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明皞:网络次生舆情的演化及应对论文

刘明皞:网络次生舆情的演化及应对论文

【摘要】负面次生舆情容易削弱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造成偏激的网络心态,导致负能量宣泄,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对此,我们不仅应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不断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保护网络信息安全,还要逐步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引导其树立理性、健康、积极的心态。

【关键词】网络媒体 负面次生舆情 网络舆情

新媒体环境中,次生舆情的形成是“偶然中的必然”

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为公众话语权的有效表达提供了便捷途径,也推动了网络舆论的形成,次生舆情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所谓次生舆情,就是从网络热点事件之中衍生出的新的舆情事件。由于次生舆情往往存在异化发展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因此,公众对次生舆情的关注有时会超越事件本身,从而产生一些不可控因素。例如,有些次生舆情的发展会偏离事实真相,导致舆情进一步发酵,从而滋生各类网络乱象、网络谣言等,损害社会公共权益。因此,我们应将对次生舆情的监管纳入网络舆情治理的范畴之中,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

次生舆情大多是基于一些具有社会意义与代表性的社会焦点事件、政治问题等所引发的深层次舆论,其生成往往会经过一个再加工和酝酿发酵的过程。因此,次生舆论并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一般不会脱离原生网络舆论环境。

偶然性是次生舆情的突出特征。受不同社会心态和传媒环境的影响,次生舆情的产生存在偶然性,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千差万别。原生网络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舆论焦点,正是因为其激发了社会公众在某一方面的强烈诉求、引发其共鸣,从而形成了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不仅如此,官方在舆情事件中的应对不到位,或是在事件层层深入挖掘中出现刺激公众好奇心的其他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次生舆情特别是负面次生舆情的导火索。可见,在新媒体环境中,次生舆情的形成是“偶然中的必然”,是社会心理作用的结果。

负面次生舆情容易削弱社会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造成偏激的网络心态,导致负能量宣泄

一是容易削弱社会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在网络中,舆情传播遵循这样的规律:舆论的一方一旦对另一方形成了压倒之势,那么另一方的话语权将会被逐渐剥夺,甚至完全丧失话语权。次生舆情的发酵过程中必然充斥着各类真真假假的信息,如果主流媒体没有及时进行疏导,网络谣言、负面情绪就会不断扩散,从而进一步刺激次生舆情的发酵。一旦次生舆情走向消极、虚无的一面,那么真相也将淹没于信息大潮之中,公众对主流媒体的认同基础也会动摇。例如,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一些网络大V、网红拥有了大量的粉丝,逐渐成为事实上的意见领袖,其发布的网络信息往往会被一些粉丝不辨真假地进行推送、转发,并迅速传播。此外,次生舆情还会催生相对封闭的网络社群,加大了主流媒体信息的流入难度。不同的政治意见与社会心理会导致社会公众自发形成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社团组织,这些社团组织主要吸纳与自己意见相同的观点。在这种小规模的团体之内,很多成员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排斥与自身观点不一致的意见,使得有效的舆论治理和舆论引导难以实现。

二是容易造成偏激的网络心态。美国社会心理学专家艾略特·阿伦森在其代表作《社会心理学》中对媒体资讯传播过程中信息流动与舆情变化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并直接指出在舆情发展过程中,社会群体的心理变化会出现明显的倾向性,甚至会表现出非理性的一面,产生偏激、盲从等特征。网络环境的开放性与虚拟性为一些人偏激的社会心态提供了温床,负面次生舆情的发酵又会将非理性心态传递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导致一些人出现极端化倾向。原生舆情引发的次生舆情不同程度地折射出不同社会群体中存在的焦虑心态和负能量,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人们关注的焦点便会逐渐从事件本身转移到悲观消极的一面上来。

釉质中羟磷灰石晶体的脱矿与再矿化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过程,维持着釉质表面微观结构的完整性,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碳酸饮料等酸性物质的过多摄入,此动态平衡就会被打破,最终导致釉质的脱矿。已有研究证明,可口可乐等酸性饮料,会导致釉质脱矿[8]。故本研究在对釉质脱矿抑制实验中选择使用可口可乐浸泡釉质块1 h,而后观察绿茶浸提液、碳酸氢钠液、奥威尔牙膏、多乐氟4种材料对釉质脱矿抑制的影响。

三是容易导致负能量宣泄。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但总体来看,我国现阶段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一些人不安、迷茫、紧张、焦虑的心态逐步加剧,造成了负能量的积累,并通过次生舆情影响到更多人,进而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

合并急性颅内出血的硬脑膜动静脉瘘10例误诊分析 … …………………… 欧阳烨彤,万志刚,汪涵,等 225

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加强网络法治建设,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构建科学的网络舆情应对机制,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互联网是一个社会信息大平台,亿万网民在上面获得信息、交流信息,这会对他们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会影响他们对国家、社会、工作、人生的看法。负面次生舆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深入探寻次生舆情的发生和形成机制,对于基层社会治理、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等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对此,回应社会大众诉求,对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引导,减少负面舆情的不良影响,是我们需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畅通沟通渠道,引导公众理性表达情绪。一些人过度宣泄负面情绪,往往与不良网络信息的错误引导存在直接关联,同时也反映出其信息鉴别能力的不足。因此,提升公众鉴别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是避免次生舆情走向极端的必要途径。其次,应打造多部门联动的舆论宣传与疏导机制,有效监测并及时控制次生舆情的发展。网络热点事件的发酵十分迅速,若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干预,则必然会走向不可知、不可控的一端。当重大舆情事件发生时,政府部门应及时向公众公布事件进展,迅速辟谣,以稳定舆情、安抚民心。

加强网络法治建设,保护网络信息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从而不断提升网络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一方面,要明确法律责任,划定法律红线。可以在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出台网络文明与安全专项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网络新媒体平台的监督,净化网络空间。

在古代,乐是礼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在三代之前当有一段漫长的萌芽发展过程。礼乐制度虽然在周初才得到完备,但是其渊源应该上溯到三代之前。《虞书·舜典》中载有舜帝命令夔“典乐”(主持乐政)时的一段对话,“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韩非子·外储》、《吕氏春秋·察传》均载有鲁哀公问“夔”于孔子事,孔子认为“夔”之官名为“乐正”,也就是主持乐礼的官员。据学者考证,夔是古代东夷部族的一支。可见,那时东夷地区的礼乐文化已经非常发达。

提升公众媒介素养,引导其树立理性、健康、积极的心态。次生舆情反映的,是一些人难以理性看待社会问题而造成的心理失衡,为此,我们应当引导公众从长远出发,从大局着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一,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引导社会公众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加深社会公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理解和认识。其二,党员干部要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积极回应网民关切,为其解疑释惑,让互联网成为彼此交流沟通的新平台。第三,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环境,不断提升社会公众的媒体素养,引导网民理性发声,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6年4月25日。

②习近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更好完成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使命任务》,新华网,2018年8月22日。

【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责编/王妍卓 美编/李祥峰

(作者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注:本文系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课题重点课题“新时代高校共青团对青年网络民粹主义倾向的预防性研究”(项目编号:2018ZD187)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  ;  ;  ;  ;  ;  ;  ;  

刘明皞:网络次生舆情的演化及应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