的形成及预防策略 |
2.4 实验小结 |
第三章 模拟C-臂机引导下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穿刺路径的应用解剖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材料与器械 |
3.1.2 解剖步骤及方法 |
3.2 结果 |
3.2.1 PBC穿刺路径周围肌肉的解剖 |
3.2.2 PBC穿刺路径周围血管的解剖 |
3.2.3 PBC穿刺路径周围腺体等结构的解剖 |
3.3 讨论 |
3.3.1 穿刺相关性肌肉损伤 |
3.3.2 穿刺相关性血管损伤 |
3.3.3 穿刺相关性腺体及其他结构的损伤 |
3.4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不足 |
4.1 结论 |
4.1.1 三叉神经脑池段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解剖 |
4.1.2 模拟C-臂机引导下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穿刺路径的应用解剖 |
4.2 不足 |
4.2.1 三叉神经脑池段在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解剖 |
4.2.2 模拟C-臂机引导下PBC治疗三叉神经痛穿刺路径的应用解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四、微血管减压治疗童年发病的三叉神经痛(论文参考文献)
- [1]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近期疗效探讨[D]. 李锐. 昆明医科大学, 2021(01)
- [2]微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估[D]. 刘振波.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3]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分析[D]. 米重阳. 山西医科大学, 2021(01)
- [4]经皮穿刺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术与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的观察[D]. 朱冬冬.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原发性三叉神经痛MVD术后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D]. 曾广明.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6]157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预后分析[D]. 钱一涛. 苏州大学, 2020(02)
- [7]面肌痉挛合并同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分析[D]. 朱纯平. 南昌大学, 2020(08)
- [8]多模态影融合技术在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患者术前评估中的临床价值[D]. 黄宽.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中微血管减压术和经皮穿刺球囊压迫术的疗效对比[D]. 尚毓淳.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10]三叉神经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D]. 齐明. 江苏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