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速率语音编解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低速率语音编解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速率语音编解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音,速率,线性,编解码,声码,算法,复杂度。

低速率语音编解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朱敏杰,王海,梁伟[1](2014)在《一种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语音通信过程中存储空间和信道带宽的限制,实现高压缩率语音传输,设计了一种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系统。该系统由信道管理器STM32微控制器、语音编解码专用芯片TR600、音频codec芯片TLV320AIC10及相关语音采集、回放外围电路构成,可在0.6、0.8、1.2、2.4 Kb/s四种编码速率下完成语音编解码。经实验测试,系统重建语音具有较高可懂度、清晰度、自然度,本方案简便可行,工作稳定,具有一定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实验室研究与探索》期刊2014年01期)

周文勇[2](2011)在《基于DSP的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的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通信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语音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中。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对信道容量和语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通信系统信道利用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极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将是未来通信系统的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随着DSP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的通用DSP芯片的诞生为实现算法运算过程复杂的信号处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因此,通过基于DSP的硬件平台构成极低速率语音通信系统成为今后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语音信号数字模型、语音信号预处理和线性预测分析等语音编码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了LPC-10声码器的算法原理,并对其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为了进一步降低LPC-10声码器的编码速率,对其算法进行了改进,主要通过对声码器的LP系数进行了矢量量化分析,并采用叁帧联合编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800 b/s的改进型的LPC-10声码器的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在Matlab中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然后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提供的TMS320C6713 DSK实验板作为硬件开发平台,对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围绕其核心TMS320C6713芯片进行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最后在集成开发环境CCS3.1中进行软件编程,实时实现了该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实时输入语音信号能完成编解码处理,合成的语音具有较好的可懂度和清晰度。改进后的LPC-10声码器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合成语音质量,编码速率大大降低,能够满足极低速率语音通信系统的要求。本文研究的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系统,为进一步构建嵌入式语音通信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邝秀玉[3](2011)在《多级低速率编解码级联语音可懂度增强算法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间互融的现象趋多,如要实现手机拨打IP电话,就必须实现无线网和因特网之间的互通。然而,实现互通即级联,后的语音其可懂度随着级联的次数增多而发生急剧下降,很难满足通信的需要,这就需要研究一套完整的方案用于提高级联语音的可懂度。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以因特网和无线网的互融为例,深入研究了G.729A和AMR-nb 7.4kbps及5.9kbps速率模式多级级联后语音可懂度下降的原因,提出了两套完整的方案用于提高级联语音的可懂度,即自适应共振峰增强技术及具有高频补偿作用的语音可懂度增强方法。通过MATLAB、VC++仿真及大量的主客观评测,表明该算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音的质量及可懂度。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分析G.729A和AMR-nb的工作原理及其级联对可懂度的影响,得出级联后语音可懂度出现下降与语音的中高频共振峰能量的减弱及语音的高频成份的丢失有关。2、详细介绍了改进的基于频谱方差的语音端点检测及归一化幅度差平方和函数的基音检测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3、提出了一种自适应共振峰增强方法,该方法能根据语音中高频共振峰损伤的情况自适应地调整参数对其进行提升。仿真及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语音的可懂度及质量。4、提出了一种具有高频补偿作用的语音可懂度提升方法,该方法通过提取LPC系数去修改语音的短时谱得到增强后的语音。仿真及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可懂度提升及语音质量的改善上具有显着的效果。5、对文中提出的两种方案进行系统仿真、C代码转换及主客观评测,包括等级比较测试(CCR)、客观MOS分及DRT测试。(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03-01)

李平安,黄冰,王涛,梁小朋[4](2010)在《叁代移动通信变速率语音编解码AMR-WB+算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简要介绍了AMR-WB+语音压缩算法的基本原理,描述了AMR-WB+编解码流程;然后通过两类优化策略对AMR-WB+算法进行优化;最后给出了优化前后编解码复杂度比较,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微计算机信息》期刊2010年06期)

周晓海[5](2009)在《自适应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语音通信目前仍是移动通信网所承载的主要业务,数字化后的语音占用的带宽比较宽,而移动通信网受网络容量限制,对分配给每个用户的信道带宽有所限制,因此,必须对数字化后的语音进行压缩编码后才能传输。数字化后的语音,相邻样点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对于实现语音压缩编码具有可行性。语音压缩编码方式可以分为基于参数的压缩编码方式和基于波形的压缩编码方式。基于参数的编码方式具有编码速率低、合成质量好、优良的抗噪声性能等优点,成为当前大部分语音压缩编码标准广泛采用的编码方式。随着移动通信用户的增加,必须对通信网络容量和用户需求做合理的折中处理,因此可变速率的语音压缩编码成为移动通信网承载的语音通信广泛采用的编码方式。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AMR:Adaptive Multi-Rate)是ITU提出的用于第叁代移动通信网的语音编码标准,基于CELP编码方式,可提供高质量的重建语音。它可根据信源和信道的变化灵活调整语音编码模式、编码速率,使信道的利用效率和移动通信网络容量实现最优,代表了语音压缩编码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实现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的关键技术包括话音激活检测技术(VAD)、信源与信道的速率自适应控制技术(RDA)、差错隐藏技术(ECU)以及舒适噪声生成技术(CAN)等。本文第一章首先介绍了语音编码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国内外发展现状,第二章介绍了语音编码器的基础知识和基于参数编码方式的线性预测压缩编码技术,并给出了一种改进的端点检测算法。从第叁章开始,系统地介绍了自适应多速率语音编码(AMR:Adaptive Multi-Rate)的组成、语音编解码器算法、AMR的关键技术等,并对AMR编码器算法中的背景噪声预测部分进行了改进。第四张至第六章分别介绍了在TMS320VC5402 DSP芯片上实现AMR算法的相关软硬件设计,并给出硬件实验结果和软件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9-05-01)

葛颖,曲芳[6](2008)在《G.723.1双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的ADSP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G.723.1标准信源编码部分编解码原理并对该标准提供的C程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ADSP-2189M芯片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讨论了在ADSP-2189M上的实现问题,对算法级和代码级的优化提出了建议。研究证明,G.723.1算法在ADSP-2189上能正确实现,并可以应用于网络上的低速率语音传输。(本文来源于《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8年04期)

黄晶[7](2008)在《中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在VoIP系统中的定点DSP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VoIP业务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是因特网增长最快的业务之一,指的是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分组网络的环境下进行语音信号的传输。与传统的电路交换网络相比,IP分组网络存在带宽资源有限,丢包和延时抖动的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和实现适合于分组网络传输环境的语音编解码算法,来完成VoIP中的终端编解码功能。通过对各种语音算法的分析和研究发现,ILBC、Speex等语音编解码算法不仅编码速率低,而且有多种模式可以根据网络状况灵活选择,同时增加了丢包隐藏,去延时抖动等模块,非常适用于因特网上的语音传输。另外ILBC、Speex算法不需要交专利费,因此有很大的商业应用价值。根据对语音编码器的分类标准,编码速率介于4.6kb/s~24kb/s的语音编码器称为中速率语音编码器,因此ILBC,G729以及Speex大部分模式下的编码算法均为中速率语音编码算法。课题以研究和实现以ILBC为主的适合于分组网络的几种中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为目标,借助PalmADSP、Visual C++等仿真和开发软件,经过了由浮点C语言代码到定点C语言代码,再到定点DSP代码的转换过程,并对代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优化,最后将代码嵌入到DSP芯片中,完成了算法向DSP芯片的搬移。工程实践中主要解决了以下两个问题:一、定点化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定标值以保证数据的动态范围和精度,二、在芯片的数据存储空间和程序存储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对代码进行系统的优化以提高程序执行效率,压缩数据和代码占用的空间。最终,课题通过ILBC等算法的定点化工作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各种语音算法的定点化方法,并通过具体的工程实践提出了针对DSP开发和应用的代码转换和优化方法。在AR168G话机上的实际通话测试结果表明,课题中实现的几种语音算法能很好地运用于VoIP系统,对各种网络状况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获得了良好的通话质量。(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08-03-15)

沈阳[8](2007)在《宽带变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研究及其在嵌入式平台上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2006年,ITU-T提出新一代语音编解码标准G.729.1。其码流速率可根据网络的实际状况有效利用带宽,进行自适应调整。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G.729.1宽带语音压缩标准必将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的特色性工作是基于FPGA平台对G.729.1编解码算法给予IP核实现。为此,对于在软核方式的嵌入式系统实现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验,率先通过了实时的G.729.1硬件工程,并总结出多种算法实现的经验,有利于下一步硬件实现工作的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剖析G.729.1编解码算法结构,以及对相关性能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完成了基于PC机的G.729.1性能测试平台,优化出一系列的测试向量,为该算法的嵌入式系统实现打下基础。2.按照可重用设计方法学中IP核设计准则,从系统级设计角度,完成了基于NiosⅡ的G.729.1编/解码器系统设计。3.充分利用SoPC技术的优势,从模块级设计角度,完成硬件加速模块的设计,并最终实现了G.729.1硬件解码器的实时工作。4.总结出现代DSP设计相比于传统DSP设计所具备的优势,得出相关结论,为G.729.1硬件解码器的实现给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07-12-21)

史振秋[9](2007)在《基于AMBE-2000的低速率语音压缩编解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中所需要传送的信息越来越多,使得有限的信道资源变得更加的珍贵。如何将原有的信息尽可能的压缩,从而节省如此宝贵的频带资源,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业界人士的关注。信号压缩已成为各类通信、信息处理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在多媒体通信领域中,语音压缩技术虽然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的时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语音信号可压缩的空间依然很大,有着广阔的研究前景。本文研究的内容就是设计并实现一种低速率语音压缩系统的方案。首先,本文介绍了语音压缩编码的基础理论,根据语音信号的特点,并结合经典的平稳信号处理理论得出语音信号处理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方法。给出几种实用的声码器模型,引出声码器模型的基本概念,将几种典型的语音压缩算法进行比较,得出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总结出设计声码器模型的基本思想。重点分析了多带激励(MBE multi-band excitation)算法的编解码思想和应用特点。介绍了改进的多带激励算法(AMBE advance multi-band excitation)。本文使用的语音压缩芯片内部使用的压缩算法就是AMBE算法。其次,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硬件语音压缩编解码系统。详细说明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硬件PCB板的制作过程,整个系统以语音压缩芯片AMBE-2000和DSP芯片TMS320VC5402为核心,其它功能芯片构成外围电路,使其能够实现语音信号的采集、压缩/解压缩编码、加密解密和信号的传输等功能。介绍了各功能电路之间的接口设计方法,详细地分析了系统的工作时序。从成本、功能和实用性等方面对系统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和论证。最后,本文给出实验结果,利用示波器测得语音压缩芯片几个主要管脚正常工作时的波形轨迹图。使用一段实际语音“冰城哈尔滨”作为测试,将原始语音和经过硬件系统压缩/解压缩之后的语音导入计算机中,利用MATLAB软件读取,可以得到压缩前后的时域波形和频域波形对比图。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并总结出硬件电路设计和调试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07-07-01)

刘泽新[10](2007)在《8~32kb/s宽带嵌入式变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IP传输业务的迅速发展以及IP电话的广泛应用,嵌入式变速率语音编码成为当前国际上最前沿的课题之一。目前,国际电信联盟标准化组织(ITU-T)正在制定嵌入式变速率的G.VBR国际语音编码标准。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和变换码激励两种编码技术,完整地设计了一套五层的宽带嵌入式变速率语音编码器。本编码器作为G.VBR国际语音编码标准的候选编码器之一提交给了ITU-T。根据ITU-T G.VBR的TOR(Terms of Reference)要求,本文首先提出了一套基于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ACELP)的8~32kb/s五层嵌入式变速率语音编码方法。在此方法中,核心层(8kb/s)采用基本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算法,各增强层(12kb/s到32kb/s)在核心层代数码书基础上,通过增加代数码书脉冲个数来实现;为了实现各层间相互嵌入式的关系,本文采用了多级目标矢量,即代数码书的搜索是在前一级代数码书基础上搜索得到的,而不是孤立的;为了实现参数的更好匹配,各层采用了独立的自适应码书,并对滤波器状态进行独立更新。其次,为了提高高层的编码质量,本文又提出了一种基于变换码激励(TCX)的增强叁层(24kb/s)和增强四层(32kb/s)嵌入式编码方法。为了实现五层整体的嵌入式关系,该方法将预处理后的原始语音减去增强二层(16kb/s)的本地合成语音得到的差值,作为增强叁层的目标信号,将增强叁层未量化和量化后的目标信号的差值作为增强四层的目标信号。同时,本文对变换码激励技术中的感觉加权滤波器进行了改进,并用Focused-Search快速搜索算法取代4选3搜索算法进行增强一层和增强二层代数码书的搜索。本文最终提出的ACELP+TCX的8~32kb/s的五层宽带嵌入式变速率语音编码方法满足了ITU-T制定的候选编码器结构,主客观测试表明,本编码器取得了不错的语音质量,而且有相当低的算法延迟。(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期刊2007-04-01)

低速率语音编解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语音通信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语音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通信系统中。随着现代通信系统的飞速发展,对信道容量和语音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通信系统信道利用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极低速率语音编码技术将是未来通信系统的必不可少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随着DSP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性能的通用DSP芯片的诞生为实现算法运算过程复杂的信号处理系统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因此,通过基于DSP的硬件平台构成极低速率语音通信系统成为今后发展的最佳选择之一。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语音信号数字模型、语音信号预处理和线性预测分析等语音编码的关键技术,深入研究了LPC-10声码器的算法原理,并对其进行了Matlab仿真分析;为了进一步降低LPC-10声码器的编码速率,对其算法进行了改进,主要通过对声码器的LP系数进行了矢量量化分析,并采用叁帧联合编码的方法,提出了一种800 b/s的改进型的LPC-10声码器的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在Matlab中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实验;然后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TI)提供的TMS320C6713 DSK实验板作为硬件开发平台,对其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围绕其核心TMS320C6713芯片进行了系统的软件设计;最后在集成开发环境CCS3.1中进行软件编程,实时实现了该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并对系统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对实时输入语音信号能完成编解码处理,合成的语音具有较好的可懂度和清晰度。改进后的LPC-10声码器仍然保持了较好的合成语音质量,编码速率大大降低,能够满足极低速率语音通信系统的要求。本文研究的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系统,为进一步构建嵌入式语音通信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速率语音编解码论文参考文献

[1].朱敏杰,王海,梁伟.一种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系统设计[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

[2].周文勇.基于DSP的极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的实现研究[D].中南大学.2011

[3].邝秀玉.多级低速率编解码级联语音可懂度增强算法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

[4].李平安,黄冰,王涛,梁小朋.叁代移动通信变速率语音编解码AMR-WB+算法优化[J].微计算机信息.2010

[5].周晓海.自适应低速率语音编解码研究与实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6].葛颖,曲芳.G.723.1双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的ADSP实现[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8

[7].黄晶.中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在VoIP系统中的定点DSP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08

[8].沈阳.宽带变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研究及其在嵌入式平台上的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07

[9].史振秋.基于AMBE-2000的低速率语音压缩编解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

[10].刘泽新.8~32kb/s宽带嵌入式变速率语音编解码算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

标签:;  ;  ;  ;  ;  ;  ;  

低速率语音编解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