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包括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两根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设备能够自由的移动到合适的地方,这样就不会需要人工搬运,并且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防止放电仪掉落在地上,从而避免了放电仪的损坏,同时可以随意的更换高度,这样就会使放电仪运用的范围更广,通过降温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壳体上的高温被冷却管所吸收,这样就会使人们在使用防电仪的时候,不会被放电仪上的高温所烫伤,这样就会使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护,并且也有利于放电仪的本体的降温。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包括两个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两根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内放置有放电仪(2),所述放电仪(2)的外侧壁与降温机构的一端相抵接触,所述放电仪(2)的上端穿过降温机构的侧壁并延伸至其上方。
设计方案
1.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包括两个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两根所述支撑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内放置有放电仪(2),所述放电仪(2)的外侧壁与降温机构的一端相抵接触,所述放电仪(2)的上端穿过降温机构的侧壁并延伸至其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座(1)下端的缓冲层(3),所述缓冲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5),多个所述弹簧(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连接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所述电动伸缩杆(7)与移动机构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3)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座(1)下端的缓冲垫(8),所述缓冲垫(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胶(9),所述缓冲胶(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7)下端的移动板(11),所述移动板(11)的下端设有两个凹槽(12),两个所述凹槽(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杆(13),两根所述连接杆(13)之间设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的左右两端与两根连接杆(13)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根支撑座(1)上端的降温框(15),所述降温框(15)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冷却槽(16),多个所述冷却槽(1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冷却管(17),多个所述冷却管(17)的上端均设有多个导热管(18),多根所述导热管(18)远离冷却管(17)的一端与放电仪(2)相抵接触,所述降温框(15)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口(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通风口(19)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20)。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电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
背景技术
电池放电仪是专门用于电力、电信、铁路、电池生产企业或其它行业对蓄电池组进行日常维护、容量检测以及检验直流电源带载能力的。
目前的电池放电仪在工作时,其壳体会积累大量的热量,如果工作人员不小心接触到,就会被烫伤;并且现有的电池放电仪移动时,需要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在搬运的过程中有可能会造成电池放电仪的损坏。
因此,我们需要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包括两个支撑座,两个所述支撑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两根所述支撑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所述降温机构内放置有放电仪,所述放电仪的外侧壁与降温机构的一端相抵接触,所述放电仪的上端穿过降温机构的侧壁并延伸至其上方。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座下端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移动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缓冲层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座下端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胶,所述缓冲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
优选地,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下端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下端设有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杆,两根所述连接杆之间设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左右两端与两根连接杆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根支撑座上端的降温框,所述降温框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冷却槽,多个所述冷却槽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冷却管,多个所述冷却管的上端均设有多个导热管,多根所述导热管远离冷却管的一端与放电仪相抵接触,所述降温框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口。
优选地,多个所述通风口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升降机构和移动机构的配合使用,可以使设备能够自由的移动到合适的地方,这样就不会需要人工搬运,并且也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防止放电仪掉落在地上,从而避免了放电仪的损坏,同时可以随意的更换高度,这样就会使放电仪运用的范围更广。
2、通过降温机构的使用,可以使壳体上的高温被冷却管所吸收,这样就会使人们在使用防电仪的时候,不会被放电仪上的高温所烫伤,这样就会使工作人员的安全得到保护,并且也有利于放电仪的本体的降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中的缓冲层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中的通风口与防尘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座、2放电仪、3缓冲层、4支撑板、5弹簧、6连接板、7电动伸缩杆、8缓冲垫、9缓冲胶、10缓冲板、11移动板、12凹槽、13连接杆、14滚轮、15降温框、16冷却槽、17冷却管、18导热管、19通风口、20防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便携式智能电池放电仪,包括两个支撑座1,两个支撑座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座1下端的缓冲层3,缓冲层3包括固定连接于两个支撑座1下端的缓冲垫8,缓冲垫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胶9,缓冲胶9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0。
缓冲层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弹簧5,多个弹簧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电动伸缩杆7,电动伸缩杆7与移动机构相连接。
升降机构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电动伸缩杆7下端的移动板11,移动板11的下端设有两个凹槽12,两个凹槽12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根连接杆13,两根连接杆13之间设有滚轮14,滚轮14的左右两端与两根连接杆13转动连接。
两根支撑座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两根支撑座1上端的降温框15,其中降温框15的设置,并不影响放电仪正常的降温,降温框15的内侧壁上设有多个冷却槽16,多个冷却槽16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冷却管17,多个冷却管17的上端均设有多个导热管18。
多根导热管18远离冷却管17的一端与放电仪2相抵接触,降温框15的侧壁上设有多个通风口19,多个通风口19内固定安装有防尘网20,其中防尘网20可以防止灰尘进入到放电仪内部,降温机构内放置有放电仪2,放电仪2的外侧壁与降温机构的一端相抵接触,放电仪2的上端穿过降温机构的侧壁并延伸至其上方。
本实用新型中,其中当放电仪2工作时,放电仪2壳体就会产生高温,这样就会使导热管18把放电仪2壳体上的温度传导到冷却管17中,这样就会使放电仪2壳体上的温度均匀的降下来,然后通风口19可以使放电仪2内部的温度散发出去,这样就会使放电仪2处于一个合适的温度,这样才能确保放电仪2正常工作。
当需要对放电仪2的高度和位置需要移动时,直接启动电动伸缩杆7,当电动伸缩杆工作时,就会使放电仪2的高度变得不一样,然后直接推动放电仪2,就可以使放电仪2的位置得到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822264470.5
申请日:2018-12-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5(青岛)
授权编号:CN209822818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H01M10/42
专利分类号:H01M10/42;H05K7/20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青岛青整汇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青岛青整汇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安顺路31号
发明人:李茂峡
第一发明人:李茂峡
当前权利人:青岛青整汇能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