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苯氧乙酰硫脲论文_蓝健,穆金霞,贡云芸,孙召慧,刘幸海

导读:本文包含了取代苯氧乙酰硫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硫脲,乙酰,活性,氨基,硝基苯,嘧啶,杀虫。

取代苯氧乙酰硫脲论文文献综述

蓝健,穆金霞,贡云芸,孙召慧,刘幸海[1](2015)在《新型N-(取代芳氧乙酰胺基)-N'-(1-甲基环己基酰基)硫脲及其环合产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亚结构拼接法,将苯氧乙酸类结构引入酰基硫脲中,设计并合成了8个新型的硫脲类化合物——N-(取代苯氧乙酰胺基)-N'-(1-甲基环己基酰基)硫脲(5a~5h);5a~5h在酸性条件下关环形成8个新型的含1,3,4-噻二唑的酰胺类化合物——1-甲基-N-(5-取代基-1,3,4-噻二唑-2-基)环氧甲酰胺(6a~6h),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表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用药量为500mg·L-1时,N-(2,4-二氯苯氧乙酰胺基)-N'-(1-甲基环己基酰基)硫脲对粘虫的抑制率为80%。(本文来源于《合成化学》期刊2015年04期)

徐建华,胡武洪,吴兴发,李来才[2](2000)在《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的结构与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标题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采用量子化学AM 1方法对 10种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 10种化合物的生成热、总能量、分子轨道能级差、电子结构等与活性的关系 ,得出了当X、Y、Z相同 ,Rn不同时 ,生成热越小 ,总能量越高 ,分子轨道能级差越小化合物的活性越大 ,负电荷集中的原子上荷负电越多 ,正电荷集中的原子荷正电越少化合物的活性越大。化合物桥键上两个N -C键的键长越长 ,键越易断裂 ,活性越高的结论。(本文来源于《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4期)

时蕾,贾学顺,王玉炉,刘萍[3](1999)在《取代苯氧乙酰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是近年来研究非常活跃的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可用于杀菌、抗病毒[1]、除草[2]、杀虫、调节植物生长[3]等。而苯氧乙酸类衍生物也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和植物生长调节活性[4,5]。我们在固一液相转移催化条件下,用取代苯氧乙酰肼与由具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S1期)

管谦,莫征[4](1999)在《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时硝基苯酚出发经醚化、酰化、异硫氰酸酯化、与取代-2-氨基嘧啶加成4步反应.合成了6种未见义献报道的含取代嘧啶环的对硝从苯氧乙酰硫脲类化合物.结构经IR.HNMR和元素分析等测试而确证.初步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对单子叶植物(如稗草)的生长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而对双子叶植物(如油菜)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即具有优良的选择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邹金山,薛思佳[5](1999)在《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Ⅱ)》一文中研究指出取代苯氧乙酸经酰化、异流氰酸酯化、与取代-2-氨基嘧啶加成3步反应合成了1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结构经IR,HNMR和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而确证.用平皿法初步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4-硝基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在低浓度时促进单子叶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时抑制双子叶植物的生长.2,4-二氯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对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的生长均具有超高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1999年02期)

取代苯氧乙酰硫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标题化合物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采用量子化学AM 1方法对 10种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了 10种化合物的生成热、总能量、分子轨道能级差、电子结构等与活性的关系 ,得出了当X、Y、Z相同 ,Rn不同时 ,生成热越小 ,总能量越高 ,分子轨道能级差越小化合物的活性越大 ,负电荷集中的原子上荷负电越多 ,正电荷集中的原子荷正电越少化合物的活性越大。化合物桥键上两个N -C键的键长越长 ,键越易断裂 ,活性越高的结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取代苯氧乙酰硫脲论文参考文献

[1].蓝健,穆金霞,贡云芸,孙召慧,刘幸海.新型N-(取代芳氧乙酰胺基)-N'-(1-甲基环己基酰基)硫脲及其环合产物的合成及其杀虫活性[J].合成化学.2015

[2].徐建华,胡武洪,吴兴发,李来才.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的结构与活性[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3].时蕾,贾学顺,王玉炉,刘萍.取代苯氧乙酰氨基硫脲化合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4].管谦,莫征.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Ⅰ)[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5].邹金山,薛思佳.取代苯氧乙酰硫脲类嘧啶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Ⅱ)[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

论文知识图

化合物的结构化合物的结构

标签:;  ;  ;  ;  ;  ;  ;  

取代苯氧乙酰硫脲论文_蓝健,穆金霞,贡云芸,孙召慧,刘幸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