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爽:从《黑皮肤,白面具》看法农的后殖民主义思想论文

刘爽:从《黑皮肤,白面具》看法农的后殖民主义思想论文

【内容摘要】法农作为一位思想家、革命家、文学家在殖民主义以及非殖民文化有很深的造诣,其思想极具影响力。他的著作《黑皮肤,白面具》,从心理分析开始到最后对革命暴力的呼唤,阐释了黑人根深蒂固的自卑情结的来源以及自我意识的丧失到最后揭示了只有揭竿而起的革命才能解放自己的命运。

【关键词】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后殖民主义

一、引言

弗朗兹·法农出生于法国殖民地马提尼克岛,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服役于法国军队,战后在里昂大学完成了医学和精神病学的研究;1954年法农参加了阿尔及利亚的解放运动并担任当地报社的编辑。凭着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以及生活经验,法农完成了他的著作《黑皮肤,白面具》,这本书最初的标题为《黑人的异化》(AnEssayfortheDisalienationofBlacks),是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标准化,并且反映了法农个人对于种族主义的无奈的挫败感。

《黑皮肤,白面具》(1952年)是一步临床心理研究,全书共由七部分组成,书中道尽身为黑人知识份子在法国的境遇。法农从比较种族意义上的心理学出发,对白人给黑人带来的压迫以及心理创伤进行了深刻批判。

二、积重难返的自卑感

在白人社会中,任何有色人种都会遭到排斥、歧视、迫害,黑人更是如此,积年累月在黑人的内心深处积压了令人窒息的自卑感。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在与其他“非黑者”相处的过程中,黑人内心中的自卑感就会随时莫名地涌现出来。法农在书中解释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切被殖民的民族——一切由于地方文化的独创性进入坟墓而内部产生自卑感的民族——都面对开化民族的语言,即面对宗主国的文化。”也就是说,黑人们不仅仅被各种经济、政治、社会等手段统治,对他们最具有迫害性的是来自文化层次的控制。如果说前者的控制手段使他们成为了被殖民者,成为了白人的附属品,而当他们想要摆脱这种现状,想要获取与白人同等的地位时,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的是随之而来的自卑感。而后者的控制手段是让他们不得不接受来自宗主国的文化和教育,从而使他们的思维、想法进一步殖民化。可想而知,殖民者的统治再加上其对黑人的文化灌输,将黑人身份牢牢地锁定在隶属于白人的附属品中,他们的内心逐渐被自卑感所占有,甚至他们会在自卑感中渡过一生。

⑭⑮爱新觉罗·弘历:《御制盘山千尺雪记》,于敏中等编纂:《日下旧闻考》卷一一五《京畿》,北京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1903、1903 页。

在自卑感中生存的黑人,对自己的认知变得愈加模糊。他们不仅接纳宗主国文化,并进一步贴近、模仿殖民者文化,他们不仅仅接受了白人的价值观,他们还以白人的眼光去认识黑人,这一点在受过高等教育的黑人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作为黑人中间,那些所谓的文化人,社会阶级的上等人群,他们选择带上了“白面具”,可悲的是,他们改不掉来自内心深处的“黑皮肤”。在长期以来的殖民者的剥削和压迫下,白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处处碾压了黑人,以至于黑人一直处于劣势,处于劣势中就会有无穷无尽的烦恼,以至于他们因此苦苦的挣扎,当他们想摆脱这一切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顺服,听从殖民者的统治以便挤入白人的世界,这一过程中,他们会无意识地对自己的黑皮肤感到耻辱,憎恨,从而不仅在肉体上,更是在精神上都处于一种自卑自毁的可悲处境。这样的想法、价值观、世界观会通过个人、家庭、群体环境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更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生活充满自卑感和为掩饰自卑所产生的补偿行为,他们在这样的矛盾中反复徘徊,自我否定。这种自卑感阻碍了对自身的认识,更是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

三、潜移默化之中身份的丧失

“自从种族关系的戏码公开上映,黑人错失了‘使自己本身有意识’的机会。”对于这种现象法农说“无法挽回的事实是我是白人。因为无意识中我不信任我内在的所有黑人因素,那就是不信任我整个的存在。”作为一个心理学家,心理分析是法农最能吸引后殖民文化批评的部分。他从心理层面上分析了黑人在白人社会中的自我意识,自我认知问题以及与白人之间的种族关系。法农说,“白人文明和欧洲文化强加给黑人一种存在的变态,……所谓黑色心灵不过是白人人为地造出来的”。这使人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白人“创造”了黑人,白人使黑人变为他们所想要的黑人的样子。白人凭借殖民者的身份以及白肤色,歧视一切有色人种和黑人,在白人的世界中,所有的有色人种和黑人是粗鲁的,野蛮的,是天生的劣等民族,但是这一切所谓的负面品质,正是白人世界强加给黑人的,给他们披上了令人嘲讽、耻笑、唾弃的外衣。

法农前期一直强调的是,黑人必须去除由白人所灌输的自卑感来解放自我存在的意识。后来的法农更强调通过革命运动来实现黑人的自我和政治解放。他在《黑皮肤,白面具》一书中写道:“我决不至于天真到相信诉诸理性和尊重人的尊严可以改变现实,对于那些在甘蔗园里苦苦劳作的黑人来说,出路只有一条:起来战斗。”在书中他直接、明确、没有一丝隐晦地号召黑人起来造反。《黑皮肤,白面具》一书除了对个人进行心理的分析,并以此作为基础,使个人在心理上了解了自身处境,并且摆脱了殖民主义宗主国带来的心理约束后,便可以进一步加入一个超越自己本身被殖民者身份的群众集体,并做出法农所推崇的选择:行动!

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数值变化,显示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相对更明显(p<0.05),详见表一。

四、暴力斗争才能改变命运

长期以来,黑人不仅接受来自于殖民者的统治还会接受来自于殖民者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说,不仅是身体上,更是精神上都受到了殖民者的全方位统治。也正是通过这种手段,黑人内心的自卑感愈加强烈,慢慢成为他自身的一部分,以至于丧失了自身的认知以及种族意识。长期来自心底的压抑使他们萌发了想要变成白人的想法,他们不想做自己,他们渴望变成白人——他们想要获取白人的地位、权利以及高高在上俯视他人的姿态。尽管黑人穷尽一生想方设法地想要变成白人,但最好的结果不过是获取了“白面具”,他们与生俱来的“黑皮肤”是永远摆脱不掉的。法农将这种渴望,这种想法定义是一种心理的扭曲。其实,黑人根本不需要“白面具”,人人生而平等,他们有权以黑肤色享用和白人同等的权利与自由,他们真正需要的是认知自己,将自己从条条框框中释放出来。按照法农的观点,只有以拥有这些本质为基础,从殖民者施加的牢笼中挣脱出来,才能找回失去的“本我”。

(3)采用耐磨损、抗静电能力强的高分子塑料材料为基料加工的斜板,具有表面光滑疏水、抗静电、耐磨损的特殊效果,细泥物料不易在斜板板面粘结和堆积。

“殖民宗主国对殖民地人民的压迫和掠夺是不会自行消失的,白人世界对所有有色人种世界的种族歧视和迫害同样也是不会自行消失的,殖民地人民和第三世界人民要想获得生存的权利,就必须揭竿而起,为民族解放而斗争。”一味地隐忍、退却、压抑自己根本不能解决黑人作为被殖民者的现状。法农认为,发起战争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唤醒黑人在经济、政治、社会以及自身的意识解放,这也是《黑皮肤,白面具》这本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个中心思想。在法农看来,要实现思想上的解放和自身的独立,必须进行革命,唯有经过暴力抗争,黑人的意识才能有所转变,只有暴力才能造就反殖民意识,只有暴力才能为黑人们开辟一条新出路!

从最开始的文化心理学出发到最后的对革命暴力的呼唤,《黑皮肤,白面具》这本书较细致地诠释了法农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探索了黑人文化在白人主流文化阴影笼罩之下民族文化的解放、复兴之路。法农的思想不仅适用于当时的黑人解放之路,对于多元化的当今世界来说,他的思想对于人们思考21世纪人类的进步仍有借鉴意义:即便不是在殖民主义的情境中,当今各国间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也在所难免,所以人们更是要充实自己、审视自己,共同克服困难以建立起更好的世界体系。

【参考文献】

[1]弗朗兹·法农.黑皮肤,白面具[M].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2]刘象愚.法农与后殖民主义[J].外国文学,1999

[3]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4]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艺批评理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刘爽(1995~),吉林人;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及西方文艺批评理论

标签:;  ;  ;  ;  ;  ;  ;  ;  ;  ;  ;  ;  ;  

刘爽:从《黑皮肤,白面具》看法农的后殖民主义思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