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核心就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发展、示范应用的完整的人才体系。
当前,怀柔正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为核心,建设国际化原始创新承载区,就是要构建一个有怀柔特色的、国际一流的区域原始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建设涉及方方面面,但本质上就是促进人与资本的相互作用,让更多优秀的人参与到科技创新,让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让人与资本高效配置创造更多价值。据此,怀柔的人才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新思路、新模式。
站在体系高度谋人才
进入21世纪,全球科技创新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和特征,科学技术一体化、学科交叉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群化、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指数化等趋势愈来愈明显,导致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学科、技术、产业的界限。创新的竞争不再是简单的科学或者技术、产业、人才、资金的竞争,本质上已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其核心就是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到产业发展、示范应用的完整的人才体系。如果缺乏科研人才,则持续高质量的创新得不到保证;而缺乏应用人才,科技势能难以转化为经济动能。因此,怀柔科学城人才工作不能唯人才谈人才,必须跳出来,站在体系的高度及视角来认识人才,必须围绕若干重点发展领域,系统构建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发展及示范应用的科学技术产业一体化的人才队伍,在创新链上不能出现人才缺位或断档。
随着一系列大科学设施的陆续开工、建设,怀柔科学城在基础研究阶段的人才队伍将越来越强,但应用研究人才队伍较为薄弱,产业创新人才也不强,需要高度重视。要根据这些大科学设施可能催生的产业链,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加强建设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同时,要看到重大的创造往往是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不能简单地依靠大科学设施,要以其为中心,把相关支撑学科也都有序布局起来,形成纵向没断档、横向没缺位的学科生态系统。
当前,北京的创新生态体系越来越完善,但与硅谷、以色列等科技发达地区相比尚有不足,城市转型、产业疏解也对创新生态体系建设带来新的挑战。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建设更加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引进所需要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也要创新体制机制,跳出怀柔这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边界,让边界之外的人才为怀柔所用。具体可通过支持怀柔优质单位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大学、科研单位、人才等开展科研合作,建立异地、海外中心等,把这些人才也纳入到怀柔人才队伍中来,通过具体合作单位给予支持。
作用机制 依米珠单抗是一个人源化单克隆修饰免疫球蛋白G4(IgG4)抗体,从基因工程的哺乳动物细胞中提取而来,分子中含有结合活性FⅨ和FⅩ的双特异性抗体结构[8]。血浆中依米珠单抗代替失活的FⅧ,与活性FⅨ和FⅩ结合,实现有效止血作用[9]。依米珠单抗在卵磷脂存在条件下同步与FⅨ和FⅩ结合形成三元复合物,复合物的浓度与依米珠单抗浓度呈钟形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依米珠单抗通过温和的作用力与FⅨ、FⅨa、FⅩ及 FⅩa的EGF像域识别结合,KD分别为 1.58、1.52、 1.85、0.978 μmol·L-1,大多数的 FⅨ、FⅨa、FⅩ和 FⅩa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发挥凝血作用[6,10]。
优势互补留人才
在创新的不同环节,人才所需要支撑的工作条件是不同的,基础研究是问题导向、兴趣驱动、个体行为,需要有良好的组织声誉、开放自由的学术环境、充满活力的创新氛围、宽松的工作环境等条件。在学科大交叉的时代,还需要建立多专业的学科体系,因此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在吸引基础研究人才方面具有优势。应用研究是需求导向、利益驱动、集体行为,需要建立以行业为导向的多学科、多层次支撑条件,个体作为“零部件”才能通过强强联合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完成产业所需要的综合性创新。因此,怀柔在引进基础研究人才上应着力与北大、清华、中科院等国家队紧密配合,与其针对性联合引进人才,依托这些综合性大学,一步到位为这些人才建立发展所需要的支撑条件;建设一批高水平的行业技术研究平台,围绕行业需要引进多学科工程技术人才,开展行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前瞻技术研发及转化。
尊重规律用人才
人才引进是解决高端人才短缺的有效手段,但是怀柔还必须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引进的人才建立团队,另一方面也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才生产能力与水平。在科技发达地区,“拿来主义”一般只是应急或补充的措施,终究还得靠自己。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是常见的骨伤科疾病之一,主要发病原因是因为人体长时间处于重体力劳动或者腰部受力不当等等。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都有一定的影响。轻者腰椎疼痛,影响活动能力,重者腰椎间盘变形可导致活动能力丧失[1]。因此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是至关重要的[2]。临床常见的诊断方式有磁共振成像(MRI)、CT。
摄影 郭隆
面向未来育人才
前沿基础研究具有偶然性甚至突发性、方式随意性、路径不确定性的显著特点,难以规划出来,应采取专业机制配置资源,即由专家来决定投入方向及确定具体任务。应用研究则是为了解决产业所需要的技术难题或者开发新市场,因此应采取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特别指出的是,科技创新具有规律性,也有偶然性,在创新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还有突发性,既要设立课题式项目,公开遴选团队承担,更要重视设立平台式、团队式项目,即遴选出高水平创新单位、团队给予长期稳定支持,由其在确定的范围内相对自主选题,充分发挥一线单位、人才的创造性,并以“高质量结果论英雄”进行周期性调整。让“专家之眼、市场之手”在创新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是现代创新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高河回到自己的房间,躺在了床上,恍然间,想到了自己离开河遥县前,最后一次看跑火船的日子。那一年的木筏,比往年都要大,筏上堆起来的稻草,有一人来高。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两个极端,一是单纯学术化,最终只有极少人学有所用,进入实际工作时多数人需要重新学习大量新知识、新技能,转型的代价大、成功率不高;二是单纯职业化,特别强调实操技能,但对新问题往往难以应对。在科技大变革的今天,新的科技体系快速形成、旧的科技体系快速消亡,慢慢学习、慢慢适应的机会越来越少,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专业而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创造性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复合型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因此,如何在继续加强学术型、职业型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快、更好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未来参与世界竞争最核心的问题,怀柔应主动应对这一未来发展趋势,与相关高校合作,加快培养懂产品设计的技术人才及懂技术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必要时,自己办一所创新型大学,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夯实人才土壤,并引领我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改革。
要构建怀柔科学城的人才建设的主力军,建议建立国际化的“一室一院一校一园”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体系,具体为:一室:把怀柔的大科学设施及平台打包组建怀柔国家实验室,引进基础研究高端人才,开展知识创新。一院:建设怀柔创新院,依托国家实验室、其他大学的力量,开展先进技术研发及转化。一校:建设怀柔创新大学,开展先进技术研发及培养创新人才。一园:建设怀柔创新园,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室、院、校、园要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引进人才、项目的同时,加快全球化、实体化布局,借用当地创新生态,就地开展创新创业,在全球构建创新源头。
作者系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院长
责任编辑 郭隆
标签:人才论文; 体系论文; 基础论文; 科技创新论文; 所需要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人才学论文; 世界各国人才调查及其研究论文; 《北京观察》2019年第11期论文; 北京大学工学院论文;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