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研究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研究

路悦

(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江苏常州213161)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医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65.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24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82-0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逐渐增多。急性缺血性卒中主要是由于脑动脉的闭塞引起脑组织的梗死,并伴随着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的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脑部疾病。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均较高,对于这一现状,所能采取的有利措施就是中医康复治疗。常规治疗具有治疗时间长、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等缺点,中医康复治疗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安全可靠,治疗效果较好的特点,同时还有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康复手段。本文就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疗效进行研究探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的82例患者,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14例,年龄51~82岁,平均年龄(65.2±1.4)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3.4±1.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的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即基础的内科治疗以及简单的肢体康复指导。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将临床证候通过中医辨证选用复瘫宁系列中药进行康复治疗,中药组成为柴胡、石菖蒲、红花、枳实、全蝎、胆南星、赤芍等,用水煎服,每天一剂。治疗过程中可随着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中药处方或者使用剂量。同时还可配合中药制剂进行治疗如复方丹参注射液,针灸疗法如醒脑开窍针刺法,推拿如滚法、拿法等以及心理治疗。

1.3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改善;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部分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65.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该病起病急,病情发展迅速,并因个人体质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上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方法逐渐增多,综合性的治疗、运用现代医疗器械及药物的联合治疗,中医康复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中医康复治疗主要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中医辨证理论为主,采用中药药物治疗以及各种制剂、针灸、推拿手法的配合,综合性的对疾病进行治疗。中医康复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早期急性缺血性卒中应该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加强中医康复治疗手段,对患者的用药剂量、服药时间、针灸推拿标准严格控制,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正常的生活状态。本文中研究表明经过中医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65.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因此,对于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的治疗运用中医康复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邓莉.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效果的影响[J].四川医学,2013,34(3):470-471.

[2]张敏早期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2,18(8):1138-1139.

标签:;  ;  ;  

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中医康复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