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包括:射流风机、悬挂组件以及导流组件,射流风机通过悬挂组件安装在隧道顶板下端,导流组件设置在射流风机右侧,射流风机左侧为射流风机入口气流方向,射流风机右侧设有射流风机出口;所述悬挂组件设有上卡箍以及下卡箍,上卡箍与下卡箍之间通过卡箍固定件连接固定形成圆环;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其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射流风机排气时的噪音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射流风机排气时的回灌进风问题,值得在隧道施工领域推广与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包括:射流风机(2)、悬挂组件以及导流组件,射流风机(2)通过悬挂组件安装在隧道顶板(12)下端,导流组件设置在射流风机(2)右侧;其特征在于:射流风机(2)左侧为射流风机入口气流方向(1),射流风机(2)右侧设有射流风机出口(4),所述悬挂组件设有上卡箍(6)以及下卡箍(3),上卡箍(6)与下卡箍(3)之间通过卡箍固定件(10)连接固定形成圆环。
设计方案
1.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包括:射流风机(2)、悬挂组件以及导流组件,射流风机(2)通过悬挂组件安装在隧道顶板(12)下端,导流组件设置在射流风机(2)右侧;其特征在于:射流风机(2)左侧为射流风机入口气流方向(1),射流风机(2)右侧设有射流风机出口(4),所述悬挂组件设有上卡箍(6)以及下卡箍(3),上卡箍(6)与下卡箍(3)之间通过卡箍固定件(10)连接固定形成圆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组件包括折向导流隔板,所述折向导流隔板由第一导板(13)以及第二导板(14)组成,第一导板(13)的长度是第二导板(14)的长度的2-3倍;第一导板(13)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a为45°-55°,第一导板(13)与第二导板(14)之间形成的夹角b为90°-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向导流隔板间距为50-70mm,第一导板(13)的水平长度为排气通道水平长度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风机(2)中端安置在圆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卡箍(6)上端设有挂杆(9),挂杆(9)上端穿过横板(7),挂杆(9)上端通过螺栓(8)安装固定在横板(7)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7)上端通过立杆(11)悬挂在隧道顶板(12)下端。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
背景技术
射流风机由于构造简单,布置灵活,控制简便,在公路隧道通风系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一般情况下,公路隧道高度比较富裕,风机与隧道顶板之间有一定的设置间距,射流风机的高速气流与隧道壁面之间的摩擦力也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在公布号为CN107605525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其设计合理,安装方便,通过改变射流风机出口气流方向,缩短射流风机的高速气流形成主洞均匀风速的距离,减少射流风机高速气流直接吹向大型障碍物所带来的阻力损失。
但是上述的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还存在以下不足:一、射流风机在隧道内排风时产生的噪音很大;二、射流风机排出的风易发生回灌进风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包括:射流风机、悬挂组件以及导流组件,射流风机通过悬挂组件安装在隧道顶板下端,导流组件设置在射流风机右侧;射流风机左侧为射流风机入口气流方向,射流风机右侧设有射流风机出口。
所述悬挂组件设有上卡箍以及下卡箍,上卡箍与下卡箍之间通过卡箍固定件连接固定形成圆环,射流风机中端安置在圆环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上卡箍上端设有挂杆,挂杆上端穿过横板,挂杆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板上,横板上端通过立杆悬挂在隧道顶板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组件内部设有多道折向导流隔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向导流隔板由第一导板以及第二导板组成,第一导板的长度是第二导板的长度的2~3倍;第一导板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a为45°-55°,第一导板与第二导板之间形成的夹角b为90° -100°。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折向导流隔板间距为50-70mm,第一导板的水平长度为排气通道水平长度的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射流风机通过悬挂组件安装在隧道顶板下端,并且射流风机通过悬挂组件可以任意改变在隧道内的高度位置;射流风机运转时,对隧道内进行排风作业,流动的空气穿过射流风机后从导流组件排出。
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实用性强,其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射流风机排气时的噪音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射流风机排气时的回灌进风问题,值得在隧道施工领域推广与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的导流组件示意图。
图3为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的导流组件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射流风机入口气流方向、2-射流风机、3-下卡箍、4-射流风机出口、5-导流组件、6-上卡箍、7-横板、8-螺栓、9-挂杆、10-卡箍固定件、 11-立杆、12-隧道顶板、13-第一导板、14-第二导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包括:射流风机2、悬挂组件以及导流组件,射流风机2通过悬挂组件安装在隧道顶板12下端,导流组件设置在射流风机2右侧;射流风机2左侧为射流风机入口气流方向1,射流风机2右侧设有射流风机出口4。
所述悬挂组件设有上卡箍6以及下卡箍3,上卡箍6与下卡箍3之间通过卡箍固定件10连接固定形成圆环,射流风机2中端安置在圆环内;上卡箍6 上端设有挂杆9,挂杆9上端穿过横板7,挂杆9上端通过螺栓8固定在横板 7上,横板7上端通过立杆11悬挂在隧道顶板12下端。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组件5内部设有多道折向导流隔板。
具体地,所述折向导流隔板由第一导板13以及第二导板14组成,第一导板13的长度是第二导板14的长度的2~3倍;第一导板13与水平方向形成的夹角a为45°-55°,第一导板13与第二导板14之间形成的夹角b为 90°-100°。
再进一步地,所述折向导流隔板间距为50-70mm,第一导板13的水平长度为排气通道水平长度的2\/3;第一导板13对射流风机2排出的气流起到分割规整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射流风机2排气时的噪音问题;第二导板14改变了排出气流的方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射流风机2存在回灌进风的问题,提高了射流风机2的排风效率。
对比例
专利公布号为CN107605525A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的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与该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提供的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其不仅可以拆卸安装简单,通过悬挂组件改变射流风机2在隧道内的任意高度;而且其解决了现有的射流风机2排气时的噪音问题以及回灌进风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射流风机2通过悬挂组件安装在隧道顶板12下端,并且射流风机2通过悬挂组件可以任意改变在隧道内的高度位置;射流风机2运转时,对隧道内进行排风作业,流动的空气穿过射流风机2 后从导流组件5排出;所述的隧道射流风机导流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其不仅解决了现有的射流风机2排气时的噪音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射流风机2排气时的回灌进风问题,值得在隧道施工领域推广与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7631.2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856109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F04D29/54
专利分类号:F04D29/54;E21F1/00
范畴分类:28D;
申请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00 北京市丰台区科学城星火路10号B901、916室(园区)
发明人:尹玉林;雷庆强;何李;陆海勇;赵春雷
第一发明人:尹玉林
当前权利人:中交一公局桥隧工程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贾彦虹
代理机构:11765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壹川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765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