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通过分析中华经典诵读的审美诉求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的血脉联系,论证了新时代中华经典诵读对中华文化自信的推动作用,对外文化传播的形式与内容均需要从中国传统哲学与中华文化经典这片身后的土地中去获得。
关键词:新时代 中华经典诵读 审美追求 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①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纵观人类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不同民族之间得以区分的唯一标准,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精神基因。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只要文化不灭,哪怕是历经灾难和分裂,也能团结一心走出困境重新建立起统一的国家。一个国家的文化强盛和经济强盛一对孪生兄弟,往往能够主导世界经济走向的国家都能够同时开创一个文化盛世。比如当英国率先实现工业革命后,成为经济上的日不落帝国后,英国文化也成为当时引领全球的文化霸主。如今,英国早已经不是当年的经济日不落帝国,但是文化的影响力仍在继续,直至今日,英语仍然是全球通用语言。可以说,文化力量是比经济实力持续更为久远的国家影响力。一个经济上日益崛起的国家必然要呈现出文化扩张的特征,这不是一个经济体自主的行为,而是文化本身就具有这种渗透影响的能力。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体量巨大,随着中国的对外投资逐渐扩大,文化也必然走向对外传播之路。
我们需要注意到的是,当文化随着经济强大而产生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这种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本身也具有两种特征:第一种为先进性,第二种为国家影响性。一种文化最具有代表性和识别性的标志莫过于语言文字,而文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精华的集大成者。比如屈原、莎士比亚、狄更斯、泰戈尔、伏尔泰等不同国家的伟大文学家都是世界文化名人,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一个民族。在融媒体发展的今天,文学艺术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诵读是对中华经典最直接的表达和致敬。在大学生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更为重大,因为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素养代表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国家形象。
一、诵读中华经典的现实意义在于重现中华文化的先进性,并且增加中华文化的国际性影响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提出,人类发展已经经历了史前、古代文明、轴心期和科学技术时代四个阶段。其中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大约500年左右的“轴心期”,中国、印度和西方的人们告别野蛮,实现了“精神的突破”。① 王京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 版,第64页至67页。
雅斯贝斯的“轴心期”理论,打破了10世纪人们持有的“世界历史就是西方的历史”的固有观念,将轴心期的中国、印度和西方视为“具有极其丰富的精神创造”,“决定了直至现今的全部人类历史”。雅斯贝斯很看重中国的历史地位,他说:“和欧洲比肩并列的是中国和印度,而不是地理上的整个亚洲。”② 王京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 版,第66页。
看花却忆去年事,空堂听履声登登。 鼠姑万朵香烂漫,文梓双干阴清澄。 重寻古寺饯残暑,低葵疏蓼秋花凝。 惟有青松与红杏,摩挲画卷情难胜。 倚树老人捻须笑,龛中岁月传千灯。 吾侪衣鉢今有托,藉湜幸免韩门憎。 壮游山水我更羡,秀语寒饿人将惩。 闍黎有意工阅客,展卷苦道题名曾。[11]
这一论断指出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虽然中国经历了近百年的战乱和暂时的衰落,但是,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现在我国重新走上富国强民的道路,经济实力逐渐增强,此刻,我们应该重新建立国家性的文化影响力。虽然文化影响力的基础是经济实力的强大,但是文化影响力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且更加强大且持久。一个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可能实现经济强国的梦想。代表某一个国家形象的产品除了产品价值以外,更多地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属性。
(一)中国应在迎来经济崛起的同时,自主地推动文化崛起
文化崛起首先要从挖掘中华文化财富入手。曾经的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血脉,中华文化从未中断,创造了宏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丰富深厚的精神财富。中国在“轴心期”的文明成果除了科技成果外,结合今日今时的世界局势,中国文学和哲学财产应该是中华文化中最具有现实价值的财富。中华文化对世界的贡献更多的在于哲学思想和文化艺术财富。
但是我们很不愿意看到的事实是,青年一代正在语言粗鄙化的风格中“乐此不疲”,认为新兴的网络词汇是时尚,而雅言雅声是“装模作样”。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影响着一代人,甚至是下一代人的国民素质。因此,在大学生中推广中华经典诵读的意义重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和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已连续两届将“中华经典诵读”作为主题,在全国大学生中具有极高的影响力。2018年,第20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会”收到来自全国181所高校选送的833部参选作品,这说明中华经典诵读已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高的认同度和影响力。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出,参赛的大学生以播音主持、戏剧表演专业的大学生为主,普通综合类大学参与极少。因此,我们有必要将中华经典诵读的活动推广至更多的高校,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让“雅言雅声”的传统在大学生中成为高尚的审美追求,净化大众传媒语言环境,抵制低俗的网络用语和民间俚语向大众传媒的渗透。让中国古典哲学的智慧滋润心田,让中华高雅审美成为国民自主的审美取向。
哲学代表了人类如何认识这个世界,文学代表了人类如何表达这个世界。中国哲学与文学就是中国人对世界,对宇宙的哲学思考和文学表达,中华文学经典更多得传递了中国人的哲学观念和审美价值。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指出“在中国哲学里,无论哪派哲学,其哲学思想必然也就是它的政治思想”。③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页。这说明,中国的哲学从来不是“无为而学”,而是一直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中国从古至今,成功的政治家无一例外都是参透了中国哲学的专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为发展中国家拓展走向现代化的路径,未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如果说方案更多地涉及经济发展模式和科学技术,那么中国智慧更多地应该是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中华文化经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多学习哲学。这里的哲学除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外,在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还应该包括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让中国哲学思想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出来自历史、照耀未来的光辉。
中华经典诵读应该成为开启挖掘中华文化财富的一把精妙的钥匙,让中国智慧通过中国声音,成为中国表达。
(二)重拾“雅言雅声”的传统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对中国艺术和哲学的审美特点有这样的表述:富于暗示而不是一泻无余,这是中国诗歌,绘画等各种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在诗歌中,诗人往往意在言外。在中国文学传统中,一首好诗往往是“言有尽尔意无穷”。因此,一个慧心的读者,读诗时能从字里行间去会意。这是中国艺术所追求的情趣,它也同样成为中国哲学家表述思想时的风格。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8页。
通过对比柑橘与根系土各元素含量,可得出各元素富集系数,柑橘硒与锌元素富集系数分别为0.036与0.01,四种重金属富集系数分别为汞0.052、镉0.006、砷0.001以及铅0.002。
二、中国深厚的哲学思想奠定了中华经典诵读的审美标准
何为中华经典诵读的美感?判断美与丑的标准来自于哪里呢?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已经进行了智慧的说明。审美的过程有如下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概括起来就是“真、善、美”。
(一)审美的第一个阶段:认知,理解,是为“真”
中国各流派哲学思想均要追求真理,做老实人,说老实话,是对“君子”最起码的要求。《道德经》第16章:“不知常,妄作,凶”。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6页。说的就是人要对事物有正确的认知,如果没有正确的认知,就会胡作非为,成为祸事。
院中东西厢房均为面阔两间,进深一间的石木结构房屋,在横梁之上承托驼峰,上架木椽,构成单坡顶,屋面用板瓦。西厢房保存较好,门上保留有清晰的刻有“招财进宝”、“和气生财”的石刻门额,木梁、椽子等建筑构件保存完整。东厢房墙体倒塌较严重,但木梁架仍保存较完整,周家粮铺院南立面图如图所示(图18)。东厢房即是院落中的粮食存储处,在上院院中晾晒粮食后,存放于东厢房中,当下院粮仓储量不足时,通过“滑道”将粮食滑下,进行补充。
质朴的、真实的表达是中华经典诵读审美的起点。艺术技巧是为内容服务,是为了表达内心真实的情感,只要“发乎于心”才能“感之于人”。目前有一种错误倾向便是在诵读中炫耀技巧,选择辞藻华丽的骈文,似乎只要这样才能显示诵读者高超的艺术技巧,并与普通大众拉开距离,这实际上进入狭隘的审美误区。经典诵读的意义是为了传承优秀的中华,因此在内容选择上应该需要体现了具有先进性的作品,要以能够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能否具有“创新、智慧、包容”这三个文化自信的特征。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就在于说出真理”。《道德经》第16章:“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这是说,知道事物变化的常理,人的思想就明智,明智的人就得以避免偏见;没有偏见,人的思想才能全面;思想全面才能胸怀广阔;胸怀广阔的人得见真理;得见真理的人将持续不败,终身也不会跌到。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6页。
中国儒家思想讲究“仁”,墨家讲究“兼爱”,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和“人文关怀”。张颂先生在谈到播音员主持人的评判标准时,曾这样总结——“目中有人,心中有情。德才超群,声形出众。”这虽然是对播音员主持人提出的要求,但是对于广大大学生来说,难道不应该是心中有人民,胸怀爱国之情,德才兼备的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吗?
审美的三个阶段是紧密联系、互相促进的。通过美的语言和声音来促进大学生对中华经典的理解,体会其中深刻隽永的内涵,激发对高尚价值观的敬仰,进而达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二)审美的第二个阶段:对其中价值观的认可,是为善
周边的各地区都想发展当地经济,但许多项目扎堆建设,缺乏管理规划。洞庭湖地区虽然各种资源丰富,文化底蕴雄厚宜打造文化之旅,旅游相关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但招牌口碑未形成集群,对游客吸引力欠缺。同时当地居民缺乏科学保护观念,开发同时造成了生态的破坏,加之受周围河湖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低枯水位期提前,年入湖水量大幅减少,萎缩日益明显;化学肥料排放增加,“三农”问题突出,湖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呈中营养状态,居民饮水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同时基础设施滞后,地方财力薄弱,镇化水平不高,使湖区变成相对落后地区。
自从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新时代中国人的行为准则,而中国传统哲学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和谐社会倡导的核心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
这些都说明了智慧首先来自于对真理的认识,而不是迷恋于自己个人或者统治阶级的审美趣味。历史上,凡是不以历史发展方向和脱离人民群众审美的奢华“文化艺术”,均预示着一个朝代的没落和灭亡。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杨广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和独具风格的散文家,但是为了夸耀国家富强,每年正月当少数民族、外国首领和商人聚集洛阳时,会命人在洛阳端门外大街上盛陈百戏散乐,戏场绵亘八里,动用歌伎进三万人,乐声传数十里外。此种不可不谓繁荣奢华,却维持不了隋室之存。② 参考王京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繁荣》,社会科学文化出版社,2014年版,第6 章内容。因此追求真理,传递真理,弘扬真理应该是中华经典诵读审美的先导性诉求。
中国古典哲学中对智慧的要求除了“真”以外,更多付与智慧“道德”意义。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表现了中华传统哲学中奉献为人,包容谦逊的价值观。
中华经典诵读就是诵读那些充满真理与道德之美的经典作品,包含了爱国爱民、坚韧不拔、敬业奉献的等高尚价值观的作品。中华传统主流哲学和文学始终保持了“善与仁爱”的价值观,这种乐善仁爱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带动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向高校推广扩大,树立了青年学生高尚的价值取向。这样的价值取向本身就具有了美的特质,美好的内容需要用美好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便涉及到审美的第三个阶段了。
(三)审美的第三个阶段:得到美的满足和激励,即为美
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途径,没有法律,国家权力的运行会受阻,国家的意志得不到实现。交通没有规则,道路会受阻,出现交通事故。学校没有规章制度无法正常运行。同样一堂足球课,没有良好的秩序,就无法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足球课堂教学中,上课场地空旷,组织教学比较困难,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所以制定足球课堂教学规则是首要原则。教学是师生互相交往,共同参与的
中国儒道两家思想有一种共同的理论思想——无论在自然还是人生的领域,任何事物发展到极端,就有一种趋势,朝反方向的另一端移动。“不为己甚”“毋太过”“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和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有关,农业生产必须遵循自然的规律,超过与不及都会导致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因此中国古典审美中特别注重“分寸与和谐”。在我国当代的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中,评判一个作品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分寸感,意为不可太过,点到为止。这也是中国传统哲学在播音主持实践中的自然体现。在此,笔者认为中华经典诵读的形式审美可以借用这样的标准。张颂先生在《朗读美学》指出,朗读的审美标准为“庄重美、含蓄美、通融美、质朴美”。①张颂《朗读美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参考第三章第一节至第四节内容。笔者认为,这也应是中华经典诵读的审美取向,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审美追求。
任何历史悠久民族的主流文化都是庄重的,代表一个民族作为标杆的精神追求,中华经典诵读代表了我国的主流文化,因此,中华经典诵读的审美第一要义必然是庄重的,庄重体现在语言的庄重、形象的庄重、行为举止的庄重,是为庄重美。
在这项建筑施工环节,要摒弃原有的传统的施工技术,加强现场工人的安全意识,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能。比如,我们在施工环节用到的脚手架容易掉落的严重问题,如果出现这种严重情况会造成重大的安全责任事故,因此我们在进行预制装配式的项目施工环节,允许使用功能多样化的防护装置来代替脚手架,比如自动升价平台。这种新型的防护装置操作起来方面快捷,加大了施工进程,提升了现场的安全性能。这项技术因此也受到众多建筑行业的青睐,被广泛应用到施工现场。
中国的审美情趣向来讲究意境,在绘画中是更多的留白,在诗词中是更多的暗示,在当代的经典诵读中,就是要求语言要引发思考。意味无穷,切不可太直白、太极端,留给欣赏者思考与回味的空间,是为含蓄美。
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早已得到历史的验证,包容是一种古老的人类智慧,浓缩人类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精华,是东西方文化共同拥有的思想范式。《国语·郑语》载史博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尚书·君陈》说“有容,德乃大。”这便指出了一种文化要想发扬光大,必须具有包容的态度,吸收其他文化经典的特征,不是僵化固守的自负型文化,而要成为兼收并蓄的自信型文化。体现在中国经典诵读中,便应该是吸取其他艺术形式的优点,丰富诵读的形式,比如可以借鉴表演进行演绎,运用音乐烘托气氛,运用现代多媒体舞美进行舞台造型。在中华经典的原本意义中发掘出新时代的深层次含义,是为通融美。
《道德经》第48章:“去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区天下。”意思是说,行事不要过分,正所谓“顺其自然”。矫揉造作和轻率放肆是顺其自然的对立面。②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版,第67页。“朴”是老子和道家的一个重要思想。“道”就是“璞”,“璞”本身就是“朴”。其次是“德”,它就是事物天生的本性。人要寻德求道,道和德就是要求人简朴,是为质朴美。
长江曾是世界上水生生物资源与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但受各类工程建设、水域污染、航道运输及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长江流域呈现出水生生物物种多样性持续下降、水生生物资源全面衰退、水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突出问题。
我们在此挖掘了中华经典诵读审美的中国哲学基础,我们的目的不仅仅为了向经典致敬,更主要的是汲取中华经典的营养,继承它创新、智慧、包容的基因,创作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新经典。每一个经典都曾是其时代的创新,创新是任何文化永葆青春的根本源泉,因此我们要在全面推广诵读中华经典的氛围下,鼓励原创,尤其鼓励适合诵读的文学原创作品,让中华文化的力量得以延续和壮大,让强大的文化给中华民族注入自信的动力。拥有强大文化支持的国家和民族才能遇危难而不胆怯,逢坦途而不狂妄,才能借由中华文化的力量创造出新的中华民族发展的高峰。继承、发展、创新应是我国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题。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the recit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of a new era
Dong Yaxin
(Xinjiang Arts University Xinjiang Urumqi 830049)
Abstract: Our country will thrive only if our culture thrives,and our nation will be strong only if our country is strong. Without high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and cultural prosperity,there will be no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This thesis will analyze the aesthetic pursuit of the recit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and blood ties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Furthermore,it argues that the important role the recit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of a new era plays on the Chinese cultural confidence.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style and conten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all need to draw nutrition from the land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y and Chinese cultural classics.
Key Words: A New Era The Recita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Aesthetic Pursuit Cultural Confidence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77(2019)01-0079-06
收稿日期:2019-01-20
作者简介:董雅欣(1979-)女,新疆乌鲁木齐人,新疆艺术学院戏剧影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语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创作。
(责任编辑:何孝清)
标签:中国论文; 中华论文; 文化论文; 经典论文; 哲学论文; 宗教论文; 中国哲学论文;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1期论文; 新疆艺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