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槽骨吸收论文_马成祥

导读:本文包含了牙槽骨吸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牙周炎,正畸,卟啉,上颌,牙根,小鼠,锥形。

牙槽骨吸收论文文献综述

马成祥[1](2019)在《嵴顶环切术对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的正畸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对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采用嵴顶环切术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计64例,随机分为单纯固定托槽正畸对照组(n=32)与采用嵴顶环切术治疗实验组(n=32),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采用嵴顶环切术治疗疗效理想,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刘金厚[2](2019)在《叁种充填材料修复髓室底穿孔及所致根分歧病变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对髓室底穿孔及其所致牙周根分歧病变牙槽骨炎症吸收患者采用不同填充材料进行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2例髓室底穿孔患者(共82颗患牙)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A组26例、银汞组28例和Ca(OH)2组28例,分别采用MTA糊剂、银汞、Ca(OH)2糊剂进行填充修复,对比叁种填充材料对不同穿孔大小患牙的治疗效果。结果穿孔直径≥2 mm时,MTA组、Ca(OH)2组成功率均高于银汞组,牙周硬组织修复时间均短于银汞组,(P<0.05);穿孔直径<2 mm时,叁组成功率、牙周硬组织修复时间差异均不显着(P> 0.05)。结论 MTA糊剂和Ca(OH)2糊剂填充修复比银汞填充修复对穿孔直径不低于2 mm的髓室底穿孔治疗效果更佳,恢复速度更快,更值得应用于髓室底穿孔及其所致牙周根分歧病变牙槽骨炎症吸的修复治疗。(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8期)

高丽,于晓潜,蔡宇[3](2019)在《丝线结扎以及局部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对小鼠牙槽骨骨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丝线结扎和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诱导小鼠牙周炎模型的牙槽骨骨吸收程度、激活破骨细胞及去除诱因后成骨的过程。材料与方法: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丝线结扎组、涂菌组和丝线结扎+涂菌组(n=24)。测量釉牙骨质界至牙槽骨嵴顶的距离,监测牙槽骨的吸收。48只小鼠设计和分组同上,牙槽骨骨面的破骨细胞采用TRAP染色并计数。36只小鼠丝线结扎3周,其中12只小鼠1周后拆除丝线,继续观察2周,分别在丝线结扎1、2、3周以及丝线拆除1周和2周共5个时间点(n=6)各处死6只小鼠,检测CEJ-ABC距离。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丝线结扎组的小鼠牙周炎,在3、6、9和12周后的CEJ-ABC距离与对照组和涂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丝线结扎组第3周的CEJ-ABC距离比涂菌组诱导的牙槽骨骨吸收更迅速。丝线结扎和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结合并未进一步增加牙槽骨的吸收破坏。在丝线结扎1d后,牙槽骨表面的破骨细胞即被激活,和对照组相比在第3天达到高峰(P<0.01)。丝线结扎诱导的小鼠牙周炎,在丝线去除2周后CEJ-ABC距离与去除丝线前相比显着降低,提示有显着的牙槽骨再生(P<0.01)。结论:丝线结扎术是一种迅速且有效的诱导小鼠牙周炎牙槽骨骨吸收的方式,其诱导的破骨细胞活化在丝线结扎后24h内发生,3天达到高峰,去除实验性牙周炎的诱导因素即去除结扎的丝线有助于牙槽骨骨再生。(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8)

秦菁,陈军,山雯婷,郁丽[4](2019)在《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修复对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修复治疗对上颌中切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上颌中切牙残冠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行微创拔牙后,其中48例予以即刻种植修复(观察组),42例予以延期种植修复(对照组)。患者均于微创拔牙后完成永久冠修复后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永久冠修复后6个月牙槽骨吸收水平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美学效果评分及主观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永久冠修复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种植体体积及牙槽骨吸收水平均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牙龈色质、唇侧牙龈曲线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PES美学评分总分(8.85±1.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8.15±1.40)分(t=2.455,P=0.01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42%)高于对照组(9.52%)(χ~2=0.020,P=0.888),咀嚼功能、义齿附着高度、整体美观性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延期种植相比,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修复治疗对上颌中切牙的临床疗效更显着,患者牙槽骨吸收和美学效果改善更为显着,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高丽,高莺,周根祥,王璨,张晓敏[5](2019)在《降钙素影响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局部应用降钙素对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建立剩余牙槽骨吸收模型,分为空白对照组、明胶海绵组、降钙素+明胶海绵组。术后4周、8周和12周取材,应用CBCT、双能X线、组织学、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免疫组化检测。结果:4周、8周、12周时,降钙素+明胶海绵组剩余牙槽嵴相对高度、骨密度、骨质量均优于同一时间点的明胶海绵组和空白组,明胶海绵组与空白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4周时空白组与明胶海绵组的降钙素受体阳性表达、TRAP染色阳性细胞数、RANKL/OPG比值均高于降钙素+明胶海绵组。结论:降钙素局部作用于大鼠拔牙后牙槽窝可有效减少骨吸收,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钙素特异性结合降钙素受体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07期)

陆维胜[6](2019)在《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对牙槽骨吸收值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微创拔牙后使用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需进行牙齿修复的患者40例,然后平均分成两组,即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然后跟踪调查24个月,将收集的两组数据对比。结果即刻种植组患者手术后半年的骨吸收值低于延期种植组患者,P值<0.05,即刻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的龈乳头指数频数分布比较差异不明显,P值>0.05,进行冠修复两年后,即可种植组和延期种植组种植成功率比是96.5:100(%),两组差异不明显,P值>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的两种牙齿种植方式从长时间跟踪收集数据对比来看效果相近,并且即刻种植疗程比延期种植疗程短,定位也准确,适合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孙志涛,汪钰程,崔玉美,孙阳[7](2019)在《正畸力内收前牙对牙槽骨吸收程度不同后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有限元法模拟不同程度的后牙牙槽骨吸收状态,分析骨吸收情况下的牙周应力分布和总位移趋势,以便为临床施加合适的矫治力提供指导。方法在建立正常牙槽骨高度(1号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删减单元格获得后牙牙槽骨高度水平均衡降低2、4、6 mm的2、3、4号模型;在各模型上进行模拟加载,加载力1.47 N,分析在施加矫治力的情况下,各模型后牙组牙的牙周膜初应力及牙齿初始总位移的分布情况。结果随着牙槽骨高度的降低,后牙组牙总位移增加,牙周膜Von Mises应力逐渐增大,当牙槽骨吸收达4 mm时,应力值和牙齿初始总位移值明显增加。结论对于伴有牙槽骨丧失的患者,应当避免受力或显着减小受力,避免造成牙周组织不可逆的损伤和牙根、牙槽骨的持续吸收。(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高丽[8](2019)在《降钙素影响牙槽骨吸收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大鼠拔牙后剩余牙槽嵴吸收的模型,以明胶海绵作为载体,将一定量的降钙素置于拔牙窝,探讨局部应用降钙素对大鼠拔牙后剩余牙槽骨吸收的影响。方法:选27只健康SD雄鼠,随机分为叁组,每组9只,将每只大鼠下颌一侧切牙拔除建立剩余牙槽骨吸收动物模型,第1组大鼠牙槽窝内即刻置入降钙素+明胶海绵,第2组即刻置入明胶海绵,第3组牙槽窝不予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术后于4周、8周和12周分别处死各组大鼠,取其双侧下颌骨。分别应用CBCT检测不同组别大鼠牙槽嵴相对剩余高度,双能X线检测牙槽窝骨密度,组织学检测牙槽窝骨质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降钙素受体、细胞核因子?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 kappa B ligand,RANKL)以及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表达情况。结果:1.在拔牙后4周、8周、12周,降钙素+明胶海绵组牙槽嵴相对剩余高度均高于同一 时间点的明胶海绵组和空白组(P<0.05),而明胶海绵组与空白组之间未发现统计 学差异(P>0.05)。2.在拔牙后4周、8周、12周,降钙素+明胶海绵组牙槽窝骨密度均高于同一时间点 的明胶海绵组和空白组(P<0.05),而明胶海绵组与空白组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P>0.05)。3.在拔牙后4周、8周、12周的组织学结果显示,在同一时间点的降钙素+明胶海绵组牙槽窝中骨小梁数目多于其它两组,且分布更加密集。4.降钙素受体免疫组化结果提示4周时各组牙槽窝内降钙素受体均呈阳性表达,其中明胶海绵组与空白组强阳性表达,分析各组降钙素受体表达的积分光密度值发现二者之间未发现差异(P>0.05),而降钙素+明胶海绵组呈弱阳性表达,8周、12周时各组样本降钙素受体表达均不明显。5.RANKL与OPG检测结果显示4周时空白组与明胶海绵组RANKL的阳性表达较降钙素+明胶海绵明显,而OPG阳性表达明显弱于降钙素+明胶海绵组。分析各组RANKL与OPG的积分光密度值,并计算RANKL/OPG,降钙素+明胶海绵组RANKL/OPG比值低于明胶海绵组和空白组(P<0.05),而后两者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通过拔除大鼠一侧切牙可成功建立大鼠拔牙后剩余牙槽骨模型。2.明胶海绵对剩余牙槽骨的吸收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作为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在实验中应用。3.降钙素局部作用于大鼠拔牙后牙槽窝可有效减少剩余牙槽骨吸收,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钙素特异性结合破骨细胞上的降钙素受体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实现的。(本文来源于《山西医科大学》期刊2019-05-30)

张慧敏[9](2019)在《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上颌前磨牙根面凹陷与老年牙周炎患者的局部牙槽骨吸收之间有无影响,选取慢性牙周炎患者共20例(年龄59~75岁),上颌第一、二前磨牙共80颗,其中有效的第一、二前磨牙共64颗(n=32),将其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各32颗,其中,实验组设定为患者的上颌第一前磨牙,对照组则是同一位患者的第二前磨牙,对两组患牙相同位点上的牙槽骨缺损类型进行比对分析。使用锥形束CT(简称CBCT)来检查牙槽骨的吸收类型及吸收的程度,根据根面凹陷对局部牙槽骨的吸收进行比对,得出其影响结果。结果显示,组1和组2的牙槽骨角形吸收分别有38个位点和23个位点,组1和组2近中位点的牙槽骨吸收水平分别为(3.75±1.41)mm和(3.47±0.76)mm(P<0.05)。老年牙周炎患者上颌的第一前磨牙的根面有凹陷,会加快局部牙槽骨的吸收。(本文来源于《科技与创新》期刊2019年10期)

杨亚[10](2019)在《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Notch1信号通路参与牙槽骨吸收改建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大众越来越重视面部美观及口腔健康,要求正畸治疗以改善面部美观和口腔功能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但不少患者往往对长达2-3年的矫治周期望而却步,进而选择放弃正畸治疗或者选择其他治疗手段。如何寻找到高效又安全的加速正畸治疗过程中牙齿移动的方法是近年来正畸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而要解决这个难点,重点在于明确正畸牙移动(orthodontic tooth movement,OTM)过程中调控牙周组织改建和重塑的生物学机制。自正畸这门学科诞生以来,国内外的学者已经做了很多有关OTM过程中牙周组织改建和重塑机制的研究,并且发现在牙移动过程中,有众多因子参与其中,包括Wnt/β-catenin信号、P13K/AKt/m TOR信号、RANK-RANKL-OPG及Caspase-3信号等共同参与了牙周组织的改建过程。Wnt/β-catenin信号主要参与成骨细胞对正畸机械应力的反应过程,Wnt配体如Wnt3a和Wnt10b可通过诱导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和成骨细胞生成来调节骨量和矿化;P13K/AKt/m TOR信号则参与OTM期间成纤维细胞、成骨细胞等牙周膜细胞蛋白的合成与转录过程,为牙周组织改建做准备;RANK-RANKL-OPG叁者相互作用在OTM期间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和骨吸收,Caspase-3信号则参与OTM期间的细胞凋亡过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在细胞与细胞间信号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在骨代谢过程中,Notch信号具有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谱系细胞分化和功能的潜能,并在骨骼发育、软骨形成等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成骨细胞和骨细胞中Notch1信号的激活诱导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生成增加并抑制骨吸收。Notch1通过直接和间接机制抑制破骨细胞生成,同时诱导OPG的生成增加。骨髓细胞培养物中Notch受体的Rbpjκ失活导致破骨细胞生成增强,表明Rbpjκ是破骨细胞生成的抑制剂,Notch1在破骨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是由经典机制介导的。而OTM正是正畸机械负荷介导下的牙周组织改建过程,骨改建是其中的重点,包括骨吸收改建和骨形成改建两个部分。有关Notch信号传导在参与骨免疫调节的骨丢失的细胞发育中的作用已有许多研究。然而,关于Notch1信号传导是否参与OTM期间正畸力诱导的牙槽骨吸收改建过程以及其作用机理尚不明确。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OTM模型及使用HE、TRAP及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初步探讨Notch1信号通路是否参与OTM期间的牙槽骨组织吸收改建过程,以及使用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后对OTM期间的牙槽骨吸收改建过程进行初步研究。目的:通过检测Notch1信号通路相关分子(Notch1和Jagged1)在大鼠OTM期间的表达情况,以及使用Notch1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后对OTM过程中的牙槽骨组织吸收改建过程进行初步研究,探讨Notch1信号通路参与OTM过程的作用机理。方法:本实验纳入60只健康、成年、雄性SD(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30只,每组又随机分成6个小组:0天组,1天组,4天组,7天组,10天组和14天组,每组5只。A组大鼠上颌左侧加力建立OTM模型,作为加力组;右侧不加力,作为不加力组;B组大鼠上颌左侧加力建立OTM模型,右侧不加力,且同时双侧第一磨牙粘膜转折处均注射0.6ml/kg DAPT溶液,自加力开始(0天),每两天注射一次:即左侧为加力+DAPT组,右侧为不加力+DAPT组。在相应时间点处死大鼠后,取下双侧包括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及周围牙槽骨在内的组织块,测量第一、第二磨牙间的距离来评估OTM距离,采用HE染色观察OTM过程中牙周组织形态学变化、TRAP染色观察破骨细胞变化以及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牙移动过程中表达Notch1、Jagged1、OPG、RANK和RANKL的情况,并通过Image-Plus Pro 6.0软件测量免疫组化染色切片的平均光密度(mean optical density,MOD)值。所有数据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OTM距离:在加力组和加力+DAPT组这两组中,从加力第1天起,OTM距离随加力时间增加而不断增大。除0天外,加力组与不加力组及加力+DAPT组与不加力+DAPT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10天和第14天,加力组OTM距离明显小于加力+DAPT组(P<0.05)。2 HE染色:在不加力组、不加力+DAPT组这两组中,大鼠磨牙牙根和牙槽骨表面较光滑,牙周膜韧带(periodontal ligament,PDL)宽度基本没有变化。从第4天开始,在加力组、加力+DAPT组这两组中观察到压力侧PDL宽度相对于张力侧PDL宽度变窄,随加力时间增加,这两组压力侧的PDL宽度比不加力组、不加力+DAPT组这两组压力侧的PDL宽度窄。在压力侧观察到破骨细胞和骨吸收凹坑,而在张力侧观察到成骨细胞和骨形成。3.TRAP染色:在不加力组、不加力+DAPT组这两组中,牙槽骨表面未观察到明显的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再吸收空洞。在加力组、加力+DAPT组这两组中,在第4天观察到压力侧牙槽骨表面出现明显TRAP阳性多核破骨细胞再吸收空腔。在第4、7、10和14天,加力组、加力+DAPT组这两组的TRAP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不加力组、不加力+DAPT组这两组(P<0.05)。在第10和14天,加力+DAPT组的TRAP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加力组(P<0.05)。4.免疫组化染色:OTM模型建立后,随时间增加,加力组压力侧牙周膜Notch1、Jagged1、RANKL和RANK的阳性表达量逐渐上升,OPG的表达量则逐渐降低;不加力组压力侧牙周膜Notch1、Jagged1、RANKL、RANK和OPG的阳性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加力+DAPT组压力侧牙周膜Notch1和OPG的表达量逐渐降低,Jagged1的表达量在第4和14天略有增加,RANKL和RANK的表达量逐渐上升;不加力+DAPT组压力侧牙周膜Notch1的表达水平逐渐降低,Jagged1、RANKL、RANK和OPG的表达量则未见明显变化。除0天外的其他时间点,加力组在压力侧牙周膜的Notch1、Jagged1、RANKL和RANK表达显着高于不加力组(P<0.05),除0和1天,加力组OPG的表达显着低于不加力组(P<0.05)。除0天外Notch1在加力+DAPT组的表达均显着低于加力组(P<0.05),加力+DAPT组在第1、7、10和14天Jagged1的表达量均显着低于加力组(P<0.05),加力+DAPT组RANKL的表达量在第4、7和10天均明显高于加力组(P<0.05),加力+DAPT组OPG的表达水平在第4、7和10天均明显低于加力组(P<0.05),除0和14天外,加力+DAPT组、加力组这两组的RANK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0和1天外加力+DAPT组Notch1和RANK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高于不加力+DAPT组,OPG的表达量明显低于不加力+DAPT组;除0天外加力+DAPT组RANKL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不加力+DAPT组(P<0.05)。结论:Notch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Notch1、Jagged1以及OPG、RANK、RANKL的表达与在大鼠施加正畸力后的牙周骨组织吸收改建有关,这些观察结果表明Notch1信号通路可能在OTM期间的牙槽骨吸收改建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牙槽骨吸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对髓室底穿孔及其所致牙周根分歧病变牙槽骨炎症吸收患者采用不同填充材料进行修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82例髓室底穿孔患者(共82颗患牙)纳入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A组26例、银汞组28例和Ca(OH)2组28例,分别采用MTA糊剂、银汞、Ca(OH)2糊剂进行填充修复,对比叁种填充材料对不同穿孔大小患牙的治疗效果。结果穿孔直径≥2 mm时,MTA组、Ca(OH)2组成功率均高于银汞组,牙周硬组织修复时间均短于银汞组,(P<0.05);穿孔直径<2 mm时,叁组成功率、牙周硬组织修复时间差异均不显着(P> 0.05)。结论 MTA糊剂和Ca(OH)2糊剂填充修复比银汞填充修复对穿孔直径不低于2 mm的髓室底穿孔治疗效果更佳,恢复速度更快,更值得应用于髓室底穿孔及其所致牙周根分歧病变牙槽骨炎症吸的修复治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牙槽骨吸收论文参考文献

[1].马成祥.嵴顶环切术对牙周创伤致切牙移位伴牙槽骨吸收患者的正畸疗效分析[J].名医.2019

[2].刘金厚.叁种充填材料修复髓室底穿孔及所致根分歧病变牙槽骨吸收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3].高丽,于晓潜,蔡宇.丝线结扎以及局部涂抹牙龈卟啉单胞菌对小鼠牙槽骨骨吸收的影响[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病理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叁次全国口腔病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9

[4].秦菁,陈军,山雯婷,郁丽.微创拔牙即刻种植修复对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影响[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19

[5].高丽,高莺,周根祥,王璨,张晓敏.降钙素影响拔牙后牙槽骨吸收的动物实验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19

[6].陆维胜.微创拔牙后即刻种植与延期种植对牙槽骨吸收值的影响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7].孙志涛,汪钰程,崔玉美,孙阳.正畸力内收前牙对牙槽骨吸收程度不同后牙的影响[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

[8].高丽.降钙素影响牙槽骨吸收的动物实验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9

[9].张慧敏.上颌第一前磨牙根面凹陷对老年牙周炎患者牙槽骨吸收的影响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

[10].杨亚.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Notch1信号通路参与牙槽骨吸收改建的初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各组实验动物牙槽骨形态学观察~5),下颌余留牙牙槽骨吸收至根...尼古丁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大鼠结扎侧下颌第一磨牙根分叉区牙牙槽骨吸收1/2纤维树脂夹板的叁维...一l牙槽骨吸收后叁维模刑(左图:才...

标签:;  ;  ;  ;  ;  ;  ;  

牙槽骨吸收论文_马成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