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包括安装架、翻转电机、主动轴和翻转叶片;翻转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主动轴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翻转叶片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翻转电机转动驱动主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转动,翻转叶片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侧叶片,上叶片与下叶片相对设置,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形成容纳工件的容置槽,而侧叶片连接于上叶片与下叶片的一侧,使得翻转叶片的横截面为U形槽。由于主动轴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翻转叶片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翻转电机转动驱动主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转动,翻转叶片翻转连同工件翻转,从而实现工件的翻转。本实用新型可以提升工件翻转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且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翻转电机、主动轴和翻转叶片;翻转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主动轴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翻转叶片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翻转电机转动驱动主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转动,翻转叶片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侧叶片,上叶片与下叶片相对设置,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形成容纳工件的容置槽,而侧叶片连接于上叶片与下叶片的一侧,使得翻转叶片的横截面为U形槽。
设计方案
1.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架、翻转电机、主动轴和翻转叶片;
翻转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
主动轴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
翻转叶片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翻转电机转动驱动主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转动,翻转叶片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侧叶片,上叶片与下叶片相对设置,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形成容纳工件的容置槽,而侧叶片连接于上叶片与下叶片的一侧,使得翻转叶片的横截面为U形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容置槽的口部至底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工件最大宽度的60%,容置槽的宽度小于工件最小中心线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输送线,输送线设置在安装架的后端,翻转电机驱使翻转叶片转动后,而置于容置槽中的工件滑至输送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叶片翻转至输送线一侧时,翻转叶片贴近输送线,翻转叶片的高度大于输送线的输送面的高度,使得翻转叶片形成下倾角,下倾角为5-1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从动轴,主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安装架上,从动轴通过第二轴承座设置在安装架上,从动轴与翻转叶片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安装架下端设置调节高度的蹄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翻转电机驱使翻转叶片翻转的角速度为15-60rpm。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翻转传送机构。
背景技术
母排是指高低压成套行业供电系统中,电柜中总制开关与各分路电路中开关的连接铜排或铝排。在母排加工工艺中,包括冲孔、切断工艺,在冲孔、切断工艺后需要对母排背面进行去毛刺,需要翻转母排。现有技术中,母排翻转通常采用人工翻转,其缺陷在于:人工翻转不仅效率低下,且容易伤及手部。
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810964516.6公开一种铜排智能顶部去毛刺装置,其第一夹爪组和第二夹爪组为固定夹爪(不可移动),第三夹爪组为移动夹爪(伺服控制),通过夹爪组对铜排(母排)进行抓取,翻转电机将抓取机构整体翻转180度,实现工件180度翻转。然而,其缺陷在于:结构复杂,使得使用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翻转传送机构,以提升工件翻转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且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包括安装架、翻转电机、主动轴和翻转叶片;
翻转电机固定在安装架上;
主动轴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
翻转叶片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翻转电机转动驱动主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转动,翻转叶片包括上叶片、下叶片和侧叶片,上叶片与下叶片相对设置,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形成容纳工件的容置槽,而侧叶片连接于上叶片与下叶片的一侧,使得翻转叶片的横截面为U形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在翻转工件时,翻转传送机构前端工序将工件送入上叶片与下叶片之间形成容纳工件的容置槽中,由于主动轴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翻转叶片与主动轴固定连接,翻转电机转动驱动主动轴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转动,翻转叶片翻转连同工件翻转,从而实现工件的翻转。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提升工件翻转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且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容置槽的口部至底部的深度大于或等于工件最大宽度的60%,容置槽的宽度小于工件最小中心线长度。
进一步,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输送线,输送线设置在安装架的后端,翻转电机驱使翻转叶片转动后,而置于容置槽中的工件滑至输送线上。
进一步,翻转叶片翻转至输送线一侧时,翻转叶片贴近输送线,翻转叶片的高度大于输送线的输送面的高度,使得翻转叶片形成下倾角,下倾角为5-15度。
进一步,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从动轴,主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座设置在安装架上,从动轴通过第二轴承座设置在安装架上,从动轴与翻转叶片固定连接。
进一步,翻转电机为伺服电机。
进一步,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减速机,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翻转电机的转动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轴连接。
进一步,安装架下端设置调节高度的蹄脚。
进一步,翻转电机驱使翻转叶片翻转的角速度为15-60rpm。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翻转传送机构局部放大图。
标号说明
安装架1 蹄脚11
翻转电机2 主动轴3
翻转叶片4 上叶片41
下叶片42 侧叶片43
容置槽44 输送线5
第一轴承座6 第二轴承座7
从动轴8 减速机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翻转传送机构,包括安装架1、翻转电机2、主动轴3和翻转叶片4;翻转电机2固定在安装架1上;主动轴3与翻转电机2的转动轴连接;翻转叶片4与主动轴3固定连接,翻转电机2转动驱动主动轴3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4转动,翻转叶片4包括上叶片41、下叶片42和侧叶片43,上叶片41与下叶片42相对设置,上叶片41与下叶片42之间形成容纳工件的容置槽44,而侧叶片43连接于上叶片41与下叶片42的一侧,使得翻转叶片4的横截面为U形槽。
在翻转工件时,工件可以为母排,翻转传送机构前端工序将工件送入上叶片41与下叶片42之间形成容纳工件的容置槽44中,由于主动轴3与翻转电机2的转动轴连接,翻转叶片4与主动轴3固定连接,翻转电机2转动驱动主动轴3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4转动,翻转叶片4翻转连同工件翻转,从而实现工件的翻转。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提升工件翻转效率,实现自动化生产,且结构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3所示,容置槽44的口部至底部的深度H大于或等于工件最大宽度的60%,容置槽44的宽度W小于工件最小中心线长度。由于容置槽44的口部至底部的深度H大于或等于工件最大宽度的60%,使得工件在翻转叶片4转动过程中不至于滑出容置槽44,而容置槽44的宽度W小于工件最小中心线长度,避免了工件在翻转叶片4转动过程由于与翻转叶片4碰撞发生的工件自翻转。
在一些示例中,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输送线5,输送线5设置在安装架1的后端,翻转电机2驱使翻转叶片4转动后,而置于容置槽44中的工件滑至输送线5上,使工件进行下一道工序,提高加工效率。
在一些示例中,如图2所示,翻转叶片4翻转至输送线5一侧时,翻转叶片4贴近输送线5,翻转叶片4的高度大于输送线5的输送面的高度,使得翻转叶片4形成下倾角A,下倾角A为5-15度。由于翻转叶片4贴近输送线5,使得容置槽44中的工件滑至输送线5时,工件不至于与输送面碰撞,保护了工件。在本实施例中,下倾角A的角度为10度,10度的下倾角A保证了工件能够顺利滑至输送面上,同时不至于工件在滑落到输送面时发生自翻转。当然,根据所要加工的工件大小型号不同,下倾角A角度可以调成 5-15度任意一角度,使之与所要加工的工件相匹配,保证工件能够顺利滑至输送面上且不会在输送面发生自翻转。
在一些示例中,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6、第二轴承座7和从动轴8,主动轴3通过第一轴承座6设置在安装架1上,从动轴8通过第二轴承座7设置在安装架1上,从动轴8与翻转叶片4固定连接。第一轴承座6保护支撑主动轴3,第二轴承座7保护支撑从动轴8。由于从动轴8与翻转叶片4固定连接,主动轴3通过第一轴承座6设置在安装架1上,从动轴8通过第二轴承座7设置在安装架1上,翻转电机2转动驱动主动轴3转动,进而带动翻转叶片4转动,翻转叶片4转动连同从动轴8转动,使得置于容置槽44中的工件翻转,从动轴8配合主动轴3,提高翻转叶片4翻转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示例中,翻转电机2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伺服电机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使用伺服电机方便控制翻转叶片4的转动速度。
在一些示例中,翻转传送机构还包括减速机9,减速机9的输入端与翻转电机2的转动轴连接,减速机的输出端与主动轴3连接。减速机在翻转叶片4转动过快时,提供减速效果,进一步控制翻转叶片4的转动速度。
在一些示例中,安装架1下端设置调节高度的蹄脚11。设置蹄脚11方便调节安装架1的高度,使之方便控制翻转叶片4与输送线5中输送面的贴近程度。
在一些示例中,翻转电机2驱使翻转叶片4翻转的角速度为15-60rpm。根据所要加工的工件大小型号不同,调节翻转叶片4翻转的角速度,使之与所要加工的母排相匹配,进一步保证了工件能够顺利滑至输送面上且不会在输送面发生自翻转。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 “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应理解为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4177.4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668160U
授权时间:20191122
主分类号:B65G 47/252
专利分类号:B65G47/252
范畴分类:32F;
申请人: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同集中路2288号
发明人:蓝福寿;曾彬彬;陈敏;郑榆
第一发明人:蓝福寿
当前权利人:厦门海普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廖吉保
代理机构:35232
代理机构编号: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