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城市论文_邓毛颖,张迪瀚,刘志刚,韩伟,何爱

导读:本文包含了外围城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市,增城,空间,轨道交通,环带,城市群,天际线。

外围城市论文文献综述

邓毛颖,张迪瀚,刘志刚,韩伟,何爱[1](2019)在《大城市外围地区留用地开发模式探析——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留用地指国家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后,按实际征收土地面积的一定比例,另行安排给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于发展生产的建设用地。合理开发与利用留用地,对于破解土地低效利用、弥补建设用地不足、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乡村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在剖析当前留用地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聚焦近年来针对留用地开发与利用的若干案例,对其开发和利用模式进行总结。研究表明,广州市增城区留用地开发与建设的精髓在于构建了基于政府、村集体与村民、开发商的耦合关系,实现了叁者之间的利益相对均衡,体现了空间再造、空间修复与空间正义的高度统一。(本文来源于《城市发展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袁丽萍,王文卉,黄亚平[2](2019)在《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相关概念辨析与规划实践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的发展与管控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资源环境集约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学术界中指代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的"城市非建设用地"、"非集中建设区"、"绿化隔离带"、"城市边缘区"4个相关概念,分别从内涵、背景与目标、空间范围和功能属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其分别偏向类型、空间、目标和综合角度,在概念背景与目标上一致性、前叁个概念界定在空间范围界定上具有市域和规划管理区双重性、功能属性具有"非城市性"。在对各地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武汉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管控体系和成都环城生态区规划体系3种规划实践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边界"属性到边界管控、建设与非建设辩证统一、规划编制与立法保障同步推进的思考,以期为后续国土空间规划中"非建设区"的相关概念使用、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启发。(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期刊2019-10-19)

董静,邹哲,崔扬[3](2019)在《城市外围地区轨道车站周边交通改善研究——以天津地铁2号线曹庄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向城市外围扩展,城市近郊区域承担着主城区人口、产业转移的功能,与城市主城联系紧密。城市外围地区围绕轨道站点的TOD建设极大的促进了地区发展,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通勤交通,带来了道路拥堵和停车问题。本文以天津地铁曹庄站为例,通过对城市外围地区轨道站点客流量、出行分布、接驳方式等出行特征的分析,预测地区停车需求曲线,评价现状静态设施的供给水平,提出区域交通改善措施和管理策略,为城市外围地区TOD站点周边需求预测和改善策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林海龙[4](2019)在《基于一体化发展的外围城市开放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清远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清远市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衡优质发展,成功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和"推进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先进市",积极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南部北部、城乡、各类教育、校际、群体之间均衡协调优质发展。但由于南北地域差距大、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显着特征,清远教育资源区位化特征依旧明显,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仍然较为突出。因此,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增加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构建开放式的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系,优化配置区域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与优质发展。(本文来源于《教育观察》期刊2019年24期)

崔洁[5](2019)在《基于多模式可达的城市外围轨道站点衔接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规模及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外围低密度蔓延式的发展增加了长距离出行,加重了城市交通负担,轨道交通以运量大、速度快、准点率高的优势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但是城市外围轨道线网密度低使得轨道站点的可达性较低,需要通过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进入轨道交通系统,另外,由于轨道交通投资大、建设周期长的因素,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效率迫在眉睫,作为进入轨道交通系统的站点地区的规划设计成为城市交通规划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确定轨道站点的多模式可达距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轨道站点地区的衔接规划,以提高轨道交通的服务效率。本文首先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并对本文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其次,对可达性的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并对站点可达性、轨道站点地区的规划设计及“小街区、密路网”模式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总结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多模式可达的轨道站点衔接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第叁,对福州市轨道1号线沿线的发展概况进行分析,论证城市外围轨道站点的用地现状、开发强度、道路系统、交通设施等,确定选取研究的轨道站点,并分析了轨道站点可达性的影响因素。第四,通过对轨道站点周边轨道出行者进行居民出行调查,构建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轨道站点周边居民出行行为模型,确定了轨道站点周边居民可接受的多模式可达距离,并形成轨道站点地区多模式可达圈层。第五,提出轨道站点地区的衔接规划策略,以轨道站点周边多模式可达距离为依据,进行以道路交通网络优化、步行空间系统规划、交通衔接系统规划为主的轨道站点衔接规划。同时,本文以福州轨道1号线外围站点象峰站为例,对轨道站点周边地区各圈层的衔接规划进行阐述,并对多模式可达构建下的轨道站点服务范围进行评估,以提高轨道站点的服务范围。本文以“可达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轨道站点居民出行数据的统计建模,对多种接驳方式的可达距离进行量化分析,对轨道站点周边的道路网络、步行空间与交通衔接系统进行规划,为福州乃至其他城市外围轨道站点地区的规划设计提供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9-05-27)

李佳澄,李冬梅[6](2019)在《城市外围地区“B+R”停车场停车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非机动车换乘公共交通(B+R)是一种经济环保的绿色交通接驳方式,在城市外围交通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同时自身也产生了一些问题。以南京城市外围轨道交通站点为例,提取其需求特征、供给特征、意愿停车距离特征,从城市管理者、使用者、对交通的影响3个角度,总结现存B+R停车场的优劣势,并提出空间设计策略,为打造合格的B+R停车场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期刊2019年03期)

王吉力,徐勤政,张尔薇,王姗[7](2018)在《大城市外围环带的圈层演变脉络与空间治理路径探讨——以北京五环-六环地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已步入后郊区化时期,功能结构渐趋稳定;同时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减量发展的理念,可以预期,北京增量发展的空间已十分有限。而五环-六环地区作为当前北京常住人口增量最高、土地利用变化最快的地区,无疑是未来北京城市发展最大的"变量"。如何有序引导这一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不是随机发展、低阶扩张、无序蔓延,关系到首都城市空间形态能否在动态调整中实现有机塑造。研究以北京五环-六环地区为对象,分析了北京城市外围环带圈层扩张的脉络特征,并结合城乡结合部治理的政策回顾和新版北京总规的要求,提出了该地区未来空间治理的思路。研究提出叁点认识:1、五环-六环现象是城市郊区化和郊区城市化两种过程共同塑造的结果,也北京城市功能圈层外溢衍生的结果,解决五环-六环地区的问题,不能就边缘论边缘;2、五环-六环地区不能任其自由发展,必须防止"泛城乡结合部化"出现,必须把握好农村城镇化和城市绿化节奏,安排好各类功能、安置好本地农民、安顿好新增人口;3、治理好城乡结合部,需促使城乡功能和各类边界线尽快"定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制度建设,需要完善二道绿隔规划和政策,同时要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上寻求突破。(本文来源于《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期刊2018-11-24)

陈永茂[8](2018)在《大城市外围小型产业片区停车换乘组织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停车换乘组织一般应用于进入大城市中心区小汽车交通停车换乘轨道等公共交通方式,减少进入城市中心区的小汽车交通量。大城市外围的小型产业片区由于具有用地类型较为单一、职住关系不平衡、通勤交通集中出行、内部路网承载能力有限等特点,停车换乘组织能有效降低片区外部交通对内部交通体系的冲击、降低交通拥堵风险并有利于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适应性。本文详细分析了大城市外围小型产业片区的一般交通特点及停车换乘组织的交通适应性,针对所有交通出行方式分析不同的停车换乘组织模式及选择优劣性,提出支撑片区实施停车换乘组织的内外交通体系构建思路,可作为大城市外围小型产业片区交通组织参考思路。(本文来源于《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期刊2018-10-17)

张苏文,杨青山[9](2018)在《哈长城市群核心-外围结构及发展阶段判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哈长城市群为例,从"核心-边缘"理论视角出发,将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划分为核心区和外围区,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哈长城市群发育程度,判断哈长城市群发展阶段水平,并探讨哈长城市群成长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哈长城市群空间结构具有"3核心-外围区"空间结构特征,发展阶段处在雏形发育的末期阶段。哈长城市群需要加强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人口与经济要素集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市群的一体化发展。(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陈兆倩[10](2018)在《城市历史街区外围空间高度控制研究——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街区是古人集中活动居住的重要场所。对于现代城市而言,历史街区是表现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身份沿革的重要空间结构,是构成历史城市记忆的生动证据,同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本文从现代城市中新旧城市空间的景观及建筑环境的角度,结合城市历史街区的现状,提出对历史街区外围空间进行高度控制的研究,探讨在城市历史街区景观建筑空间改造及管理中的一些改善性策略,以期有助于历史街区的良性发展。(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外围城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空间规划体系改革背景下,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的发展与管控对优化国土空间格局、资源环境集约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学术界中指代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的"城市非建设用地"、"非集中建设区"、"绿化隔离带"、"城市边缘区"4个相关概念,分别从内涵、背景与目标、空间范围和功能属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其分别偏向类型、空间、目标和综合角度,在概念背景与目标上一致性、前叁个概念界定在空间范围界定上具有市域和规划管理区双重性、功能属性具有"非城市性"。在对各地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武汉非集中建设区规划管控体系和成都环城生态区规划体系3种规划实践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从"边界"属性到边界管控、建设与非建设辩证统一、规划编制与立法保障同步推进的思考,以期为后续国土空间规划中"非建设区"的相关概念使用、规划编制与实施提供启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外围城市论文参考文献

[1].邓毛颖,张迪瀚,刘志刚,韩伟,何爱.大城市外围地区留用地开发模式探析——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9

[2].袁丽萍,王文卉,黄亚平.城市外围“非建设区”相关概念辨析与规划实践应用探讨[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规划实施与管理).2019

[3].董静,邹哲,崔扬.城市外围地区轨道车站周边交通改善研究——以天津地铁2号线曹庄站为例[C].品质交通与协同共治——2019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9

[4].林海龙.基于一体化发展的外围城市开放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体系构建研究——以广东清远为例[J].教育观察.2019

[5].崔洁.基于多模式可达的城市外围轨道站点衔接规划研究[D].华侨大学.2019

[6].李佳澄,李冬梅.城市外围地区“B+R”停车场停车模式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9

[7].王吉力,徐勤政,张尔薇,王姗.大城市外围环带的圈层演变脉络与空间治理路径探讨——以北京五环-六环地区为例[C].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更新).2018

[8].陈永茂.大城市外围小型产业片区停车换乘组织探讨[C].创新驱动与智慧发展——2018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论文集.2018

[9].张苏文,杨青山.哈长城市群核心-外围结构及发展阶段判断研究[J].地理科学.2018

[10].陈兆倩.城市历史街区外围空间高度控制研究——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艺术科技.2018

论文知识图

中心城区及外围组团总体规划图(含城...塔弗的城市地域理想结构模式东京都市圈结构调整方案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模式进展图霍华德的叁磁铁图解年长春市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

标签:;  ;  ;  ;  ;  ;  ;  

外围城市论文_邓毛颖,张迪瀚,刘志刚,韩伟,何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