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珂1张娟2王燕2
山东斯迈格雷电气技术有限公司1山东济南250100
济南鲁源电气集团有限公司2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为了全面迎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行,全面满足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需的电能,必须要全面提升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才能有效地保证施工的安全性以及施工的质量。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工程技术问题使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同时也是相关研究人员的主要研究问题。在电力工程的实际运行中,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相关设备的损坏,所以,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对于电力工程的技术必须要做出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全面提升建设的水平,才能满足智能电网建设的需求,同时也能间接满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对于电能的需求。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建设;运用分析
一、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作用
1.1坚固性及自动排除故障
智能电网具有坚固性,即在电网系统发生故障的时候,由于其的智能化,电网能够对工作当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自我识别并自动排除故障或者自动修复故障,从而使停电范围缩小,保证电能的正常提供。除此之外,该特点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以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并提升其运行速度。
1.2互动性
智能电网非常重视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准确、及时地了解用户的需求,对智能电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不断的改进,使智能电网能够保持高效工作的状态。
1.3节约资源
智能电网的建设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节约资源,使电力资源能够得到循环利用,因此,在建设智能电网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同时通过高效的工作,使电力资源优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发展中的整体运用
2.1电源领域的运用
电力工程技术对于智能电网的应用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电网系统而言,电力工程技术就是将连续不断的电能提供给电力网络系统,以此来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电能主要有两种,为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则有两种,分别为变频和恒频。直流电和交流电都可以被变电所直接应用,通过高频开关将电源应用到电网中。
2.2智能发电过程中的运用
对于电网的运行而言,发电过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发电的过程中,工程技术并没有直接应用到电网中,而是应用在进行发电过程中的各种电子设备中,这样才能有效地实现对于电能的转换作用,才能有效地对电能的消耗进行控制。为了能够全面提高智能电网的整体运行效率,必须要结合大量的工程技术进行较为有效的应用,才能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一些半导体元件的应用也使得发电的质量以及容量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在电力工程的整体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非常多的新型技术,可以全面提高发电的效率,同时对于发电设备的的电能消耗也可以逐步减小。这样一来,也可以全面提升发电的效率。
2.3输电过程中的运用
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对于智能电网的稳定性做出了较为全面的保障,同时也提高了电能的质量。在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于电能效果提升最为明显的技术就是无功补偿技术。应用智能电网的过程中,可以将电力设备和较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引入到智能电网。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用较多的就是超导无功补偿装置,无功补偿技术也会结合电力设备进行使用,对于我国高压直流点的输电线路而已,电线两端都安装了彩晶阀管变流装置,能够更好地提升电网的输电容量,同时也能尽最大限度地保证电网的稳定性。将这些装置应用到配电网中,可以有效地防止电网停电的现象产生,以此来保证整体的供电稳定,所以,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建设中的具体应用分析
3.1能源转换技术
伴随能源的日渐紧张,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也要加入环保理念。而未来的智能电网将主要以环保型的低碳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供给,并通过科学的能源转换技术,在保证电力规模的前提下,增强电能的远程运输能力。当前智能电网的能源应用主要有分布式和可再生式,而分布式则可以再进行细分,分成分布式储能和分布式发电。其中,分布式储能主要通过蓄电池、飞轮以及超导储能等方式实现能源储藏目的,而分布式发电主要通过潮汐能、风能以及燃料电池等进行发电。可再生能源是新型的能源,具有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能够有效的改善当前传统能源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可见,可再生能源能有效的满足智能电网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而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对于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应用都具有很大的帮助。
3.2电能优化技术
如今,人们对于电能的质量要求也更高,而优化电能质量也是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目标。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通过对电子工程技术的应用,对电能等级的合理划分,以及先进的评估方法,可以建立健全的质量体系,保证电能的优化效果。另外,电力单位可以对电网运行的经济性进行分析,从而明确接口方式,在客户中形成有效的客户评估体系,从而在保证智能电网数字化和自动化的同时,达到经济性的相关要求。
3.3电网架构技术
电网机构的稳定性也是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电力单位可以通过电子工程技术提高电网机构的稳定性。在进行电网建设时,电力单位可以通过科学的电网结构,例如针对能源分布不均的现象,通过点对点的送电方式或者特高压送电方式等来提高能源和生产力的均衡程度,从而有效的增强智能电网对客观环境的适应性,提高电网架构的稳定性。
3.4电力通信技术
对于智能电网来说,电信通信技术也非常重要。在实际工作中,电力通信技术要保证能够对智能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同时,还可以对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对实时干扰做出有效应对,并制定对策对电力故障进行排除,从而保证智能电网的平稳运行。同时,电力单位要加强电力通信系统的有效性,要提高电网的监控力度,保证电网建设的自动化水平,而上述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电子工程技术的作用。
3.5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柔性交流输电能够有效的提高对供电环节的控制力度,提高供电精度,因此是未来智能电网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主要是在电子工程技术中的电子、电力以及微电子等技术的发展下而出现的。通过该技术的使用,在供电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电能的损耗,增强电能的使用效率。另外,电力单位可以通过在该技术中融入低污染的能源技术,从而对电网参数进行科学调整,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
3.6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通过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较高的提高换流器的应用效率,提高电能的转换效果,从而从整体角度提高直流运行电力的质量。另外,该技术不仅能够担负长距离供电的任务,在短距离的直流供电当中,例如对我国边远地区的供电任务中,应用该技术也具有很好的效果。同时,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较快,在未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因此目前已经开始了比较广泛的使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时代变化迅速,人们对于用电的需求量对智能电网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当前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电网的发展。因此,能够深入分析电力工程技术,逐步了解电力工程技术对于智能电网发展所做的贡献是十分必要的。只有发展好电力工程技术,才能保证我国的智能电网能够安全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树威.浅议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一些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2):11-12.
[2]郑清华,史占成.WLAN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2(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