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所述电源电路板包括市电\/电源输入模块、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CPU2运算处理模块、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和蜂鸣器,市电\/电源输入模块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显示电路板包括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CPU1运算处理模块、按键采样处理模块、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电连接市电\/电源输入模块、CPU1运算处理模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将电源电路板和显示电路板分开布置,这给电路的检修带来了便利,且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路板(100)和显示电路板(200);所述电源电路板(100)包括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和蜂鸣器(13),其中,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蜂鸣器(13)、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显示电路板(200)包括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CPU1运算处理模块(4)、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其中,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电连接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CPU1运算处理模块(4),CPU1运算处理模块(4)电连接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所述CPU2运算处理模块(11)和CPU1运算处理模块(4)通过5针式双插头数据线电连接,且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带有的插头电连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带有的插座。
设计方案
1.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电源电路板(100)和显示电路板(200);
所述电源电路板(100)包括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和蜂鸣器(13),其中,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蜂鸣器(13)、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
显示电路板(200)包括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CPU1运算处理模块(4)、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其中,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电连接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CPU1运算处理模块(4),CPU1运算处理模块(4)电连接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
所述CPU2运算处理模块(11)和CPU1运算处理模块(4)通过5针式双插头数据线电连接,且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带有的插头电连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带有的插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电路板(200)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门铃(8)、第一双孔接线端子座(9)和第二双孔接线端子座(10);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电连接CPU1运算处理模块(4)、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门铃(8)、第一双孔接线端子座(9)、第二双孔接线端子座(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2运算处理模块(11)包括型号为HT66F26D的28脚式的第一单片机U1;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脚、第3脚、第28脚接一个5针孔式第一端子座DZ1;
第一单片机U1的第2脚、第11-16脚、第26脚空载;
第一单片机U1的第4脚接地、第23脚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的+5V输出端;
第一单片机U1的第5-9脚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0脚接发光二极管;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7脚和第27脚接接一个显示\\输入输出端子座DZ5;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8-22脚、第24脚和第25脚接型号为ULN2003的16脚式的第二芯片U2;
第二芯片U2的第11脚接蜂鸣器(13);
第二芯片U2的第12-16脚接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CPU1运算处理模块(4)包括型号为BS86D20A-3的28脚式的第二单片机U3;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脚接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5脚、第25脚和第28脚接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
第二单片机U3的第6-11脚接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2-14脚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6脚和第27脚接5针孔式第二端子座DZ2;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5-20脚、第22脚、第23脚空载;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1脚和第24脚之间串联有滤波电容,且所述第二单片机U3的第21脚接地。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
背景技术
目前,温控器的电路板大多是一块式结构,将所有的电子器件集成在一个电路板上,这样就增加了该电路板结构的负载型,而且很容易出现电路板的高负荷损毁。这给驱动压缩机的温控器的使用安全性带来了安全隐患,而且同一电路板上部件太多也不利于维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采用双电路板的结构形式,将电源电路板和显示电路板分开布置,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方便了两个电路板的独立布线,这给电路的检修带来了便利,且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包括电源电路板100和显示电路板200;
所述电源电路板100包括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和蜂鸣器13,其中,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蜂鸣器13、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
显示电路板200包括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CPU1运算处理模块4、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其中,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电连接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CPU1运算处理模块4,CPU1运算处理模块4电连接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
所述CPU2运算处理模块11和CPU1运算处理模块4通过5针式双插头数据线电连接,且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带有的插头电连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带有的插座。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显示电路板200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门铃8、第一双孔接线端子座9和第二双孔接线端子座10;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电连接CPU1运算处理模块4、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门铃8、第一双孔接线端子座9、第二双孔接线端子座10。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CPU2运算处理模块11包括型号为HT66F26D的28脚式的第一单片机U1;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脚、第3脚、第28脚接一个5针孔式第一端子座DZ1;
第一单片机U1的第2脚、第11-16脚、第26脚空载;
第一单片机U1的第4脚接地、第23脚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的+5V输出端;
第一单片机U1的第5-9脚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0脚接发光二极管;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7脚和第27脚接接一个显示\\输入输出端子座DZ5;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8-22脚、第24脚和第25脚接型号为ULN2003的16脚式的第二芯片U2;
第二芯片U2的第11脚接蜂鸣器13;
第二芯片U2的第12-16脚接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
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CPU1运算处理模块4包括型号为BS86D20A-3的28脚式的第二单片机U3;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脚接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5脚、第25脚和第28脚接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
第二单片机U3的第6-11脚接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2-14脚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6脚和第27脚接5针孔式第二端子座DZ2;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5-20脚、第22脚、第23脚空载;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1脚和第24脚之间串联有滤波电容,且所述第二单片机U3的第21脚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采用双电路板的结构形式,将电源电路板100和显示电路板200分开布置,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方便了两个电路板的独立布线,这给电路的检修带来了便利,且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的第一优选实施例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电源电路板1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显示电路板200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请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双电路板数字显示温控器,包括电源电路板100和显示电路板200;
所述电源电路板100包括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和蜂鸣器13,其中,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CPU2运算处理模块11电连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蜂鸣器13、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
显示电路板200包括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CPU1运算处理模块4、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其中,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电连接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CPU1运算处理模块4,CPU1运算处理模块4电连接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
所述CPU2运算处理模块11和CPU1运算处理模块4通过5针式双插头数据线电连接,且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带有的插头电连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带有的插座。
本实施例中,双电路板的结构形式,将电源电路板100和显示电路板200分开布置,两个电路板之间的电连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方便了两个电路板的独立布线,这给电路的检修带来了便利,且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部分温度\/湿度探测模块设置在电源电路板100中,将带有端子接口的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放置在显示电路板200中,从而降低了电源电路板100的复杂性,便于电源电路板100和显示电路板200的维修。
请进一步参看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显示电路板200进一步包括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门铃8、第一双孔接线端子座9和第二双孔接线端子座10;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电连接CPU1运算处理模块4、温度\/指示灯显示模块6、门铃8、第一双孔接线端子座9、第二双孔接线端子座10。本实施例中,两个双孔接线端子座能够提供备用的外接负载驱动连接端口。
请参看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CPU2运算处理模块11包括型号为HT66F26D的28脚式的第一单片机U1;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脚、第3脚、第28脚接一个5针孔式第一端子座DZ1;
第一单片机U1的第2脚、第11-16脚、第26脚空载;
第一单片机U1的第4脚接地、第23脚接第二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3的+5V输出端;
第一单片机U1的第5-9脚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一12;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0脚接发光二极管;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7脚和第27脚接接一个显示\\输入输出端子座DZ5;
第一单片机U1的第18-22脚、第24脚和第25脚接型号为ULN2003的16脚式的第二芯片U2;
第二芯片U2的第11脚接蜂鸣器13;
第二芯片U2的第12-16脚接继电器控制负载驱动模块14;
本实施例中,电源电路板100是主驱动部分,不但提供了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而且该市电\/电源输入模块1为显示电路板200提供了降低之后的工作电压,提高了显示电路板200的使用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第一单片机U1,工作温度范围较宽,且较高的抗噪声性能,能够满足在压缩机提供的较低的工作温度下使用。
请参看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优选:
所述CPU1运算处理模块4包括型号为BS86D20A-3的28脚式的第二单片机U3;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脚接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5脚、第25脚和第28脚接第一驱动芯片模块7;
第二单片机U3的第6-11脚接按键采样处理模块5;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2-14脚接温度\/湿度探测模块二15;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6脚和第27脚接5针孔式第二端子座DZ2;
第二单片机U3的第15-20脚、第22脚、第23脚空载;
第二单片机U3的第21脚和第24脚之间串联有滤波电容,且所述第二单片机U3的第21脚接地;
本实施例中,第一交流转+12V和+5V直流模块2为显示电路板200提供了稳定的直流工作电压,防止长线传输带来的直流工作电压杂波太多造成显示电路板200工作的不稳定和不精准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76103.4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388196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G05D 23/19
专利分类号:G05D23/19
范畴分类:40E;31C;
申请人:中山市尚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山市尚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港口镇华师路2号厂房A一、二楼
发明人:刘勇;高结材
第一发明人:刘勇
当前权利人:中山市尚方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代理人:袁媛
代理机构:44346
代理机构编号: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