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图像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像,南昌起义,艺术,题跋,符号学,文化,巴西。
图像志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梅[1](2019)在《艺术史学从图像志到符号学的嬗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艺术史书写实践中梳理符号学兴起的学术脉络,并阐释其作为一种方法论在当下语境中的优势。(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9年05期)
卢辅圣[2](2019)在《《东方图像志·霁》》一文中研究指出卢甫圣自述:绘画之所以存在,并非为了把可见的东西重复一遍,而是为了把看不见却又应该看见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可见物。在这个不断创造新的可见物的过程中,人们充分运用感性、知性和理性,运用想象、意趣和机杼,或切入或游离或超越于历史发展脉络,为视觉形态的日益丰富带来了无尽可能。(本文来源于《世纪》期刊2019年02期)
张节末,陆颖[3](2019)在《杨子荣图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子荣作为曲波小说《林海雪原》的人物原型,实现了从小说文本向视觉文化符号的转向。本文以20世纪50—70年代的早期杨子荣造像为考察对象,探究跨文化、跨媒介视域下的杨子荣图像阐释与视觉衍生。杨子荣图像范式的确立,保障并巩固了图像接受的群众基础,这得益于英雄造像对传统文化的隐性留存、移用与强化。范式化的杨子荣图像输出,为中西视觉文化的传播、共融与再造提供可能,催生并推动视觉文化的创生。由此,杨子荣从具象人物转向抽象符号,而杨子荣图像则成为集体观念与多元文化交互的载体。(本文来源于《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黄明姝[4](2019)在《拒绝意象化的藏地叙事——《机村史诗》作为图像志的生成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将讨论的,是作为"文本"的《机村史诗》,而不是"作品"。在这里,区别的意义不仅在于某种基于阐释的客观,即"作品"相较于"文本"是更为圆融且封闭的状态或其在文学活动中更为敞开的流递性,而且在于我们须要利用文本所自有的"编织"概念去厘析并承载叙事本身。对于专业的读者而言,细读或统筹的方法论选择是重要的。在此之前,郜元宝的《不够破碎——读阿来短篇近作想到的》将视点放在新时期以降"讲述社会现实变迁"的"宏大的‘乡村秘史’"场域,对阿来之于"(本文来源于《长江丛刊》期刊2019年03期)
李晓愚[5](2018)在《论中国画跨代传播中的图像志传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跨代传播"是中国古代绘画传承过程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后代鉴藏者通过题跋的方式,谈论、品评前代人的作品,回应之前观赏者的心得体会,古画由此成为不同时代的人之间延期对话的媒介。对画卷的诸多题跋加以考察会发现,古代观赏者往往热衷于图像志的阐释-建立图画与古典文献之间的关联,深挖作品背后的意涵。然而,不同时代、阶层的观赏者有时会对同一幅画的含义作出全然不同的解释。本文对中国绘画跨代传播中的图像志传统加以系统梳理,考察了观画者如何通过题跋构建特定的话语模式,并试图揭示在种种相异乃至对立的图像志阐释背后存在的深层权力关系争夺。(本文来源于《学术月刊》期刊2018年12期)
陆颖[6](2018)在《杨子荣图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杨子荣图像志研究是以杨子荣图像为研究对象,以图像志分析为方法论展开的基础研究。杨子荣图像指的是以“杨子荣”人物为主题或与之相关的视觉材料。从真实事迹到小说故事,从文本叙事转向图像叙事,杨子荣图像的产生、变迁、衍生过程至今已逾六十年,成为典型的视觉文化创生现象。相异于习常认为的文化断裂,跨文化语境下的杨子荣图像志爬梳证明了文化的承续性(Cultural Continuity)与生命力。1950-1970年代的早期杨子荣造像确立并巩固了图像范式,保障了图像接受的群众基础。杨子荣的文本视觉化造像具有内在范式与文化理路,即图像为满足特定规训要求,使具象人物转向抽象图像符号,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思维方式的隐性接续,这得益于传统文化元素的留存、移用与强化。1970年代范式化的杨子荣图像输出,为中西视觉文化的传播、共融与再造提供可能,催生并推动了杨子荣图像的跨界延展,图像人物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凝视(SocialistRealistGaze)为杨子荣图像与异质文化的融合产生视觉效力。1980年代开始的杨子荣图像表现出对英雄图像范式的荧幕矛盾,真人影像与动画影像在沿用英雄图像范式的同时,呈现出破坏与颠覆。英雄图像的破坏与改写在1990年代更加明显。随后的艺术全球化语境改变了国内艺术市场,杨子荣图像复现于当代艺术作品,以历史互文、语图重组、话语重构的形式,改写传统图像叙事与图像接受方式,杨子荣图像的述行性也以更直观的图文互动方式实现。综观上述,杨子荣从具象人物转向抽象视觉符号,其图像继而成为集体观念与多元文化交互的载体,并且在新媒体艺术的搬用下,外化并强化了图像的述行性。杨子荣图像之所以能够具有持久的生命力与文化再造的可能性,一方面源于图像作为图像行为本身的行为施力,另一方面源于杨子荣图像的剧场化空间营造,以及角色扮演带来的互动仪式感。(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8-11-01)
王杨[7](2018)在《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图像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拙政园十二景图》是文徵明晚年重要的园林山水作品,与画家1533年所作《拙政园叁十一景图》相比,这套图册虽然在册页数量上有所不及,但正如学者高居翰所说,其艺术成就较《拙政园叁十一景图》更高。文徵明十八年后再次绘制相同题材的作品时,在艺术表现和艺术意蕴上都有了新的思考与表达。首先,这套册页寄寓了文徵明对友人的无限怀念和追忆之情;其次,册页中还表达了文徵明晚年对“隐逸理想”的重新思考;此外,这套作品在构图和意象安排上呈现出一种来自古代经典图式的明显印记,而这正是文徵明用以建构自我人格理想的独特方式。最后,明中期以来园林山水画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而《拙政园十二景图》可以视作这一时期彰显明代文人艺术理想的典型代表。如果说《拙政园十二景图》是画家受园主嘱托,为拙政园量身定做的“艺术写真”图册的话,那么《拙政园十二景图》则可视作为画家挥洒自我理想与追忆友人的道场。(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8-03-01)
拉斐尔·卡多索,左夏露[8](2017)在《砍下的首级与理想的肖像:上世纪30年代巴西图像志中的真实与典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最先列出的12个主题都是从不同角度叙述不同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与解释的差异性都是讨论艺术在各自文化的生成过程中造成的差异以及其间的区别。这种差异,分为"艺术内部"和"艺术外部"的问题艺术外部的问题,侧重艺术与其社会、历史及其他因素(政治、经济、宗教、思想、科学技术等)之间的关系。艺术内部的问题,侧重艺术与审美和形式创造及其对艺术在文明和文化中位置和作用的理解,及其与自我的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第十四分会的主题:他者与陌生,针对如何看待和评价一个外来的和陌生的艺术的问题讨论侧重于发生交流和传播的行为发生之前,由于各种特殊的历史原因,每一个文化都遭遇到一个外来的陌生的艺术,甚至在一个文化内部也有对于不在文化中心和不在传统体制内的"外来"和陌生的艺术。"他者"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文化问题是诸多社会因素的作用使然,对于艺术史而言,"他者"代表着一种新近的文化学角度,被引入艺术史领域不到半个世纪然而,对"他者"的目光也同样可以投向历史,投向曾经被西方和男权所主导的美术史研究忽略的地方面事实也正是如此,本分会发言的学人,拓宽了"他者"的意指范围,将其运用到更为开阔的文化维度和历史维度中,从而让殖民主义的色彩有所淡化,更加强调了交流的创造性。拉斐尔.卡多索(Rafiel Cardoso)的论文阐述了,在1930年代的巴西,政府试图建立一套巴西风格的视觉秩序,他认为,打造这种臆想的"自我"对于巴西社会中的"他者"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场暴力的压迫。"他者"实际上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当代艺术界,随着世界各地汗牛充栋的艺博会、双年展、叁年展的出现,探讨他者的问题就更显得意味深重,甚至是矛盾重重按照当今艺术的市场逻辑,身份政治的浪潮在很多地区都尚未退却,"他者"的身份总是被策略性地彰显。因此"他者"的一个最基本的矛盾是:它一方面历史地带有一些殖民化色彩,但另一方面它又是一种主动建构。从被建构、到去建构、再到主动建构,"他者"经历了怎样的沧桑变化?也许一时间由于缺乏必要的历史距离,还无从定论但对于艺术史研究来说,具有创造性的交往方式却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更具全球化的角度,以此来观照艺术的创造、历史接受及当代解读等问题。(粱舒涵朱青生)(本文来源于《画刊》期刊2017年11期)
欧文·潘诺夫斯基,邵宏[9](2017)在《图像志与图像学: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研究引言》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图像志[iconography]是艺术史研究的一个分支,这一分支关注艺术作品的题材[subject matter]或意义[meaning],而不是它的形式[form]。既然是这样,那就让我们试着去解释一方面是题材或意义与另一方面是形式之间的差别。当一位熟人在街上举起帽子向我打招呼时,我从形式的角度所看到的仅仅是一个结构[configuration]里的(本文来源于《诗书画》期刊2017年03期)
封治国[10](2017)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南昌起义”图像志》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中,有不少关于"南昌起义"题材的经典作品,它们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对这些作品进行梳理,揭示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作品的历史命运,对创作的风格与细节予以分析,力图连缀起一部"南昌起义"艺术创作的图像志。近十年来,中国美术界重新掀起重大题材的创作热潮,本文也希望通过对"南昌起义"历史画的研究,引发学术界对当下历史画创作相关问题的思考。(本文来源于《美术》期刊2017年08期)
图像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卢甫圣自述:绘画之所以存在,并非为了把可见的东西重复一遍,而是为了把看不见却又应该看见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可见物。在这个不断创造新的可见物的过程中,人们充分运用感性、知性和理性,运用想象、意趣和机杼,或切入或游离或超越于历史发展脉络,为视觉形态的日益丰富带来了无尽可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像志论文参考文献
[1].李艳梅.艺术史学从图像志到符号学的嬗递[J].美术大观.2019
[2].卢辅圣.《东方图像志·霁》[J].世纪.2019
[3].张节末,陆颖.杨子荣图像志研究[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黄明姝.拒绝意象化的藏地叙事——《机村史诗》作为图像志的生成可能[J].长江丛刊.2019
[5].李晓愚.论中国画跨代传播中的图像志传统[J].学术月刊.2018
[6].陆颖.杨子荣图像志研究[D].浙江大学.2018
[7].王杨.文徵明《拙政园十二景图》图像志研究[D].苏州大学.2018
[8].拉斐尔·卡多索,左夏露.砍下的首级与理想的肖像:上世纪30年代巴西图像志中的真实与典型[J].画刊.2017
[9].欧文·潘诺夫斯基,邵宏.图像志与图像学:关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研究引言[J].诗书画.2017
[10].封治国.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南昌起义”图像志[J].美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