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开玉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包括底板、转动杆、固定板、第一液压杆、转轴、连接板、升降台、电机、转轮、拉绳、推板、固定架、第二液压杆、压轴、侧板、行走轮、轴承、支撑板、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和延伸板。该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侧板上的行走轮方便液压平台的移动,通过将支撑板放置在底板底部,方便支撑板的放置,并通过推板的移动有利于支撑板的取出,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通过支撑板移动后对支撑板进行压紧,有利于支撑板的端部延长后抵住地面,提高了升降平台的支撑强度,避免了升降平台升高时容易导致平台倾斜的危险,支撑板的转动也有利于对行走轮进行限制,避免使用时发生移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板(1)底端的侧板(15)、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1)、电机(8)、转轮(9)、拉绳(10)和推板(11),所述底板(1)顶部与转动杆(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之间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与第一液压杆(4)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顶端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中部与转轴(5)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2)顶端与升降台(7)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顶端与电机(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轮(9)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9)外表面缠绕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的端部与推板(11)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侧板(15)、行走轮(16)、轴承(17)和支撑板(18),所述底板(1)顶端与固定架(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2)与第二液压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杆(13)底端与压轴(1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底端与侧板(15)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板(15)底端与行走轮(16)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底部与轴承(17)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7)内部与支撑板(18)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8)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所述轴承(17)的内部底端与延伸板(21)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底板(1)底端的侧板(15)、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1)、电机(8)、转轮(9)、拉绳(10)和推板(11),所述底板(1)顶部与转动杆(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之间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与第一液压杆(4)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顶端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中部与转轴(5)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2)顶端与升降台(7)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顶端与电机(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的输出端与转轮(9)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9)外表面缠绕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的端部与推板(11)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侧板(15)、行走轮(16)、轴承(17)和支撑板(18),所述底板(1)顶端与固定架(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2)与第二液压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杆(13)底端与压轴(1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底端与侧板(15)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板(15)底端与行走轮(16)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底部与轴承(17)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7)内部与支撑板(18)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8)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所述轴承(17)的内部底端与延伸板(2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2)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固定架(12)都呈倒L形结构,且四个所述固定架(12)分别与底板(1)的顶端四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18)上都开设有第一凹槽(19) 和第二凹槽(20),且所述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分别位于支撑板(18)的两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17)的数量为四个,相离最远的两个所述轴承(17)内部底端都与延伸板(21)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21)和第二凹槽(20)之间的距离与压轴(14)和第一凹槽(19)之间的距离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1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推板(11)的两端分别贯穿侧板(15)并延伸至侧板(15)的外部,所述推板(11)的端部与侧板(15)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且所述推板(11)接触有支撑板(18)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都呈圆弧状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的内部分别与横截面呈半圆状的压轴(14)以及延伸板(2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具体是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属于液压升降台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液压升降平台是一种多功能起重装卸机械设备,可分为固定式和移动式:移动式分为直臂式、曲臂式,剪叉式,桅柱式,铝合金升降平台,套缸式:固定式有剪叉式,导轨式升降平台、链条式升降平台、装卸平台及附着式电动施工平台等,升降平台是一种垂直运送人或物的起重机械,也指在工厂、自动仓库等物流系统中进行垂直输送的设备,升降台上往往还装有各种平面输送设备,作为不同高度输送线的连接装置。一般采用液压驱动,故称液压升降台,除作为不同高度的货物输送外,广泛应用于高空的安装、维修等作业,升降台自由升降的特点已经广泛运用于市政维修,码头、物流中心货物运输,建筑装潢等,安装了汽车底盘、电瓶车底盘等能自由行走,工作高度空间也有所改变,具有重量轻、自行走、电启动、自支腿、操作简单、作业面大,能跨越障碍进行高空作业等360度自由旋转优点。

目前市场上的液压升降平台通过液压的方式进行起重的作用,主要常见为剪叉式液压升降平台,但是,对于液压升降平台来说,由于在进行升高时可能导致升降平台的倾斜,容易引发危险,造成升降平台的使用不便;且在进行支撑时需要使用支撑板进行支撑,而支撑板不易进行摆放,造成操作的不便。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底端的侧板、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电机、转轮、拉绳和推板,所述底板顶部与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之间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第一液压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的顶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中部与转轴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顶端与升降台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顶端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轮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外表面缠绕有拉绳,所述拉绳的端部与推板的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侧板、行走轮、轴承和支撑板,所述底板顶端与固定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与第二液压杆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杆底端与压轴固定连接,所述底板底端与侧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板底端与行走轮转动连接,所述底板底部与轴承固定连接,所述轴承内部与支撑板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轴承的内部底端与固定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固定架都呈倒L形结构,且四个所述固定架分别与底板的顶端四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上都开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位于支撑板的两面。

优选的,所述轴承的数量为四个,相离最远的两个所述轴承内部底端都与延伸板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和第二凹槽之间的距离与压轴和第一凹槽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推板的两端分别贯穿侧板并延伸至侧板的外部,所述推板的端部与侧板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且所述推板接触有支撑板的端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都呈圆弧状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部分别与横截面呈半圆状的压轴以及延伸板的外表面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侧板上的行走轮方便液压平台的移动,通过将支撑板放置在底板底部,方便支撑板的放置,并通过推板的移动有利于支撑板的取出,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了操作的复杂难度;

2、该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通过支撑板移动后对支撑板进行压紧,有利于支撑板的端部延长后抵住地面,提高了升降平台的支撑强度,避免了升降平台升高时容易导致平台倾斜的危险,支撑板的转动也有利于对行走轮进行限制,避免使用时发生移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板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转动杆,3、固定板,4、第一液压杆,5、转轴,6、连接板,7、升降台,8、电机,9、转轮,10、拉绳,11、推板,12、固定架,13、第二液压杆,14、压轴,15、侧板,16、行走轮,17、轴承,18、支撑板, 19、第一凹槽,20、第二凹槽,21、延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在底板1底端的侧板15、移动机构和支撑机构;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底板1、电机8、转轮9、拉绳10和推板11,所述底板1顶部与转动杆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2之间与固定板3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3 与第一液压杆4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液压杆4的顶端与连接板6转动连接,用于升降台7的升高,所述转动杆2中部与转轴5转动连接,且所述转动杆2 顶端与升降台7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顶端与电机8固定连接,所述电机8 的输出端与转轮9固定连接,且所述转轮9外表面缠绕有拉绳10,所述拉绳10 的端部与推板11的端部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板18的移动;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底板1、侧板15、行走轮16、轴承17和支撑板18,所述底板1顶端与固定架1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架12与第二液压杆13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液压杆13底端与压轴1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底端与侧板15固定连接,且所述侧板15底端与行走轮16转动连接,所述底板1底部与轴承17固定连接,所述轴承17内部与支撑板18滑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18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所述轴承17的内部底端与延伸板21固定连接,用于支撑板18的转动。

所述固定架12的数量为四个,每个所述固定架12都呈倒L形结构,且四个所述固定架12分别与底板1的顶端四周固定连接,便于固定架12的支撑,方便对第二液压杆13进行固定;所述支撑板18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板18上都开设有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且所述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 20分别位于支撑板18的两面,便于支撑板18的转动,方便对液压平台进行支撑;所述轴承17的数量为四个,相离最远的两个所述轴承17内部底端都与延伸板21固定连接,且所述延伸板21和第二凹槽20之间的距离与压轴14和第一凹槽19之间的距离相等,便于支撑板18的移动,方便支撑板18围绕延伸板 21转动;所述推板11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推板11的两端分别贯穿侧板15 并延伸至侧板15的外部,所述推板11的端部与侧板15上的滑槽内滑动连接,且所述推板11接触有支撑板18的端部,便于推动支撑板18移动,方便支撑板 18的取出;所述第一凹槽19和第二凹槽20都呈圆弧状凹槽,且所述第一凹槽 19和第二凹槽20的内部分别与横截面呈半圆状的压轴14以及延伸板2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便于压轴14的压紧使得支撑板18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该装置内的电器元件外接电源和控制开关,通过推动底板1,使得侧板15底端的行走轮16转动后底板1移动,当底板1移动完成后,通过底板1上的电机8带动转轮9转动,将拉绳10缠绕至转轮9表面,使得拉绳10拉动推板11移动,使得推板11在侧板15上的滑槽内部滑动后,推动支撑板18的端部在轴承17的内部滑动,使得支撑板18上的第二凹槽 20移动至延伸板21处,通过延伸板21对第二凹槽20进行支撑;

通过固定架12上的第二液压杆13的伸长带动压轴14竖向移动,压轴14 接触支撑板18上的第一凹槽19内部,第二液压杆13的继续伸长使得第一凹槽 19在压轴14内部转动后,带动支撑板18转动,使得支撑板18上的第二凹槽 20在延伸板21内部转动后,使得支撑板18的端部抵住地面,同时支撑板18的另一端部抵住底板1的底端,进而对支撑板18进行固定,通过支撑板18对底板1的两侧进行支撑,提高了升降平台的稳定性;通过固定板3上的第一液压杆4的伸长带动连接板6和转动杆2同时围绕转轴5转动,使得转动杆2顶端带动升降台7升降。

电机8可采用由淄博光大电机有限公司提供的NMRV系列涡轮减速电动机及其配套电源和电路。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设计图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227.1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668683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6F 7/08

专利分类号:B66F7/08;B66F7/28

范畴分类:32F;27J;

申请人:江苏鑫柏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鑫柏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41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丁香东路20号E栋

发明人:李开玉

第一发明人:李开玉

当前权利人:江苏鑫柏源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支撑装置论文和设计-李开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