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结构,模态,函数,火炮,不确定性,多变,极点。
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章仁华,马静[1](2011)在《航空发动机准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航空发动机不确定因素多的特点,主要由各种干扰和机械振动引起动特性恶化。为解决上述问题,将幂次趋近律的准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方法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具有参数摄动和干扰等不确定因素"不变性"的特点,采用准滑模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地避免或削弱一般滑模控制系统中的抖振问题,采用幂次趋近律以提高发动机控制系统在趋近运动阶段的动态品质,并对飞行包线内不同点的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趋近律准滑态变结构所设计的发动机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并消除了系统的抖动。(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1年01期)
杨平,王锐,林烜,何琼,赵昊阳[2](2008)在《船用舵机电液随动单元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船用舵机电液控制单元进行了非线性因素影响的分析,应用了滑膜变结构理论解决非线性问题,利用给定运动跟踪优化方法设计了切换线,并确定了指数趋近的参数,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的解决阀芯-阀套摩擦所引起的滞环问题,在工程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8-10-01)
吴国荣[3](2007)在《时滞系统的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结构控制,在上世纪50年代就有了相当的研究。它的一个突出优点表现在对动力学变化,参数变化以及外干扰的摄动,可以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滑动模相轨迹限制在维数低于原系统的子空间内,描述其运动的微分方程的阶数亦相对降低,当系统具有不确定性匹配或干扰匹配等等这样一些条件时,滑动模对于干扰或参数的变化具有不变性。变结构控制所呈现的这些特性,引起了控制界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学者们已在多变量线性系统及非线性系统变结构控制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于时滞系统的变结构的研究,虽然已有一些工作,但进展很缓慢,并且处于初创阶段,尤其是在多变时滞系统、控制存在多个时滞的系统、时滞中立型系统等方面的变结构控制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主要讨论了时滞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具体的系统为线性不确定多变时滞系统、控制存在多个时滞的不确定系统、时滞中立型系统、具有非线性扰动的中立型系统。主要工具有Lyapunov泛函方法、Razumikhin稳定原理、Schur补引理以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等。在研究线性不确定多缓变时滞系统变结构控制时,本文通过变换,借助于Schur补引理以及利用Lyapunov泛函方法,利用趋近率,设计了简单而易于实现的变结构控制器。研究控制存在多个时滞的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问题时,考虑不确定项及多个时滞的影响,通过变换间接地得到了要研究系统的变结构控制,并且证明了在该控制作用下,系统在有限时间到达切换面及滑动模态渐近稳定。讨论时滞中立型系统的变结构控制时,利用趋近率得到了相应的控制,借助线性矩阵不等式给出了滑模渐近稳定的充分条件。最后针对具有非线性扰动的中立型系统,利用变结构控制及时滞系统的一般结论选择切换函数,在非线性扰动的情形下,构造了变结构控制率,通过引进合理的Lyapunov函数证明了滑模渐近稳定,同时验证了满足到达条件。(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07-06-05)
陈军东,周小佳[4](2004)在《线性分离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及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一种滑动模态控制的控制机制 ,并用一个多变量非线性系统对其进行仿真。在这种控制方法中 ,首先是将施加给系统的控制量进行分解 ,可得到非线性的和线性的两部分 ,对于前者通过实验的方法确定控制律并实施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 ,对于后者用极点配置的方法施以状态反馈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法有助于改善系统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04年06期)
孙常胜,刘妃,陈杰,窦丽华[5](2004)在《坦克稳定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介绍了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对坦克水平向稳定器进行设计。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求取切换函数及变结构控制。文章采用最优化方法设计切换函数 ,保证滑动模态稳定 ;用幂次趋近律确定变结构控制 ,使切换面以外的相轨线于有限时间到达切换面。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快速无超调 ,稳态误差为零 ,斜坡输入下能平稳跟踪。该设计方法优于传统设计方法 ,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能够有效提高坦克稳定器性能 ,为稳定器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04年01期)
孙常胜,刘妃,陈杰,窦丽华[6](2003)在《坦克稳定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对坦克水平稳定器进行设计的方法。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主要由求取切换函数及变结构控制两部分组成。采用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切换函数,保证滑动模态稳定;用幂次趋近律确定变结构控制,使切换面以外的相轨线于有限时间到达切换面。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显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快速无超调,稳态误差为零,斜坡输入下能平稳跟踪。(本文来源于《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韩崇伟,林廷圻,林子琦,代普,李鲜红[7](2002)在《带观测器的最优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在火炮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基于观测器设计的大功率PWM伺服系统最优化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方法,消除了变结构控制中存在的颤振问题,通过计算机仿真与台架试验标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结构简单、实时性强,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2年10期)
韩崇伟,林廷圻,肖文伟,佟庆雨,林子琦[8](2002)在《电液伺服系统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用优化方式确定切换函数,用到达条件确定变结构控制律,从实际应用的观点出发,设计了降维观测器,用以观测火炮俯仰速度,再用这种估计的状态构造切换函数,解决变结构控制问题。仿真与试验表明,基于最优化方法设计的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系统,对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性具有强的鲁棒性,已成功应用于系统复杂、环境复杂和控制性能要求高的火炮电液伺服系统中,大大优于传统的PID控制系统。(本文来源于《系统仿真学报》期刊2002年06期)
韩崇伟,林廷圻,肖文伟,佟庆雨,林子琦[9](2002)在《基于最优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泵控缸电液伺服系统用优化方式确定切换函数,用到达条件确定变结构控制律,仿真与工程试验表明基于最优化方法设计的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系统,对外部干扰和参数不确定具有强的鲁棒性,大大优于传统的PID设计,为系统复杂、环境复杂和控制性能要求高的火箭炮电液伺服系统设计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2年02期)
王颖,王晓磊,吴宏鑫,李智斌[10](2001)在《具有非线性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挠性卫星在控制受限情况下,采用简单线性滑动模态设计的变结构控制器不能保证在整条开关线上存在滑动模态,因此在大角度机动控制中就不能保证过渡过程品质。本文针对这个问题,采用抛物线型滑动模态设计了一种过渡过程性能很好的变结构控制器,在高阶系统应用这种非线性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的稳定性还没有证明。本文把这种非线性滑动模态控制扩展到高阶对象,考虑这样一类被控对象,被控对象为单输入单输出的高阶系统,把非线性滑动模态改进为: S=k1y+y2 sgn(y)+k2y,增加k2y项,是为了增加阻尼项,其中k1>0,k2>0,并对改进后的非线性滑动模态控制的存在性和稳定性作出了证明。(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期刊2001-08-01)
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对船用舵机电液控制单元进行了非线性因素影响的分析,应用了滑膜变结构理论解决非线性问题,利用给定运动跟踪优化方法设计了切换线,并确定了指数趋近的参数,通过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有效的解决阀芯-阀套摩擦所引起的滞环问题,在工程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章仁华,马静.航空发动机准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J].计算机仿真.2011
[2].杨平,王锐,林烜,何琼,赵昊阳.船用舵机电液随动单元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C].第五届全国流体传动与控制学术会议暨2008年中国航空学会液压与气动学术会议论文集.2008
[3].吴国荣.时滞系统的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4].陈军东,周小佳.线性分离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及其仿真研究[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4
[5].孙常胜,刘妃,陈杰,窦丽华.坦克稳定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J].计算机仿真.2004
[6].孙常胜,刘妃,陈杰,窦丽华.坦克稳定器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2003
[7].韩崇伟,林廷圻,林子琦,代普,李鲜红.带观测器的最优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在火炮直流伺服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
[8].韩崇伟,林廷圻,肖文伟,佟庆雨,林子琦.电液伺服系统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J].系统仿真学报.2002
[9].韩崇伟,林廷圻,肖文伟,佟庆雨,林子琦.基于最优控制的电液伺服系统滑动模态变结构控制[J].机床与液压.2002
[10].王颖,王晓磊,吴宏鑫,李智斌.具有非线性滑动模态的变结构控制[C].第二十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