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城乡差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城乡,差异,高等教育,户籍,性别,能源,差值。
城乡差异论文文献综述
蒋婷婷,费喜敏,王成军[1](2019)在《城乡差异视角下我国居民消费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采用有序logit模型,利用CGSS2010的数据,实证分析消费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具有较大差异,城市居民绿色消费行为水平显着高于农村居民;消费价值观对城乡居民绿色消费行为差异具有一定的影响,城乡消费价值观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城乡绿色消费行为的差异。(本文来源于《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任文龙,张苏缘,陈鑫[2](2019)在《金融发展、收入水平与居民文化消费——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2005~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包括发展的规模及效率)以及收入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规模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没有显着的影响,金融发展效率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就居民文化消费的城乡差异来看,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大以及效率提升都能够显着缩小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且金融发展效率的缩减效应更明显,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提升效应更大,而收入差距则显着扩大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此外,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没有显着影响,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显着为正,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价格弹性要低于农村居民。(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期刊2019年11期)
杨倩,王伟宜[3](2019)在《高等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及其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调查数据对5省市18所高校36874名城乡男女学生获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差异及变化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机会的性别不平等呈现城乡分化,农村性别不平等程度更甚于城镇,性别差距逆转发生更晚,性别平等化进程缓慢;女性高等教育机会大幅提升,其在普通本科高校和专科高校的入学机会优势凸显;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城乡差异,农村女性在优质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上的弱势地位突出;男生和女生在不同学科的入学机会都存在城乡差异,城乡女生之间的差别尤为明显。今后,应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注重家庭场域效应,联合学校和社会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城乡高等教育机会性别平等化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姜蕴聪,杨元建,王泓,李煜斌,高志球[4](2019)在《2015~2018年中国代表性城市PM_(2.5)浓度的城乡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中国6大城市群中的11座代表性城市为研究区域,将监测站点划分为城区、郊区和乡村站,进而分析各城市间PM_(2.5)浓度的城乡差异规律.结果表明,同一城市群各城市之间,或同一城市的城区、郊区、乡村站间PM_(2.5)日变化皆较为相似.京津冀和长叁角地区的城市城区PM_(2.5)浓度最高,高于郊区7.8%~9.7%,高于乡村11.3%~16.9%,而粤港澳大湾区和内陆城市群(成渝、长江中游、关中平原城市群)的城市郊区PM_(2.5)浓度最高,高于城区2.6%~11.2%,高于乡村16.7%~26.5%.各城市间城乡PM_(2.5)浓度差值的日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可呈单峰(如上海)或双峰(如杭州)变化,极值可出现在白天(如广州),亦可在夜间(如深圳). PM_(2.5)的排放与传输扩散共同对11城市城乡PM_(2.5)浓度分布产生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钟若愚,屈沙[5](2019)在《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机会不平等与城乡工资差异——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连续6期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主要采用Logit模型和FFL分解方法,针对城乡劳动者就业机会、工资水平差异及其成因问题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当下城镇劳动力市场中就业隔离现象依然存在。公有制单位中城乡工资差距存在"黏性地板效应",从长期来看有所缩小;非公有制单位中城乡工资差距随收入水平及时间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从城乡工资差距的来源来看,公有制单位主要源于户籍歧视,且随时间变化有所下降;而非公有制单位则主要源于特征差异。为进一步验证结论的稳健性,借助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数据进行实证对比,结果表明上述结论仍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因此,在人口城镇化进程中,为建立更加公平、规范、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在进一步提升劳动者人力资本水平、缩小劳动者人力资本差异的同时,需要借助更为有效的户籍制度改革以弱化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歧视。(本文来源于《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郭茹,吴文昊[6](2019)在《能源贫困视角下的中国居民家庭能耗现状及城乡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能源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领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显着提高,同时生活能耗快速增长,城乡居民家庭能耗也呈现不同特征。基于2006-2016中国居民生活能耗统计数据,结合国内外能源贫困研究进展,从能源可获得性、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可支付性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居民部门的能耗现状以及城乡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在能源服务可获得性方面呈现明显改进,2015年实现电力全覆盖,同时生活用电量逐年上升,城乡差距逐渐缩小;在能源消费结构方面,城乡差异明显,城市居民家庭煤炭消费比重已降至4.82%,而农村居民家庭煤炭能消费比重依旧高达42.12%;在能源可支付性方面,城镇居民生活用能支出占收入的比例相对较高,而农村的同一指标相对较低。最后,针对我国城乡居民能耗存在的问题和低碳发展策略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16)
胡静静[7](2019)在《河南省大学生诚信心理状况年级、城乡差异调查研究——以河南省某高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随着新世纪科技与文化的迅猛发展,社会由发展的重心由经济、政治逐渐转向科技与文化,社会生产进入半自动化甚至自动化的时代,从而包括道德修养在内的人文素质成为个人乃至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诚信"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然被纳入当代道德标准体系之中,并成为评判个人素质的必要考量。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复杂化的发展,受各种社会思潮泛滥、功利主义盛行的影响,诚信问题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制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更深发展的钳制性因素,"道德失范"、"诚信危机"等表达已进入主流话语体系。大学生作为青年优秀团体,中国优秀的人才储备,想要(本文来源于《知识文库》期刊2019年21期)
王广慧,季云菲[8](2019)在《基于流入地经济发达程度视角的流动人口城乡户籍工资差异分析——以受过高等教育群体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应用微观计量经济方法,从流入地经济发达程度的视角对高等教育流动者存在的城乡户籍工资差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高等教育流动者群体,即使其流动限制较少,但是在流入地的选择方面仍存在户籍歧视现象;在控制了样本流入地选择偏差之后,高等教育流动者群体工资仍存在户籍歧视,而且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群体的工资户籍歧视程度显着低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其中,前者不可解释部分为42.70%,后者该数值为65.38%。(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期刊2019-11-01)
严丽霞[9](2019)在《家庭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家庭教育投入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利用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在经济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投入等叁个层面对我国城乡家庭教育投入的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城乡家庭的教育投入有着明显的差异,农村家庭在校内的教育投入大于城市家庭,但城市家庭的校外投入大于农村家庭;城市家庭父母对子女的学习辅导以及监督行为要优于农村家庭。正是这种社会现象,维持甚至巩固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分层。应进一步减轻城乡家庭教育负担,有效地指导父母的家庭教育行为,提高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水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本文来源于《教育探索》期刊2019年05期)
邱连峰[10](2019)在《城乡融合视角下中澳规划管理的制度性差异与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时期,规划被赋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职责,参考国外成功经验成为有益且有效的渠道之一。本文应用制度性理论,建立包含管制、规范、认知的概念性模型,系统比较我国与澳大利亚的城乡规划管理要素,揭示了两国在城乡划分标准、规划管理内容、地方行政主体设置、规划体系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财政支持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及其原因。由此,首先可以弥补国内相关文献的空缺。其次,有助于廓清我国与澳大利亚乃至英联邦国家规划管理的制度性差异,避免因此而产生的认知错位,并加深对国外建设成果的理解。最后,澳大利亚城乡平权等值的基本观念,也为我国城镇化路径提供了有益启示。(本文来源于《国际城市规划》期刊2019年05期)
城乡差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利用2005~2017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包括发展的规模及效率)以及收入水平对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的规模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没有显着的影响,金融发展效率以及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有着显着的促进作用。就居民文化消费的城乡差异来看,金融发展的规模扩大以及效率提升都能够显着缩小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且金融发展效率的缩减效应更明显,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边际提升效应更大,而收入差距则显着扩大了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异。此外,社会保障水平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没有显着影响,对农村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显着为正,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价格弹性要低于农村居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乡差异论文参考文献
[1].蒋婷婷,费喜敏,王成军.城乡差异视角下我国居民消费价值观对绿色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
[2].任文龙,张苏缘,陈鑫.金融发展、收入水平与居民文化消费——基于城乡差异的视角[J].农村经济.2019
[3].杨倩,王伟宜.高等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的城乡差异及其变化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姜蕴聪,杨元建,王泓,李煜斌,高志球.2015~2018年中国代表性城市PM_(2.5)浓度的城乡差异[J].中国环境科学.2019
[5].钟若愚,屈沙.劳动力市场分割、就业机会不平等与城乡工资差异——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郭茹,吴文昊.能源贫困视角下的中国居民家庭能耗现状及城乡差异分析[C].中国管理科学学会环境管理专业委员会2019年年会论文集.2019
[7].胡静静.河南省大学生诚信心理状况年级、城乡差异调查研究——以河南省某高校为例[J].知识文库.2019
[8].王广慧,季云菲.基于流入地经济发达程度视角的流动人口城乡户籍工资差异分析——以受过高等教育群体为例[C].吉林大学数量经济优秀成果汇编(2018年卷).2019
[9].严丽霞.家庭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基于CEPS数据的实证研究[J].教育探索.2019
[10].邱连峰.城乡融合视角下中澳规划管理的制度性差异与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