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乾:中国步入人口质量红利时代论文

黄 乾:中国步入人口质量红利时代论文

【摘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人口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质量将大幅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良好的人口环境。

【关键词】人口数量红利 人口结构红利 人口质量红利

【评述由头】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持续减少,老年人口在不断增加,又一次引发了对中国人口红利是否消失的讨论,有专家认为中国人口转变的进程短,人口红利期也短,人口红利期已经渐行渐远,但也有专家认为中国的人口红利依然存在,中国仍然存在人口数量红利、人口结构红利和人口质量红利。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在2018年中国人口依然保持正增长,全年出生人口1523万人,劳动力资源近9亿人,其中,有7亿多在就业,中国的人口红利仍然存在。

中国的人口数量红利:劳动年龄人口的巨大消费需求将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近些年,我国生育率一直保持在低水平上,人口增速趋于下降,但是我国人口总量在较长时间内仍将十分庞大。据联合国人口方案预测,2020年中国人口规模为14.25亿,2025年增长至14.39亿,2029年人口达到峰值14.42亿后开始进入负增长。

城市地铁轨道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缓解城市交通状况起着重要作用,地铁轨道的安全和质量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其质量和技术的管控十分重要。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轨道建设过程中的重点难点,不断探索新的技术方案,提升地铁轨道建设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增加,由1978的5.6亿增加到2013年的峰值10.06亿,快速增长的庞大劳动力是我国40年来经济增长奇迹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尽管劳动年龄人口自2013年后开始进入负增长时代,未来将持续减少,但是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仍将十分可观。

“五四”以来,以鲁迅先生为代表的一批最为杰出的知识分子命中注定要选择一条“走抵抗力最强的路”(朱光潜语),执着于以“社会的良心”为百姓呐喊,于指点江山的同时,达于自我灵魂的升腾、人格的完美。

人口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从生产者角度看,劳动年龄人口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考虑到我国未来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在庞大劳动年龄人口的支撑下,2050年前劳动力供给仍然比较充足,能满足经济增长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看,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是高投资和高出口,但是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下降,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突出。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了5.3%的增速,投资贡献了约2.1%,出口贡献了-0.7%。随着居民收入的持续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消费升级,13亿以上的人口,特别是8亿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的巨大消费需求将持续成为经济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中国的人口结构红利依然持续

目前,对于人口年龄结构红利期(也称人口机会窗口期)的持续时间并没有一个共识的标准,有的学者用人口总抚养比小于等于50作为人口机会窗口期,如果以此标准,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红利期将延续到2032年。但是,仍有较多国家在人口总抚养比超过50的情况下仍保持较强经济增长势头,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同时,人口学上的总抚养比与实际的抚养能力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劳动生产率持续快速提高,但从国际视角看,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很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劳动生产率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可以预期,我国劳动生产率未来将保持较快速度增长。因此,从劳动生产率增长角度看,我国未来人口学意义上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抚养比上升并不意味着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实际抚养能力下降。

国际经验表明,人口城镇化进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即前期阶段(城镇化率低于50%)、中期阶段(50%-70%)和后期阶段(70%-80%),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城镇化的平均水平已经达到78.1%,并且城镇化水平在后期阶段完成后仍可以继续升高,如2015年日本城镇化水平为91.4%,比利时为97.9%,丹麦为87.5%,瑞典为86.6%等。2017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8.52%,说明我国城镇化过程进入中期阶段,据联合国城镇化预测,中国2050年城镇化水平将达到80%,城镇化是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之一,这意味着我国获取人口分布红利还有二三十年的时间。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人口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在2045-2050年以前处于老龄化的中期阶段,老龄化程度相对发达国家而言较低,低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随后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的后期阶段即高龄化阶段,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挑战也才真正开始。另一方面,目前我国老年人口特别是低龄老年人口利用率比较低,2010年我国城镇60岁到64岁和65岁到69岁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分别为24.30%和15.49%,同年龄段,美国分别为55.80%和31.56%,日本分别为62.90%和41.44%,OECD国家分别为49.12%和25.03%)。显然我国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明显低于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同时,我国城镇老年人口的就业率低,2010年我国55岁到64岁城镇人口的就业率为36%,而美国是61.3%、日本是68.6%以及OECD国家是57.3%。由此可见,我国城镇老年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如果能通过延迟退休等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好老年人力资源,将使我国获得潜在的第二次人口红利。

1.2 方法 分别抽取两组患儿3 ml静脉血,行10 min的3 000 r/min离心操作,取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血清IL-6、IL-8、IL-1β含量,仪器为美国伯腾仪器有限公司的biotek酶标仪elx800;试纸盒购自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韩国的i-chroma reader免疫分析仪测定血清CRP水平;试纸盒采用韩国的i-chroma reader。

中国的人口质量红利: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水平,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我国经济增长奇迹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投入驱动的,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新旧动力的转换,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创新水平将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质量得到极大改善,人口的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在2016年达到76.5岁;人口的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从1982年到2016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累计达到8490万,研究生毕业人数累计达到594.1万。但是,我国人口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人口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过去经济发展的成就和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人口质量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未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进步对人口质量提出了巨大需求,可以预期,我国人口质量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快的提升速度。如果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获取了人口数量红利和人口结构红利,那么在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时代的同时,人口质量红利时代才刚刚开始。

人口规模和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重,是我国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这确实会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挑战,但是,我们不应该悲观地看待人口发展趋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该从多维的人口视角和经济发展方式视角认识我国人口形势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人口规模依然庞大,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人口城镇化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人口质量将大幅度提升,我国经济发展依然面临着良好的人口环境。只要我们不断创新人口政策和经济社会政策,未来20年到30年我国人口红利依然存在,并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利因素。

【参考文献】

①蔡昉:《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可持续性——兼论充分就业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人口研究》,2004年第2期。

【中图分类号】F124.1

【文献标识码】A

(作者为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71473134)的阶段性成果】

责编/谢帅 美编/宋扬

标签:;  ;  ;  ;  ;  ;  ;  ;  ;  ;  ;  ;  

黄 乾:中国步入人口质量红利时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