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包括一号支杆,所述一号支杆一端焊接有一号卡块,所述一号支杆一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杆,所述二号支杆一端焊接有二号卡块,所述一号支杆外壁通过卡扣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上方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轮与齿条齿合相连,并通过齿轮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在转动丝杆时,使齿轮带动调节杆移动,从而调节二号支杆的位置,使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卡持住炉头,便于支撑结构的安装。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包括一号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杆(1)一端焊接有一号卡块(2),所述一号支杆(1)一端焊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上方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杆(4),所述二号支杆(4)一端焊接有二号卡块(5),所述一号支杆(1)外壁通过卡扣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上方焊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一侧设置有挡板(16),所述支架(3)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8),所述二号支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9)。
设计方案
1.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包括一号支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支杆(1)一端焊接有一号卡块(2),所述一号支杆(1)一端焊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上方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杆(4),所述二号支杆(4)一端焊接有二号卡块(5),所述一号支杆(1)外壁通过卡扣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上方焊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一侧设置有挡板(16),所述支架(3)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8),所述二号支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油杯(6),所述油杯(6)顶部固定连接有凸缘(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0)贯穿滑套(9),所述调节杆(10)一端插接有螺钉(11),所述螺钉(11)一端与二号支杆(4)相衔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14)与齿条(12)齿合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5)贯穿挡板(16)且挡板(16)与一号支杆(1)焊接相连,所述挡板(16)一侧旋转连接有锁紧螺母(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9)与滑槽(18)滑动相连。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炉头是平炉重要的组成部分,燃料的燃烧,火焰的方向、形状以及废气的排出和在蔷热室的分布都与炉头的构造有关。另外炉料的加热,熔炼的时间和燃料的消耗等等都直接受着炉头构造的影响,所以正确选择炉头的尺寸和径常的维护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接油杯可以接住炉头工作时,流下来的废油,防止造成污染不好清理,然而现有的接油杯支撑结构不方便安装在炉头上。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通过调节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轮与齿条齿合相连,并通过齿轮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在转动丝杆时,使齿轮带动调节杆移动,从而调节二号支杆的位置,使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卡持住炉头,便于支撑结构的安装,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包括一号支杆,所述一号支杆一端焊接有一号卡块,所述一号支杆一端焊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方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杆,所述二号支杆一端焊接有二号卡块,所述一号支杆外壁通过卡扣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上方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支架上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二号支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油杯,所述油杯顶部固定连接有凸缘。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杆贯穿滑套,所述调节杆一端插接有螺钉,所述螺钉一端与二号支杆相衔接。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与齿条齿合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丝杆贯穿挡板且挡板与一号支杆焊接相连,所述挡板一侧旋转连接有锁紧螺母。
进一步地,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调节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轮与齿条齿合相连,并通过齿轮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在转动丝杆时,使齿轮带动调节杆移动,从而调节二号支杆的位置,使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卡持住炉头,便于支撑结构的安装。
2.通过丝杆贯穿挡板且挡板与一号支杆焊接相连,并通过挡板一侧旋转连接有锁紧螺母,当二号支杆的位置调节好后,锁紧螺母与丝杆相结合,并通过旋转锁紧螺母对齿轮进行固定,防止二号支杆活动。
3.通过滑块与滑槽滑动相连,可减小二号支杆与支架之间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的齿轮调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的支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的二号支杆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一号支杆;2、一号卡块;3、支架;4、二号支杆;5、二号卡块;6、油杯;7、凸缘;8、支腿;9、滑套;10、调节杆;11、螺钉;12、齿条;13、固定杆;14、齿轮;15、丝杆;16、挡板;17、锁紧螺母;18、滑槽;19、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4所示,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包括一号支杆1,所述一号支杆1一端焊接有一号卡块2,所述一号支杆1一端焊接有支架3,所述支架3上方活动连接有二号支杆4,所述二号支杆4一端焊接有二号卡块5,所述一号支杆1外壁通过卡扣连接有滑套9,所述滑套9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0,所述调节杆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2,所述齿条12上方焊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一端转动连接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一侧设置有挡板16,所述支架3上表面开设有滑槽18,所述二号支杆4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19。
本实施例中(如图1、2和3所示),通过调节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且齿轮与齿条齿合相连,并通过齿轮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在转动丝杆时,使齿轮带动调节杆移动,从而调节二号支杆的位置,使一号卡块和二号卡块卡持住炉头,便于支撑结构的安装。
其中,所述支架3一侧可拆卸连接有油杯6,所述油杯6顶部固定连接有凸缘7。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对油杯的安装和拆卸。
其中,所述调节杆10贯穿滑套9,所述调节杆10一端插接有螺钉11,所述螺钉11一端与二号支杆4相衔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方便调节二号支杆的位置。
其中,所述齿轮14与齿条12齿合相连。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便于调控调节杆。
其中,所述丝杆15贯穿挡板16且挡板16与一号支杆1焊接相连,所述挡板16一侧旋转连接有锁紧螺母17。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防止二号支杆活动。
其中,所述滑块19与滑槽18滑动相连。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4所示),可减小二号支杆与支架之间的摩擦力。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炉头接油杯支撑结构,包括一号支杆1、一号卡块2、支架3、二号支杆4、二号卡块5、油杯6、凸缘7、支腿8、滑套9、调节杆10、螺钉11、齿条12、固定杆13、齿轮14、丝杆15、挡板16、锁紧螺母17、滑槽18、滑块1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一号支杆1外壁通过卡扣连接有滑套9,且滑套9内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杆10,通过调节杆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12,且齿轮14与齿条12齿合相连,并通过齿轮14一侧表面焊接有丝杆15,在转动丝杆15时,使齿轮14带动调节杆10移动,从而调节二号支杆4的位置,使一号卡块2和二号卡块5卡持住炉头,便于支撑结构的安装,通过丝杆15贯穿挡板16且挡板16与一号支杆1焊接相连,并通过挡板16一侧旋转连接有锁紧螺母17,当二号支杆4的位置调节好后,锁紧螺母17与丝杆15相结合,并通过旋转锁紧螺母17对齿轮14进行固定,防止二号支杆4活动,通过滑块19与滑槽18滑动相连,可减小二号支杆4与支架3之间的摩擦力,通过油杯6顶部固定连接有凸缘7,通过凸缘7卡持在支架3上,便于对油杯6的安装和拆卸。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4667.2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95332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F23D 14/46
专利分类号:F23D14/46
范畴分类:35B;
申请人:东莞市坤保兴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坤保兴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铁松村启思路3号
发明人:彭小刚;彭林琳;彭小琳
第一发明人:彭小刚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坤保兴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代理人:陈益思;李迪
代理机构:1139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