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形貌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形貌,表面,相位,测量,球杆,小波,相移。
表面形貌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陈启尧,唐小聪,钱峥[1](2019)在《基于结构光扫描的路面形貌检测装置的校准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结构光扫描的原理和用途。提出了一种对结构光扫描测量设备开展计量校准的方法。(本文来源于《计量与测试技术》期刊2019年07期)
孙静静[2](2018)在《机械加工表面形貌信号检测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床加工精度是决定工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机床加工过程中,既有静态误差,也有动态误差,两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到工件表面上,影响表面质量。因此要对机床表面质量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但传统的降噪处理方法只能进行局部的频率信号处理,造成大量信号信息丢失。因此提高对机床加工表面形貌的信号成分分解精度及改进降噪效果是对表面形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次提出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改进信号分解方法,该方法通过信息熵值准则确定最优的小波包基使得分解的信号频段内能量分布更均匀,结合高频谐波加入法(HFHA-EMD),进一步提高经验模态分解(EMD)分解的效果。并首次提出带补偿的小波降噪方法(WDCL),该方法在传统小波降噪的基础上,引入补偿机制,通过调节不同频率成分的降噪通过率,降低真实信号成分的损失并进一步去除噪声成分。最后本文针对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改进信号分解方法和带补偿的小波降噪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信号分解精度和降噪效果。(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24)
王志桐[3](2018)在《微铣削零件表面形貌叁维图像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的二维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对微铣削零件表面叁维形貌检测与评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叁维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研究了采用图像检测技术实现微小铣削零件表面叁维形貌在位检测与评定方法。为实现微小铣削零件的在位检测,设计开发了可与机床集成的在位叁维形貌检测系统,系统包括显微成像单元、电机驱动单元、照明单元和3R快换单元,可以对微铣削加工零件在位拍摄采集表面显微图像。并提出局部方差信息熵图像清晰度评价算子实现叁维形貌检测系统的快速自动对焦。研究了结合明暗恢复形状算法(SFS)与聚焦恢复深度算法(DFF)的叁维形貌检测算法,通过小波变换融合两种算法以补充DFF算法所丢失的高度信息和表面细节信息,并对7075铝合金微铣削加工后表面进行实验验证,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表面形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本文设计的检测系统与叁维形貌检测算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微铣削表面叁维形貌。最后,对叁维表面形貌进行评定,根据ISO-25178-2国际标准总结出针对微铣削零件表面形貌进行评价的叁维评价参数,选用最小二乘面作为评定基准面,计算了叁维粗糙度评价参数值,并根据计算结果对微铣削表面叁维形貌进行分析评定。实现了微小铣削零件表面叁维形貌的在位检测与评定。(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8-04-01)
刘伟,商圆圆,邓朝晖,刘仁通[4](2017)在《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砂轮表面形貌特征是砂轮磨削性能的主要决定因素。准确地检测砂轮表面形貌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磨削机理,更是砂轮表面形貌建模和磨削仿真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本文中总结了典型的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概述了各检测方法的基本原理,并分析了它们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分析了国内外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现状,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期刊2017年06期)
罗松杰[5](2017)在《白光扫描干涉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高精度检测表面形貌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光扫描干涉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表面轮廓扫描技术,它具有非侵入、高精度、高速度和大量程等优点。随着白光干涉技术的日益成熟,更多的研究转向了如何提高检测精度。本文对白光干涉仪中多种常见的误差进行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提出一种新的色散模型和一种新的消除色散误差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创新性。白光干涉仪中有叁种测量参数,分别为振幅最高点za,振幅最高点附近的相位零点zp和频域中相位的斜率zs,分析了这叁种参数的特性。本学位论文的研究内容为:(1)研究了压电陶瓷的位移误差对白光扫描干涉仪的影响,发现位移误差不仅使测量结果偏离准确位置,还会给干涉信号的带来一定程度的畸变。仿真过程如下,在白光干涉信号中加入压电陶瓷的运动曲线,分析存在不同程度的位移误差时的测量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位移误差过大时,干涉信号的振幅会出现平顶现象。为了消除误差,我们利用相位线性拟合的方法降低相位中的非线性成份,提高检测精度。(2)研究了白光光源的色散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并提出一种新方法消除色散误差。光源为超连续谱光纤激光器,宽光谱使干涉信号更容易受到色散效应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分光镜边长不相等产生的色散效应会明显的影响到测量精度。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新方法,通过光谱干涉仪测量色散相位,从白光干涉信号的相位中消除色散成份,降低了色散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消色散后振幅的平顶现象消失且半高宽减小,振幅的最高点和对应的相位零点距离减小,证明此方法能有效地降低色散对信号的干扰。(3)研究了随机误差和滤波器的范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仿真过程如下,白光干涉技术对仪器中的抖动等随机误差十分敏感,利用处理后的高斯噪音模拟信号中的随机相位误差,分析了随机误差对多个测量参数的影响程度。把干涉信号在频域的相位分布通过多项式的格式表示,分析多项式中的各个系数的意义,从而深入地了解信号中相位的作用。信号处理时,不同范围的滤波器会影响测量参数的精度,分析叁种测量参数对滤波器范围的敏感度。本次仿真总结了白光干涉信号信号处理中的细节问题,对白光干涉测量有指导意义。(4)根据分光镜的结构建立了新的色散模型,利用新的消色散方法,处理表面扫描信号,通过对比消色散前后的扫描结果,验证新方法的正确性。实验过程如下,通过光谱干涉仪测量多个点的色散相位,拟合出对应的色散相位分布公式,利用此公式在白光干涉信号的频域消除色散误差,根据不同参数得到多种表面扫描结果。对比扫描结果的表面粗糙度和重复率,发现参数zp测量精度最高、抗噪音能力好,所以选参数zp作为表面路轮廓检测的参数。(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7-05-20)
卢丙辉[6](2016)在《移相衍射干涉法微球型靶丸全表面形貌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小球体是微光学、微机械等领域中最常见的元器件形态之一,其表面微观形貌对于其多方面应用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直径介于几百微米至几毫米的微球型靶丸是惯性约束聚变(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ICF)实验的核心部件之一。靶丸表面任何微小缺陷都有可能引发不对称压缩,导致实验效率降低,甚至打靶失败的严重后果。传统的球面检测手段,如用轮廓仪、圆度仪、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检测,存在着检测效率低、容易划伤工件表面、孤立缺陷容易遗漏等问题。光学干涉测量法具有非接触、采样密度高、效率高、精度高等优点,是较为理想的表面形貌检测方法。但目前仅有美国和法国的相关科研机构开展了靶丸表面形貌光学方法检测的研究工作,分别采用移相衍射干涉和数字全息显微的技术路线,实现了靶丸全表面的无遗漏检测。而我国目前仍沿用着原子力显微镜旋转扫描的传统检测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基于移相衍射干涉测量原理的靶丸全表面形貌检测方法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移相衍射干涉测量方法进行研究,并对光机结构进行设计,提出了基于偏振控制的移相衍射干涉靶丸全表面形貌检测方法。通过对光的传输过程以及干涉光路中各类光束的偏振态约束进行干涉场内杂散光成份的选择性滤除,实现移相干涉的同时大幅提高干涉信号的对比度。解决了传统光路分光式移相衍射干涉测量方法中必须使用短相干长度光源以及干涉信号对比度差的问题,使该方法适用于低反射率的靶丸表面形貌检测。并针对多个光学器件引入的系统误差,采用点衍射检测光波面畸变标定方法,提高检测精度。针对机械式移相中普遍存在的线性移相误差抑制方法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误差互补修正的移相干涉测量相位提取方法。通过构造的五帧算法与经典Hariharan算法在同一相位处对于等量线性移相误差产生的解相误差大小接近,符号相反的特点,将两种算法进行误差互补,大幅提高定步长解相算法的线性误差抑制能力,同时避免产生错误的虚数相位解。并针对最小二乘迭代算法不适用于圆形域相位解包裹的问题,采用多二值化掩膜边界限定条件对算法进行改进,使其能够在圆形域内进行有效的相位扩展还原。针对传统偏心误差修正方法残余误差过大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微球检测的偏心误差修正方法。通过引入光程差数学模型的分析和高阶近似,实现偏心误差与Zernike误差项间的准确映射,提高偏心误差修正精度。并对波面拟合中归一化极径近似误差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相应的修正方法。针对靶丸全表面形貌检测子孔径拼接数据量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确定了二维匹配与叁维匹配结合的拼接方案。在对各子孔径的空间位置进行排布设计的基础上,采用基于映射图像匹配的环内子孔径数据拼接方法,提高拼接效率;采用迭代最近点点云匹配方法,提高数据环带之间拼接的容错能力。并针对迭代最近点算法存在的局限性,采用虚拟极小半径横向压缩的处理方法,提高微观形貌点云数据匹配的准确性。依据靶丸检测原理,设计搭建了用于靶丸全表面形貌检测的移相衍射干涉仪实验装置,并分别以低反射率的红宝石探头和GDP靶丸为检测对象进行了实际测量。单孔径检测中,得到对比区域内形貌误差PV值和RMS值分别为66.17nm和16.89nm,与Wyko扫描白光干涉仪检测结果一致,测得红宝石表面粗糙度为0.0149μm,与厂家给定的标称值一致。GDP靶丸半球拼接后的赤道截面轮廓与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结果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本文提出的靶丸全表面形貌检测方法及相关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蔡怀宇,李光耀,黄战华[7](2016)在《基于两步相移干涉的微表面形貌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精确稳定地测量物体微表面形貌,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迈克尔逊结构的空间两步相移干涉系统。该系统在泰曼-格林偏振干涉仪的基础之上,使用改进的迈克尔逊结构实现分光,采用偏振方向分别为0°和45°的两偏振片作为相移器件,在单个CCD相机中同时记录两幅具有90°相移的干涉图像,然后由离散希尔伯特变换法提取相位,获取物体表面形貌信息。搭建了两步相移干涉光路,并通过对玻璃平板表面的检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在实验室环境下系统重复测量结果的均方根误差小于0.02λ,在实际微表面测量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文来源于《激光技术》期刊2016年01期)
卢丙辉,刘国栋,孙和义,刘炳国,陈凤东[8](2015)在《微球表面形貌检测中的偏心误差分析与修正》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使用传统的误差修正方法进行微球形貌检测会有过大的残差,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偏心误差修正方法来提高微球表面形貌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在分析了横向偏心和轴向偏心引入光程差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偏心误差的高阶近似模型,提出了小曲率半径下基于Zernike多项式拟合的偏心误差修正方法,并给出误差修正的流程及相关参数的标定方法。通过对2mm直径的微球的表面形貌检测验证了所提出误差修正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相对于零条纹时的形貌误差基准,采用本文提出的方法修正后的残余形貌误差峰谷(PV)值为0.081 5λ,均方根(RMS)值为0.016 1λ,比传统方法修正效果更好,能够满足高精度微球形貌检测的需求。(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5年10期)
苏婷[9](2015)在《点焊接头表面形貌及熔核检测装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阻点焊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焊接方式,在汽车、轨道客车等现代制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点焊自身的工艺特点,点焊接头压痕和熔核尺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目前,虽然新型焊接材料和焊接新工艺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但是由于点焊接头性能的不均匀性、应力分布的复杂性,且无法保证在焊接过程中绝对无焊接缺陷产生,所以点焊接头质量检测在工业生产制造中仍很重要。点焊接头形成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电极对接头区域施加压力,同时利用电流通过接头区域产生的电阻热将其加热到熔化或塑性状态,从而使之形成原子间结合。这个过程在封闭状态下发生,不易观测,为点焊接头质量的检测造成很大困难。随着生产制造业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过程中需要一种准确,可靠,便捷,能够实现检测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及图像化的方法及装置,达到直观形象的反映点焊接头表面形貌、准确测量点焊接头压痕深度和熔核尺寸的目的。本文研究设计了点焊接头表面形貌及熔核直径的检测装置,能够实现检测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利用超声波无损检测C扫描图像测量法实现对点焊接头熔核直径的检测,获取了超声C扫描图像。超声C扫描图像显示了点焊接头内部熔核形貌,并以此检测点焊接头的熔核及缺陷的尺寸大小。利用C扫描图像分析点焊熔核尺寸,需要进行去噪声等处理达到突出点焊熔核边缘及细节特征的目的,以获得精确的熔核直径。采用激光位移测距装置对点焊接头压痕深度进行测量,通过工业计算机控制数据采集卡获取激光位移测距传感器与点焊接头压痕表面之间的距离信号绘制压痕表面图像,并利用距离信号的变化情况确定压痕边缘位置。通过算法获取压痕最大深度及其平均值和压痕面积,同时也可通过算法对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消除,获得更为准确的压痕深度测量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5-06-01)
夏阳,黄进凡[10](2014)在《微观表面形貌检测方法及其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零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的使用性能。本文论述了微观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发展历史,分析了接触式和非接触式测量表面形貌的特点,重点阐述了常见的光学测量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并重点分析了光学干涉法、触针法的基本特点。(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4年03期)
表面形貌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机床加工精度是决定工件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在机床加工过程中,既有静态误差,也有动态误差,两者都会不同程度的反映到工件表面上,影响表面质量。因此要对机床表面质量信号进行降噪处理。但传统的降噪处理方法只能进行局部的频率信号处理,造成大量信号信息丢失。因此提高对机床加工表面形貌的信号成分分解精度及改进降噪效果是对表面形貌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首次提出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改进信号分解方法,该方法通过信息熵值准则确定最优的小波包基使得分解的信号频段内能量分布更均匀,结合高频谐波加入法(HFHA-EMD),进一步提高经验模态分解(EMD)分解的效果。并首次提出带补偿的小波降噪方法(WDCL),该方法在传统小波降噪的基础上,引入补偿机制,通过调节不同频率成分的降噪通过率,降低真实信号成分的损失并进一步去除噪声成分。最后本文针对基于最佳小波包基的改进信号分解方法和带补偿的小波降噪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信号分解精度和降噪效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形貌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陈启尧,唐小聪,钱峥.基于结构光扫描的路面形貌检测装置的校准方法研究[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9
[2].孙静静.机械加工表面形貌信号检测算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8
[3].王志桐.微铣削零件表面形貌叁维图像检测技术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8
[4].刘伟,商圆圆,邓朝晖,刘仁通.砂轮表面形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17
[5].罗松杰.白光扫描干涉技术的研究及其在高精度检测表面形貌中的应用[D].华侨大学.2017
[6].卢丙辉.移相衍射干涉法微球型靶丸全表面形貌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7].蔡怀宇,李光耀,黄战华.基于两步相移干涉的微表面形貌检测系统[J].激光技术.2016
[8].卢丙辉,刘国栋,孙和义,刘炳国,陈凤东.微球表面形貌检测中的偏心误差分析与修正[J].光学精密工程.2015
[9].苏婷.点焊接头表面形貌及熔核检测装置研究[D].吉林大学.2015
[10].夏阳,黄进凡.微观表面形貌检测方法及其发展[J].湖北农机化.2014